節錄自第一章《時間加速的故事》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道書》,第三章第一節
時間揭示真相。──塞內卡(Seneca)
時間正在加速。
目前每天仍是二十四小時,每個月的天數還是一樣,每一年仍是三百六十五天。
至少,表面看來是這樣。
但對許多人來說,時間正在加速:他們對時間的感知在變,覺得時間過得愈來愈快;每小時、每一天、每個月、每一年,充斥其間的資訊愈來愈多。
二○一二之謎,要從時間加速的故事說起。人們早就將馬雅文明跟這神祕一年前後的變化聯繫起來。
二○一二的故事,必須從馬雅曆法說起,因為它是巨變與世界末日的傳說最豐富的來源。馬雅屬於中美洲文明,它的版圖從墨西哥南部延伸至中美洲國家宏都拉斯、貝里斯、瓜地馬拉及薩爾瓦多。馬雅、阿茲特克(Aztec)、托爾特克(Toltec)、薩帕塔(Zapata)、米斯特克(Mixtec)及迪奧狄華肯(Teotihuacan)等中美洲文明各具特色,政治傾向尤其不同,但在文化上有共同的目標與追求,它的影響今天仍然可以在藝術、語言及宗教傳統上看見。
馬雅之崛起
第一個馬雅聚落建立於西元前一千八百至一千九百年左右,此時是馬雅文明的前古典期早期(Early Preclassic Period);不過,歷史學家指出,遠在更早之前,整個區域就已經有人居住。
耶穌死後的第一個千年中,馬雅文明崛起:馬雅人掌握了先進的天文與數學知識,在精緻藝術與儀式建築方面也成就非凡,這一切都彰顯在帕倫克(Palenque)、卡爾(Tikal)及奇琴伊察(Chichen Itza)等古城令人讚嘆的金字塔上。在馬雅文明古典期(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是在西元二百五十年至九百年間)的高峰,擁護馬雅文化的人超過五百萬。馬雅人的後裔如今仍居住在中美洲地區;儘管經歷了西班牙人的殖民、羅馬天主教的傳播,以及各時期流行文化觀念的融合,他們仍然堅守著前哥倫布時代的觀念與傳統。
馬雅文明的鼎盛時期,馬雅人以可可、香料、玉和黑曜石(譯註:火山熔岩迅速冷卻後形成的一種黑色玻璃)與其他中美洲文明交易,足跡甚至遠至今天的巴拿馬。
馬雅古典期的藝術,被視為古代新大陸精細成熟藝術的代表。馬雅建築媲美古希臘和羅馬,宏偉的王宮與文化建築令人讚嘆,其中包括舉世聞名的「階梯金字塔」,以及宗教上非常重要、現代馬雅儀式仍使用的「洞穴」(譯註:cave site,古馬雅人在洞穴內建造複雜的地下建築,如迷宮般的石造寺廟與金字塔,有些寺廟還位於水下)。
馬雅聖曆
市面上有許多細述馬雅文明的傑出著作,包括本書參考書目提到的幾本書。但我們對二○一二現象的關注,主要集中在馬雅聖曆(Sacred Calendar)上。這個曆法以兩百六十天為一大週期,在格里高利曆(Gregor ian calenda r,即今天的西曆)一五八二年面世之前,為馬雅以及其他中美洲文明採用。
馬雅聖曆也稱為「卓金曆」(tzolkin)或「日子的計數」(count of days),是一種精密的時間測量系統。聖曆的特徵,是以十三個日數搭配二十個日名;每個日名均有自身的符號,二十個為一週期,合稱一個「烏內爾」(uinal)。日數搭配烏內爾,構成一個兩百六十天的大週期,每天都有一個自己的的波符(稱為kon)與符號。
阿茲特克人也使用類似的日曆,雖然日名的符號與馬雅聖曆不同,其涵義據稱是一樣的。每一天都有自己的符號,由各個具有法力、有「日主」(Day Lord)之稱的神所主宰。
馬雅長曆
馬雅聖曆僅為二○一二相關曆法的一部分。涵蓋數千年時光的曆法,實際上是馬雅長曆,而這也是與二○一二巨變預測最密切相關的日曆。物理生物學家卡爾.約翰.卡利曼(Carl Johan Calleman)是馬雅曆法專家,著有《馬雅曆法與意識轉變》(The Mayan Calendar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sciousness)。他對馬雅長曆結構的闡述至為出色。他指出,在整個中美洲地區,幾乎所有古金字塔和石碑上均刻有馬雅長曆。
「長曆由十三個伯克盾(baktun)構成,而一個伯克盾等於四百盾(tun),一盾等於三百六十天。因此,一個伯克盾是十四萬四千天(四百乘以三百六十),也就是三百九十四點三個太陽年。」卡利曼接著指出,多數考古學家認同「長曆的十三個伯克盾是從西元前三一一四年八月十一日開始」。據此推算,就得出多數「二○一二專家」所稱的馬雅長曆結束日: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但這日期可能不如許多人原本以為地那麼準確。
我們先仔細看看這部曆法。
馬雅長曆基本上是一個二十進制系統,與我們的十進制系統不同。二十進制系統
中,一個位置代表的數值,是上一個位置的二十倍。有趣的是,馬雅人的長曆有一個例外:第二個位置代表十八乘以二十,也就是三百六十天,非常接近一太陽年。但是,馬雅長曆的週期,並不是基於公認的太陽年系統。
馬雅人使用二十進制,以圓點與橫槓為數字符號,零與二十的倍數各有標示方式。歐洲人要到西元一千年左右,方從進入西班牙的穆斯林那裡學到零的概念。
馬雅長曆由五個數階構成:
1.伯克盾(baktun),等於十四萬四千天(有趣的是,這個數字與《聖經新約.啟示錄》中「被提」獲救的基督徒數目相同)(譯註:被提rapture是指在一些較保守的新教基督徒之末世論中,活著的基督徒將要同時被送到天上與基督同在,而且凡體將昇華為不朽的身體)。
2.卡盾(katun),等於七千兩百天。
3.盾(tun),等於三百六十天。
4.烏內爾(uinal),等於二十天。
5.金(kin),也就是一天。
因此,馬雅長曆日期10.15.5.1.2 是指第十伯克盾、第十五卡盾、第五盾、第一烏內爾的第二天。
十三個伯克盾,也就是5,125.36 年,稱為一個「世界時代」(World Age)。五個世界時代等於一個歲差週期(precession cycle),約為25,627 年。據此推算,最多人接受的說法是,十三伯克盾週期的最後一天是在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末日」的這一天,剛好也將出現罕見的重大天文事件:冬至日的太陽將與銀心(銀河系中心)連成一線。《天體連線:馬雅、埃及與吠陀傳統所述的意識轉變》的作者約翰.梅傑.詹金斯(John Major Jenkins)認為,馬雅人選擇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為他們的「末日」,可能跟這個關鍵的天文事件有關。馬雅人甚至非常精確地指出,當天太陽與銀河中心將於世界時間(UT)十一點十一分連成一條線──至少馬雅專家是這麼說。
時間的意識
分點歲差,是相當複雜的天文現象。許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認為,這個現象是希臘天文學家希巴克斯(Hipparchus)在西元前一百二十年左右發現的,牛頓物理學在一六八七年將相關理論擴充得更加完善。證據顯示,馬雅人也知道分點歲差現象,這證明了他們的天文知識十分先進。
《美國傳統字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對於分點歲差的描述是:「因為地球自轉軸的進動(precession),分點(equinox)沿著黃道面緩慢向西移動,令分點每一恆星年(sidereal year)均提早一點出現。分點歲差的幅度為每年五十點二七弧秒,一個完整的週期需要兩萬五千八百年。」這個歲差現象是太陽與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引力作用造成,地球自轉軸擺動,完成一個週期約需兩萬六千至兩萬七千年。
希巴克斯對於太陽在黃道帶運行的發現,影響了占星的觀念。西方占星家通常以春分為一年之始,這時太陽位於牡羊座。太陽依序經過黃道十二宮,分點歲差也就完成一個週期,因為牡羊座位置的轉變,每年春分的時間都會略有改變。
太陽在黃道帶從一個星座移至下一個星座,也就完成了一個「星座世紀」(astrological age),約需兩千一百五十年,整個歲差週期則需要近兩萬七千年完成。占星家認為,每一個星座世紀對於銀河以及人類都有獨特的作用與影響。馬雅人對「世紀」並不陌生,他們有自己的「世界世紀」,這部分將在第三章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預言將於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冬至這一天出現的銀河對齊(Galact ic
Alignment),與馬雅曆法「未來事物的面貌/未來趨勢」(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這個深奧的信念關係最密切。但有關這「末日」實際上是在哪一天,研究者有多種說法。
約翰.梅傑.詹金斯在著作《二○一二馬雅宇宙的生成》中表示,這個罕見的天體連線,是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末日」的關鍵,許多研究二○一二現象的專家也同意這個觀點。詹金斯根據最多人接受的馬雅長曆起點日(西元前三一一四年八月十三日),以及馬雅日曆與較晚問世的格里高利曆之間的關聯,算出了這個「末日」。詹金斯為了更確定這個日期,做了相當廣泛的研究,包括(在其他學者幫助下)嘗試確認「今天在馬雅的兩百六十天曆法中是哪一天」。如此一來,他便可前後推算,釐清起始日與「末日」。
詹金斯與許多二○一二的研究者一樣,面對許多「對應」的難題,包括如何對應
現代的格里高利曆與馬雅曆法,以及如何正確重建馬雅人的金星曆。詹金斯也研究了高地的基切馬雅人(Quiche Maya)流傳至今的曆法,他們據稱擁有三千多年不曾中斷的曆法傳統。一九八○年代,詹金斯開始研究馬雅宇宙論時,曾在高地馬雅聚落居住和工作。
在著作《銀河對齊》中,詹金斯詳述他為了要確定「末日」所做的大量研究,以及這些研究如何使他與荷西.阿古力斯意見相左。
阿古力斯對於馬雅曆法的詮釋,與多數馬雅學者及其他作家、研究者不同。他的詮釋受了非馬雅的因素影響,應用一些新時代觀念解讀這個古老的曆法。他用另外一種計算的方法,創造出自己的「夢語曆」(Dreamspell calendar):每年十三個月,每月二十八天。這種曆法,不需要考慮閏年的因素,也就是數學家麥可.芬利(MichaelFinley)所指的「不準確的同步」。
以三百六十五天為一年的馬雅哈布曆(Mayan haab)也沒有考慮閏年因素,因此,相對於格里高利曆,它的元旦每過四年會提前一天。(哈布曆為前哥倫布時代許多中美洲文明所熟悉,一年十八個月,每月二十天,加上年末「沒有名字的」五天,構成接近一個太陽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因此,阿古力斯固定以七月二十六日為起始日的夢語曆,偏離了哈布曆,並且與馬雅曆法使用的每日符號也不符合。
但是,阿古力斯辯稱,就整個星球來說,他的曆法是「正確,並且在生物學上是
相當準確的」;他與妻子「對馬雅曆法背後的時間頻率,做了大量科學與數學研究」。
總之,多數的二○一二專家都以西元前三一一四年八月十三日為馬雅長曆的起始
日(在馬雅長曆中標示為0.0.0.0.1),因此推算出最多人接受的長曆結束日: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長曆中標示為13.0.0.0.0)。
但琳達.舒勒(Linda Schele)和麥可.科伊(Michael Coe)這兩位學者認為,長曆結束日是兩天後的十二月二十三日。舒勒是知名的馬雅銘文與圖像專家,是德州「馬雅象形文字工作坊」發起人。她寫過許多關於馬雅文化的文章,令人印象深刻。科伊是人類學家暨考古學家,被視為最重要的馬雅學者之一,著有《馬雅解碼》等書。
舒勒的導師為佛洛德.格倫.勞恩斯伯里博士(Dr. Floyd Glenn Lounsbury),他是美國語言學家、人類學家、馬雅學者、碑銘學者,並開發出中美洲長曆對應法,可將長曆日期轉換為西方曆法的日期。舒勒和科伊正是運用了勞恩斯伯里的研究成果。
然而,詹金斯認為,這兩天的誤差不過是其他研究者助長的一種誤解,他繼續以十二月二十一日為長曆的正確結束日。
詹金斯確定的馬雅長曆起始日與結束日,獲得了二○一二研究圈廣泛的認同。但是,在此之外,還有一個「末日」同樣值得注意。事實上,講到世界末日,最關鍵的就是時間點。
終結?
稍早提到的卡爾.約翰.卡利曼認為,我們最應關注的,其實是早一年多的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在著作《馬雅曆法與意識轉變》中,卡利曼指出,這天是卓金曆一輪的最後一天,擁有十三阿郝(Ahau)的能量。他認為在這一天,「光將穿透所有世界,陰影一掃而空,不再阻礙人與神的接觸。」
卡利曼認定長曆起始日為西元前三一一五年八月十一日,較許多同儕所認定的晚一年。他表示,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這個結束日,「就考古學而言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我們研究起始日,就會產生分歧。卡利曼認為,起始日之計算,是基於長曆發明地伊薩巴(Izapa)的一項傳統:時間從八月十一日這天,「此地的太陽升至最高點」時開始。卡利曼指出,這天已成為該地區的聖日,跟西方的聖誕節一樣不可改變。
「如果長曆的精確起始日是根據伊薩巴一項非常在地的傳統,那我們將馬雅曆法應用在全球時,起始日就沒有什麼意義。」卡利曼表示。他認為,無論結束日是什麼,古馬雅人更重視的還是起始日;然而,對於伊薩巴人來說,起始日也只是在他們的傳統中有意義而已(馬雅長曆的應用,很可能始於伊薩巴)。伊薩巴的太陽升至最高點對當地人有很大影響,但是對於其他地方又如何呢?
卡利曼視起始日為某個創造週期的一部分,這週期始於「第一父親」(the First
Father)種下世界樹(the World Tree),終於具十三阿郝能量與重大預言意義的二○
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這個週期會在第三章中詳述。
多數二○一二專家認為,涵蓋數十億年的曆法系統中,出現一年的誤差不足為
奇。但是,無論結束日實際落在哪一天,我們都必須思考一個問題:這一天與時間本身究竟有什麼關係?
時間
時間是不是正在加速?根據馬雅曆法,沒錯,時間的確正在加速─至少,最流行的馬雅曆法詮釋是這麼認為。馬雅曆法與創造週期相關。這種週期共有九個,對應稱為「人間」(Underworlds)的各個意識層次。卡利曼稱:「時間的確正在加速,而我們正從目前仍支配我們的物質行星人間(PlanetaryUnderworld),過渡至較高頻率的新意識層次─銀河人間(Galactic Underworld),準備迎向代表意識最終開悟的宇宙人間(Universal Underworld)。」
這種時間加速的意識,未必是憑空想像出來的。馬雅專家莫不同意馬雅曆法中有
一個「九個人間」(Nine Underworlds)體系,約從一百六十四億年前開始,到二○
一一或二○一二年結束。
隨著最後終結日的逼近,「人間」的持續時間顯然愈來愈短,由此衍生出一種理
論:隨著我們邁向持續時間不足一年的最後一個宇宙人間,時間本身正在讓意識加速轉變。卡利曼與芭芭拉.韓德.克洛(Barbara Hand Clow)─著有《馬雅密碼:時間加速與世界意識覺醒》─一致認為,馬雅曆法如實記錄神聖的創造過程:人間經歷九段時期的演變, 人類將在這個過程中持續加速, 邁向最終的意識革命。儘管長曆五千一百二十五年中的「大年」(Great Year)備受重視,整個演化過程體現在「九個人間」中,而高潮就在二○一二年十二月關鍵的天體連線事件。
克洛對於前述兩個終結日的了解是:「在我看來,時間與演化加速將於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完成,馬雅人則預見了長曆將在關鍵的天文週期影響下,於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結束。」時間加速以及相對應的人類意識覺醒,是一個多領域共用的概念─後面的章節討論這個資訊的理論、奇異點(singularity)及活體系(living system)時,大家就會看到這一點。
但是,對古人來說,它主要是跟意識與演化、人類潛能與發展有關,這也會在第三章討論。
不過,在現代的新穎理論(Novelty Theory)、時間波理論,以至羅伯.安東.威爾森(Robert Anton Wilson)提出的「耶穌跳躍現象」(Jumping Jesus Phenomenon)中,我們都可以找到與馬雅人時間加速概念相似的說法。稍後的章節將會討論另一個時間加速理論─「科技奇異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以及文化發展的加速演變。
我們先來看看一種新時間概念。
新穎理論
簡而言之,新穎理論嘗試計算宇宙中新穎性(novelty)的變化速度。此理論有若干基本信條,包括以下幾條(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改寫):
宇宙是一個活的體系,時間的盡頭有一種目的性的(teleological)引力,提升並保存物質形態的複雜性。Teleological(一詞源自希臘文telos ─意思是「結局」或「目的」。目的論(teleology)認為,自然事物與過程的背後,有某種目的或指導原則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穎性與複雜性將會如滾雪球般增加,儘管過程中將一再出現倒退。
在已知的宇宙中,人腦是複雜組織的極致隨著人類思想與文化愈來愈複雜精細,宇宙的新穎性將愈來愈接近科赫曲線(Koch curve)形態,也就是無窮的指數型成長。科赫曲線是一條不可微分(nondifferentiable)的連續曲線,無法在任何一個點上畫出切線。
在無限新穎性出現的奧米加點(omega point,也就是奇異點)及之前一瞬間,人腦所能想像的一切事物將同時發生。
此一歷史性終點日為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也就是馬雅長曆的結束日。
時間波歸零理論
驅使宇宙演化的那股奇異引力,被稱為「末世」(Eschaton)。一九七○年代初,泰倫斯.麥肯納及兄弟丹尼斯(Dennis)研擬出時間波歸零理論(Timewave Zero Theory),畫出顯示新穎性隨時間推移變化的碎波形(fractal waveform),稱之為「時間波歸零」,或簡稱「時間波」。該圖顯示新穎性何時增加、何時減少。麥肯納結合數字占卜術與數學,創造出一個序列,按一組數字比率畫成圖,即會顯示波形的碎形特質與共振現象。
麥肯納兄弟的一些觀點,是以他們在《真幻覺》(True Hallucinations)一書記錄的一些幻覺體驗為根據,而且他們的理論從來不曾接受科學界的同儕審閱,因此無法獲得學術上的信譽與承認,時間波理論因此主要流傳於玄學圈(metaphysical)。
麥肯納的理論後來經核子物理學家約翰.謝利亞(John Sheliak)修正,他發現了原理論的一個基本公式錯誤,加以改正,強化了麥肯納學說的理論基礎。謝利亞以「第一時間波」(Timewave One)之名,發表了修正之後的理論。第一時間波據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以及伊斯蘭教誕生那世紀的新穎性起伏;麥肯納認為這兩個事件對新穎理論非常重要。
任何人皆可使用時間波軟體說明時間碎波形(fractal timewave)的概念。這軟體結合《易經》的數學與哲學原理,以及數學上的碎形操作,產生「時間波」圖形,顯示自宇宙大爆炸至二○一二年預期中的末世之新穎性變化。根據麥肯納的說法,在末日或奧米加點,人類將遇上某個「跨次元物體」(trans-dimensional object),屆時可能發生的事件包括超空間突破、小行星撞擊、外星人出現、歷史蛻變、太陽爆炸,以及銀河核心的類星體燃燒。
麥肯納的時間波,是根據《易經》記載的文王六十四卦研擬出來的。謝利亞在他的網站(www.levity.com/eschaton/sheliak)上指出,《易經》蘊藏了可觀的科學、哲學以及量子力學知識。謝利亞指出,若是將新穎理論視為反映自然或人類體驗流動、移動或變化過程的一個體系,「正確的話,新穎理論就是這些資料自我表達的形式(也就是時間波)之描述。」
耶穌跳躍現象
作家羅伯.安東.威爾森提出了一個更有趣的時間加速理論。他創出「耶穌跳躍現象」的說法,描述以下現象:資訊處理系統從發明到發展所需的時間,正以指數甚至是對數形式快速縮短─從亞歷山卓圖書館(譯註:埃及托勒密王朝於西元前三世紀建造)建立到耶穌誕生,再到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術,從《古騰堡聖經》出版到商業出版的第一本書面世,發展速度愈來愈快,並將會持續到資訊達到某個臨界質量或奇異點。
這種資訊加速累積的雪球效應,可以與時間加速的感覺,以及馬雅人有關人類意識加速演化發展的觀念相提並論。威爾森據說是在一九八八年一場探討「知識加速」的研討會上,首次討論耶穌跳躍現象。當時,他提出了以下的理論:歷史上資訊不斷倍增,每次倍增所需的時間愈來愈短。
那麼,如果時間正加速帶著人類與宇宙邁向指數型成長、發展與轉變的奇異點,馬雅曆法暗示的末日有什麼可怕之處?檢視時間加速造成的變化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許多末世論信徒很堅決地認為我們該恐懼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