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銀食堂(沖繩縣石垣島)
──南島的幸福工廠/琉球薊、菜蕨、鐵飯套餐
我最愛的邊銀夫婦所經營的餐廳,
名字就叫「邊銀食堂」。
邊銀愛理女士對石垣島的「美味」瞭若指掌,
只是與她談天說地,
肚子就會忍不住餓起來,
真是不可思議。
‧再訪邊銀食堂
這是我第二次造訪石垣島。上一次是二○○八年三月,正在為《蝸牛食堂》的採訪工作而忙碌的時期前來。當時是一個人旅行,別說石垣島了,連沖繩都是初體驗。
當時,我最大的目的就是去邊銀食堂。我投宿在食堂附近的廉價旅館,結果那一整天,中午吃了榨醬沖繩麵、名產五色島水餃,晚上則是享用了「鐵飯套餐」。那是一個幸福無比的地方,讓人想稱它為「幸福工廠」。
從外面眺望邊銀食堂,它散發出一股魅力十足的氛圍。滿懷期待打開門的瞬間,廚房傳來做菜的熱鬧聲響,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廚師心懷每位客人而烹飪,而客人則是將全身變成胃袋來享用料理。連繫廚房與客人的外場人員,也對於能端出每一盤料理引以為傲。不管是做菜的人、享用的人,每個人都笑容滿面,幸福快樂。得知日本南島居然有這麼棒的食堂,我真是開心極了。
後來因為一些因緣際會,幾個月後,我在東京與邊銀夫妻正式見面了。
「邊銀」是他們的本名。中國西安出身的曉峰先生,與東京出身的愛理女士結婚,幾年後曉峰先生申請歸化時,兩人提出曉峰先生的姓氏「崔」,卻無法獲得日本政府的認可,因此他們想到了代表許多意義的「邊銀」這個姓氏。當時在全世界只有兩個人的邊銀家族,在七年前加上兒子邊銀道,現在應該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邊銀一族。
當時,我私下認為自己與愛理女士的邂逅是命中注定。儘管是初次見面,卻總覺得彼此就像認識多年的好姊妹,我完全墜入愛河了。
《蝸牛食堂》中,有幾個女主角「倫子」與料理之神對話的場面,不過在愛理女士的作品《邊銀夫妻的石垣島辣油故事》裡,也出現了「料理之神」這樣的用法。
我在廚房做菜時,偶爾也會有感覺到料理之神存在的瞬間。也就是在觸摸食材、嗅聞味道的時候,食材會告訴你最棒的調理方法。這是極為感性的領域,難以言喻,但確實可以聽到那樣的聲音。我將它稱為「料理之神」,而確實也有其他同好,與我一樣感覺到料理之神的存在。
因此,這是一趟尋找受到料理之神眷顧的得意門生,一一去拜訪他們的旅程。
‧上山採野菜,品嚐幸福料理
我順利與愛理女士在石垣機場再會,首先大夥兒一起上山採野菜。在我的心中,野菜與沖繩有點難以聯想在一起,但即使是石垣島,也能採到野菜,只是種類與印象,和我生長的東北地方大相逕庭。愛理女士說,差不多是琉球薊出產的時期了。
愛理女士邊指邊告訴我:「就是這個。」那是一種葉子上有刺,質地頗為堅硬的薊葉。它散發出一股凶暴的氛圍,就像在用全身大喊:「不要碰我!」葉子約有成人手掌大小,但愛理女士說,這還算是小嬰兒,原本還要更大,一片葉子可以長到人的手臂那麼大。
「好不容易長出來,全部摘掉就太可憐了。」愛理女士說,每一株只挑選幾片葉子,從葉根處摘下。凡事皆是如此,貪心採太多是不行的。
我們一邊移動,一邊採收剛開始冒出來的琉球薊葉。路上也發現了菜蕨,於是順便一道採收,直接用手指捏下前端蜷曲的柔軟嫩芽。那形狀很像彈簧。這樣食材也要用在明天的鐵板套餐裡。
遺憾的是,聽說不管是琉球薊還是菜蕨,島上採收的人都愈來愈少了。大家都把它們當成雜草,不屑一顧,大部分的年輕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吃它們。愛理女士是從島上廚藝高超的阿嬤那裡學來,才讓它們登上邊銀食堂的菜單。
我認為,就是因為來自外地,才更能看到原本就有的事物的美好。地球上還隱藏著許多閃亮亮的寶物。
這次三天兩夜的旅行,目的是每天三餐都在邊銀食堂享用。愛理女士說:「石垣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喔!」但我只想讓全身心都讓邊銀的料理填得滿滿滿。
實際上,在食堂廚房大展身手的,是大廚吉岡哲生先生,綽號哲兄。他被石垣島的食材所吸引,舉家搬到這塊土地。
我和邊銀夫妻一同在桌邊坐下,首先從苦瓜和泡盛做成的雪酪開始吃起。雪酪流入口中的瞬間,讓今早前往羽田機場時擠得像沙丁魚的電車帶來的煩躁,還有對下一部作品的焦慮等等,全都一口氣煙消霧散了。努力撥出時間來到邊銀食堂,真是做對了!我真想一把用力抱住愛理女士。
用餐期間,我不曉得喃喃自語了多少次「好幸福」。每一盤料理,都充滿了石垣島山海的恩惠,還有邊銀夫妻、哲兄、製作石垣島辣油的「石辣」姊妹等等,支持著邊銀食堂的每一個人的愛情。
愛理女士的名字中也有的「愛」這個字,據說追本溯源,是在表達「酒足飯飽樂陶陶」的感情。雖然眾說紛紜,但我從愛理女士那裡聽到這個解釋時,一下就恍然大悟了。
確實,酒足飯飽樂陶陶的狀態,會帶來體恤與祥和。只要肚皮滿足,就不會發生爭吵。我相信食物能為人類帶來和平,這個想法也與愛理女士不謀而合。正因為如此,食物非常重要。
‧漫遊石坦島、竹富島
隔天,愛理女士開車載我到平久保崎燈塔。燈塔在圓滾滾隆起的可愛小丘另一頭,從那裡可以瞭望到遠方的海面。風好香。大海的色彩隨著光線反射瞬息萬變,就好像在看萬花筒一樣。
歸途中,愛理女士告訴我,有一家好吃的霜淇淋。我們一停車,可能是聽到關車門的聲音,有個女人從遠處的主屋跑出來,她就是這家店的老闆小山內女士。
據說,小山內女士因為想養牛,獨自從東京搬到這裡。現在,她飼養了四頭娟姍牛,以廂型車經營「貝貝」霜淇淋攤,住在小小的牧場裡。這些牛只吃真正安全的食物,非常幸福,而產自這些牛的牛奶,當然也散發出幸福的滋味。昨天在邊銀食堂吃到的杏仁豆腐,也是用這裡的牛奶做成的。
舔一口霜淇淋,草原的香味便彷彿擴散在舌尖上。我覺得在這裡也發現了料理之神眷顧的得意門生。中午回到邊銀食堂,吃了島魚板、黑木耳涼拌豆腐,還有醃五花豬肉沖繩麵。
話說回來,為何與邊銀夫妻在一起,就能沉浸在如此滿足的心境中呢?與他們相處,便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們十分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現在已經打開知名度的「石辣」,也全部使用島上老爺爺、老奶奶精心栽培的食材,只為了讓食用的人開心而製作。
所以從瓶子到標籤,甚至是繩子,每個細節都十分講究。我想一定有人對「石辣」的成功感到眼紅,也有人想要模仿,搭順風車大賺一筆。但不管再怎麼模仿外表,也無法真正取代它。儘管還有無數的寶物就沉睡在他們的腳邊。
然後,第二天晚上吃的也是鐵板套餐。
每道料理都令人忍不住想要起立鼓掌,毫不保留地拍手叫好。其中最特別是石垣島產渡蟹煮可可咖哩,教人讚不絕口。光是像這樣把嚐過的料理寫成文字,就讓人好想立刻飛回石垣島邊銀食堂的窗邊座位。
昨天採收的琉球薊,也和醪豬(註1)一起炒了端上桌。「吃了這道菜,以後妳在路邊看到琉球薊,都會忍不住流口水了。」就像愛理女士說的,琉球薊的口感有如較細的蜂斗菜,是滋味高雅的野菜。
一起採收的菜蕨,則是搭配田芋可樂餅一起上桌。融入高湯的鬆軟內餡,包裹著酥脆的麵衣,風味十足,棒透了。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在為它歡喜,發出快樂的吶喊。
吃著吃著,我發現一件事,就是吃到美味的食物時,不管是什麼樣的大人,都會露出孩童般的表情。吃完餐後水果木瓜時,我已經完全變回了孩童,整個胃袋幸福滿滿。
最後一天,我們到竹富島散步。
在幾乎沒有人影的KONDOI海灘,有對年輕情侶在海邊嬉戲。我看著那幅景象,吃著昨天的甜點──在叫作「卡布奇」的山原摘採的蜜柑。有點酸,多汁,果肉裡有大顆的籽。
總覺得有點像我現在的心境。持續創作小說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的內心深處確實有著渴望不斷寫下去的意志。注視著海洋柔和的濃淡變化,我漫不經心地尋思著下一部作品的構想。
聽說,竹富島有個廚藝高超的阿嬤,我們去拜訪她的店,硬是請她分了一些手工沙翁(註2)給我們。沙翁的外皮酥脆,內餡鬆軟,滋味深深地滲透進體內。這位勝子阿嬤似乎是島上的知名大廚,我在這裡也發現了一名料理之神的得意門生。
回到邊銀食堂,享用最後一頓午餐。
用Orion啤酒乾杯,吃了地豆擔擔麵。地豆就是花生,在石垣島,一年最多可以採收三次。這裡的人都把花生磨碎,取代芝麻使用,所以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口感。
我依依不捨,在最後的最後,又點了寒天甜點。甜點也吃個精光,整個人恢復了活力。
對我來說,愛理女士就像一棵巨大的食物樹。曉峰先生躺在地面,不斷將營養傳送給愛理女士。不管再怎麼吃,果實都沒有窮盡的一天;當一個人真正想要、無論如何都需要的時候,這棵樹甚至會毫不吝惜地獻出枝葉,就是這樣的一棵樹。她不斷地將身邊的人帶往幸福。
我坐在從石垣島飛往那霸的飛機上,整個人被寂寞所籠罩了。下次想要住更久更久,吃更多邊銀家的飯。我想下海,想上山,也想在滿月之夜到西表島捕蝦。與任何人締結親交,在開心之餘,也是件揪心的事。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我的每個角落,都被「命藥」(註3)給滿滿地滋潤了。
註1:石垣島的品牌豬,將沖繩當地酒「泡盛」製造過程中產生的「醪」,加入飼料中來餵養豬隻。
註2:是將加了蛋與油的麵糰油炸後裹上砂糖而成的甜品,據傳是從中國傳至琉球群島。
註3:來自沖繩語「Nuchigusui」,指美味到可以滋養生命心靈、如同妙藥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