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同舊部落步道】
神秘谷深處,築一條回家的山路
文/陳朝政
【引言】
花蓮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舊名砂卡礑,
從平地到山上,跋涉經過900公尺的海拔落差,
走在回到舊部落的泥土小徑,
沿途盡是原始的低海拔闊葉林,
接近30度的陡坡土徑,為族人自發修繕的傳統路線,
天然土石構成的路徑,以符合腳步的韻律提供「踏足點」,
鮮少人工設施干擾,動植物們安然自在地棲息於其間。
走一趟砂卡礑,經歷一段部落族人「回家」的故事旅程,
更充分體驗活力盎然的自然野趣!
【步道小檔案】
‧到大同舊部落的傳統路線是走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前的得卡倫步道,經過部落運送物資的流籠索道、砂卡礑林道,海拔落差約900公尺。
‧部落族人平日使用、維護的路線,幾乎不見人工設施。
‧接近30度的陡坡土徑,皆是用現地石頭以符合腳步的韻律提供踏足點,有時需要手腳並用攀爬。
【步道特色】
‧生態景觀:幾乎沒有開發擾動,保存了非常原始、完整的低海拔闊葉林。
‧人文遺跡:途經的砂卡礑林道是日據時期為了伐木所闢建,被部落族人戲稱為「大馬路」,林道沿途仍可見到當時運送木材的索道遺址,在禁伐多年之後,林道僅用於族人以碰碰車載運物資往來。
‧手作路段:除砂卡礑林道的水泥鋪面,沿著族人修繕的傳統路線走,皆是天然土石構成的路徑。在大同部落回到舊部落的這段路上,則協同志工以竹木階梯、土木階梯、導流木、扇形轉角等工法施作。
這些年,熱血志工在台灣各地揮汗「手」護環境,留下許多關於山的美好記憶。若問他們,一條吸引人的步道應該具備哪些條件?答案肯定是「有故事的步道」!
花蓮太魯閣族的大同部落,那一條回到舊部落的泥土小徑,或許比不上鄰近的清水大山、千里眼山的登山路線,卻可能是歷年來步道工作假期最讓人感動的一段路。部落族人自發性修繕的傳統路線,皆是天然土石構成的路徑,沒有人工設施的干擾,所有動植物都能安然自在的棲息於它們喜歡的地方。為了減低都市物質文明的擾動,族人仍堅持著在山上維持傳統的生活方式,耆老從土地習得的智慧,今日仍應用於生活當中。
當志工們背著物資,氣喘吁吁手腳並用攀爬而上,進入這片壯闊山麓,滴下考驗、驚奇、感動交織的汗水之時,他們與族人的相遇,正是將部落堅守自持的故事傳頌到山林外的開端。
【生態旅遊,部落生存新契機】
大同部落舊名砂卡礑,就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的上游。沿著砂卡礑步道經過五間屋、三間屋到了盡頭,開始往上攀便是大同部落族人回家的路。不過我們第一次跟著族人上到大同,是循國家公園管理處前的得卡倫步道,經過部落運送物資的流籠索道、砂卡礑林道,才終於抵達這處美麗的部落。
這一段傳統路線的艱辛不在話下,幾乎每一回氣喘吁吁在陡上700公尺的路上心中都會暗罵,下次絕對不會再來;但每次抵達大同部落後,總是在心中充滿感動,感謝讓我們有機會在這海拔一千公尺之境,遇見仍保存著的許多美好:Yaya的智慧、Yayku的親切、Simat的熱情,還有Isaw守護土地與傳統的堅持。
因著這些美好的人、事、物,千里步道與部落在經過多年的充分溝通後,正式於2013年參與大同部落生態旅遊工作的發展,嘗試以我們擅長的手作步道工作假期,為部落開啟一些新的可能性。
【土徑踏點,符合自然步伐節奏】
第一回上山是跟著部落的青年。雖然上山傳統路線會利用到一些國家公園的得卡倫步道,但全程以木棧道及階梯修築的步道,不合部落族人的習慣,因此年紀輕輕便接下同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總幹事的Lituk,和在地輔導部落產業的世界展望會同工Wubi,帶我們走的是族人使用、維護的路線。走在幾乎沒有人工設施,接近30度的陡坡土徑,沿途族人維護的痕跡,皆是符合自然步伐節奏的踏點,原始路徑增添冒險趣味,也少了連續階梯的單調與硬梆梆的回饋力。雖然累,興致卻隨著海拔攀升而高漲。2個半小時幾乎得手腳並用的攀爬,是親炙同禮部落的第一道考驗。
抵達砂卡礑林道後,是長約9公里的平坦大道。雖然如此,仍不禁擔心雙腿歷經陡坡的摧殘,最後這一段約莫3小時的路程會不會成為最後一根稻草?站在海拔800多公尺的山腰邊緣,已經無法回頭;自山腳升起的雲霧無盡,不僅掩去視線展望,也遮去圈養日常的世界;看不見水泥樓房,沒有車輛塵囂(除了畫上睫毛與眼線的黃色碰碰車),更鮮有人煙。從這裡開始跳進另一個境界,不知向前還能再看見什麼樣的風景?
【守護傳統生活方式】
砂卡礑林道被部落族人戲稱為「大馬路」,是日據時期為了伐木所闢建,沿途仍可見到當時運送木材的索道遺址。在禁伐多年之後,林道僅用於族人載運物資往來,除了腳底踢的水泥路面,幾乎沒有開發擾動的情況下,保存了非常原始、完整的低海拔闊葉林。而這也必須歸功於大同及鄰近的大禮部落,至今堅持著在山上維持傳統的生活方式。
必須跋涉一整天才能抵達的大同部落,到目前為止仍然無自來水,未接台電電力,也無手機訊號的打擾。為了發展觀光產業,部落也曾有過討論:是否應該拉電上山?是否要有更易於通行的道路?道路、電力,能夠輕易的將來自都市的物質生活帶往任何地方,然而獲得便利的背後,部分族人更擔心的是丟失掉的那些。
【多背一公斤,回到祖靈看顧的故土】
還記得第一次上山,一路相隨的繚繞雲霧,一直到我們踏進聚落便突然消散,清水山、白髮山、三角錐山、塔山,一座一座浮現眼前,近得像是伸手便可攫獲,卻又散發隱然不可在其面前放肆的傲然氣度。在部落待上幾天,更能感受到這股原始能量的牽引,彷彿連呼吸都因此變得順暢。
而當我們隨著Simat回到舊部落,聽她細數兒時生活歷歷在目,還有祖父、祖母偶爾來到夢中,要她別忘了抽空到竹林下看看祖屋的提醒;Simat絮叨兒時回憶的溫暖語調,她們同輩8個玩伴的淘氣身影,與這荒蕪一片現況交疊穿梭。我們也不禁盼望,不管是木頭蓋的大同禮拜堂,還是以蛇木為柱的竹子家屋,未來我們仍會回到這片祖靈看顧的故土,再交給Simat的孩子繼續傳承下去。
這一份盼望感召了30多位來自台灣各地的步道志工,無畏前路崎嶇難行,不僅犧牲休假、付費參與工作假期,更響應「多背一公斤」的行動,參考部落列出、山上較為缺乏的民生物資清單,各自在個人行李之外,多帶一樣物資上山。重裝攀爬7小時之後,緊接著便是回舊部落這段路的修復工作。
【文化衝擊:用身體履行的環境教育】
對太魯閣族人來說,其實「路」就在腳下,雖然也曾以就地取材方式稍微整理,但絕大部分仍是毫無斧鑿的原始路跡。和族人經過充分討論後,決定修復這條「回家的路」,作為返回舊部落、追尋傳統文化的開端。
在大同步道工作假期中,志工和部落出動的老老少少,有利用現場的竹子或木材修建的階梯,也有自周遭林下採取回來的砂岩塊石,用於砌階或步道鋪面回填。山上的工作對族人再平常不過,之於志工卻是經歷一場文化衝擊:
砍刀該怎麼使,才能像削鉛筆似的將木樁削尖?
是什麼神力,能讓一位部落婦女輕鬆扛起一根2公尺長的原木?
下雨便溼滑泥濘的陡坡,怎麼在族人腳下如履平地?
一次又一次工作假期所帶來的,不僅是志工付出勞力與金錢回饋環境、支持在地經濟的公益行動,更是一場用身體履行的環境教育。
【上一堂與土地對話的自然課】
除了藉由身體勞動去感受、學習,透過「吃」這件事所帶來的學習效果,恐怕比別的方式都要來得更直接與強烈。好比對一個「植物盲」而言,恐怕只認得淋上美乃滋的「過貓」,卻無能辨識中低海拔野外常見的「過溝菜蕨」;而「瓦氏鳳尾蕨」如此難記在腦裡的中文俗名,若沒有那股入口清苦的滋味提醒著,或許也只能在心中停留一頓飯的時間。
這些全是學習自土地的智慧積累。Yaya是族人非常仰賴的一位耆老,與她漫步在部落周邊的山間、林中,信手便是一頁太魯閣族的智慧經典。最為神奇的是一種看似平常的綠葉,竟能在Yaya的手中,幻化為去瘀藥草。眼看她摘來一袋藥草,和水搓揉我們扭傷、撞傷、拉傷的患部,再浸回水盆反覆幾次,原本青綠透光的水面,竟然就像混入了瘀血似的,變得濃濁血紅。當下第一次認知到,所謂的智慧,不應該是書本紙張或維基百科頁面上的文字,而是人與世界不斷對話,從而使生命意義得到延續的一種生活姿態。
【大同部落之歌:神祕谷之聲】
就是這麼一個神祕而美好的地方,吸引著我們和志工,再一次手腳並用攀爬6小時回到大同部落。而任何曾到訪過大同部落的夥伴,一定得學會一首歌——〈神祕谷之聲〉:
「在那遙遠靜靜的山谷裡,那是我的故鄉。
記得童年我們常遨遊在山澗溪谷中,
山光依稀,景如昨那,舊夢隨風飄走,
青山悠悠,水聲長流,美好神祕谷風光。」
歌詞中的神祕谷便是砂卡礑溪溪谷。千萬年來,砂卡礑溪切鑿堅硬的大理石岩層,形成鬱閉陡直的溪谷,溪谷中居住著大同部落的世世代代。即便早些年已因為政府政策遷居山下的富世村,但受過這塊土地哺育成長的砂卡礑部落族人,都未曾忘懷這座山澗溪谷的美好風光。每當聽族人合唱起〈神祕谷之聲〉,我們的心思也隨之飄到溫暖的故土,並由衷盼望著青山依舊悠悠,水聲永遠長流。
【手作工法】竹木階梯:與山坡一起呼吸
在手作步道六項基本原則中,「盡量就地取材」的目的一方面減少外來材料的能源耗損,使用現地自然素材也能使步道更為融入環境。此外,先民修建步道時,理所當然以當地可以取得的材料為主,因此透過對步道人文歷史脈絡的探究,瞭解在地傳統工法技藝,將更能妥善發揮就地取材的意義。
在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的手作步道案例中,部落傳統家屋主要是利用竹子搭配木頭搭建,因此為了改善步道坡度設置階梯時,除了常見的土木階梯,也用上竹子這種在地常用建材。
◎工序
1.蒐集現地竹材及塊石備用,其中作為橫木的長度依步道預定寬度而定,固定樁可用現地木材或竹子,長度介於30-40公分。
2.施工順序為由下而上,於預定設置第一階的位置橫向開挖,開挖深度、寬度、長度依竹材直徑及預定階梯高度(階高)而定。
3.放置竹材,並使其盡可能貼合地面減少縫隙。
4.於踏階前緣、橫木端點內縮10-15公分的位置,以撬棒於左、右引孔打樁,且木樁應緊靠橫木並保持垂直。木樁出土長度應略低於橫木頂端,而入土深度至少達1/2。
5.由於竹材表面較為光滑,橫木與木樁相接摩擦力小,為了避免鬆動並加強踏階的穩定性,可利用鐵絲繞過橫木將固定樁綁縛在一起。
6.打樁固定橫木後,於橫木及踏階內側的夾縫填入塊石並稍加夯實,利用塊石與固定樁分別從內外加強固定,也避免夯實踏面時,回填土石從縫隙中流失。
7.回填土石並逐層夯實,使踏面略高於橫木頂端便完成。
◎Tips
1.一般而言,因竹子直徑較細,原則上一踏階可用兩段竹子作為橫木,此時可先放置第一支,下樁固定後稍微回填加強固定,再擺放第二支並確保兩段相疊不外擴,最後再回填土石逐層夯實。
2.如用竹材作為固定樁,取用時應注意竹節位置,使固定樁頂端正好是竹節隔膜為佳,避免積水加速竹材腐爛。
3.背填塊石以垂直插入,特別注意塊石稍大,確保足以阻擋回填土石從兩段竹子縫隙中擠出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