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希望能藉本書與大家分享人在巴黎那種輕鬆的感覺
長谷川Takako
這本書成書的動機,是遇見米澤Yoko小姐。聽米澤小姐說她覺得巴黎生活比較適合自己,因而選擇往返日法兩地的生活方式,就好像看到20年前的自己一般。而且經她這麼一提起,那些我已經習以為常的,法國人的人際關係與男女關係,彷彿對我來說也再次新鮮了起來。
我也覺得在此地的生活相當舒適。主要的理由在於,跟日本比較起來,在這裡可以不必隨時在意他人的目光。這個國家的人崇尚「個人主義」,他們不喜歡一個模子鑄出來的制式人生;在這裡,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都能得到尊重。你很難對法國人說明「適婚年齡」、「晚婚」、有「離婚前科」這些詞彙的意涵。對他們來說,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的步調,無論是分手或離婚,都不過是邁向找到真命天子/天女的下一步。
某一天,我兒子在寫日文課的作業時,看到課本上對義詞的範例是「胖←→瘦、忙碌←→悠閒、 已婚←→單身」,不禁笑道:「這種想法未免太日式了吧!」是啊!對法國人來說,在一起的形式有很多種選擇。例如除了同居與結婚之外,還有種不分異性同性,兩個住在一起的人之間的同居契約「PACs」。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形式,在社會上也不會因此而有優劣之分。在這裡,我發現自己很久沒有問過:「那兩個人到底結婚沒啊?」這樣的問題了。
簡單來說,我覺得這樣的生活輕鬆多了。因為只要做自己就可以了。我希望在本書中與大家分享的,便是這種輕鬆的感覺。
在此一併對於爽快地與我分享他們兩人世界的故事的朋友以及他們的朋友表達我由衷的感謝。
正因為有著形形色色的男女,巴黎才這麼有魅力
米澤Yoko
往返巴黎與東京間的生活已經邁入第三年了。身為插畫家,我有用視覺經驗記憶事物的習慣。在巴黎街頭、咖啡店、餐廳、電影院和超市等場所每天照三餐看著情侶們卿卿我我,不知不覺地我的腦海裡已經深深烙下了許多這類場景。
在看到這樣的畫面時,我並不會刻意地別過頭去。相反地,這反而帶給我許多作畫靈感。巴黎有著許多具有歷史的建築物,情侶親密的光景卻能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成為一般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景色,不會有任何格格不入的感覺。
反而是回到東京時,街頭上看不到情侶們你儂我儂的情景,讓我總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我想為巴黎增添許多魅力的,除了美觀的街道、麵包與葡萄酒之外,就是形形色色的男女吧。也許正因為那種魅力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在畫本書中的人物圖時,明明沒有以特定的人為藍本,下筆卻如有神助。
無論您是否對戀愛或巴黎感興趣,都希望您能夠在看過本書之後,從我捕捉到的巴黎戀愛剪影,以及長期旅居巴黎的長谷川Takako小姐筆下俐落且具不失個人風格的散文中得到樂趣。希望日本人能夠拋開制式的教科書,從巴黎人的戀愛生活當中,學習如何與眼前所愛的人一起掌握當下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