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帶人+不懂帶團隊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經典文學 2套書】(3冊):《流浪者之歌》、《蛻變:卡夫卡文學經典》、《德米安:徬徨少年時》
【經典文學 2套書】(3冊):《流浪者之歌》、《蛻變:卡夫卡文學經典》、《德米安:徬徨少年時》(絶版)

分類: 文學小說
書號: EZ0031
作者: 赫曼‧赫塞、法蘭茲.卡夫卡
原文作者: Hermann Hesse、Franz Kafka
出版社: 漫遊者
書系: 不歸類
出版日期: 2020-08-0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2715202200049
規格: 13.8 cm * 21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544 頁   
定價: 700
內容簡介

本套書組合:《流浪者之歌【法式精裝本】》、《蛻變:卡夫卡文學經典【法式精裝本】》、《德米安:徬徨少年時(譯自德文原典)》(3冊)


《流浪者之歌【法式精裝本】》
即使會重蹈所有的錯誤與悲劇,不論痛苦、絕望、還是快樂,
我都要自己親自走過,我要走自己的路。
* * *

所有的明白,都在一次次的執意轉身之後,
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永遠流浪的悉達多。
* * *

真理不在固定的地方,
真理不是知識,是經驗,而真理永遠在遠方,也在我們自身。
* * *

這是諾貝爾文學得主,赫曼赫塞最經典的文學作品
一部思想與人生的辯證之歌

●《流浪者之歌》是赫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國出版,也是赫塞最經典的作品之一,美國作家亨利米勒也深受赫塞的啟發,並極力促成此書在美國1951年的出版。此後逐漸在60年代的美國形成赫塞熱潮,那時的美國大學生幾乎人手一本。
●這部作品不僅是亨利米勒的最愛,更是影響了許多音樂人,從60年代開始,從深沉悲傷到搖滾妄想,《流浪者之歌》都是他們靈感的來源。
●雲門舞集林懷民創作《流浪者之歌》的謬思。
●全球青年口耳相傳,赫塞以成為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家。


《蛻變:卡夫卡文學經典【法式精裝本】》
一隻蟲莫名的在人的世界醒來
它卸下了生命的重擔,卻成為家人恐怖的負擔
在它怪物般的蟲殼下,是一顆最溫柔的心
它比任何人都像人


有些小說會提問,有些小說沒有答案,而《蛻變》沒有提問,更沒有答案。甚至沒有原因。

這個小說,就如同卡夫卡的文字語文體,有一種簡潔的矛盾,與荒誕。
***********
俄國作家納布可夫(V. Nabokov)說,「如果你讀了卡夫卡的《蛻變》後,並不認為它只是昆蟲學上的奇想,那麼我就要向你祝賀,你已經加入了優秀而偉大的讀者行列。」
如果我們明白了卡夫卡要說甚麼,那麼我們會覺得《蛻變》再具體寫實不過,一點也不怪誕了。
**********
經過一場睡眠,主角葛雷高爾昏昏然地醒來,卻陷入另一場不太真實的場景,他的「人」的意識,完全無法與「蟲」的身體配合。而葛雷高爾突然發現,當身體倒下,當他不再以人的姿勢站立,面對世界時,他相信,可以解脫他的煩惱的最終時刻就要到了。
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半人半蟲之間的疑惑與掙扎,葛雷高爾終於明白,這一切都不是暫時的。他也被像蟲一般的對待,並且厭棄他。
最終,當他明白大家的厭棄後,葛雷高爾懷著奇特的體諒,自願地離開了人的世界。


《德米安:徬徨少年時(譯自德文原典)》
赫塞以的精神分析的手法切入,並以諾斯替哲學中光明與黑暗的二元衝突,展開了主角少年辛克萊向內自省、邁向成熟卻顛簸不已的成長歷程。
少年辛克萊的家庭是光明與理想的代表,但他的世界被「惡少」克羅默徹底擾亂了。克羅默帶來了另一個充滿黑暗紛擾的世界,辛克萊也陷入了謊言的深淵,兩個世界初現端倪,迎面而來的衝突使得他焦躁、徬徨。
這時候,另一個少年德米安出現了。Demian,從字源上看,一開始便作為隱喻,象徵著兩個世界,象徵著矛盾,出現在少年辛克萊的面前。
德米安拯救了辛克萊,但也象徵了分裂、衝突、二元共存,辛克萊必須在追求理想的同時,面對自己內心的慾望與黑暗,孤獨的走上摸索人生的道路。
多年後,當辛克萊又一次要面艱難的人生抉擇時,以不同面貌出現的德米安再度成為他的人生引路人。辛克萊最終終於明白,「覺醒的人只有一項義務: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著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裡。」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赫曼‧赫塞(1877-1962 Hermann Hesse)(《流浪者之歌》、《德米安》)
德國作家、詩人、評論家,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以《彷徨少年時》、《荒原之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珠遊戲》等作品享譽世界文壇。父親是基督教的傳教士,母親則有深厚的印度學背景。一心想當詩人的少年赫塞,甚至逃學也不願意接受家裡的安排受神學教育。接著赫塞因為不平靜而矛盾的內心糾葛,進入精神病院,後輟學在家。一戰時,赫塞呼籲德國人不要散播仇恨,卻被貼上了賣國者的標籤。1923年赫塞入瑞士籍。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自二十世紀60年代起,赫塞就成為美國大眾的最愛,他出現在《史努比》系列漫畫中,紐約的女大學生說「赫塞是今天美國需要的反物質主義的發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為美國幾個世代的年輕人的座右銘。
在日本,赫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國作家;迄今為止,在日本和美國,赫塞是20世紀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印量超過1.4億冊。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蛻變》)
1883年7月3日出生於奧匈帝國統治時期的布拉格,是猶太商人之子。他曾攻讀文學,後改學法律,1906年自布拉格的德語大學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保險公司。他一生多次與人訂婚又解除婚約,從未結婚。1924年6月3日死於肺結核,享年不滿41歲。
卡夫卡自中學時期就開始寫作,終身熱愛文學創作。他死前曾請好友馬克思.布洛德(1884~1968)將他全部的書稿銷毀,但布洛德卻違背其遺願,將這些未完成的小說整理出版。其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審判》、《城堡》、《美國》;書信集《給父親的信》、《給菲莉絲的情書》、《給米蓮娜的信》;中短篇小說《蛻變》、《鄉村醫生》、《司爐》、《飢餓藝術家》、《判決》、《流刑地》等。
卡夫卡的作品一直到去世後才受到矚目,許多作家如沙特、賈西亞.馬奎斯等,均受其影響。後世的「存在主義」、「荒謬劇」、「魔幻寫實」等文學藝術流派,也是由其作品中獲得啟發。波赫士將他的小說翻成西班牙文,對其推崇備至,曾說:「他的作品不受時間限制,或許更是永恆的。卡夫卡是我們這個災難頻仍的奇怪世紀裡偉大的經典作家。」
然而,卡夫卡寓言的祕密卻從未被揭開。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