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譯者序
本書以達賴喇嘛尊者2004年在多倫多(Toronto)所給予的一系列重要佛教教法為基礎,對於大乘佛教的基本教法,如它們在西藏傳統所理解般,提出一個全面的解釋。本書當中的這個教法,可以分為兩個範圍較大的章節。第一個章節(編按:即本書第一部)是基於二世紀印度祖師龍樹(Nagarjuna)的《中觀根本論》(Fundamental Stanzas on the Middle Way;梵Mulamadhyamakakarika,即《中論》)當中三個重要篇章的解釋,提出佛教的覺悟之道。第二個章節(編按:即本書第二部)則是說明將佛道關鍵要素的理解付諸修行的方法,此章節是基於《聖道三要》(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這是一部由偈頌寫成的清晰易懂的著作,原本是傑.宗喀巴(J. Tsongkhapa, 1357-1419)寫給遠地一位學生的教誡信。這兩部重要的經典之作,雖然相隔大約一個千禧年又一半的時間(即將近1500年),卻完美地彼此互相補充。對於處在第三個千禧年初葉的精神追求者而言,敘述的內容甚至仍顯深奧的這兩本書,展示了它們所體現之洞察的普遍性和永久性。
就像在過去的許多場合一樣,我有幸擔任達賴喇嘛尊者在宣講這些教法時的口譯人員。從第一天開始,我便注意到這個特殊系列教法的獨一無二之處,不像其他許多場合,尊者在這裡是以特別有系統的方式來進行這些典籍。他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證實他經常重覆的「西藏佛教直接延續了印度佛教傳統當中那爛陀寺的學院傳承」這段敘述是有根據的。在佛教從中印度消失之前,那爛陀是那裡最重要的佛教寺院,興盛時期從西元初直到十二世紀末為止。達賴喇嘛在多倫多的這一系列演講,是透過引用他自己所撰寫的〈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Praise to Seventeen Nalanda Masters)作為開始。這是一篇向那些重要的那爛陀諸大師表達敬意的祈願文,他們的教法是西藏佛教傳統的核心。
今天,處在科技已達突飛猛進的階段,我們的內心不斷地被關注世俗的想法所盤據。在這樣的時代裡,追隨佛陀的我們,基於對其教法真正的理解而獲得信心,這點非常重要。我們應該以一種客觀、帶有好奇的批判心,從事謹慎的分析,並且尋找〔我們信仰背後的〕理由。然後,基於我們所見的這些理由,我們產生一個為伴隨著智慧的信仰。
達賴喇嘛尊者所說的那爛陀傳統的中心面向,就是在強調趨入佛法不只是透過信仰和虔誠,還必須透過批判性的探究(質疑)。在許多那爛陀大師們的著作中,都強調這個以「智者的方式」(way of the intelligent person)而為人所知的進路。以這樣的方式所引生的對於佛陀和其教法或佛法的信仰,是無可撼動的,而且是等級最高的信仰。因此,我們要如何著手去開發像這樣的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呢?達賴喇嘛尊者寫道:
通達事物本質二諦義,
四諦確定輪轉與還滅,
由量所引堅信三皈依,
奠定解脫道本祈加持!
透過理解二諦(事物的存在方式),
我將確定我們如何經由四諦而於輪迴中流轉與還滅,
我將更堅定由理解(量,有效認知)所引生的對於三寶的敬信,
惟願加持解脫道的根本能深植我心!
引自達賴喇嘛尊者的〈吉祥那爛陀寺十七位大班智達祈願文〉的這首偈頌,就某個意義而言,提供了本書第一個部分的架構,亦即透過注釋龍樹的《中論》來解釋佛道的關鍵要素。達賴喇嘛尊者先對龍樹有關十二緣起支的篇章(《中論》第26品)給予注釋,該品詳述佛教對把我們困在三有輪迴中因果過程的理解。位於這個十二支輪迴根本的是根本無明,它把我們自己本身和環繞在周圍的世界執為自性真實。
在這一品之後,接著是關於第十八品的注釋,它陳述了龍樹對於佛陀有關「無我」(no-self;梵anatman),亦即「補特伽羅」(person,或「我」(I))和「補特伽羅的五種身心成分(五蘊)」(the five psychophysical components of the person)的無我性之教法的理解。依據龍樹觀點,這一品所陳述的有關空性的教法,就是一切事物的究竟存在模式。套用龍樹自己的話來說,這個空性就是「真如」(thatness;梵tathata)、「勝義」(the ultimate truth;梵paramartha)和「法性」(reality itself;梵dharmata)。
最後,在達賴喇嘛尊者關於龍樹的第24品的注釋中,他解釋龍樹有關空性的教法如何不是虛無論的一種形式,實際上,那反而是可以讓我們去解釋世俗真實的有關真實的理解,只有這個「空性」的解釋才可以讓因果的運作站得住腳。達賴喇嘛解釋在龍樹的體系中,空性(究竟真理或勝義諦)和緣起(相對真理或世俗諦),是密不可分地糾纏(intertwined)在一起的。
達賴喇嘛尊者透過將清晰的描述和穿透的分析兩者交織在一起,並配合像聖提婆(Aryadeva,即聖天,大約二世紀)、月稱(Chandrakirti,七世紀)與宗喀巴(十五世紀初期的著作)這樣權威注釋者的洞見,讓龍樹《中論》的偈頌顯示出它們對於存在本質的深刻洞見。在本書中,達賴喇嘛尊者從頭至尾未曾忘失這個觀點:「在終極的分析底下,空性的教法意味著與我們的個人經驗有關,並對我們周遭的世界帶來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就像龍樹所表達的,教導空性的目的,是要止息我們認為自己本身和一切現象這兩方面都有自性存在的執著,以便我們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脫。
本書的第二個部分提出了將佛道的理解付諸實踐的方法。在此,尊者對於宗喀巴著名的《聖道三要》給予一個完美的解釋,「三要」(三個面向)是真正的出離心、利他的覺悟心和空性正見。基於批判性的思考空性、四聖諦和十二緣起支的教法,而對佛道培養出一種確實的理解時,接著便可運用本書的第二個部分作為日常觀修的手冊。
在編輯本書的錄音文字稿時,得以重新拜讀這個獨一無二的系列教法,讓我感到十分享受。有許多人協助,讓這部著作得以問世。首先,我要向總是以佛教智慧與悲心之泉源而自居的尊者本身,表達深深的謝意。我要感謝「西藏加拿大安大略協會」(Tibetan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Ontario),特別是其主席諾布.策凌(Norbu Tsering),感謝他在多倫多籌備2004年的時輪灌頂(Kalachakra initiation),它提供尊者講述本書教法的機會。感謝琳那.德.優力歐(Lyna de Julio)和琳達.梅樂(Linda Merle)協助輸入部分教法的錄音文字稿;以及拉卓(Lhakdor)法師和他在達蘭薩拉(Dharamsala)「達賴喇嘛尊者的中心檔案」(Central Archives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的團隊,提供我尊者教法的藏語錄音文字稿,它在修訂並編輯我自己的口譯方面,幫助極大。最後,我感謝智慧出版社(Wisdom Publications)的編輯大衛.齊特斯仲(David Kittelstrom),在讓本書的語言清晰易懂且可讀性更高方面,所作的無價協助。願我們的努力,能促使偉大的佛教大師龍樹的智慧,透過達賴喇嘛尊者激勵人心的話語──洞見與激勵的來源,進入許多尋求覺悟之道者的心中。
圖登.錦巴(Thupten Jinpa)
蒙特婁,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