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HA HADID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學習的26種方法(二版):啟發孩子更好懂的史丹佛基礎教育指南
切換至電子書
學習的26種方法(二版):啟發孩子更好懂的史丹佛基礎教育指南
The ABCs of How We Learn:26 Scientifically Approached, How They Work, and When to Use Them

分類: 人文社科
書號: HA0084R
作者: 丹尼爾.施瓦茨、潔西卡.曾、克莉絲汀.布萊爾
原文作者: Daniel L. Schwartz, Jessica M. Tsang, Kristen P. Blair
譯者: 薛浩然
出版社: 大寫
書系: In-action!
出版日期: 2023-10-25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6267293126
規格: 14.8 cm * 20.9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520 頁   
定價: 560
關鍵字: 學習策略 教育學 教學理論 自學
哪裡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內容簡介

 

★一門吸引無數老師、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律師、物理治療師、工程師、商人以及學習科技開發者的「學習核心機制」課程

★九大學習關鍵影響面,因應不同情境有效促進學習效能

★圖文相輔解說,26種使「教與學」更適配的啟發機制

★從「類比思維」、「刻意練習」、「視覺化策略」,嚴選提煉學童父母、教育者、自學者都好用的學習理解過程劇本

     近年出現大量針對人類如何學習的研究,揭示了多種教學與學習的有效方法,本書的出現正是為了向讀者推薦這門新興的學習科學,期望教學者能將許多關於教學的科學研究運用在實際生活中。有志投身教育界,或是已經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士,相信能從此書獲益良多。此外,本書也適合家長、導師、課程設計者、心理學學生,以及渴望提升學習能力的讀者。

 

  本書的內容取材自史丹佛大學一門廣受歡迎的學習課程,採用了嶄新的寫作模式介紹學習理論,既可作為教材,亦適合大眾閱讀,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生活例子、實證研究,加上文字之間透露的幽默感,深入淺出地介紹了26種學習策略。

 

    每章都從理論簡介、運作模式、具體應用、潛在風險的角度切入,詳細分析每個學習策略,希望能讓教育者把策略實踐在教學中。

 

    本書主題涵蓋多個領域,除了包括廣為人知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還有一些少為人知,但與教學實務密切的學習主題,如激發理論。結合各章的理論與策略,就能創造許多新穎而有效的學習方法。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每個老師和學生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這群作者是學習領域內的首屈一指的學者,成功把大量有關學習的研究濃縮成生動易懂、而且實用的文字。」

──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2004年卡內基美隆大學年度教授、史丹佛大學物理系及教育系教授 卡爾.威曼

 

「丹尼爾.施瓦茨等人寫成了一本易懂好用的學習理論書籍,但同時沒有過度簡化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的種種精妙之處。我尤其欣賞此書例子豐富、談及誤用風險的特色,此書指出沒有任何一種策略能適用於所有情境的事實,這個洞見也讓我十分敬佩。此書相當成功地向有志學習的讀者介紹了精彩實用的學習方法。」

──詹姆斯麥迪遜大學心理系教授 大衛.丹尼爾

作者簡介

 作者

丹尼爾.施瓦茨(Daniel L. Schwartz

史丹佛大學教育學研究院院長,也是史丹佛大學教學科技的榮譽教授。施瓦茨是學界知名的學習理論家,曾在洛杉磯和阿拉斯加的卡爾塔格的中學任教8年,尤其擅長設計嶄新有效的學習活動,並藉由學習活動檢視學習的基本概念。

潔西卡.曾(Jessica M. Tsang

教育心理學博士,曾任史丹佛大學教育學研究院的研究員及講師,主要從事啟發學生先天學習能力的研究。曾的研究領域也涵蓋認知神經科學與實務教學設計,之前於教育公益業、城巿學習改革及教育傳媒科技等行業工作。

克莉絲汀.布萊爾(Kristen P. Blair

曾任丹佛大學教育學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學者及講師。布萊爾主要研發促進數學及科學學習的技術,並研究兒童在家庭及學校中的發展與學習。布萊爾於史丹佛大學的學習科學及科技設計取得博士學位,之前同樣在史丹佛大學獲得數學與電腦科學的碩士學位。

 

譯者

薛浩然

畢業於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及台灣大學中英翻譯學程,現居北京,從事語音辨識領域工作。譯著有《國際記憶冠軍的編碼器》。

目錄

 獻詞

致謝

引言

 

A是類比思維(Analogy)──找出潛在的共同原理

B是歸屬感(Belonging)──停止焦慮,融入群體

C是對比案例(Contrasting Cases)──分辨關鍵資訊

D是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晉身成為專家

E是精緻化策略(Elaboration)──賦予記憶意義

F是回饋學習(Feedback)──不斷自我修正

G是生成效應(Generation)──建立長久記憶

H是動手學習(Hands On)──喚醒身體智能

I是想像遊戲(Imaginative Play)──培養兒童的認知控制力

J是及時說明(Just-in-Time Telling)──提高課程和教材的效果

K是知識(Knowledge)──在效率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L是聆聽分享(Listening and Sharing)──群體學習勝於單獨學習

M是製作學習(Making)──培養興趣與實務知識

N是社會規範(Norms)──設定遊戲規則

O是觀察學習(Observation)──從模仿中成長

P是參與學習(Participation)──在參與過程中成長

Q是問題導向(Question Driven)──給探索一個理由

R是酬賞制度(Reward)──獎勵正確行為

S是自我解釋(Self-Explanation)──解讀資訊的能力

T是教學相長(Teaching)──在幫助別人學習的過程中學習

U是糾正觀念(Undoing)──改正錯誤觀念推論

V是視覺化策略(Visualization)──發現資訊的結構

W是範例學習(Worked Examples)──從例子中習得程序技巧

X是激發狀態(eXcitement)──提高專注力

Y是自我效能(Yes I Can)──提高內在的自我效能

Z是充足睡眠(ZZZs)──睡眠能夠鞏固記憶

 

圖片來源

附錄 針對各類問題的學習策略列表

 〈作者引言〉

  你曾經教過別人嗎?

  這個問句只是作修辭用,因為每個人都有過教導別人的經驗。

  教學是人類生活的一種基本需求。除了教師之外,家長、朋友、兄弟、同事在生活中都會不經意間彼此教導,有時候,我們甚至會自己教自己。就在今天,我們幾位作者已經做了很多教學相關的活動:教幼童剝香蕉皮、跟旅客解釋地鐵路線、給統計學課學生寫回饋、教導小狗坐下等。

  既然你教過別人,你可能也曾經有過,某次教學時不甚順利、然後換個教學方法就豁然開朗的經驗。例如有人向你問路,你一臉自信地表示知道怎麼去,但解釋時卻比手劃腳,始終說不明白,對方一臉疑惑,於是你乾脆拿出紙來畫一張地圖給他。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道理?努力就有回報嗎?當然不是,而是教學方法多不勝數,不同內容要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視覺系統對空間方面的學習特別有效,因此說明方向時,畫地圖比口頭說明清楚得多。

  學習不是簡單的行為,沒有一個中央處理器(CPU)負責學習所有內容,大腦裡的神經元更是每個都不一樣。大腦有許多不同的學習系統,每個都有獨特的結構和學習方式。有效的教學就是幫助學習者啟動適合的學習系統,以達到理想效果。如果你想讓某個人學會處理沮喪情緒,別一味叫他正面思考,可以給他一個可以學習的榜樣。如果你想幫人改變壞習慣,別叫他要有意志力,而是要設法強化(reinforcement)良好的習慣。

  本書的目的是要讓讀者了解學習如何運作,使讀者可以發展出適合自己的學習和教學方法,有效地教導自己和他人。

  我們在史丹佛開設教導人們在生活中應用學習理論的課程,這個課程吸引了許多老師、大學部和研究所的學生、博士班學生、律師、物理治療師、工程師、商人,以及想要開發學習科技的人。上課的人來自四面八方,我們由此了解大眾對於如何學習很感興趣。

  大概5年前,我們不再用原本的課本,因為那些課本無法結合理論、研究和實際運用,無法幫助教師和其他有志於教學的人將所學付諸實行。於是,我們重新組織課程架構,介紹重要的學習機制,說明這些機制為何有效,對哪些層面有效,還有如何運用。

  這門課就是「學習的核心機制」(the Core Mechanics of Learning)。「核心機制」這個名詞從遊戲而來,意思是遊戲核心部分的規則、設定,符合這些規則,遊戲才能繼續進行。高爾夫球的核心機制是把球打進洞;俄羅斯方塊的核心機制是把下掉的方塊移動到對的位置。同樣,學習也有必須注意的規則,才能順利進行,良好的教學就是幫助學生達到這些條件。

  一門課的時間有限,我們選擇了幾個最完善說明學習理論的機制,像是行為理論(第R章)、社會心理學(第O章)、知覺心理學(第C章)、文化心理學(第P章)和認知心理學(第S章)(我們這群作者就是認知心理學家,經常思考如何思考,學習如何學習)。調整課程後,很多學生都請求我們再開一門課,教導更多核心機制。人類學習真是門有趣的學問啊!

  在許多人的要求下,我們決定把這些機制寫成書。我們幾位作者致力把它變成一本易讀有趣的學習書,也希望用它當課程的教科書,輔以其他課外材料和作業教導學生。例如,在學生讀完幾章後分析某個教材,例如某個線上數學遊戲,讓他們從科學角度分析遊戲使用了哪些學習機制,效果如何。

  我們選擇了26個研究豐富、容易理解的理論。選擇的過程十分困難,例如我們為「課程A」選擇了類比思維(Analogy),但其實它也可以是注意力(Attention),所以這本書不能說是毫無遺漏、包羅萬有的一本書,但又有哪本書可以包羅萬有呢?過去15年來,關於學習的科學研究蓬勃發展,主要是因為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投入了5億美金到許多學習研究中心(我們是「非正規與正規學習中心」(Learning in Informal and Formal Environments—LIFE)的成員)。我們根據自己的教育和研究經驗,並考慮到大家感興趣的主題,選出本書的26個學習策略。未來有機會的話,我們可能會再寫一本名為《其他的ABC》的書。

  本書的每一章都使用相同的架構。我們希望,透過解釋理論的運作原則、提供支持證據和實用例子,讓讀者更了解如何運用這些理論。每章的架構如下:

 

理論說明:簡單介紹該學習機制的內容及其重要性。

運作原理:說明理論的科學原理及重要研究。

如何運用:描述運用過此機制的教學活動。

運用效果:介紹運用該機制可以產生的效果。

誤用風險:指出使用上的常見謬誤。

實際例子:提供例子以鞏固觀念。

每章摘要:重點整理該機制的內容及主要例子,看過書的讀者可以透過摘要快速複習內容。

參考文獻:針對主題提供相關研究。

 

  教育者經常希望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達到多方面的成果,舉例來說,老師可能會要求學生記住科學定理、理解背後原理,同時發展出成為科學家的興趣。我們期待讀者能從此書中了解學習的更多面向,並學會搭配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從而達到多方面的學習成果。在適當的引導下,各章技巧可以融合使用,例如,科學的課程可以融合「GAP」:生成效應(Generation)、類比思維(Analogy)、參與學習(Participation),或是「MET」:製作學習(Making)、精緻化策略(Elaboration)和教學相長(Teaching),這些策略的組合形式可以千變萬化,沒有窮盡。

  就算想達到的目標只有一個,還是可以用多個學習機制配合達成。例如,如果要記憶資訊,第EGXZ章特別適用。初學者可以從下圖看見每個章節與哪些學習層面有關,這個圖表尚未完全列出每個策略的功用,但初次接觸學習策略的讀者應能藉此初窺門徑。

理解能力

A是類比思維 J 是及時說明 U是糾正觀念

記憶力

E是精緻化策略 G是生成效應 X是激發狀態

提高動力

Y是自我效能 R是酬賞制度 I是想像遊戲

專業能力

D是刻意練習 K是知識 M是製作學習

學習技巧

S是自我解釋 Z是充足睡眠 E是精緻化策略

投入專注

B是歸屬感 N是社會規範 P參與學習

解決問題

W是範例學習 Q是問題導向 F是回饋學習

團隊合作

L是聆聽分享 O是觀察學習 T是教學相長

探索能力

H是動手學習 C是對比案例 V是視覺化策略

  創造學習環境是一門講求創意的藝術,本書會提供讀者設計良好學習環境的技巧。也許當你發現教導與學習之間不斷互相推進的效果時,也會為之雀躍不已。說到底,人之所以為人,也離不開教與學的行為。

學習的26種方
法:啟發孩子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