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你可以一直玩下去!
2008年末,離開了學校畢業後任職了三年的建築師事務所,因為是外國人的身分沒了工作簽證就要離開荷蘭,正在打包行囊之際,聽說了一項針對外國人居留的新政策,鼓勵外國設計師在荷蘭創業。說也巧合,我竟也因為這政策留了下來並開了自己的工作室。
過了半年,手上唯一的小住宅設計案中途喊停,在傷腦筋之際,聽以前學校老師說荷蘭國家建築獎金(The 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Fund)要徵選新案子,於是就花了好幾個月去摸索門路和提案。第一次嘗試並沒有成功,畢竟沒有成熟的資歷可以說服評審。到了第二次,我決定以強調一個外國設計師不一樣的設計觀點來提案去說服評審:提議利用複合式空間使用來規劃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都市更新過程,區域性的打通街道櫥窗女廊上方閒置的樓層,改變產權並引進新的創意產業進駐,終於獲得想法上的肯定。到現在過了一年半,我的工作室還靠著這筆獎金在支撐著。
荷蘭設計主張開放式平台和創新,以荷蘭創意首都阿姆斯特丹為例,她不是一個設計精英主義城市,如果太過閉門深造,反而得不到這城市在玩耍間創新的精隨。深不深刻,有沒有徹底執行倒是不重要,反正打出來就對了!在這樣的氣氛下,設計者永遠是自信的。但是不管你作的東西自認多好,總會有人覺得你不夠新,不夠批判,不夠大眾,不夠勇敢,所以設計者也永遠是謙卑的。
Cindy & Frankie的書寫來輕鬆易懂,內容豐富,我又看到了好多新的設計。讀者若問:造就這種百花齊放的設計生態背後的系統為何?荷蘭政府除了針對建築、工業設計、多媒體、美術、以及網站設計,設立專業的評委會審核以及合理資助創意項目的執行過程、擴大媒體效益之外,也補助篩選出來的青年設計者足夠的生活費、創作費以及宣傳費來完成單一項目或協助創業。社會的風氣相信年輕人,稱讚他們為Young Hero,並包容新想法的孕育過程。或許就是這種系統已經存在,讓設計者相信他們的想法是值得的。簡單的說,荷蘭給設計者的感覺就是: 「你可以一直玩下去!」
記得某本暢銷書的書名叫作:「It’s not about how good you are, it’s about how good you want to be.」我覺得也可以改成:「It’s not about how good you are, it’s about how good the system is.」
當然好的系統並不是全部,任何一個有野心的設計者都應該知道要繼續創作下去還有很多挑戰和困境要克服,但是可能是因為自己曾是這種系統的受惠者,也希望別的年輕設計師可以在不太確定的時後和我一樣受到鼓勵。
這個全球性城市競爭的年代,荷蘭的模式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輸出,希望台灣也很快的趕上,讓國內外的設計者在台灣好好的玩耍,創意才可以百花齊放,豐富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
鄭采和(荷蘭Boundary Unlimited建築事務所 創辦人暨建築師)
台灣建築師,1981出生,荷蘭貝拉格建築學院(Berlage Institute)建築碩士畢業,2004年「天井」(skywell)獲台灣行政院重建會頒發921重建感恩紀念公園國際競圖首獎。2009年創立個人建築及都市設計事務所 「Boundary Unlimited」,是首位在荷蘭開業的台灣建築師,作品獲得當地多個建築獎項肯定。2009年即以「荷蘭阿姆斯特丹紅燈區改造工程規劃案」榮獲荷蘭國家建築獎金Nederlands Archfonds,隔年又以「荷蘭烏特列茲移民區住宅改造工程設計案」獲得歐盟青年建築師聯合住宅競圖Europan10評審入選獎,是備受矚目建築設計新銳。
前言
設計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設計=I amsterdam
每個人都知道荷蘭人是填海造地的專家,因為國土大塊面積處於低窪地區,迫使他們數百年來一直必須面對、克服大自然的挑戰,也因此培養出他們對自然絕對尊重的態度與超級務實的民族性。當自然資源有限時,人們就會去思考如何透過一種人為的方法,將其做最有效的利用,此時此刻「設計」就渾然天成地誕生了。
對荷蘭人而言: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設計的概念是一種生活態度;設計的表象是一種應用美學。設計存在於他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從一盞太陽能發電的路燈到海埔新生地的城鎮,無一不是人工智慧下的創新設計。全國規劃良好的腳踏車專用道與完善的配套措施,讓腳踏車成了主力交通工具,不但減少城市中的空氣污染,更成了荷蘭人生活中獨一無二的情趣與文化。想像一下如果把台灣路上所有的摩托車都換成腳踏車,那會是什麼狀況?!又要花費多少金錢、人力、時間?!但現在的荷蘭已經辦到了!
Go Dutch效應
要了解荷蘭創意產業的特色與風格,不免俗還是要先提到點歷史大環境,這些歷史為荷蘭現代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深厚基礎。
時間拉到十六、七世紀的歐洲宗教革命,荷蘭算是新教派的先鋒,宗教與政治分離,造就制度上的獨立、言論上的自由,是他們非常引以為傲的一點。發展至今,社會風氣開放、沒有包袱、思想前衛、言論尺度寬鬆,大家有話就直說,幾乎是百無禁忌,當然對創意產業有絕對的助力。
接下來的黃金海權時代,進出口貿易為荷蘭人帶來經濟上的富裕,異國文化的充斥,更是社會多元化的開端。大量吸收他人文化特色,經過自我反芻、重新詮釋,成為極有創意的新設計,世界知名的Delft Blue陶瓷就是最好的例證。曾經跟另一位韓國記者閒聊起荷蘭設計的特色,他說:「荷蘭設計就像掠食者,將所有其他文化中可取之處都吸收起來,再經過消化、轉換、融合成為自己的特色。」仔細想想,這並沒有什麼不對!什麼叫做以之借鏡,不就是相同的道理!
除了人文歷史外,自然因素所造就的務實、理智也反應在他們的創意產業上,從古蹟改建的博物館到慢食概念的溫室餐廳,無一不是永續設計的經典代表。雖然常有人會開玩笑說:「荷蘭人是全世界最吝嗇的民族,Go Dutch就是由此產生。」但也因為小氣成性,將所有資源利用到極致,反而成了他們創意產業上的一大特色。
相關法令政策培育、提升產業在國際間的競爭力。眾多文創基金會不知提供多少機會,讓年輕創作者發展、表現自我潛能。每年政府力挺的Dutch Design世界巡回展,讓設計師們無後顧之憂地走向國際舞台。在這年代即便是文創產業,也需要商業化的支撐,像是飛利浦設計中心就是個成功的案例。拿首都阿姆斯特丹來說吧!它是世界前五大創意之都,創意產業占總經濟總額的15%,擴散效益(Spillover Effect)更是在一歐元中創造55-90分的額外產值。從2005年到2009年工作量有20%的成長率,公司數則是40%的正成長(出自Department for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of the municipality of Amsterdam)。荷蘭創意產業的興盛,絕對是全民運動的效應。
體驗荷蘭的設計精髓
原始是人格的特質,自由是創意的根本,尊重是多元化的開端。當代的自我不再只是意味著孤芳自賞的個人主義,相反地,是一種出自於個人,透過行動與創作來表達其熱愛生命、關懷社會的無私理想主義。阿姆斯特丹座右銘I amsterdam,不只彰顯著城市的自豪、自信、致力,更象徵著新興的個人自由主義。
撇開感性因素的理智寬容政策,實現以尊重為前提的自由體制,造就紅燈區、大麻店、國營賭場、同性戀大遊行等前衛的特殊現象,這就是一般人對阿姆斯特丹的映像。相同的特質也反應在當地生活機能上,像是:優渥的國際稅制吸引Ikea、Mexx等大廠牌來此設立企業總部,不只提供許多工作機會,更能塑造引領市場趨勢的優先地位;為改造社區利用時尚新銳設計師的櫥窗取代紅燈區女郎。烏托邦式的理想需要完整的配套政策,才有機會落實在城市環境中 。
2009年市政府官方正式公民調查顯示(出自Department for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of the municipality of Amsterdam):九成的市民覺得他們與城市有密佈可分的關係;七成的人對地方政府感到滿意;七成的人認為與鄰居互動關係良好。2009年更在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年度生活品質指數中排行世界第13(共215個城市,漢堡28、巴黎33、倫敦38、巴塞隆納42)。
有別於倫敦、巴黎、米蘭、紐約等國際重量級城市,阿姆斯特丹更重視對本土文化的關懷,大規模發展ij河域西岸為創意產業重劃區,城市南區有Platform 21設計中心、ONL建築事務所規劃的F-Zuid住宅區,市中心有MVRDV重新改建的Lloyd Hotel、象徵荷蘭經典產品設計的 Droog Design旗艦店、鬼才Tjep為國民啤酒海尼根設計的概念店,還有新建中的當代美術館Stedelijk Museum、數之不盡的設計主題餐廳……。從建築、藝術、設計、到時尚,阿姆斯特丹少了點國際重鎮的傲氣,多了點個人化、深植生活的零距離親切感。
書寫的感動和理由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就像是台灣的台北,充斥著最豐富、多元的人文風情,找設計靈感當然要到這裡。作者因學設計來到荷蘭,又因玩設計繼續留了下去,在生活中看到許多精彩的設計,分享慾就由然而生,決定拿起相機、打開電腦把這一切記錄下來。
市面上已有不少介紹阿姆斯特丹的旅遊書,作者寫此書的初衷並不是要再重複那些已被講到爛的資訊。本書不只一本旅遊書,也是本觀察、紀錄當地人生活的圖文備忘錄,希望提供讀者不同角度來體驗生活中的設計。除此之外,採訪多位不同領域的專業創意玩家,讓他們親自告訴讀者,城市中最值得造訪的地點與活動,讓人更能了解阿姆斯特丹的創意生活思維。包羅萬象看、吃、住、用、穿、玩、享得到的設計,無論是注重環保意識的現代嬉皮,或是追求時尚風格的都會雅痞,都能在這擁有城市態度的大村落中,尋找到洗滌身心靈的個人品味淨土。
這本書可以拿來幹嘛?!
或許有不少台灣人去過阿姆斯特丹,做的事不外乎就是逛花市、吃起司、遊運河、看風車、買木屐等等,因為通常都是多國旅遊的行程,也沒太多時間逗留,又趕往下一個國家。很少有人能真正體驗到當地人的生活,更不要說是從生活中觀察到什麼可以讓自己借鏡的態度或觀念。就拿花來說吧!荷蘭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花市,十年一次的花博會更是國際盛事,每次場地選擇都會和造鎮計畫結合,活動過後,原地就多了一個新市鎮,戶外展覽空間既是城市中的公園,將所有建設資源利用到淋漓盡致,是個超級務實又聰明的都發計畫。在高速公路旁養了一群的羊,牠們就是隔音坡上的除草大隊。這些是不是代表某種程度的永續設計概念?!
本書包含城市中七十多項啟發人心的設計人、事、物,從最貼近生活的角度,去發覺創意所能帶來的影響與改變。讀者要拿來當作一本另類的旅遊指南也好,要拿來當作尋找設計靈感的圖文書也好,從書中不難發現荷蘭人的創意思維都是來自於生活當中。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不同聲音的寬容,說是簡單,但反觀台灣社會又落實了多少?!書中簡單扼要的陳述只是個開端,是一把開啟思考大門的鑰匙,門後有什麼就得靠讀者們自己去摸索。
環顧四週就能找到的好品味
既然設計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一體兩面,找阿姆斯特丹的經典設計,只要環顧四周,就不難發現。從買張小郵票開始,有概念又精湛的設計,讓沒有收集郵票的人都想保留一套;吃除了可以很健康外,還可以很藝術,就怕你沒膽來嘗試;綠建築不但代表人類意識的覺醒,更象徵著居住的好品味;無論是自家客廳中的沙發,還是圖書館裡的閱覽桌椅,都是舒適又好看的產品;穿出個性,不盲目追隨流行,才是真正的自我;一年到頭玩不完的活動,是根植產業最直接、快速的方法;週末隨性選個藝文空間逛逛,好好享受創意的真諦。阿姆斯特丹看、吃、住、用、穿、玩、享得到的設計,就在生活四周隨手可得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