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學校
Australia∣澳洲
對許多人而言,快樂與學校教育是沒有交集的。
◎有關學校裡的正向教育,有沒有什麼激勵人心的例子?正向心理學創辦人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表示:「澳洲的吉隆文法學校(Geelong Grammar School)率先將正向學習法引入教學所有課程中。我認為,這種做法讓接受該教育計畫的學生,比較不可能受苦於沮喪情緒。在許多西方國家,包括澳洲在內,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因學校教育而沮喪不已。這項計畫能讓更多人擁有正面又充滿成就感的人生。」馬修.懷特(Mathew White)博士便是這所幸福學校的校長。
正向教育的力量
要討論幸福與教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許多人一想到教育,就想起服從、競爭、過多的考試,讓人引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對許多人而言,國小和中學的教育正是焦慮記憶的源頭,幸福與學校教育是沒有交集的。
教育會塑造人的未來,就是要讓兒童有能力培養出對學習的愛好,也是要幫助兒童培養更高的韌性,讓兒童以後遇到生命中的諸多難題時,能夠再度重振精神,繼續追尋人生。
正向教育是一種教與學的主動式全校參與法,在課程、課外活動、田園環境裡,實施隱性與顯性的教學法,藉以營造出足以培訓學生能力的機構。正向教育法運用正向心理學,鼓勵師生體驗更正面的情緒,培養更優異的技能以恢復活力,同時追尋更偉大的意義。
關於吉隆文法學校
吉隆文法學校是澳洲最大的男女日校兼寄宿學校,擁有一百五十年的悠久歷史,重視服務、學習、韌性,學校中最獨特的當屬創辦於一九五三年的林峰校區(Timbertop)。
本校讓學生脫離一般日常的教育體驗,花一年時間在「外展」(outward bound)環境裡學習,培養更深層的韌性和勝任感。自二○○七年推出正向課程計畫以來,就不斷提出以下的問題:「應該在學校教導正向心理學嗎?」這個問題引發了幾個挑戰學校傳統功能的機會。
本校基於正向心理學開發出一個理論架構與策略,開始實施全校參與教學法。不但支持優異的教學做法,還讓全體教員使用的語彙達到一致,藉以深入了解哪些事情會讓人生更值得。美國賓州大學的幾位正向心理學大師訓練了本校的一百六十名教師,以及其他學校的兩百七十名教師。
正向教育架構的核心就是要讓學生了解正向心理學原則的三大支柱:美好的生活,有意義的生活,充實的生活。從這個結構來看,吉隆文法學校提供了兩種具體編製的課程,共同編撰制定這些課程的人是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中心的馬汀.塞利格曼、凱倫.瑞維琪(Karen Reivich)、珍.吉漢(Jane Gillham),他們教導學生一整套生活技能,加上在學期間探討的七種實例主題,因而奠定了理論結構,以便在教育環境下討論幸福和其他情緒。
吉隆文法學校運用隱性的教學法落實正向教育,並注重取自正向心理學實證文獻的七大主題:情緒、感恩、長處、創意、勝任感、韌性、內觀。本校從七大主題中,衍生出一整套核心原則與做法,大家稱之為「正向教育」。正向教育可刺激大家對教學做法進行討論和思考,進而制定出明確主動的方法,來處理青年心理健康議題。
本校目前正努力在運動場地、管弦樂團、教室、宿舍等地方,進一步發展正向教育。優勢導向的方法──奠基於正向心理學──是極為嚴謹的,並建構於良好的教導、學習、關懷之上。
大家對於寄宿學校抱持著傳統的刻板印象,以為寄宿學校等同於冰冷的學生宿舍、麥片粥、例行事務。不過,正向教育讓寄宿學校進入轉型,努力拓展及奠定學生的學習經驗,並讓學生做好準備,邁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幸福密鑰
●教育不應著眼於焦慮、服從、競爭、考試,教育是塑造人的未來。
●學生應了解正向心理學原則的三大支柱:美好的生活,有意義的生活,充實的生活。
●注重七大主題:情緒、感恩、長處、創意、勝任感、韌性、內觀。
馬修.懷特在澳洲的吉隆文法學校擔任正向教育主管,是正向教育領域的先驅,並在墨爾本大學的墨爾本教育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以教育界的領袖為對象,在專業網站上不時更新以下文章:〈為何要在學校實施正向教育?〉(Why teach positive education in schools ?)。
量量你的幸福溫度
Australia∣澳洲
幸福屬於範圍相當狹窄的價值觀體系。
◎羅伯.康明斯(Robert A. Cummins)教授每年都會在澳洲隨機抽樣兩千人進行調查:這些人有多幸福?幸福感是否每年都不同?差異有多大?跟測量體溫的體溫計(多半維持不變)相較,幸福測量計是否比較像晴雨表(從暴風雨到風平浪靜)?
控制幸福感的系統
幸福也和許多其他詞語一樣,有一個以上的意義。在很多人眼中,幸福意味著某種美好經驗附帶的稍縱即逝的情緒。不過,新近的研究卻關心另一種層面︰也就是心境,而非情緒。情緒短暫無常,心境卻更穩定,後者代表某種持續存在的深沈情感狀態,雖然人們偶爾也會暫時和這種狀態脫節。
這種情感狀態之所以會成為顯學,主要因為它有一些極度引人入勝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特性,或許就是正向積極。正因如此,一般人往往會對自己產生美好的感覺。此外,因為這種正向積極的感覺非常穩定,因而催生了人類的幸福感有「設定點」的觀念,而後者取決於遺傳。
澳洲整體幸福指數已經充分證明幸福感的穩定性。該項研究自二○○一年四月便定期測量澳洲人口的幸福感高低,每次都會隨機抽樣兩千人進行調查,受試者利用標準測量工具──「個人幸福指數」──來記錄自己的幸福感,目前已經執行了二十一次調查。
調查後最引人注目的數據,就是在不同調查之間,不同年份的人口幸福感平均值差異只有三個百分點。怎麼會如此?我們認為,幸福感是由稱為「主觀幸福恆定狀態」的管理系統所控制,這點和體溫等生理體系的控制機制相當類似,顯示幸福屬於範圍相當狹窄的價值觀體系。
這種恆定狀態也具有復原的能力。每當發生極好或極糟的經歷,系統雖然會暫時潰敗,但之後還是能迅速復原,使幸福感回復到正常的範圍內,至少在正常狀況下皆是如此。不過,所有恆定狀態的系統對於吸收挑戰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負面經驗太強烈或持續太久,系統就無法恢復原狀,使幸福感持續低於正常範圍,導致罹患憂鬱症的高風險。
外在與內在資源
那麼人們該如何提高恆定狀態的復原力?答案是需要種種資源,依據特性可分為外在和內在的資源。兩大外在資源是人際關係和錢財。
擁有情感上很親密的關係,是最強大的防護機制。知己有助於避免陷入負面的困境。此外,發生負面經驗時,可以藉由跟知己傾吐度過難關;當幸福感消失時,這是自古流傳的特效藥。
另一大外在資源就是錢財。金錢最重要之處,當然就是供應生活所需。但除此之外,錢還能買到「防護品」。不想打掃房子?如果有錢,只要付錢請人打掃就行了。但請注意︰這裡指的是幸福心境的防護品,而非藉由購買奢侈品「買到」幸福。這種購買行為只能買到情緒上的幸福感,而這類愉悅的喜樂短暫無常。
一個人究竟能買到多少的恆定狀態防護品?答案就在從澳洲各地所得的平均值來看,幸福感在家庭總收入達到十萬美元左右起,會開始微幅上揚,然而在達到十五萬美元之後,就不會有明顯增長。這種現象的主因是,有些具有挑戰性的情境的確能花更多錢解決,但如果問題是很糟的婚姻關係或是不成材的子女,就無法靠賺更多錢解決。這時可以採取另一種策略,也就是投注更多心力在個人的人際關係上,此舉不但能解決人際關係上的問題,還是提高復原力的有效方法。
有時外在的防護機制會全部失效,這種情形偶爾也會發生,但不代表會全盤皆輸。這時人往往會展開另一種思考過程,目的是把不好的事件變得微不足道。例如被解雇之際,當事人往往很快就會說服自己,那原本就是個糟糕透頂、沒什麼前途的工作,能離開是幸運的。這類「認知上的重新組合」賦予我們更多自主權,讓人得以透過對自己有利的方式把整個情境合理化,好讓自己能重新恢復正向積極的正常感覺。
同時具備外在和內在資源,讓我們得以迎戰面對的大多數挑戰。對生命懷著正向積極的感覺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我們身上的遺傳基因就是透過這種感覺告訴我們︰「一切正常。」
※幸福密鑰
●要能區別一般的心境(相當穩定)和情緒(相當無常善變)之間的差異。若想獲得更大的幸福感,應把重點鎖定在前者上。
●找一個可以吐露心聲的人,無論在順境或逆境都願意聽你訴說的人,這將能強化你的復原力。
●不妨把幸福感看作是像體溫一樣的事物,有時會上揚,有時則會下降,但最後往往都能恢復正常水準。
羅伯.康明斯教授是澳洲迪肯大學心理學院心理學博士,擔任《幸福研究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總編輯,並與人合作進行了許多以生活品質為主題的測試、指標和報告,為國際知名的生活品質研究專家。
父母的聲音
Belgium∣比利時
父母會在你的左右支持你。
◎每一位父母都想要子女幸福,而且為人父母者,全都想要找到可確保子女幸福的神奇配方。兒童心理學家彼得.亞德安森斯(Peter Adriaenssens)就這個主題撰寫了無數的書籍。他的成功處方是什麼?就是欣然接納子女原本的面貌,然後以必然溫暖的斗篷將子女包裹起來。
擁有幸福子女的開始
幸福始於父母決定想要生孩子的那一刻起,並非始於他們發現自己真的就要有孩子的那一刻。如果這樣的過程是在有意識下進行的,那麼為人父母就會比較幸福,所產生的子女也會比較幸福。
換句話說,父母必須深思熟慮一番,再做出想要生孩子的選擇;必須想要共同體驗懷孕帶來的高低起伏;無論生子還是生女,都必須以同樣的喜悅去接納;必須期待新生命,而那新生命在未來會逐漸成長並發展自己的未來。
如果你做得到以上幾點,那麼你的子女就不會只是一個在你老的時候會照顧你的人,不會只是一個在日後會掌管家族企業的人,不會只是一個擁有你夢寐以求的職涯的人。如果你做得到以上幾點,你就能確保自己的子女能在關愛和知足的氣氛下長大成人,而不是面對暴力或否定的氣氛。
如果我們希望幸福的人變多,那麼我們就得更努力告訴未來的父母,有意識地選擇生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為人父母者必須願意對孩子許下一個終生的承諾:「無論你在哪裡,無論你在做什麼,我會在你的左右支持你;我永遠不會放下你,你永遠都可以倚賴我的關愛和支持,毫無條件。」換句話說,父母必須許下這個承諾,而且不能期待(更不能非要)子女回報這些感情。對子女而言,擁有幸福是父母承諾裡的無條件的要素。有意識的「處於幸福」感覺,是從無意識的「擁有幸福」狀態形成的。
這樣會很天真嗎?會不會寵壞孩子呢?不會的,因為研究已經證實,孩子生來就是毫無防備的,換句話說,孩子完全倚賴成人。
親子依附間的幸福
嬰兒沒有受到照顧就會死去,這就是生命的嚴酷現實。獲得食物但很少獲得關愛的孩子,會有發展遲緩的情況,往往比同齡的人還要瘦小。然而,如果父母愛護孩子,跟孩子講話、擁抱孩子、餵孩子、跟孩子一起大笑,親子雙方都會發現最美好的自然之禮:兩個人類之間達到真正的共感與依附。這樣的依附是一種人類「膠水」,會終生緊黏著不放。
這表示你那蹣跚學步的孩子會知道你並沒有忘記他,因而能夠安坐在學校裡;這表示你那處於青春期的女兒會在有需要的時候,半夜打電話給你,知道你永遠都會過來接她;這表示你那長大成人的孩子會在保母沒出現時,臨時打電話給你,請你幫忙帶小孩。子女都知道你的誓言:「我給了你生命,所以我永遠都會在你的左右支持你,毫無條件。」
根據研究,如果把孩子交託給命運,或者讓孩子被迫活在雙親持續壓迫或伴侶暴力的情境下,或者其中一位家長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那麼相較於在關愛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這類孩子的部分大腦神經網會比一般還要少。
神經網的缺陷在日後會造成語言能力降低,認知及表達情感的能力降低,衝動、攻擊性,或過動的行為之可能性增加,在學習成熟時會遇到較大的困難,跟別人有共感的能力會降低,進而造成人格障礙、青少年犯罪、伴侶暴力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因此,幸福是一種選擇,是一種困難的選擇,不是浪漫的東西,不是突然就壓倒性地征服你的東西。幸福是你擁有的禮物,而這個禮物你也可以送給別人;凡是收到了父母贈與之快樂禮物的人,日後也比較容易擔負起把禮物遞給別人的責任。
如果你選擇要有孩子,我們必須敢於對彼此說:「這孩子有權獲得幸福。」如此一來,有些父母或許會質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正確養育孩子,但正是因為有這種質疑的存在,表明了目前的父母世代將能達成養育子女的任務。教育工作者(父母也是教育工作者)若想要跟孩子達到真正相互理解的境界,自我質疑是一種很好的態度。
屬於訂做的幸福
理論上的幸福是線性的,如果你的子女受到關愛、住在不錯的房子裡、可以在閒暇時間追求自己的興趣,肯定就擁有獲得幸福的一切要件了?根據報告,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假設前文討論的孩子性情焦慮(十位孩子中有一位會有這種狀況),覺得難以獨立完成作業,喜歡摟抱,喜愛家庭環境的溫暖舒適,偶爾半夜會想要悄悄鑽進你的被子裡。此外,更進一步假設前文討論的父母難以實行或接受這類事情,或許是因為時間太少或者是因為太有野心,努力工作以保障子女的未來(父母可能會歸咎於此)。
在這些情況下,孩子的幸福變成一種箝制,一種執拗又注定的事物,難以從中逃離。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撫養孩子的過程就像是一輛火車在固定的鐵路線上奔馳,必須先經過幾個預先決定的車站,然後才能抵達最終的幸福目的地。
然而,我們卻可預料到一個嚴重的風險──這輛火車可能會在半路上出軌。親子之間的人類膠水會變得黏不住,堅定不移的依附會分解。孩子需要的是訂做的幸福,不是現成的幸福,沒有一個幸福理論可以恰好適合每一個孩子。
幸福的創造是兩個人類之間的動態過程,透過父子、母女等關係日漸成長。父母擁有成人世界的智慧,但唯有孩子能擁有孩子世界的智慧。能夠敏感察覺彼此以及彼此的需求,就能發展出一個適合每個人的訂做幸福,有如一種適合每個人戴的手套。
從親子關係到人際網絡
一開始是親子間的具體依附,然後日漸發展為更廣闊的情感人際網,納入家庭、鄰居、學校的朋友、老師、其他「教育人士」等。在青少年時期,同儕會在生命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有時這會對年輕人的發展造成有益的影響,但有時卻可能有害。
許多父母低估自己在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影響力,而且在快速發展的青春期情感大漩渦裡,父母往往覺得自己被孩子推到一邊。然而,表象有可能會騙人,只要你從孩子出生第一天起的成長期間,投注足夠的關愛和努力,那麼你的子女即使看似冷淡,純粹也只是表面的行為。當你那處於青春期的子女感到害怕、孤單或有了麻煩時,總是知道該先向誰求助,人類膠水會發揮作用,子女會去尋求父母協助。
幸福不是你與孩子共享的一連串愉悅時刻,這些時刻自是有趣,而且可以替生活增添不少樂趣。然而,幸福不僅止於此,幸福是平靜知足,這種狀態是來自於知道自己的孩子──無論年紀多大──在這世上永遠不會感到真正的孤單。
※幸福密鑰
●父母必須有意識地選擇要生孩子,這個選擇必須是無條件的。如此一來,才能把幸福帶給孩子,讓孩子幸福起來。
●父母必須以溫暖的斗篷包裹著子女,這可確保終生的依附聯繫牢不可破。
●子女對父母的依附在日後會發展成更大的情感人際網;在幸福或困難的時刻,子女仍會聽見父母的聲音。
彼得.亞德安森斯教授是兒童暨青少年精神科醫生以及家庭治療師。他在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擔任臨床教授,亦是防止兒童虐待和疏失機密中心(Confidential Centre for Child Abuse & Neglect)的創辦人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