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詩詞】唐詩鑑賞辭典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走向靜默,如你本來:印度一代聖哲拉馬納.馬哈希對話錄
切換至電子書
走向靜默,如你本來:印度一代聖哲拉馬納.馬哈希對話錄(絶版)
Be As You Are:The Teachings of Sri Ramana Maharshi

分類: 心靈宗教 > 宗教命理
書號: BA1034
作者: 室利.拉馬納.馬哈希、大衛.高德曼
原文作者: Sri Ramana Maharshi、David Godman
譯者: 石宏
出版社: 橡實
書系: 觀自在
出版日期: 2015-01-1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9865623036
規格: 17 cm * 22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344 頁   
定價: 420
關鍵字: 馬哈希 真我 參究自我 靜默
哪裡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內容簡介
室利.拉馬納.馬哈希二十世紀初印度最著名的心靈導師,
與拉瑪克里希納、甘地、奧羅賓多並列印度四大聖者。


頓悟的聖哲為何常處靜默中?
上師的靜默,領我們跳脫心智的限制,
見到真正的自己。

那種臨場感、直截了當的真理,凡是能夠化成文字的,都記錄於本書的每一頁中。──《拋物線雜誌》(Parabola)書評

●二十世紀初,印度最著名的心靈導師

一位未經修煉而自然頓悟的印度聖哲──室利.拉馬納.馬哈希。16歲時,在毫無病痛,卻深陷死亡的恐懼,在一再地自我追問「我是誰」,而直接體驗到不被死亡所束縛的「真我」。

●啟發心靈最直接、最全面的教法──靜默

室利.拉馬納.馬哈希最直接、最全面的教法,就是保持靜默的狀態,這獨特的「靜默」教示,有如發自他的形體,直接引領人們經驗他的境界,這境界如何起作用?又如何獲得呢?

●聖者最完整的第一手紀錄──對話錄

最能展現室利.拉馬納.馬哈希的教導,就是他與世界各地朝聖者的問答。本書總集六百五十多個問題,透過不同的主題,指出一切存在的本源、主體──真我,釐清各種自我設限的心智運作。

二十世紀初,一位未經修練而自然開悟的印度聖哲──拉馬納.馬哈希,透過他切身的體會,闡述了唯一的「真實」就存在我們之內,每個人都可以直接體驗到它。它無形無相、不受外在的改變,但萬物卻因它而顯現,它就是內在真實的我。這教導影響了印度及西方世界人神的觀點,被譽為達到了與佛陀、老子、耶穌基督共通的高度,直至今日仍觸動每個人的心。

本書中,藉由他與世界各地靈修者的對談,破除人們在心靈修持上的錯誤知見,以及各種因自我概念形成的枷鎖、疑惑。同時,對於如何契入內在真實的我,提出兩種主要的修持方法,一是「參究自我」,先自問「我是誰」,讓心智回歸其源頭;二是徹底「歸伏於神」,讓自我沒入其源頭。無論你走哪條路,都要進入那個源頭,二者殊途同歸,都能讓靈修者體證那跳脫身體與心智的限制,浸潤在無所不在、含攝一切的真我之中。

室利.拉馬納.馬哈希極少動筆寫下自己的理念,最能展現他教導的第一手資料,就是他與靈修者的對答。本書總集六百五十多個問題,從冥想、瑜伽、上師、三摩地等修持,到神通、業、轉世、禁欲、飲食、創世論等各種面向,幫助我們如實認識拉馬納.馬哈希教導的全貌,同時認清自我,並以此獲得最終的寧靜。

【拉馬納靈性之語】

◎唯一的「真實」存在於我們之內,每個人都可以直接體驗到它。於一切存在之萬物,它同時既是本源,又是主體,又是真實本性。
◎我們誤以為自己受到束縛,所以,唯一該做的就是除去這種觀念。
◎只要還存有解脫的欲望和念頭,就是還在束縛中。
◎要制止自我設限的執取習性,就是要試著去分開主體的「我」和執取對象的念頭。
◎世人試著去理解自己之外的事物,卻未先嘗試找到「我是誰」,唯有借助找到「我是誰」,才能得到快樂。
◎真我不是什麼可得的目標,它就只是那遍在的覺知。
◎「證悟」不是去得個什麼新東西或新的本事,它只是移除覆蓋的偽裝而已。
◎每個人都可以直接體驗到真我,但它不是你以為的它。它就只是它。
◎凡是能夠得到的,也一定會失去,那是無常的,無常的就不值得去追求。
◎解脫不在將來得到。它永遠都在,就在此時、此地。

■究竟的真理十分簡單,就是回到原本的境地。

室利.拉馬納.馬哈希是印度最為人景仰的心靈大師之一,即使他離世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之久,位於聖山阿如那查拉山的道院,至今仍然興盛,吸引世界各地渴求「究竟真理」的朝聖者來聆聽他的教誨。但拉馬納說:「入於本來清淨無染之境,如此而已,再說其他都是多餘。」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室利.拉馬納.馬哈希(Sri Ramana Maharshi, 1879-1950)

  二十世紀初印度最著名的心靈導師,與拉瑪克里希納(Sri Ramakrishna)、甘地(Mahatma Gandhi)、奧羅賓多(Sri Aurobindo)並列印度四大聖者。他的聲名遠播,世界各地的朝聖者絡繹不絕,如英國哲學家保羅.布魯頓(Paul Brunton)、名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法國攝影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等皆前來瞻仰他的風采、聆聽他的教導,足見其影響之宏大深遠。

英文編者簡介

大衛.高德曼(David Godman)


大衛.高德曼於一九七六年起在印度研習拉馬納的教誨。他曾在拉馬納道院的圖書研究室任職,擔任過傳播拉馬納教誨的《山徑》(The Mountain Path)期刊編輯。

譯者簡介

石宏


業餘翻譯,譯有《心靈瑜伽》、《拙火瑜伽》、《幸福瑜伽》、《讓心中的狂躁消退》、《筆尖上的覺知──呼吸之間》。著有《去印度的幸福日記》(台灣明名文化出版)。

目錄

致謝詞
【譯者序】頂禮一代宗師──室利.拉馬納.馬哈希
【導論】靜默的聖哲

第一篇 真我
大千世界似乎穩定存在其內,大千世界為其所屬,大千世界由其所出,這一切均為其而存在,因為有它,才有大千世界,這一切,的的確確都是它,唯獨它,才是存在的「真實」。我們該珍惜那個真我,它即是「真實」,就在本心之內。

第一章什麼是真我?
第二章如何才能證悟真我?
第三章智者如何感知世界?

第二篇參究與歸伏
拉馬納常把「歸伏」和「參究」的修法畫上等號,說它們是同一種修行過程。依「虔愛」方法的人稱之為「歸伏」,依「參究」方法的人稱之為「智」,兩者的目標都是要孤立「我念」,讓它消逝於其源頭中。

第四章參究自我──理論
第五章參究自我──實踐
第六章參究自我──誤解
第七章歸伏

第三篇上師
上師是神化成人的形態,同時也是每位弟子本心內的真我。他既在「內」又在「外」。外在的上師能夠施教,讓弟子的注意力集中於真我上;內在的上師能將弟子的心智拉回它的源頭,讓它融入真我。

第八章上師
第九章靜默與薩桑

第四篇冥想與瑜伽
冥想、持咒、瑜伽、世間生活都是為了適應不同根器、不同境地的人,而有不同修行的方式。它們有一個共通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眾人長久以來所珍惜的妄見──以為他們和真我不同。

第十章冥想與專注
第十一章咒語與持咒
第十二章世間生活
第十三章瑜伽

第五篇親驗
心靈修行的道上,經常會經驗到一些副作用,例如三摩地的妙樂、超自然的神通,或者身體的各種狀態,這些都是心智的產物,只會妨礙而不會有助於證悟真我,所以重點應該放在經驗者本身,而不該放縱這些經驗或對它們進行深究。

第十四章三摩地
第十五章影像與神通
第十六章問題與經驗

第六篇理論
一切關於世界如何而有、宇宙之本質、物種進化、神的旨意等等的爭論,都是無用之舉,唯有嘗試找到「我是誰」才能得到快樂。只要解決了「我」如何生起,便解決了「創世」的謎題。

第十七章創世理論與世界的「真實」
第十八章轉世
第十九章神的本質
第二十章苦難與道德
第二十一章業、命運與自由意志

參考書目

導論

靜默的聖哲

■離家出走的少年

  一八九六年,有一位名叫溫克塔拉曼(Venkataraman)的十六歲少年學生離家出走。

他受到內在一股動力所驅使,慢慢地走向著位於南印度朝聖中心的聖山阿如那查拉山(Arunachala)。他一抵達目的地時,就迫不及待地丟棄隨身所有的財物,捨身進入他新近發現的覺知境界──自己的真實本性(梵swarupa smarana;real nature)是沒有形相的、本具的本識(梵chit;consciousness)。他徹底地專注於這個覺知境界中,完全忘卻了自己的身體與周遭世界,乃至於雙腿的部分組織遭到蟲嚙也都無所覺;他極少意識到需要進食,身體變得非常孱弱;頭髮和指甲也任其無限止地生長而變長。

他在這樣的狀態下過了二、三年,才慢慢地開始轉回到正常的生理狀態,但是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完全回復。生理的轉變並未影響到他覺知自己即是本識,這樣的覺知終其一生都未中斷或減弱。依據印度的說法,他已經「證悟了真我」(realised the Self),亦即他已經由直接體驗而證悟到除了那不可分、周遍一切的本識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他所體驗到的本識,未開顯的相是「存在」(beingness)或「覺知」(awareness),而開顯的相則是宇宙全貌。

這種覺知通常只有在經過長期而艱辛的心靈修行(梵sadhana;spiritual practices)之後才會產生,可是在此例中卻是自發而成,並非經由努力或由願欲而來。溫克塔拉曼住在他叔叔位於馬杜賴(Madurai,靠近印度南端的城市)的家中,有次他獨自在樓上的房間內,忽然陷入一股對死亡的強烈恐懼感。隨後的幾分鐘之內,他經歷到一種模擬的死亡狀態,在這個過程中,他第一次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真實本性是不會滅失的,而真實本性和身體、心智(mind)、人格都無關。很多人也聲稱有過這種突發的體驗,但是幾乎毫無例外地都只是屬於一種短暫的現象。溫克塔拉曼所體驗到的,卻是永久而不會逆轉的。從那一刻開始,他那「獨立個人」(individual person)的意識就消失了,那種意識此後永遠不再對他起任何作用。

溫克塔拉曼並未將這個經驗告訴任何人,此後的六個星期內,他刻意保持正常的學生模樣。可是他發現越來越難維持,終於在六星期之後離家出走,直接走向聖山阿如那查拉。

■拉馬納特殊的教學方式──靜默

他會選上阿如那查拉山並非偶然。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一直把「阿如那查拉」這個名字與神聯想在一起,因為印度人向來認為這座山是印度濕婆(梵Siva)的現形。因此,當他後來發現這地方並非某個天界而確實存在於人間時,便視之為重大的啓示。在其後的歲月中,溫克塔拉曼常常對人提及,是阿如那查拉山的靈性力量讓他證悟真我。他和這座山的感情非常深厚,自一八九六年來到山中,直到一九五○年去世為止,其間從未有人能夠說動他走到離山兩哩之外的地方。

他在山坡上住了幾年之後,內在的覺知開始顯現於外,靈性四射。即使他大部分時間保持在靜默的狀態中,這放射的靈性還是吸引了一群追隨者,從此展開了他的教學生涯。

早期的追隨者之中,有一位深受這位年輕人展現的神聖氣質和智慧所感召,決定為他取個新的名字──薄伽梵.室利.拉馬納.馬哈希(Bhagavan Sri Ramana Maharshi)。「薄伽梵」(梵Bhagavan)意指「世尊」(Lord)、「神」(God);「室利」(梵Sri)是印度對人尊稱的頭銜用語;「拉馬納」(梵Ramana)是其本名「溫克塔拉曼」(Venkataraman)的簡稱;「馬哈希」(梵Maharshi)[6]在梵語中意指「偉大的見道者」(great seer)。其他的追隨者也很喜歡這個新名字,所以,它很快地就成為他舉世皆知的稱號。

在他人生的這個階段,室利.拉馬納(以下略稱「拉馬納」)其實很少開口說話,而是以某種特別的方式來傳授教導。他不使用言語,可是他的沉默卻不斷地散發出一股能量。能夠與之相應的人,心就會靜止下來,乃至偶爾也能夠直接體嘗到拉馬納一直浸潤在其中的那種境界。

在其後的歲月中,他變得比較願意開口教學。但即使如此,對於能夠直接受益於他沉默境界的人而言,那種不言之教一直都不曾停歇。終其一生,拉馬納堅決地主張,他的教導透過這種默默外流的能量,是最直接和簡便的表達方式。他經常表示自己之所以會使用言語開導,是為了顧及那些無法從其靜默中得到心傳的人,由此可見,他對不言之教的重視程度。

隨著歲月推移,他的名聲越來越響亮。追隨者在他身邊形成了一個社區,成千上萬的人前來瞻仰他的風采。在人生最後的二十年內,他被公認為是印度最知名與最受擁戴的聖人。前來的仰慕者當中,有的是為了要從他身上感受那股平靜(梵shanti;peace);有的則是為了聽取開示,無論是對靈修者(梵sadhaka;spiritual seeker)的指引,或對宗教教義的說明,他的開示都非常直截了當;而有的人則僅僅只是為了向他傾訴自己所遭遇的難題。不論為何而來,幾乎所有接觸到他的人都會被他的簡樸和謙遜所打動。

為了接見晝夜不停來到的訪客,他乾脆住在一間人人可以自由進出的小廳中,晚上就睡在那裡;而他所擁有的私人物品只限於一條纏身腰布、一個水瓶與一支拐杖而已。儘管成千上萬的崇拜者將他視為活生生的現世神,但他從不允許任何人當面把他當成特殊人物。任何供養他的物品,如果無法平均分配給道院所有的人一起享用,他就會拒絕接受。

他和大家同樣地分擔團體的作務,很多年來他持續每天凌晨三點起身,親自為住在道院的人煮食。他這種徹底平等的堅持成了傳奇,來訪者無論是達官貴人或平民小農,乃至於動物,他都一視同仁,給予同樣的禮遇和關切。這種平等觀甚至惠及當地的草木,他勸導追隨者不可隨意摘取花朵或枝葉,也要求大眾一定要以對樹木造成最小傷害的方式去採摘道院的果實。

■本識是唯一的存在

這段期間(一九二五至一九五○年),整個道院生活的中心就在拉馬納所起居、睡眠、會客的那間小廳內。他每天大部分時間就只坐在廳中的一個角落,散發出內在靜默的能量,也會不時地開口為來自世界各地川流不息的訪客解答問題。他一向極少動筆寫下自己的理念,因此,在現存資料中,最能展現他教導來源的,即是他在這段期間內所作的口頭答問(構成他這一生所留下最完整的文獻紀錄)。

他口授的教導流利而信實,因為它們來自直接證悟到的真理──本識是唯一存在的「真實」(reality)。因此,他所有的解說和教誨,都只是為了要讓追隨者明白本識才是其真實和本來的狀態。但是在眾多的追隨者中,只有少數人能夠徹底如實地證悟到這最高的真理,而前來問道者的理解程度又有限,所以,他也必須為了他們而調整自己教導的內容。因此之故,他的教導就可以區分成不同的層次和等級。在言語所能表達的最高層次理念,他會說本識是唯一的存在。如果遇到對此表示懷疑者,他會說由於我們的心所產生的觀念有其局限,所以就會受到蒙蔽而不能如實覺知真理,如果能捨棄這些觀念,本識就會展現。

然而,對大多數的追隨者而言,這種高層次的方法還是太過於理論化,他們仍然深陷於自我局限的觀念中,以為若不經過漫長的心靈修行,就無法如實見到本識,而這正是拉馬納苦口婆心勸他們應該放下的。為了適應這種心態的人,拉馬納就給予他們一個稱為「參究自我」(梵atma-vichara;self-enquiry)的創新方法,要他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由於他經常極力地向人推薦這個方法,許多人因而將它當成他教導中最獨特的一個主題。

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對此無法滿意,而會進一步追問他對其他法門的意見,或者要和他進行哲學理論的玄辯。對於這些人,拉馬納就會暫時放下他絕對的立場,而根據問題本身的層次來提供意見。在這些場合,拉馬納似乎對來訪者所持的錯誤見解表示同意,他這麼做完全是種方便,為了要幫助他們如實認識他教導的全貌,只好先以他們能夠接受的某些方式作為入門階。

無可諱言地,為了適應不同人的需要而修改自己的教導,就會產生很多矛盾。例如,他告訴某人,個己的自我是不存在的,回頭又為另一人仔細講解個己的自我如何作用,如何造「業」(梵karma)而積累「業」,又如何轉世。旁觀者大可說這兩種相互矛盾的說法都是對的,只不過是從不同的觀點來說明而已。可是從拉馬納所體驗到的那個絕對觀點而言,第一個說法自然更正確一些,這個觀點可簡單地以他的一句話來概述:「本識是唯一的存在」。究竟而言,我們只有以這句話作為標尺,從他曾說過的許多大相歧異乃至矛盾的表述中,來檢驗其中相對的真實性。他的言論只要是背離了這個立場,就可認為是有所失真的。

■本書的編排與架構

遵從這個原則,本書的內容編排方式是把他最高的教導置於最前,比較次要的與有所失真的部分則置於最後。唯一例外的是,他談及靜默教導的那一章(譯按:即第九章)。這一章原應置於接近開頭的位置,但是為了種種理由,我覺得還是放在本書中間的章節比較合適。

我是基於兩個理由而決定本書的結構大要。第一,這可以幫助讀者權衡書中所展現種種觀念的輕重;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這是拉馬納本人所屬意的教學方式。每當有訪客來到,他總是會先試著用最高真理來開導對方,只有在發現來人似乎對此難以接受時,他才會降低高度,使用相對較低層次的說法來答問。

拉馬納的教導是以一系列的問答來鋪陳,他對許多種主題的觀點都在其中表達無遺。每一章都是針對一個不同的主題,而在進入各個主題之前,編者會先以一段文字簡單地介紹或解釋該章的內容。構成每章主體的問答部分,則是廣泛收集自多種不同的來源,然後編排成好像是出自一次連續不斷的談話。事實上,由於並無任何一次單獨的談話內容能夠完整地表達他對某個特殊的主題的看法,於是我就非得採用這個編排方式不可。書中所引用問答的出處都表列在本書最末所附的「參考書目」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參照。

拉馬納在答問時,通常會使用南印度的三種方言:塔米爾語(Tamil)、泰盧固語(Telugu)與馬拉雅拉姆語(Malayalam)。他的答問從未被錄音下來,大多數都是由他的口譯員草草以英文筆錄。由於翻譯人員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所以有的筆錄若不是文法出錯,就是筆調太過矯揉造作,以至於偶爾讓拉馬納的語氣讀來像是出自於維多利亞時代的浮誇之士。編輯本書時,我將文字極差的部分作了些許修正,所以就會和已經印刷成書的版本有所出入,但是變動僅僅限於文字表達的方式,而不涉及文義。還有些章節中為了避免離題太遠,我也刪減了些問答的內容。全書中,「問」表示所提的問題,「答」則是拉馬納的回答。

本書談話錄所引用的原文中,有大量的普通名詞字母被大寫成專有名詞,它們絕大多數在本書中被還原成小寫,保留成大寫的只剩下三個:「上師」(梵Guru)、「真我」(Self)、「本心」(Heart)。拉馬納在使用這些詞語時,常常把它們當成是本識的同義詞。如果遇到包含這種意思的用法時,為了避免混淆,我就保留成大寫名詞。

舉凡在正文中未解釋的梵語名詞,就收集在書末的「名詞解釋」中。書中所引用的較為偏僻的人名、地名與經名,也會收集在其中,並附上簡短的說明。(編按:前述這兩部分解說皆已納入「注釋」之中)在本書中,拉馬納所使用的梵語名詞偶爾會不依照傳統意義,遇到此我就不跟從字典的定義,而是依他的本意來注解該名詞。

瑜伽修行語錄
:雖然默默無
瑜伽就是心靈
修行地圖:斯
走向靜默,如
你本來:印度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