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撈、現流,一字之差差很多!——掌握魚鮮度你一定要知道的礎知識
(摘錄)
常逛魚市場的人一定曾注意到,魚市場設攤的魚販經常會拉開大嗓門喊著:「現流仔!現流仔!」許多不懂閩南話的記者會把它寫成「現撈仔!」,導致後來魚攤也跟著這樣寫。一字之差,這些海魚就由死數小時以上的冰鎮魚,變成剛離水的活肉魚。如果是夠水準的饕客,就不會忍受這樣的一字之差。
活肉魚(現撈魚)、冰鎮魚(現流魚),滋味確實有差別。有機會搭上漁撈或垂釣漁船的人,可能會看見老漁夫將剛打上船的魚丟向陰暗角落,然後補上一句:「魚是我家自己要吃的!」如果你問老漁夫,魚不是冰鎮保鮮才好吃嗎?為什麼不冰呢?漁夫可能會回答:「冰了就不是活肉了!」多數人對海鮮滋味體驗不足,自然也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其實老漁夫多半愛吃的,是不經冰鎮,「現撈魚」變「過流魚」的美味。
閩南話沒有「潮水」這個詞,一般稱潮汐現象為「流水」。俗諺說:「人吃嘴水、魚吃流水」,前一句說做人要能言善道、嘴巴甜才吃得開;後一句說魚隨潮水活動,才會吃餌上鉤、入網就擒。由此可知,現流魚的意思是指趁剛剛那一趟潮水打撈上岸的魚,這很明顯就不是現撈魚了。
過去漁業資源豐富的時代,所謂的現流魚通常是指漁船花十幾分鐘即抵達漁場,收網時間控制得宜隨即返抵漁港,再花一、二小時整理漁獲,剛好可趕上拍賣的鮮魚。魚獲拍賣時間通常都在後半夜到凌晨,魚攤標下魚貨剛好趕上早市叫賣。從魚離水最慢一天即抵達菜市場,這樣才配稱為現流魚。
但以今日魚撈的過程來看,漁船抵達漁場,操作漁具,捕獲魚鮮後,有可能馬上回航,也可能再進行幾次漁撈作業,或更換漁場再作業。期間幾次作業的魚獲都有時間差,若更換漁場作業,前後撈捕上船的時間差距就更大了。且漁船回航所需的時間,加上等待市場拍賣時間,至少也要再多一、兩天。且魚販標下拍賣的魚後,也不一定能順利趕赴隔天菜市場叫賣,有些魚販還會等待集中幾批魚獲後,再經整理分類轉賣給魚市場的攤位,其中可能又有半天以上的耽擱。經此程序,則漁船第一次漁撈所捕獲的魚,輾轉到達魚攤,少則三天,多則一個禮拜。如果冰鎮的是容易退鮮金線魚、花身雞魚,那情況已經跟冷凍魚再退冰後風味減損的情況類似。魚販喊「現流魚」,如果冰鎮得好,新鮮度勉強還可說是和一趟潮水(約六小時)中的魚接近,只是漁撈、物流耗時。但明白寫成「現撈魚」,這就有點欺騙消費者的味道了。
今日台灣沿岸已經少有漁獲量能支撐離水不超過一天的鮮魚交易,除季節性的白帶魚、冬季的紅目鰱、新竹的黃雞魚等幾種外,實在少得可憐,更不用說現撈魚了。由於部分魚種,死亡後一、二小時內,不冰碎冰,其熟食、生食的滋味、肉質與冰鎮過的魚有微妙的差別,許多人為了那微妙的滋味變化,都不願漁獲冰鎮。這種死亡時間短,沒有冰藏過的魚肉,特別稱為活肉,是比現流魚更上一級的現撈魚。不過,必須強調的是,活肉魚、冰鎮魚各有不同的滋味,而不同種類的魚也有例外的情形,所以未必最新鮮的魚就最好吃。嚴格定義現流、現撈,也只是想區分魚的鮮度差別而已。
活肉魚,也就是道地的現撈魚,煮熟後肉質特別綿密,鮮甜度比現流魚更上層樓,是漁夫、釣客招待親友最自豪的海鮮。烹調方式非常簡單,以抹鹽巴清蒸、煮少放水的清湯等方式最具代表性。一部分種類活肉魚切生魚片也好吃,如河豚、鰹魚等。日本生魚片料理所使用的活肉魚,多為薄造(切成薄片),除了擔心太大塊嚼不動外,大片活肉血水淋漓令人食不下嚥,也是考量的因素之一。釣友常在無人島、釣魚船上活殺鮮魚打牙祭,習於此道後不少人還會挑剔不滴血水的生魚片不夠鮮猛豪邁,但也不是所有的魚都要活肉才好吃,例外情況很多,吃魚的學問就難在這裡。
生魚片通常使用運動性極強的旗魚、鮪魚、紅魽等魚種,被捕獲後魚肉體溫特別高,會破壞自己的肌肉組織。魚離水安樂死、放血、常溫擺放,經過這些處理活肉滋味大約只能維持二至三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再冰碎冰,則魚肉纖維已受破壞,肉質鬆散、口感偏軟,鮮甜味略差,內行人稱為「過流魚」,拿來做成生魚片也不好吃。如果是鯛魚、白帶魚等釣友經常捕獲的魚種,常溫放置二至三小時就已算是過流魚了,會呈現肉質鬆軟的情況,與冰鎮魚滋味不同。肉質鬆軟的魚在紅燒、清蒸時很容易入味,很受漁夫和釣友的喜愛,所以反而不喜歡離水立刻冰鎮的魚或魚離水馬上就吃的活肉魚。
一般來說,魚離水後立刻冰鎮,在十數小時以後的滋味大致與離水兩三小時的活肉類似。若活肉在常溫中放置超過三小時,魚肉組織就會受到破壞,此時用筷子挖魚肉,魚肉容易碎成小塊。活肉魚若離水數小時後再以碎冰冷藏,這已無法算是現流魚,生魚片或熟肉都顯得鬆軟無彈性,味道也差一些。冰鎮前離水時間越久,則肉質越鬆散,鮮味消退的情況越嚴重,很多海上交易的魚都有此現象。若離水即冰,則兩天左右的魚肉都屬新鮮,肉質雖會變軟卻不會鬆散碎裂,肉質色澤亮白,但若冰鎮時間繼續加長鬆散情況也會慢慢出現。當然,不同的魚種差別很大,白帶魚、石斑魚、笛鯛類可撐至少五天,鯛魚類三至四天,冰鎮的肉質每天都會有微幅改變,行家可以吃得出來是冰過幾天的魚。
旗魚、鮪魚等生魚片常用魚種,漁場距離消費市場遠,漁獲上岸到抵達消費者口中,應該會耽擱二至三天的時間,所以絕少能吃到活肉魚。事實上,離水一至二小時就切生魚片,魚肉一定血水淋漓,根本賣不出去,而且此時魚肉還沒進入死後僵直的狀態,所以師傅切不工整,無法整形,賣相很差。日本料理師傅會說這是「死魚片」不是「生魚片」,其實是在閃避一個鮮度邏輯問題。
從邏輯上看,魚體死亡的時間越短,魚越新鮮,為什麼日本料理店賣的不是這種「死魚片」而是經過數天熟成處理的「生魚片」呢?以台灣特有且常見的大紅魽為例,因為漁場靠近消費地,鮮魚抵達料理店往往不超過一天的時間,大廚為避免把生魚片弄成死魚片,往往盡快將魚肉剖成大塊,在冰櫥裡冰上幾個小時以去除多餘水分,待魚肉變硬(僵直),會先將魚腹肉切生魚片賣掉。因為魚腹肉較薄,失水快,所以切盤上桌不會血水淋漓。此外魚腹多脂肪,脂肪容易氧化變味,無法久存,所以也必須先賣。而旗魚、鮪魚在運輸過程中已經過了一、二天以上的冰溫期,魚肉進入僵直階段,魚肉組織液(血水)被凝固封在魚肉內,不流血水,魚肉更添風味。大塊紅魽背肉需冰鎮幾天後再販賣,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料理師傅為避免難回答的鮮度問題,又要強調魚很新鮮,只好以「死魚片」擋回所有的疑問。
隨著冷藏(冰鎮)時間延長,魚種不同,料理法不同,滋味也不同。紅魽、鮪魚背肉冰鎮三至五天後滋味最美,魚肉風味進入成熟期,此時呈現輕微的自體消化,溶出多種胺基酸,可使滋味更好,唯一的遺憾是已嚐不到活魚肉的韌性。
若是運動性極強的鰹、鯖等小型魚類,可享活肉滋味的時間多在一至二天以內,活肉滋味期一過,就只能熟食了,第四天開始,熟肉纖維變硬,就應該只適合做成鹹魚。這也就是為什麼生魚片都以旗魚、鮪魚為大宗,因為這些魚的冰溫賞味期限最長。
活肉魚常在港邊叫賣,如果交通方便又靠漁港的都市市場,也有機會碰到。活肉魚身體還是柔軟的,抓住魚頭使魚體側平,身體會下垂,且黏液都還在身體上,有時嘴巴會流出黏液,肛門吐出的魚腸晶瑩剔透有彈性,黏液散發出來的味道是海的香味,絕對沒有臭味,經驗豐富的買家還能聞出每一種魚有每一種魚特殊的香味。如果「現撈魚」要嚴格作界定,就必須處於這種所謂活肉的狀態才夠資格。
魚體死亡之後肌肉缺氧開始變硬,而氣溫會影響肌肉僵硬的速度。一般運動性差的魚,在攝氏二十五度時,只能維持二至三小時,十度時維持四至六小時,接下來就不能再放了。若持續常溫放置,魚體會發出淡淡的臭味,但吃了還不會中毒,此時可以灑很多鹽,做成風味特殊的「臭鹹魚」。台灣少數離島的居民就有這種吃法。
一般漁船都在漁獲上船之後立刻以碎冰攪拌海水,然後將活魚放進去,等到魚體溫度降得差不多再將魚撈出,以不含冰水的碎冰冷藏。這種方式可以保存較長的鮮度水準,有釣友以大型釣魚冰箱測試,證明這樣做一周後仍能維持「現流魚」的鮮度。
漁獲在活魚、活肉的階段馬上丟入冰水中,魚兒眼睛的水晶體遇冷收縮成球狀,好像會聚光的凸透鏡,顯得特別明亮,這種情形可以維持幾天到一周,是魚體處於冰鎮的現流狀態的重要特徵。其實,無論如何冰鎮保鮮,只要魚肌肉開始變硬,呈現僵直狀態,就不能說是現撈魚,頂多只能說是現流魚了。
一般人要辨別現流魚,或現流魚已經冰鎮幾天,雖然有特徵可循,但因魚種不同,有的容易辨認,有的不容易辨認。例如紅目鰱,因為沒有黏液,只能看肛門突出腸子的狀態。鼓脹、晶瑩剔透,約一至二天;乾癟約三至四天;糜爛約五至七天。而眼睛冰鎮三至四天後開始失水乾癟、凹陷,約五至七天眼睛凹陷嚴重,更嚴重的則失去光芒開始充血。有些魚有極多的黏液,例如石斑,黏液流動性強,鮮度約一至二天;黏液不流動約三至四天;黏液變成泛白狀,或者已沒有黏液,約五至七天。不過攤販用塑膠袋套住魚會干擾黏液的外觀,買家要多留意。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