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恐怖的輻射能汙染(摘)
三一一災變引發的輻射汙染事件,迫使日本社會遭受重大衝擊。臺灣也有核能發電廠,因此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護我們的下一代。輻射對孩子的影響比成人來得大,所以不能以成人的基準來判斷,況且孩子是無辜的,大人的錯不應該由孩子負責。長期處在遭受輻射汙染的環境,絕對沒有「安全」、「沒問題」這些字眼可言。
──審訂者的話 小出裕章
1.輻射能就是輻射線釋放的能量,輻射線沒有所謂的安全標準
POINT
● 尚不清楚低輻射劑量對人體會有何種程度的影響
●「 放射性物質」有時也稱為「輻射能」
輻射能對人體的傷害
最恐怖的輻射汙染,就是人體曝露在輻射中。就算是再輕微的曝露,不斷囤積體內的結果,就是幾年後可能會罹患致命疾病。問題是,因為無法得知自己究竟遭受多大傷害,所以更讓人覺得惶惶不安。
輻射線沒有所謂的「安全標準」
我們常在媒體上聽到「在這標準內的輻射線是安全無虞的」,其實這說法並不正確。輻射劑量不管再怎麼低,還是會影響人體。也就是說,輻射線沒有所謂「安全」、「沒問題」的標準。
如何區分「輻射能」、「輻射線」與「放射性物質」
「輻射線」釋放的能量稱為「輻射能」,具有輻射能的物質稱為「放射性物質」。在日本,有時連放射性物質也稱為輻射能。
輻射線就是「粒子的朋友」與「光的朋友」
輻射線中,有又大又重稱為「粒子線」的粒子,以及沒有大小、重量,與光和紫外線屬於同一類的「電磁波」。雖然兩種的性質和能量都不一樣,但它們的共通點是:與物體產生碰撞時,物體不但會出現小小的傷口,狀態也會有點改變。
42.海邊戲水時,除了注意洋流方向,也要留意輻射檢測資訊
POIN
● 開車經過汙染地區,一定要特別小心
● 游泳池的水一定要按時換新
● 海邊戲水時,除了留意輻射檢測資訊,也要注意洋流方向
開車經過發生事故的核電廠附近,會危及性命嗎?
發生事故的核電廠附近是禁止進入的警戒區,一般車輛與電車都不能通行,只能繞道。如果必須經過,因為坐在車內一樣也會受到輻射曝露,可根據輻射劑量與汙染情況,以及開車開了多少時間等,計算出輻射曝露量(例如,假設在每小時高達六.○微西弗的汙染地區,開車開了十五分鐘,輻射曝露量就是一.五微西弗)。
經過汙染地區時,應關緊車窗,迅速通過,之後除了全身除汙之外,車子也要記得除汙。事故現場的周邊飛行區域,也被列為禁飛區。不過,因為飛機是由密閉的金屬殼打造,加上飛行速度快,影響相對比較小。為了確保安全健康,還是盡量避免接近災區附近。
游泳池還安全嗎?
核災外洩的大量放射性物質也會汙染游泳池,所以游泳池一定要按時清掃,換上乾淨的水。游泳池的水多是自來水,加上水會換過,所以比較不會有什麼汙染問題。不過,更換前的舊水絕對不能再使用,必須當作汙水處理。
可以去河邊或海邊戲水嗎?
去河邊或海邊戲水時,應留意周遭地區的輻射偵測結果。尤其是海邊,因為放射性物質會隨著洋流移動,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離事故現場很遠,便掉以輕心。在日本像是神奈川縣等地方政府也開始針對海水浴場,進行輻射濃度檢測,務必留意相關訊息與洋流方向。
part 3 地震發生的那刻,就是決定生死的瞬間(摘)
東日本大地震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自然災害的可怕,也讓我們徹底了解災害絕對不是別人家的事,而是關乎著我們每個人。所謂天助自助者,唯有努力面對一切,盡量減少災害帶來的傷害,才能從這場巨大災變中重新站起。尤其確保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責任,一旦父母判斷錯誤,孩子就有可能受到傷害。為了守護我們最重要的家人,一定要了解各種防災知識。
──審訂者的話 河田惠昭
72其實一樓比二樓危險,站在屋內中央比靠牆站危險
POINT
● 若是兩層樓建築,一樓比二樓危險
● 站在屋內中央寬敞的地方比較危險
絕對不要往一樓逃
若住家是兩層樓建築,一般認為二樓晃得比較厲害,所以比較危險,其實不然,反倒是一樓更危險。若是強烈搖晃到房子可能會傾倒的程度,百分之九十的機會是一樓會先傾毀。若地震發生時,人是待在二樓,千萬不要往一樓衝。如果人在一樓,一定要確保自身安全。就住宅結構來看,因為廚房與客廳多設在一樓,像是高溫的油、餐具碎片、電視機等會四散,所以一樓的潛在性危險比二樓來得高。
千萬不要貿然關火
恐怕絕大多數的人都被教導地震發生時,一定要先關瓦斯。其實瓦斯爐有安全裝置,遇到緊急狀況時會自動切斷火源。目前日本市售的暖爐與電暖器等家電用品,都有所謂的耐震自動斷電停止運轉裝置,所以千萬不要為了關火,貿然往瓦斯爐的位置衝去,反而有可能被熱湯之類的料理燙傷。
站在中央更危險
若地震來臨時,剛好在商場等比較寬敞的空間,一般認為站在沒有東西會倒下來的中央比較安全,其實不然。像是天花板、照明設備、管線等,也有可能掉落。就算設施再怎麼耐震,內裝建材也不見得堅固。要避免被倒塌的棚架砸到,還是躲到牆邊或柱子附近比較安全。
也要注意貨架
若地震來臨時,剛好在百貨公司、超市裡,站在擺滿酒、飲料的貨架附近,很可能會被掉落的商品砸傷,或是被四散的碎玻璃刺傷,也容易因為地面濕滑而摔倒。此外,像是圖書館架上的書也會因為劇烈搖晃而掉落,應盡速遠離。
※平常做好防災準備,才能從容應付緊急狀況!
遇到緊急情況時,一定要保持鎮靜,確認四周狀況再決定如何行動。除了熟悉自家四周的生活環境,也要了解工作地方的環境,清楚逃生方向。
唯有平常做好防災準備,才能從容應付緊急狀況,替自己多爭取活命的機會。
75注意火災、餘震、土石流等,後續可能發生的災害
POINT
● 發生火災時,千萬不能往下風處的方向逃
● 也有可能發生震度超過六級的餘震
● 伴隨大雨來臨,可能引發土石流
先初步滅火,萬一火勢過猛,應盡速逃離現場
若家裡或職場因為地震而引發火災時,除了大喊:「失火了!」告知周遭人,也要立刻用滅火器滅火。萬一火勢過猛,應盡速逃離現場。可用濡濕的手帕或毛巾掩住口鼻,姿勢蹲低,避免吸入濃煙。火災現場最恐怖的不是熊熊烈火,而是含有毒瓦斯的濃煙。
若回家途中或撤往避難所時,遇到火災
萬一回家途中或撤往避難所時,遇到火災,一定要繞道,千萬不能接近火災現場,尤其不能往下風處的方向逃。最好平常就多了解幾個避難路徑。
餘震的震度不容小覷
也許有人認為餘震就是比本震小一點的地震,但像東日本大地震這般高達九級的強震,之後甚至會出現高達七至八級的餘震。其實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一個月之後,還出現七.四強地震,宮城縣測到的最大震度為六級。因為本震造成半毀和部分毀損的建築物,有可能因為餘震而傾毀,這點一定要注意。
山區必須嚴防土石流
山區極有可能因為地震引發土石流,尤其地震前後有降雨時,發生的機率非常高。而且不只本震,餘震也有可能引發土石流。位於土石流警戒區的居民,就算建築物沒有損毀,也最好暫居避難所。
地質比較脆弱的地方,還會出現土壤液化現象
位於河川、海洋、蓄水池附近,地下水位比較高的地方,或是填海造地的地區,容易因為地震而引發「土壤液化現象」。不但建築物變得搖搖欲墜,地面也會變得凹凸不平,這時一定要保持鎮定,盡速避難到安全地方。土壤液化現象也會影響水、電、瓦斯的正常供應,影響日常生活。
※何謂「復電火災」?
從阪神大地震的沉痛經驗學到一個教訓,那就是恢復供電時,往往會發生所謂的「復電火災」。之所以會發生復電火災,是因為暖爐、暖氣機等電器的插頭來不及拔掉,或是忘了關電源,因而引發火災。因此,避難時一定要將電器設定成自動斷電狀態。
※ 臺灣土石流即時訊息可上行政院農委會
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查詢。http://246.swcb.gov.tw/default-1.asp.網站亦可下載 APP 供手機查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