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然地喚醒智慧
瑜伽是一門活的藝術。它是我們在內在和周遭不斷變化的複雜世界中,一種行動、呼吸、思考、擴張和收縮、演化和互動的方式。與任何藝術形式一樣,瑜伽孕育美感滿足的種子,而這樣的種子激起理解和慈悲的剎那。對許多練習者來說,深刻的真理和意義自然地升起,且領悟萬物宏大且相互關聯的本質。
當體現升起,我們感受到這些美的火花和領悟的種子與周圍環境一起共鳴。在瑜伽中,我們沒有汲汲營營,就像站在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前或享受完美的日落時,共鳴就發生了。我們莫名地(可能只是偶然)放下了對自我的認知,時機恰好足以讓我們感受與世界萬物、每一個人親密的連結,我們真正仁慈又開放的本質自然浮現。將瑜伽當作藝術般的練習,而非攀附的手段,帶來了餘波盪漾的清明或醒覺意識,是謂餘韻(residue)。
這種練習方法需要的是邀請領受的意願,以及與未知共處。它鼓勵我們準備好踏上墊子,並熱切面對升起的一切。最重要的是,它要求敏銳的心理和情緒,能夠自在地同時接受兩個或更多矛盾的看法,且給予這些觀點同樣的關注。
我們學會專注和紀律,同時學會放下;讓小我學會臣服,在保持心智穩定的過程中,我們持續調整自己,面對內在所升起複雜的一切。在固定架構的練習中,透過培養好奇心和接納的開放態度,可以讓矛盾和未知開始變得安全、有趣、令人興奮,而非乏味或可怕。習慣的行為和思維模式漸漸地消散,先入為主的成見融化了,於是,自由隨之開展。
這不是我們大多數人在進入第一堂瑜伽課時所預見的,然而,在我們練習的某個時刻,它卻發生了:內在的種子被喚醒。彷彿偶然的,藝術化現了,伴隨著全然的滿足與覺醒。
當然,這樣浮現自由或意識的心,是虛幻的,就如同許多生命中的神秘和重要的事情。當我們認知到美好,彷彿從容地在寧靜海洋悠泳的解放和自由,心智也抓住了這種良好的感覺,並嘗試控制與找到公式,好確保我們可以擁有它,或者做計劃來複製(並可能從中獲利)。然而,它早已經消失了。
隨著時光流轉,或許在多年之後,我們才可能意識到,覺醒實相的種子,只能邀請,無法創造。我們只安排該做的,而經驗或許再現。必須的「工作」,是以奉獻、持續和開放的心態,進入練習。我們的練習,是用來喚醒和看清所有呈現的方法與過程。同時,不斷提醒自己,放下對努力可能獲得成果的期待。這個工作無有終止。
彷彿我們一次次地為貴賓準備餐點、擺設餐具,不知道客人是否出席。而無論出席與否,隔天我們仍以不屈不撓的熱誠,再做一次。如此進入瑜伽,表達藝術和奉獻,無盡蘊含對立面的互補與交織,那麼,練習本身,就是全然滿足。練習之後,可能感受到的好處或領悟,僅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瑜伽練習包括體位法、調息法(Prāṇāyāma)、冥想、梵唱或哲學探究的形式。每一種方法,都源於對關係相連性的理解和信賴。練習中內在和外在出現的一切,反映了對立、互動和脈絡間的交互作用。在相連的脈絡中,調適、反應和找到平衡的瑜伽練習,關鍵在於冥想。
練習Vinyāsa,是透過平衡所示現與其背景,重新建構我們對任何特定事物的看法。
梵文中,Vinyāsa,可以分解成兩個部分― Nyāsa意指淨化和全神貫注地進入特定的冥想焦點,然後放下該焦點的內容。Vi意指以特定方式安排或淨化,以回應其對應背景脈絡的有無。它意味著一系列的正、反步驟。因此,Vinyāsa代表專注且深思熟慮的形式、意念和呼吸順序,它可以讓我們重新理解身體、感覺、形態和所有專注的對境,使心智自由。它可以代表一種特定形式的瑜伽練習,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Vinyāsa是一個正念的過程,當我們正確安排時會自然發生。
大多數時候,我們試圖集中心智(Vinyāsa到淨化的路上)時,所選擇的多是不完整的模式。通常,大部分身體的訊息會在背景中浮現,成為令人分心的元素。例如:在冥想中注意放鬆的鼻竇上部,是非常令人興奮和光明的體驗。但很快地,身體的某些部分可能變得緊繃,於是你的思緒變得散亂。這些變化靜悄悄地在未察覺到的狀態下滲透,然後慢慢地大量出現。
Vinyāsa過程,是允許對立的力量、背景和觀點的產生,並在恰當的時刻,在故事線或運行模式完全展現和消失之前,有意識地導入平衡的對立面來協調。如此一來,當下的焦點和行動,將與前一步驟的餘韻契合並貫通。
Vinyāsa最明顯的例子,是我們持續流動的呼吸:吸氣和吐氣。這種模式從出生的第一口吸氣開始相伴,並在背景中維持這種持續的感覺,直到死亡的最後一口吐氣。我們都能體驗與呼吸相關的對立模式――在呼吸、身體和心智之中對立面的結合,不斷的上升和下降、起伏和流動、擴張和收縮、刺激和放鬆。呼吸的起伏自然顯化了完整且原始的智慧,如果我們選擇留意的話,它一直都在。當我們仔細觀察和感覺我們的呼吸,最終,這吸氣和吐氣的模式會同時醒覺地存在神經系統和意識中,體現了矛盾對立面。
透過練習,我們體驗到在意識的全場域裡,單一的專注,而當心智變得平靜和安穩,我們的念頭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沉靜下來――這是關注複合、對立和矛盾的模式升起所帶來的結果,也正是Vinyāsa 的本質。
在眾所周知的阿斯坦加(Aṣṭāṅga)Vinyāsa瑜伽系統的背景下,本書將瑜伽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從對立面的交織來探索,也就是Vinyāsa。
阿斯坦加Vinyāsa瑜伽,起初是由克里希那馬查(Sri T. Krishnamacharya)和他的學生帕達比.喬艾斯在二十世紀初編纂的一種體位法的形式。在這種形式中,以動態、流動的方式來練習特定序列的姿勢,同時搭配凝神和呼吸。阿斯坦加Vinyāsa形式還包括呼吸和冥想練習,以及帕坦伽利(Patañjali)在《瑜伽經》(Yoga Sūtra)所詳述的八肢瑜伽之中各種面向的合一與綜合。
在阿斯坦加Vinyāsa瑜伽之中,總是有四條交織的線,這四條線透過Vinyāsa協調關係,以達到平衡、深度和完整性。這四條線,或稱之為「內在形態」,包括呼吸、鎖印、印和凝神(將在第一章討論)。它們在形態、動作和意識層面綿延不斷地流動交織在一起,自然地喚醒智慧。
在此書中,我們集中討論Vinyāsa,因為它涉及外在形體的練習,例如:在姿勢中的順位,以及在其中細微的動作序列,它將真確地照亮心智,使它自由。我們從關係的角度探討Vinyāsa和瑜伽:有時相合、有時分離,以及相互穿透、溝通或蘊合。
透過練習,這種相互關聯的感覺,會逐漸在每個經驗領域都變得熟悉:吸氣與吐氣、視野與聚焦、文本與脈絡、前景與背景、內在與外在、現實與物質、創造與想像。在最深的層次,我們可以看到瑜伽是與眾生、朋友、家人、同事、寵物、昆蟲、世界、我們的社群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我們努力平衡髖關節的旋轉,使自己不費力地留在蓮花坐姿,有時好像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與萬物的關係,因為關係中充滿了情感,而我們可以藉由情感來看透自我形象,和看透那些我們所珍視的並賦予生命意義的一切。
一半的世界是外在帶給我們的,但另一半的世界是由我們賦予定義而創造出來。
【第一章】自然順位 練習的內在形態
想像你是一位雕刻藝術家的模特兒,而這位藝術家正好要雕刻觀世音菩薩(Avalokiteśvara)。觀世音是一尊無限慈悲的佛,祂呈坐姿,在心的蓮花(Padma)前方手持成就眾生願望的寶石,所以,你的順位必須完美!你要做的就是留在那個坐姿,如如不動。
這項工作需要超凡的專注力,想像觀世音菩薩的模樣,讓你的注意力一次又一次回到身體的鉛垂線。放鬆的上顎靜靜地與柔軟的舌頭碰觸,順暢穩定地呼吸。你開始體驗所有與吸氣相關的身體模式,然後,陷入更深的層次,觀察到氣息毫不費力地迴轉。呼氣融化所有無窮的形式,使其回到根基,彷彿花瓣自花朵落下。你耳朵的中心對齊肩關節的中心,所以正好順位在身體的冠狀面上,而髖關節也擺正在同一條精確的線上。身體背面的橫膈膜開展,你注意到在第十二節胸椎附近,有個意識的發光點正在形成一個溫暖且充滿活力的圓。想像自己有四條手臂,但你知道肩胛骨不能擠在一起,否則藝術家就會解雇你,另尋高明。所以,你回到呼吸,感覺長出更多條手臂,一開始只有幾對,但隨後冒出無限多的手臂,由下背中心那塊溫暖且充滿能量的部位向上伸展。每個掌心都刺刺的,你意識到當自己向有情眾生伸出手,你真的可以透過手掌看到與理解,但並沒有因為這種視覺刺激而分心。
這是一項辛苦的工作,你開始流汗,但如果放鬆上顎與舌頭後方的肌肉,頭腦就會清醒一些。你感覺到脊椎的延伸,穿過身體兩側,然後通過頭頂,彷彿自己越來越高大。在這個姿勢中感覺輕鬆、穩定與輕快,你薰陶塑造出活靈活現的注意力和姿態,同時,也做到消融和放下。
在解剖學研究、生物力學與姿勢順位的理論成為普學之前,這曾是古代教導順位的方式。在那個時代中,順位是由透過觀想神祇的形體而具象化,這使得情緒、感覺和思想模式的品質,都更精細地存在於呼吸和身體中。代代相傳的藝術家透過嚴格的紀律訓練,歷經世代的練習和觀想,為的就是在他們的雕塑和繪畫中,精確再現聖人所發現最佳的順位形態。這種有助於生理上達到清明、開放、整合與精細微調的狀態,非常適合冥想練習。
這門深奧知識的象徵性表現謹遵著詳細記載的制式模式和比例,使人們可以用神祇的形體冥想,並感知正確的順位。在那個時代,老師不需描述關節順位或任何枯燥無聊的解剖學。相反地,他們直接向神的形體這個源頭汲取,且栩栩如生。
觀想,通常以簡單且容易想像的幾何形式(如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為始。練習者使用Vinyāsa的序列,逐漸學會在自己的身體中連結簡單形狀與感知模式。這可以訓練由想像力構造出的身體(Imagination-Body),讓它利用呼吸和動作來連結整個肉身之中的感知點(Sensation Points)。即使現今在學習瑜伽和瑜伽解剖學裡,這種學習順位的方法仍然是可行和有效的。
當然,觀想與經典解剖學的研究絕不是互斥的,事實上,它們和諧地交流與互補。呼吸和動作這種精美藝術的表達可以激發內在,而解剖學研究為直覺、內在的感覺和感知提供了具體的脈絡。隨著練習,你可以觀想神祇無止盡的細節,然後開始體驗內心醒覺的感受,使內在意識找到和諧,這是平衡神經系統和細微身的方法。然後,當你查詢解剖學書籍,就會了解某些特定動作使你感覺比較好的原因。觀想,能幫助你整理感覺和感知,使你放下習慣性的自我中心觀點,重新與世界連結,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觀想神祇(或任何象徵性的神聖結構,如曼陀羅〔Maṇḍala〕)也遵循著Vinyāsa 的過程。當觀想平衡、和諧與背景脈絡到某個階段,我們就放下這個建構,以純意識奉獻給全世界。隨著放下心智所造,或淨化(Nyāsa),我們領悟了一切有形無形結構的無常本質。
當然,觀想神祇時,小我可能信以為真。你可能過度著迷,而相信其獨立且真實存在。比如說:相信象神(Gaṇeśa)或迦樓羅的形體和傳說絕對存在。在這個時候,自己的小我已經成為阻礙,妨礙了真正的深化領悟。當你面對這些挑戰時,記得保持微笑和心情輕鬆,以免失去平衡。觀想神祇的關鍵在於信任,相信在恰當的時機,你就會看見、體現神,並且了悟。
這需要耐心和一顆開放好奇的心。神的觀想近似於抽象思想,例如:探索無限這個概念。然而,這個複雜的結構,也可透過觀想的方式,得到直接、具體的經驗。
我們通常可以透過經典解剖學、外在形體和生物力學的角度來了解瑜伽順位。這是一件好事。我們檢視骨骼、肌肉的結構,以及連綿的呼吸和動作模式之間的相似和差異,觀想連結了對身體、心智律動的了解。呼吸和進出姿勢時,我們在觀想的潛意識背景中觀想,容許情緒、感知或念頭的升起。觀想為我們的經驗提供了參考點,讓我們保持全神貫注。
我們可由經典解剖學角度研究外在的形體和動作,或者由抽象的觀想來了解順位和形體。除了上述兩者,還有另一種領悟方法――理解練習的內在形態。以上每一種觀點都很重要,都可能有效幫助我們理解練習的脈絡。透過體現內在形態來整合觀想、抽象思維和經典解剖學,我們才能夠完整了解形體和順位。這就是阿斯坦加Vinyāsa 瑜伽系統的真義:在練習瑜伽時,以多元的角度觀察。在開放的意識和一系列動作的背景中,陶冶出最純粹的狀態,我們如綻放的花朵般,領受瑜伽練習。
透過固定練習冥想、調息法和體位法,就可以自然地得到這份如花綻放。
上述練習特定的外形,即是通達理解的管道。在練習冥想和調息法時,我們透過坐直身體並找到穩定的基礎,漸漸學會集中心神。在練習體位法時,我們關注肌肉和骨骼系統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隨著練習加深,動作和意識(我們稱之為內在形態)的結合會更細微,帶來深度和領悟。整合上述方法,瑜伽練習成為一門冥想的藝術,而非體操動作或者平凡不經思考的儀式。
我們將練習的內在形態定義為呼吸、凝神(Dṛṣṭi)、鎖印(Bandha)和印(Mudrā)。與練習的外在形體不同的是,即使內在形態都發生在我們可以體驗的身體部位,起初卻不太容易了解,需要時間和耐心來接收這些微妙的線索。當我們如是練習,就開啟了一個機會,得以洞察外在世界的體驗(我們的身體)與直覺、有時甚至神秘的內在經驗之間的關聯。當我們啟動想像力來思考內在形態,在某個珍稀的時機點,我們可能自然地感覺到神祇的順位,與其萬物相互蘊合的本質。
培養對內在形態的理解和連結本身就是相當矛盾的練習――同時是難以捉摸又簡單、抽象又清楚不過、不可能「做」,卻又能簡單的體驗。由於其精妙的本質,我們從最熟悉的內在形態,也就是呼吸,開始探索,漸入最細微的形態―印,來體驗其相互關聯以及深刻的影響。
觀想可以揭露內在形態,然而,建立一套具體研究脈絡也同樣重要。我們稱其為內在脈絡,或「細微身」解剖學。理解內在形態最直接的途徑,就是透過呼吸(氣﹝Prāṇa﹞)和想像力(心、意識﹝Citta﹞)。正如同想像自己是觀世音,然後忽然發現我們的坐姿就在完美的身體順位;同理,內在順位也可以由想像力開始,接著感覺到它已存在於神經系統內的感知模式。透過正念,這個模式在想像力和理解之中浮現,而我們就著所呈現的,延續下去。
我們透過想像身體裡的中脈(Suṣumṇā Nāḍī),來建構與具體化內在的形式。這條中脈從腦下垂體與松果體之間的區域開始,穿過「心中央」和身體的核心,最後在大約距離骨盆底中點上方約兩指寬度的一個點敞開。這種意識的通道也可以想像成往兩個方向延伸(甚至超過頭頂和骨盆)。骨盆底部,也稱為骨盆膈膜,是一個緊鄰泌尿生殖三角上方的扇形肌肉結構。它扁平且緊實的平面可以支援、協調並構成腹壁、髖關節和泌尿生殖三角等較大肌肉的運動模式,同時結合了吸氣和吐氣的互補模式。當感覺和觀想骨盆底,特別有趣且重要的區域就在肛門前方、生殖器後方和會陰上方,這裡稱為根(Mūla),是神聖曼陀羅或骨盆膈膜圈的中心。
瑜伽練習的所有內在形態,都是透過這個複雜的內在核心結構所產生的。隨著投入時間和大量的練習,我們愈來愈熟悉這個核心的根模式,它喚醒和無限擴展內在形態。於是,我們可以體驗廣大無垠的練習,而不變得失根或脫離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