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之一 兵器,見證歷史演進與文化交流
中國是世上現存最古老的國家,由於歷史悠久,戰鬥方面的經歷自然相當豐富;在其廣大的地域與眾多民族等要素影響之下,交融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戰鬥文化。
中國不但被譽為「功夫之鄉」,兵器的種類之多更是令人目不暇給。從大規模的疆場征伐作戰,到日常的緝捕盜匪與江湖私鬥;戰鬥舞台從平沙萬里的北方,到水鄉澤國的南方,隨著場合與地形的歧異,加以使用者與門派之間的不同,遂產生了種種造型與用法均異的兵器。
十八般武藝
我們常以「十八般武藝」作為種類眾多武器的總稱,並衍生用來統稱各種技能。這樣的說法起源早至宋元時代即已出現,而這十八般中所包含的細項也多有不同。舉例而言,在《水滸傳》開首時提到史進學全十八般武藝,說的是:「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另一派主張則認為應追溯到戰國時代的名將孫臏與吳起所提出的理論,分成九長九短:「槍戟棍鉞叉钂鉤槊環/刀劍枴斧鞭鐧錘棒杵。」
另外還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撾、枴子流星」類似順口溜的版本。
此外,明清時流行的說法則是:「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耙頭、十七棉繩套索、十八白打。」其中白打也就是空手搏擊,雖不算作兵器,卻是各種武藝的入門之始。
類似的說法還有許多,每個版本都不大一樣。光是這裡,就包含了數種不同的兵器在內,更別說是變化繁多而難以歸類的各種奇門兵器與暗器了。
此外在這些大項目裡,還可以依許多相異的形制作子分類。舉例而言,槍這一項中就有鉤鐮槍、龍刀槍、梭槍︙︙種種變化版本,而個別在用法自然比原有槍法更有巧妙不同。
由早期盛行的大尺寸長矛與鈹等武器,演變到適於騎兵戰的各種槍類,隨著環境與戰法的演變,武器也不斷地隨之變化。在火器開始發達的宋朝以後,遂有了加裝噴筒,可以先點火再行近身戰的梨花槍;到了倭寇進犯沿海的明朝,為對應使中國軍隊頭疼的良鋼日本刀,名將戚繼光則利用地方特產研發出令人吃驚的槍系兵器——狼筅。
再以射程武器為例,「大江之上,弓箭為先」,《三國演義》中的評論,見證了弓箭不受地形限制,遠程先發制人的強悍效果。而精益求精下,原本弓箭對精準度與穩定性的要求,透過機具設計得以補足,冷兵器時代的殺手武器——弩於是誕生。
弩不僅使用容易,更強化了原本即有的射程與威力優勢,儼然無敵於沙場。功能日益強化後,角色遂更形多元,除各種進階改良嘗試外,更開發出便於隱藏使用的縮小版本「背弩」,與正好完全相反的超大型兵器「床弩」,將原本性能與尺寸提升後,一躍而升成為攻城兵器。
然而,即使在弩獨勝擅場的時代下,弓箭卻也始終沒有缺席,其後又演化成了火箭與強化版「一窩蜂」之類的兵器,更銜接並引領了日後的火器。
若我們用近年「大數據」理論來進行分析的話,似乎能看到相似的軌跡與脈絡;自起初的單兵武器開始,兵器的演化,一方面是「分流」,有了應個別所需的細部歧異發展;然而另一方面卻是「合流」,吸納工藝技術演進與不同文化,然後統整出更有效率、也更適於團體協同連動作戰的利器,試圖讓一加一發揮出大於二的效果。
每一樣武器,都在無形間見證了歷史演進與文化交流,留下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中國武俠文化
這樣的兵器演進史,更深深影響了中國的武俠與戰鬥文化。舉例來說,中國特有的文類「武俠小說」常被與西方的騎士傳奇相提並論——兩者的主角均以行俠仗義,濟弱扶傾為己任。但相對於西方的騎士冒險奮勇,中國的武俠更貼近常人的一般生活。
除去部分羅賓漢(Robin Hood)類型的故事外,西方冒險的主人公,往往是配著寶劍的白馬王子或騎士等貴族,為了信仰或心愛的女士而力戰惡龍、巨人或邪惡魔法師等超自然的對手,故事往往充滿魔幻而浪漫的風格。與之相較,中國的「俠」就平易近人許多;部分歷史故事人物除外,江湖上行走的俠客,絕大多數是一介布衣。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大俠,可用的武器更是千奇百怪——君不見即使沒有名刀寶劍,喬峰的「打狗棒」或楚留香的「折扇」,到了大俠的手上,一樣帥到掉渣。
此外,中國武俠中的反派仍以「人」居大多數,這使得善惡之間的角力更為寫實而富戲劇張力,對決與戰鬥場面也更讓人宛如身歷其境。不像西方騎士常不齒於暗箭傷人而總愛近身拚鬥,更為實際而精明的中國人可不大管這些——冷不防來支毒箭或飛鏢暗算這種事可算得是家常便飯。在武器種類多而使用限制少的狀況下,戰鬥遂更顯得詭譎難料。
這樣的戰鬥風格,正是歷史上古代中國的縮影,也與西方戰史相映成趣。十五世紀初,英法百年戰爭的亞金科特一役(Ba_le of Agincourt)中,高傲的法國貴族們,受天候地型與戰法之累,慘敗在英國長弓手箭陣下。相形對照,中國人口稠密歷史悠遠,自東周便戰禍頻仍,因此兵家遂更早即開始摸索整理類似的心得,戰法的演變趨勢也更早成型。《孫子兵法》中「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絕地勿留,圍地則謀」等訓誡,若能來個時空穿越,讓敗北的法軍聽到的話,想來或許會頻頻點頭稱是吧?
洞悉人性的兵家韜略
而兵家的戰鬥文化,甚至超越戰場上的地形地物利用較勁,進而延伸到心理與韜略層面。
春秋時,宋襄公一昧拘泥於「害義」,迂腐地堅持原則而落得身傷辱國,成了歷來最佳負面教材。如《孫子兵法》中所說,「兵者,詭道也。」由此而起的「攻其不備」、「暗箭難防」等戰法,由於更為有效,因此不僅小說中,現實世界更屢見不鮮。而如「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圍師必闕,窮寇勿迫」等,在在是洞悉人性,眾所耳熟能詳的名句。飽經戰鬥洗禮的中國古人留下無數類似的經驗——甚至歷經時代考驗,成了今日經商者的圭臬,其歷久彌新可見一斑。無論規模大小,戰鬥往往不只是鬥力,更在於鬥智。考量到如何善用活用天時、地利,以應對敵人攻勢,並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限,是所有面對競爭戰鬥者的共通課題。沙場上縱橫於千軍萬馬中的猛將如此,江湖恩怨中僅牽涉數人在內的私鬥亦然。
因為如此,才有了種種形狀用法各異的兵器與武術,其中不乏至今仍令人驚嘆的精巧發明與發現。以中國功夫「借力使力」為例,即是運用了當今物理學中的槓桿原理與慣性作用等等,巧妙地發揮「四兩撥千金」的驚人威力。武術如此,由其中所衍生與配合的兵器自然也不例外。這些可貴的成就,值得我們好好研究與保存。
短兵系——劍
♦劍尖/劍用以刺擊的部位。
♦劍刃/劍是雙面開鋒的,兩面都有刃。
♦劍身/劍最主要的金屬部分。
♦劍脊/劍身中間的隆起處,負責支撐劍身受力。
♦劍格/可以有護手的效果,但也有少數的劍是沒有劍格的。
♦劍柄/也就是握把的地方。
♦劍首/往往有華美的珠寶或雕飾。
♦劍穗/美觀之餘還有擾敵的效果。
♦劍鞘/用以保護劍身,避免磨損或水氣鏽蝕。
◆演進小史
玉石製短劍
↓
青銅劍(戰陣用,斬擊與刺並用)→秦制近尺長劍(促成之匕首興起)
↓【註】此後形制與前代之同名兵器有決定性的差別
鐵劍
(劍身細長,以刺為主,形制自隋唐以降確立至今)
說到最為人知的古代兵器,想來非劍莫屬吧?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倚天劍」、電影《臥虎藏龍》的「青冥劍」、霹靂布袋戲中傲笑紅塵的劍,或是動畫「Fate」系列裡Saber的寶具,乃至於各種電玩遊戲中的寶劍,劍幾乎穩坐大多數要角們愛用兵器的榜首。就連從未用於戰鬥而只見於故事的「尚方寶劍」,也早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傳說。正如古人所給的「百兵之君」封號一樣,劍,真可說是兵器界的明星。
或許是劍的單一功能性,確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劍不像釘耙或是斧頭,是由工具演變成的武器;也不像刀、叉或是弓箭,除了作戰還能用於打獵。鑄一把劍所需的鋼材與鍛工等成本,往往遠超過其他的兵器。因此,劍不是一般人能輕易取得的,說劍是種「高貴」的武器,倒真不為過。正因如此,劍遂成為身分地位的表徵。
古裝劇中,侍衛或衙門差役等位階較低的武者,佩帶的武器通常都是「朴刀」或「腰刀」,較有聲望地位的人才會佩劍。在中國歷史上,早期的劍限定士大夫以上階級才能佩用,這在《周禮》可以找到相關的規範。
◆劍的故事
由於劍的殊勝地位,使得劍的故事也特別多。如著名的故事「季札掛劍」,乃至於後來武俠小說中說的「劍在人在,劍亡人亡」等,劍不僅是身分的象徵,更重要的,它還是佩劍者精神與志節的體現——而這甚至更超越了使用者的層面。例如,春秋時代的奇人馮諼,儘管當初一無所有卻始終佩劍,更在不得意時彈劍高歌,背後的精神即是以劍自許,傳達出不願放棄自己過人奇才的浪漫表現。
中國傳說中的劍,靈性甚至超越使用者層面,人與劍兩者是合一的。在「干將」、「莫邪」雙劍的故事中,吳國鑄劍名匠干將的妻子莫邪剪下頭髮與指甲投入爐中,象徵性地以身為殉(更有版本說莫邪為求劍成,毅然捨生為祭投入爐中,動漫《潮與虎》的獸矛即借用此典故),方才練成兩把神兵利器。
而在衍生的故事「三王墓」中,干將之子赤比為求報殺父之仇,不惜以寶劍與首級相託素昧平生之豪士;而豪士未惑於財富,斬殺楚王以貫徹自己代為報仇的使命,最終更慷慨赴死,成其「必不負子」的允諾。在這裡,劍不僅是鑄劍者精魂赤誠,以身殉道的表彰,更成為俠道重義輕利、重諾輕生精神的體現。
鑄造者與使用者至誠精神的浸淫感染下,劍在許多神話與傳奇之中遂成了具有靈性的武器——這點古今中外皆然。
與干將同時期的名匠歐冶子曾製作五把名劍,其中為首的寶劍「湛盧」,因吳王闔閭無道,「殺生以送死」,濫殺無辜百姓以為死去的女兒殉葬,寶劍竟自行出奔,「水行如楚」,擇主而事地到了楚王的身邊去……還真是把有個性的劍。
◆劍的傳說
在《晉書》中,張華見空中牛、斗兩星宿間常有紫氣,請教精通天象的雷煥後,認為是「寶劍之精,上徹於天」,於是起出了古代傳說中的兩把楚國名劍「龍淵」與「太阿」(另有一說:這兩把即是干將、莫邪雙劍)。而日後劍又從佩者腰間飛入水中,雙劍化龍復合而去。
另一傳說,有人盜入仙人王子喬的墓,發現墓穴中僅有一把寶劍,劍作龍吟虎嘯之聲,破空飛去。
在這些傳說中,劍是有自我意識的神器;而在歷史上,自六朝道家開始習劍起,劍遂被人們認為具有降魔伏妖的能力,不但是禮器也成了法器。隨著其地位日益特殊之餘,與其原本的戰場兵器角色也越來越遠——例如,桃木劍就是民間道士常用的法器之一。劍獨具的「正氣」特性常見於傳說之間,像是現在台北的劍潭,據說正是由於國姓爺鄭成功投劍入潭、斬殺害人的魚精而得名的。
形狀左右對稱、長而直的劍,具有不偏不倚剛毅端正的美德,是君子的表徵,是俠客的兵器,更是正道與俠義精神的保護者。李白〈俠客行〉詩句:「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寫活了劍客的瀟灑;而所引用的典故《莊子‧說劍》,更是兼具論理與藝術性的精彩絕倫短篇,充分說明了中國「劍道」中的王道思想。
◆劍與王道思想
「劍道」與「王道」思想哲學,是互相影響的。
中國的劍法與世界各地有很大不同。若說刀法重砍劈,劍法的要素則更重在刺擊。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兵器向來以種類繁多著稱,其中劍無論長度或重量皆無優勢可言,因而劍的長處,在於其輕靈迅疾,以柔克剛。
這就歧異於外國武士常見的持劍角力(日文漢字寫作「鍔迫」)。「棍無兩響,劍無雙碰。」是中國武術上乘境界的表現。武術界有「百日刀,千日槍,萬日劍」之說,可見劍之難練;然而一旦學成,也就幾近無敵,正像是「求道」思想的精神。
在劍術與道家思想兩者相互作用之下,武俠小說乃至電影、戲劇中,常出現瀟灑御劍的劍仙,如《蜀山》系列即為其中代表,紫、青雙劍等寶器更是深具靈性的神物。霹靂布袋戲的傲笑紅塵也秀過一手御劍飛行的絕活,看得老外們嘖嘖稱奇,稱得上是另一個台灣之光了。
其實,真正懂劍法的高手務求人劍合一,使劍時勁透劍鋒,靈動瀟灑,比劃時則往往點到為止,以或刺或削的技法,迅速制住對手要害而卻又能不傷其性命。台北武壇創始人劉雲樵大師就有以劍法服人的故事,正可說是中國劍法與精神的最佳體現。
劍,果真是深具君子風範的武器。
◎寶物檔案/古銅劍
春秋戰國時代的銅劍造型。從圖中可以看出自青銅器至晚近的鐵器時代,劍在造型上有了相當的變化。青銅劍的形狀基本上較近似於「矛」頭的加長版,短柄而寬刃,其柄上往往有稱作「後」的箍,效果類似於戒指,用以穩固手指抓握,避免因反作用力而滑脫(有些還會另外加裝握柄)。
這樣的基本型態一直持續到漢朝,除長度增加等有限的改變之外,均無太大變更。而現代鐵劍的基本雛形可以追溯到唐朝,這時的劍跟古銅劍在造型上已有了決定性的不同,此後即一直維持這個樣式而沒有太大的變更。
晚近的鐵劍劍身比最初更細長了許多,風格也由斬擊改以刺擊為主。所以,中國劍的型態,可說是自唐朝起統一的。
◎故事檔案/馮諼彈鋏
馮諼,這名字對許多人來說或許陌生,卻是我們常用的「狡兔三窟」成語由來。這位打造孟嘗君傳奇的品牌魔術師,出場方式十足傳奇:他自稱「無嗜好」更「無專長」,身無長物,僅有把始終不離身的佩劍。
這突兀形象引起孟嘗君的興趣,便收留了他。
當起食客後,馮諼居然嫌待遇不佳,三番兩次彈劍唱歌說不如歸去……器量大的孟嘗君從善如流,對他所提出的伙食座車跟安家要求通通照辦。
某日,孟嘗君找人出使薛邑收債時,馮諼遂自告奮勇,臨行不忘詢問收回的債款要買什麼回來;孟嘗君的回答很有趣:看家裡缺啥就買啥唄。馮諼出發後沒多久就回來了,報告說買了主公家唯一缺的「義」回來!怎麼買?以主子的名義宣稱免了窮人的債,債券啥的一把火全燒光了。孟嘗君一聽之下血壓瞬間飆高,只好「請先生去休息」。(應該是孟嘗君自己氣到頭昏眼花要去休息才對。)
這讓人傻眼的舉動,事後證明跟美國當初買下阿拉斯加的名公案「Seward’s Folly」一樣,投資眼光之遠超乎常人想像。日後受齊王逼退,孟嘗君回到自己的老封地薛邑時驚呆了——還沒入城,一路上就全是百姓扶老攜幼夾道歡迎!深受感動的孟嘗君這才回顧馮諼:「我終於見識到先生當初所買的義了!」
正式上場的魔術師馮諼笑著回了個千古名句:「狡兔三窟才可以有恃無恐;且讓我為您再挖兩個吧。」於是漂亮地施展了外交手腕,讓魏大動作挖角孟嘗君。聽到消息的齊王嚇壞了,連忙重禮將孟嘗君請回朝中,更依其要求將祖宗祭器傳到薛建立宗廟——孟嘗君的封地於是有了國家級的重要性。於是「三窟已就」的孟嘗君,終身「高枕無憂」。這兩句成語,加上「馮諼市義」的典故,全出自這位奇人,請讀者參看《戰國策》精彩原文與孟嘗君的傳奇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劍在這篇故事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若當初敲的不是劍而是碗的話,想來只會被當成普通鄉民吧!
◎寶物檔案/秦王劍
在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中,秦王雖然扯斷了袖子而得以從荊軻的匕首下逃命,但情急之下竟拔不出背上的寶劍,不得不狼狽地「繞殿而走」——繞著大殿沒命地亂跑,直到有人出聲提醒才想到彎身拔劍這個辦法,終於得以脫困。史上真正的秦王劍到底多長?後人無從得知,然而由陝西出土古文物中所發現的,則有長達近百公分之譜的長劍。當時的冶煉與工藝技術能力之高,確實令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