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怕艾未未:影行者的到來》│V怪客的高調與低調
作者:張鐵志、胡晴舫、張釗維、許知遠、胡永芬、栗憲庭、章詒和、吳虹飛、左小祖咒、貝嶺、郝建、艾曉明、崔衛平、楊小卡、賴駿杰、黃建宏、彭致穎、黃孫權、彭曉芸、廖偉棠
主編:徐明瀚
出版:八旗文化
責任編輯:徐明瀚
當初決定封面方向時,有個考慮的點,就是應該要「高調」還是「低調」,艾未未自己的作品是屬高調的、公共性的。可是他目前的身體處境是一種偏安靜、低調的狀態……這兩個方向相差很多。
最後是用——乍看低調,但骨子裡高調的類似黑色幽默方向進行。
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公共性」,就是一種被公開、注視,沒有死角的、透明的。
一邊是本尊的封印;另一頭則是無限的分身出現。也就是V怪客的概念。
符咒是用來跟看不見的世界對話的「紙道具」,關於看不見的存在、看不見的怪物、看不見的體制、看不見的意識形態……透過這張扁平的紙張得到對話。
把符咒轉換成一種 限制「自由」的標籤, 行為化那個影像中的人物,用虛擬的概念來捕捉虛擬載體中的人物,這也是一種嘗試!
「當代藝術不是一個黨,不是一個事件,他是一個個人生活的態度和方式,是一個總狀態,我覺得個人必須用一種當代的方式來解釋和理解自己的處境。」
——艾未未
右翻部分為《誰怕艾未未:一個藝術家的美學政治之路》有二十位作者。
左翻部分為《影行者的到來:我與艾未未紀錄片小組》是艾未未五部紀錄片《童話》、《一個孤僻的人》、《花臉巴兒》、《老媽蹄花》、《花好月圓》的對話訪談。
這本書的設計關鍵字是種奇怪的組合,如下:
V怪客 × 變腦 × 道家符咒 × Andy Warhol × 線裝古冊 × 嘻哈文化 × 毛主席 × 鬍鬚張
●「人人都是V怪客」的「面具」概念。——(來自電影)
● 《變腦》海報的人山人海,無限複製、無厘頭暴量的概念。——(來自電影)
● 把道家的「鬼畫符」,役鬼驅鬼概念用上。——(來自東方符號)
● 普普大師 Andy Warhol 的資本複製概念,但將之庶民化、工匠化。——(來自普普藝術)
● 書籍裝幀用線裝的裝訂方式,裸露書背,呈現紙本結構的獨特美感。—— (來自東方古籍美學)
● 左翻的《影行者的到來》,封面採「人人都是艾未未」的概念,大量複製拼湊艾未未頭像的人群,拼貼素材偏用素人圖像,從生活底層由下往上堆砌,有黑人嘻哈文化的味道。—— (來自西方街頭藝術)
●艾未未的這張照片,髮型像小甜甜,氣味上則像鬍鬚張滷肉飯的商標及毛澤東肖像——(來自商標及政治圖騰)
《我是許涼涼》│愛情の空想軟膏
作者:李維菁
出版:印刻文化
責任編輯:丁名慶
跟責任編輯丁丁一起去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找靈感,用了一些物件,如貼身衣物(胸罩)、鏡子、鞋子……等這些物件加入文本。一些平凡又獨特的物件其實深 藏著某種情感訊息,那些「愛情的結界」封存起來的神祕時刻!
我也很喜歡這次封面設計的關鍵字,「少女學」。
●少女擅於等待
●少女革命與消費革命密不可分
●與過去對決,與世界對決
●既是個體也是集體。既純真也世故。既浮華也昇華。既保守且爆破
●少女並不準備回頭是岸
●關鍵字:「甜」,「可愛」或「裝可愛」
●永遠活在愛人的凝視與回望之中
●少女從不輕言放棄
●只要一點休息生養,只要春風一點撩撥
●其實一無所有
●其實永不可能滿足於「少女學」的……
「我是許涼涼,今年三十八歲。我想我剛剛被甩了。……」—P.24
「……我決定不要動。只要動也不動,就不會遭致批評也不會受傷。於是我成了一株植物。……」—P.4
「皮膚自有它的意志。」—P.234
「我對單眼皮男人執念很深。」—P.274
對我而言,這是本訴說情感的書。故事裡頭充滿了「愛情的結界」,所有訊息在這裡頭斷續的來往作用,重複的、一再的,關於姐弟戀、羅麗塔戀情……讓我聯想到電影《王牌冤家》裡頭有幫失戀者「刪除記憶」的治療團隊,可是光是要選擇哪些是要刪除的部份,就形成了一場災難……
最後是被文字中的「情感」說服;而不是文字!
在書封裝帧上,我覺得可以有點「療傷感」,大過於「表現性」。最好有那種「怪女孩」的氣質,又不用太複雜。於是用了軟膏的概念,一方面可療傷,一方面又似有若無的傳達了某種對愛情的無力感,甚至某種難以言喻的溫度和氣味……
「空想的軟膏」責編丁丁有了一個有趣的定義。是的,「愛情の空想軟膏」……
《電影.巴萊:賽德克.巴萊幕前幕後全記錄》
導演是把鏡頭當成畫筆
企劃:果子電影有限公司
撰文:黃一娟、游文興
出版:遠流
責任編輯:王心瑩
《電影.巴萊》有非常多劇照,質和量都相當扎實,是用圖片將概念「做出去」、也用文字將概念「包進來」的書,在編排、消化這些影像的過程中,像是看了場「紙上電影」。
編輯過程中有個小插曲。全書做到二分之一時,失心瘋地手殘,忘情把檔案拖進垃圾桶清除而不自知,等待清除的過程中,不祥之兆在心中開始無限放大……三十秒之後回神,已刪去了大半檔案!當時腦中一片空白。後來檢視災情,不幸中的大幸就是《電影.巴萊》的檔案夾實在太龐大了,關鍵三十秒中,電腦大概都忙著處理「賽德克.巴萊」的圖檔,另外一些檔案才得以倖存!真要感謝劇組人員……
即使是預算龐大的電影工業,也有大量手工業的層次。
從《海角七號》到《賽德克.巴萊》中,一些取景的畫面,讓我留住特別的印象,一間房子、一條街道、一道提防、一棵樹……裡頭的景很活,而且似乎有點……不太像正常的透視(但不致於怪異),可能就是是「畫意」或「繪畫性」吧,導演將鏡頭當畫筆在使用。
有一些感想:
● 前製的圖片系統層次豐富,影像基調準確。宣傳時間很長,但不會後繼無力。
● 台灣的高海拔山岳林景立體化,加深厚度。
● 整理這些圖片要耗費大量心力,這種圖文整合方式,是台灣出版漸漸不採用的工作模式。(雜誌編輯除外)
● 劇照很進入狀況,編輯不得不跟著進入狀況。
● 藝術家陳界仁曾在製作「魂魄暴動」作品時提出:「要探討影像,得先探討被攝者的歷史」。《賽德克.巴萊》這部電影就是用新的手法重新取得歷史的解釋權,但製作過程中卻是大量從被攝者的照片(日本人拍的照片)中取得資訊。所以當取得影像權,是否就有重新解釋歷史的權力?
《博士熱愛的算式》
如果來得及打開一個關鍵的櫃子
作者:小川洋子Yoko Ogawa
譯者:王蘊潔
出版:麥田
責任編輯:陳瀅如
指甲、頭髮的長度、早餐那半顆飯糰的口感、咖啡含糖量、過期帳單、捷運路線、手機晶片卡裡的陌生留言、記事本上疑似某位朋友的出生年月、正確的鑰匙、正確的硬幣組合、使用右手左腳或左手右腳來按電梯上昇鍵及踏入電梯門……
每一天、每一秒。無數的生滅儀式不停地在我們身旁發生、穿透,但我們都不會記得。
記憶不會消失,但收納記憶的櫃子容易遺忘,櫃子的鑰匙容易遺失,那瞬間我們跳到空白、變成跟自己無關的他者,然後在下一秒鐘可能接回自己,如果來得及打開一個關鍵的櫃子!
《博士熱愛的算式》的主角只有八十分鐘的記憶,他永遠回不到八十分鐘之前,不斷「製作」並「封存」八十分鐘單位的記憶之櫃, 無數的八十分鐘堆疊成一個龐大的、神祕的存在體,主角運用他的數學記憶(他記得這些)來連接這些封存的記憶之櫃,這個精彩的形式成為了這本小說的核心所在,用一個人類的美學(數學)來跟上帝創造出的 形式(命運)對話,來探討那塊無限中介的內在感知空間。
封面視覺用主角常別在自己衣服上的紙條作引子,比對白色微透明的記憶體積,也就是說,記憶其實從不會消失,只會被遺忘,也許它正身處於身旁那個平行宇宙,正陪伴著那個世界的自己……這像是跟上帝的遊戲,而這個地球就是整個棋局!
《更好的生活》
從一個單音的「叭噗」轉成一百個「叭噗」的重疊複音
作者:吳岱穎、凌性傑
出版:聯經出版公司
責任編輯:賴雯琪
本書的裝幀概念是用設計書的概念來包裝一本談詩的散文集。
好像把傳統的詩集作法,傳統的設計書作法,加起來除以二,就等於這本書。
詩,私也。不需體貼,但可能需要誠實,不然就成廣告文案了(當然廣告文案也可以是種詩的形式),當「詩」被發現後,就是那個樣子了,要很小心或很粗心的把它一個字一個字創造出來。詩不容易偽裝。寫詩的人像是在做一個高空彈跳的極限運動,想辦法無限制的跳下或飛上去,不用去考慮別人的看法。
「詩」沒有辦法被「完全」讀完,讀者當下的狀態就同時影響了詩的內容,而觀看這個「評論詩的過程」也很有趣,很像在欣賞一個虛擬的體積,也很像在看攝影的評論,那些氣味、溫度產生的細節描寫,都像在解碼。而我想起有時要替一些攝影作品命名時,那個過程真的非常的「詩」,就是要把腦袋hold在某種感性、放空的頻率上,太鬆太緊都不行。
「精緻的粗食」是我這次設計的關鍵字,某種未成年、未成熟的氛圍、某種雪中送炭的情調。封面用紙採灰紙板,印刷上採燙黑加燙白加紅色網印。書腰是素白的單鏡紙,黑色銀色兩色印刷,包裝層次「外」粗糙「內」細緻,像是螃蟹甲殼的造型邏輯,用外頭的武裝來保護內頭的脆弱。
這次封面神祕的遮面女郎是賣雞蛋冰用的「叭噗」,一個「簡單」又原始的發聲系統,單純夠力也有單人發聲的氣勢,這個圖像在極簡系統中一直放大,從封面的正面(叭噗的造型經切割後幾何化),一翻開後跳到大紅色搖滾風,從一個單音的「叭噗」轉成一百個「叭噗」的重疊複音,這樣的開場方式是由書封到書名頁的閱讀節奏產生的,就是從看到書到「翻開書」,會有不同程度的驚喜感跟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