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色的連鎖效應
由梅莉‧史翠普所主演,描述知名時尚總編輯真人其事的《穿著Prada的惡魔》(二〇〇六),在這部電影裡,這位總編輯因頭腦聰明、能力一流,因此非常自負;而小看這份工作的新人助理——由安‧海瑟薇飾演的安迪,則經常被總編輯搞得坐立不安。
在工作上,即使不知道應該要知道的事也無所謂(她並沒有想要學習的意思),安迪只是為了累積資歷而暫時在這工作罷了,她的動機並不純正。或許您會想,這樣幹嘛還要雇用她,這裡就是電影的看點。安迪的工作是知名雜誌總編輯的第二助理,且這位總編輯米蘭達的任性程度也不是蓋的……我一邊發牢騷,一邊還是發現了有趣的情景。
安迪雖然踏入時尚界工作,卻沒有尊重時尚。米蘭達看穿了這一點,因此針對安迪身上穿著的、很難說是時尚(不過在我眼裡很可愛也很有型)的藍色毛衣說了幾句話。
「那件毛衣的藍色不是單純的藍色,它既不是土耳其藍(turquoise)也不是青金石(Lapis lazuli)的那種藍色,而是蔚藍。二〇〇二年,奧斯卡‧德拉倫塔(Oscar de la Renta)發表了蔚藍色的連身裙,接著伊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發表了蔚藍色的軍裝外套。之後又有八位設計師使用蔚藍色,很快就引起一陣旋風。後來在全美的百貨公司休閒服飾專櫃都買得到,你應該是等到大減價的時候買的吧!
這個藍色耗費了數百萬美元以及無數的勞動而出現。你以為和時尚沒有關係的這件毛衣,其實是我們(總編輯和工作人員)從那堆你沒看在眼裡的資料當中選出來的。原本只是單純的藍色,知道來歷後便增添了質感,變成了偉大的藍色、特別的藍色。」
如此地追溯來歷非常有趣,每一件事都有原因和後續變化,並帶來了結果;這結果又成為原因再度展開,不斷地連鎖反應下去。而且只要改變觀點,又會產生別的連鎖體系。
這個蔚藍色的案例雖呈扇形展開,但比起一條直線,解開許多直線交錯形成的結,正是了解歷史(過去)的樂趣。人文社會學者提姆‧英戈德(Tim Ingold)稱這種線的聚集為「束或網」,本書試圖從一束的線當中,將其一根一根抽出。
印象派的連鎖效應
十八、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發生了幾項功過參半的重大變革,「抽象的發現」便是其中之一。其實自遠古的洞窟畫以來就帶有抽象表現,這裡所指抽象的發現,前面還要加上「有意識的」。
在建立鐵路網絡的一八四〇年代,人從火車窗戶看見不斷流逝的風景而大吃一驚,因此出現試圖將這印象留在畫布上的畫家。靠記憶來描繪風景,細節就會變得曖昧,這是印象派誕生的背景之一。
一九三六年,紐約當代美術館館長阿弗烈德‧巴爾(Alfred H. Barr, Jr)以立體派為中心的抽象表現作成圖表,以呈現其連鎖關係。哈利‧貝克(Harry Beck)畫出倫敦地下鐵的第一張路線圖則是在一九三三年。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的圖表、圖解潮流,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他們製作圖表的方法,有眾多人追隨直到現在。
巴爾的這張圖是一八九〇年以後的潮流,因此並沒有記載到前文提到以鐵路為契機出現的印象派。根據這張圖,立體派承繼自塞尚、高更、秀拉等新印象派,以及受浮世繪影響的梵谷。
本書中也會論及浮世繪的版面編排感、版畫的填色感,對歐洲抽象表現的影響,但看到這張圖裡也好好地留下紀錄,真令人開心。
但是為了要能一眼就看出整體走勢,所謂的圖表一定會有遺漏。這也可稱為一種抽象化,為了掌握全局,只能放過細節。
不過除了這張圖表外,關於立體派的誕生還有好幾個不可或缺的淵源。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立體派否定文藝復興以來的一點透視法,在一個畫面中放進了許多視角。據說這項手法始於畢卡索,他當年是從非洲美術受到啟發。
在亞洲也有水墨畫,好幾個風景在同一個畫面中的「點景」手法。各種故事同時存在這一點是相同的,但點景只是省略了好幾道風景的距離感,是靜止的。而立體派則是混和各種方向的視角且彼此重疊,因此是動態的。
先不管像這樣透過多視角帶來的躍動感是畢卡索受到非洲美術的啟迪,攝影術誕生後,隨著納達爾(Nadar,本名加斯帕德‧費利克斯·圖爾納雄,Gaspard-Félix Tournachon)等人藉由熱氣球進行空中攝影,或繪圖的出現,視覺上首度出現了浮游感。
此外,生理學者艾蒂安‧朱爾‧馬雷(Étienne-Jules Marey)將連續運動記錄在一張照片中的創舉也很重要。馬雷拍攝的照片是由十幾張重疊而成,記錄了動作的每一階段,創造出前所未見的躍動感。
馬雷的照片,影響了竇加從有些俯視的角度來描繪舞者躍動,以及未來派宛如馬雷照片的畫作,這些對立體派的躍動感都有很大影響。
歷史探索
因此,我以為,像這樣從歷史中找到看不見的線是非常有趣的。英語的歷史是「history」,可以解讀成「his story」或是「high story」,可說是在歷史中蘊藏了引人入勝的故事。
例如在歐洲,分別在九世紀★和十五世紀發生的「Renaissance」,雖然兩者都被翻譯成「文藝復興」,但也可說是對古代藝術的歷史覺醒。
本書將主題鎖定為設計,試圖解開歷史脈絡所形成的連鎖線團。
在「色彩是什麼」一章中,將闡述粉紅、綠、紫、白、藍、紅、黑、黃等顏色,隨著時代地域而有不同評價,並論及印象反轉的顏色、條紋圖案、源自日本的英雄戰隊五色、彩虹色等。
在「裝飾是什麼」一章中,將針對隨時代改變的裝飾論述,並探討裝飾得密密麻麻的空間,和什麼都沒有的簡單空間之間,兩者的同一性。正所謂餘白乃豐登也。
在「標誌是什麼」一章中,將用年表的方式來敘述品牌形象歷史,其發展目的是為了使文字、記號更顯眼。
在「版面編排是什麼」一章中將述說版面編排的歷史,包括設計的本分之—:簡明易懂地傳達訊息,以及追求相反意義的晦澀難懂之版面編排,各種不斷嘗試錯誤的歷史。
最後的「表現是什麼」,試圖以設計相關事例為中心,如印刷術盛行後文藝復興時期的書籍革命,工業革命的大量生產想法所帶來的「抽象」表現意義,出現各種視覺表現的二十世紀,進入新次元的近未來表現等,藉由以上種種來解讀時代。
未來的設計
今日電腦的使用遍及社會各個角落,在表現的世界中也產生了極大變化。開花於二十世紀的平面設計(靜態設計),發明了各式各樣表現方法,歌頌了美好時代。但到了二十一世紀,電腦的功能飛躍性地提升,以動畫為中心的動態設計成為主流,甚至出現擔心平面設計存亡的人指其為「二十世紀不結果的花」。
此外,又出現東京奧運會徽的抄襲爭議,我感覺日本的設計會因為網民的監視而越來越惡劣(當然網路的監視也有有利的一面)。我並不是說一開始的奧運會徽方案很好,只是覺得要讓眾人都滿意非常困難。
平面設計的明星——海報,在當下的環境裡也一口氣減少了許多,這世間變得到處都是螢幕。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二〇〇二),所謂的牆壁都是螢幕,不斷播放動畫,描寫了一個完全不平靜的世界。
在那樣充滿速度感的世界,書本是極端的存在。作者、編輯、校對、設計師、印刷廠和裝訂廠的人——這許多的人耗費好幾個月的時間做出一本書,真是從容的存在。
如果說,現今社會是以電腦為基礎的「效率」社會,書本可說是與「效率」完全極端的,有些悠然自得的存在;不過其中蘊含的,是重視細節才有的從容不迫。
在「印象派的連鎖效應」一節,提及從火車車窗看到流逝的風景,和現代的速度感非常一致。換句話說,細節被速度沖淡、融化,變得不清不楚。抽象表現便是從這裡產生,但失去細節的抽象也有可能落入★無聊和相差無幾的危險。
最具象徵性的喪失細節,就是網路上眾多的錯別字漏字、粗糙的文章結構,以及無視文章左右的對齊(justification)。這些都是因為眾多網站並沒有製作書本時所需的編輯和校對者所致,但是從結果上來看,大家也都習慣了。這對未來的人會產生什麼影響,是我深感興趣的。
我覺得這一百年來,人類一直跑得太過了;人越來越承擔不起這速度,核能便是其中最為甚者。連遭遇前所未見的大地震(二〇一六年四月熊本地震),也不見科學家(核能規制委員會)提出停用核能發電,這雖令我深感驚訝,但絲毫看不到放慢速度的傾向。
在這樣的潮流中,書本這個存在看起來保持了最恰當的速度「中板」(moderato)。也因為如此,有人覺得它是老舊的媒體,甚至擔心它會消失。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出現了由動畫而非照片構成的書本或報紙。紙張結合印刷排版的時代,並沒有離我們很遠,二十世紀所培養的平面設計技術也可在這裡充分發揮,同時帶有人擇原理中心(譯注:人擇宇宙學原理,簡稱人擇原理,由鮑羅和泰伯拉提出。這條原理很複雜,但簡而言之,即謂正是人類的存在,才能解釋我們這個宇宙的種種特性,包括各個基本自然常數。)的風味和質感,我覺得紙張還稍微醞釀了未來的印象。它貌似妨礙了總是標榜新還要更新,只往前看的電腦世界,卻是活用了過去知識技術的未來典範。
從歷史上來看,原本日本人就擅長在以往的風俗習慣中加入新意,而不是完全否定過去(至於明治維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否定過去,屬於例外)。如「神佛習合」,在一神信仰的國家應該是無法想像的前衛思想吧!
若將前衛一詞定義為立足於舊體制(舊媒體)的「對照」(Antithese),融合新舊技術,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出現的報紙、書籍、海報等印刷品,或許就可說是前衛的。
本書正是一面在過去與現在之間來來回回,一面尋找新表現應有的樣子。
那麼,首先就從色彩開始吧!
本書的誕生
二〇一五年引起軒然大波的東京奧運會徽風波,以及這次的「溫泉」、「禁止觸摸」標誌的變更設計,我相信,一般人的記憶都會慢慢風化。「被忘記」的意義,和時間性、歷史性的前後關係變得曖昧,也就是變得平面化,我所謂的風化是這個意思。
在沒有中心結構的網路世界,新舊資訊無視於時間次序而同時並列。不願回想的舊傷,終於能被當作昨天的事提起,「忘掉的權利」之所以受到討論,正是因為人們在網路世界無法實際感受時間序列。
此外,網路上的資訊因為「編輯覆蓋」而改變數據、頻繁升級,不知道在何時或何地、是被誰修正,原本的資訊因此變得曖昧,人們的記憶也隨之風化。長遠來看,這將是個重要的課題。
我認為,能在「時間的平面化、記憶的風化」波濤中得到自由的,是屬於舊媒體的紙本書籍。不論有沒有出錯,履歷與當時的文本總是清楚的。加上紙張會泛黃,各時代流行的封面等設計也不同,一看就能推測出刊行年份。
一不小心,我又開始比較電子媒體和紙本書籍了。不過,我想強調的是,要防止「時間的平面化、記憶的風化」,必須了解歷史的重要性。
本書以這個想法出發,從歷史主軸驗證了幾項設計手法。不論何事、何種表現方式,都有其契機、動機和社會狀況。透過了解歷史,這些背景和因果關係變成★「有意義的光芒」,而提高各自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