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享受一杯有靈魂的咖啡,從品味開始
用咖啡推開品味的大門
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頭一次喝到「真正的咖啡」帶給我的震撼。在喝下去的那一刻讓我感覺到:「這真的是咖啡嗎?」喝過以後我才知道,在那之前其實我並不認識咖啡。以前我覺得咖啡就是有「咖啡味」的飲料,如果要我去形容它,頂多只能用「很濃郁!」或者「好香的咖啡香」來表達。這杯咖啡打破我對咖啡固有的認識,意外地發現自己在味覺的經驗是多麼的匱乏,因為它遠不止於「咖啡味」。一連串的驚訝都從這杯咖啡開始。
我發現咖啡雖然很貼近我們的生活,但似乎大家也只停留在「咖啡就是咖啡味啊!」的狀態。因為大部分喝咖啡的人都是為了相同的目的喝咖啡——提神消除疲勞,如果只是為了提神,其實並不會關心口中的味道。會不會是因為從來我們只懂牛飲,所以才會覺得咖啡只有「咖啡味」?我們並沒有想過要從「品味」的心情去感覺咖啡?這些年咖啡教會我——除了提神的功能之外,咖啡還能成為生活美學的一部分,幫助我們拓展我們的品味。
什麼是品味呢?品味好像是一個很抽象的觀念?一般人或許認為品味就是用很多錢買昂貴的「品牌」,來彰顯自己的身分與生活的品質。但選擇高級的品牌就會有品味嗎?如果我們去看一些經濟發展中的國家,比如早些年的台灣、近年的中國,就會看到不少成為有錢的富豪努力學習有品味。這些人花著大筆的財富,買最好的車,請最享譽世界的大師設計房子,生活的食衣住行都是高檔的物質水平,他們透過這樣的方式想要培養品味,也希望藉由這些「高、大、上」氣派的物件,讓別人覺得他們是有品味的族群。
我聽過在販售台灣茶葉的商店裡,這些富豪走進去,劈頭就說:「把你們最貴的茶葉拿出來!」也不太關心茶葉的產地、製作的工序,他們會覺得喝的起最頂級的茶葉才能稱為品味。一樣的情形回到咖啡的世界,如果一個人喝了很多的咖啡,甚至把世界最昂貴的咖啡當水在喝,是不是這樣就算得上會品味咖啡呢?
遺憾的是這些都不能算得上品味,因為真正的品味只能透過自己獨立思考所產生的。所有昂貴的商品都是由他人來制定價格,如果只是依照商品的價格來判別它的價值的話,這樣的品味永遠是隨波逐流,變成「一窩蜂式」或者「炫富型」的消費。
盲目的消費方式會帶來什麼結果呢?在咖啡的歷史中有名的「夏威夷Kona咖啡造假事件」就是一個例子。以前,像「藍山咖啡」、「夏威夷可娜」、「聖海倫納咖啡」都是頂級咖啡的代名詞,凡是一個對咖啡有些了解的人都會以喝到這些咖啡而感到驕傲。然而當越來越多人喜歡咖啡之後,這些頂級咖啡就因為成為了「有品味的代表」而變得奇貨可居。人們想要藉由喝頂級咖啡,來彰現出自己的品味,只要市場有需求,商人就像千里外嗅到血腥的鯊魚聚攏過來。然而,當產量無法消化日漸膨脹的市場需求,於是,就有業者選擇鋌而走險,把來自中南美洲的平價咖啡混入了高級的「Kona」咖啡裡頭,用「Kona」咖啡的名義販售給消費者。當然,事情總有東窗事發的一天,販售這些假「Kona」的業者被判了刑期,當然罪有應得,但最無辜的莫過於被矇在鼓裡的消費者,以及認真種植的農民。夏威夷「Kona」從此蒙上了一層陰霾,再怎麼去洗白都無法擺脫「造假」的不良紀錄。
品味的真諦
濫竽充數的情況不時發生在我們的面前,在台灣我們一樣碰到「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事實上,我們不可能遏止商場上的利慾薰心,但是擁有品味,代表你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遇到這樣的情形發生在自己身上。有品味不代表你都固執己見不聽別人的說法,而是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不會因為大家都說好,你就覺得很好。
真正的品味是回來做自己,為自己做決定,找到最符合自己的食、衣、住、行。當我們說:「這個人住得很有品味。」意思不會是這個人是住在豪宅,所有室內的裝潢都是請最有名的設計師,而是這個人對自己的生活品質有要求。他或許喜歡多一點的自然元素,所以選擇了比較多的木頭家具;他也可能喜歡比較現代感的空間,所以選擇了大理石的地板或桌子。我們不會覺得,住在木頭家具比較多的房子的主人,比住在大理石家具比較多的主人來的有品味。這兩種選擇都代表了一種品味,一種對自己生活的思考與價值判斷。
一個人穿的有品味,有沒有可能全身沒有一件名牌?這是有可能的。他或許喜歡戶外運動,所以在衣物的選擇上喜歡通風的棉麻製品,他或許喜歡簡單,所以都穿比較樸素。品味也包含了合適性的問題,比方說在南島海洋的達悟族,因為時常要下海的關係,所以在民族的服飾上都是剪裁比較少的短褲、丁字褲,你會覺得在蘭嶼穿著亞曼尼的長袖西裝是一件有品味的事情嗎?
怎樣算得上喝咖啡很有品味?我們可能覺得沖煮比賽裡面的第一名很會煮咖啡,烘豆比賽的第一名很會烘咖啡,那怎樣的人在我們面前,我們會覺得這個人很會喝咖啡?是能夠喝出很多種咖啡差異的人嗎?還是能夠精準評斷咖啡價值進而知道它的價格的人嗎?我覺得這些答案都對但都不是最完整的答案。能夠分辨差異分辨出好壞,當然是品味的重要構成條件,但是不要忘記,品味是針對每一個活生生的人,每個獨立的個體。品味的建立,你會先學習辨別客觀上的差別,接著你會融入你個人的思考與判斷,最後產生了一種選擇。這每一個環節都有達到,才算得上喝咖啡有品味。
這就代表不是只有喝藝伎咖啡才叫有品味,喝曼特寧一樣可以有品味啊!品味沒有標準答案,每一種選擇都代表了一種品味。藝伎咖啡可能在價格上高出曼特寧很多倍,但是有些味道跟口感可能只存在在曼特寧的咖啡裡,如果我喜歡這些特定的風味跟口感要勝過藝伎,那我為什麼一定要隨眾人喜歡藝伎不可?學習喝咖啡不只要向外探索,分辨咖啡的差異,也是一種向內認識自己的旅程,除了一點一滴逐步累積味覺的經驗里程數,也同時問自己喜歡什麼?為什麼喜歡?
蔣勳在其著作《感覺十書》曾經寫過:「一首樂曲、一首詩、一部小說、一齣戲劇、一張畫,像是不斷剝開的洋蔥,一層一層打開我們的視覺、聽覺,打開我們眼、耳、鼻、舌、身的全部感官記憶,打開我們生命裡全部的心靈經驗。」品味咖啡的過程似乎也是這樣,我覺得真正的咖啡,是有靈魂的。如果你能用心感受,咖啡會幫助你啟動感官,讓我們與世界一方的土地產生連結。就像最好的品酒師可以聽到紅酒所吐露的秘密,能夠在盲飲的情況下分辨葡萄的品種、生長的年份、採收的季節,生長的地方是面向陽光或者背向陽光。一杯咖啡也可以讓我們知道他是從哪裡來?長在什麼樣的土壤上?在什麼樣的氣候下生長?有沒有被好好的照顧?是不是烘焙得宜?
真正的咖啡帶有生命,會有自己的個性,不僅會因為產地而產生不同,也會反應每一年生長環境氣候的改變。其實,只要是從土壤長出來的食物經過天地長養,都會忠實地呈現出應有的風土特色(Terrior),葡萄酒如是;茶如是;咖啡亦如是。蔡珠兒在〈酗芒果〉裡講的貼切:「每顆芒果都是一部迷你的地方志,抄錄當地的土質季風和水……除了香和甜,我還吞進各種經緯的熱帶陽光。」是的,你不僅僅是在喝那杯咖啡,你同時連結是在生養那杯咖啡的「天、地、人」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