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銀的投資概念(摘)
你知道自一九七一年金本位制被廢以來,這四十幾年,什麼投資項目漲最多嗎?股票?債券?房地產?石油?通通不對!正確答案是黃金。
黃金是最安全的投資
黃金不像股票、債券、外匯、期貨等之類的紙上資產,有可能在重大的金融危機中瞬間化為烏有,或者遇到交易所關閉資金暫時的被凍結在金融機構裡。而且黃金不管怎麼下跌,它的購買力也不會減少,依舊有基本的價值。
黃金擁有很高的流通性,以及高度的保值和避險功能。例如在一九二九年大蕭條惡性通縮的時候,黃金的保值和避險功能使它從二十美元上漲至三十五美元。由於當時的金本位制由官方壟斷,導致真實價值受到扭曲,不像現在可以自由交易,因此無法反映黃金的真實價值。不過,觀察當時世界主要的黃金開採商Homestake Mining 的股價,從六十美元飆升到五百美元,其高達七.三倍的漲幅,即可顯示黃金價值的真相。同樣的,觀察當時黃金對道瓊指數的購買力,從十八盎司提高到二盎司黃金相等於一股道瓊指數,漲幅也達七倍之多。
反之,若發生惡性通膨,黃金的表現會更好。對比不斷貶值的紙幣,黃金更是惟一可以保護我們資產的最佳武器。當前美國、歐洲、日本皆不斷施行寬鬆貨幣政策,惡性通膨必然是我們未來會面對的危機。
格雷厄姆.班傑明(Benjamin Graham)在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一書中,為投資做了最好的旁注。他認為,資金的安全是「投資」所不能缺少的。如果沒有確保資金安全,任何的操作都只能稱作「投機」。適度的分散投資,就是維持資金安全的一種方法。
黃金千百年來的價格走勢證明,它是最穩定的資產,安全性超過房地產、股票、債券。除一九八一∼二○○一年例外,因為這段時間,黃金被歐美政府和銀行家等利益集團蓄意人為的壓制,並非黃金喪失保值功能。
牛津經濟研究院日前公布的報告顯示,黃金與其他資產缺乏相關性,所以在穩定投資組合價值方面十分突出。黃金與銀、鉑等貴金屬相比,其工業用途並不突出,絕大多數的黃金消費都來自珠寶和投資需求。因此,黃金價格與經濟週期聯繫並不緊密。另外,黃金作為金融資產也是與眾不同的,它不像股票和債券以支付紅利或利息的方式提供收益,且不存在違約風險。因此,在均衡的投資組合中,黃金具有「風險保險」的潛在作用。
投資領域中,也有不少信奉西格爾準則的人認為,股市投資長期能夠獲得正收益。賓夕法尼亞州大華頓商學院教授傑諾米.席格爾(Jeremy L. Siegel)在名作《散戶投資正典》(Stocks for the Long Run)中,追溯到一八○二∼一九九七年,彙編了股票、債券、國債和現金等資產的真實回報數字,也就是將資本利得和利息或者股息收益相加,再根據通貨膨脹因素進行調整之後的數字,計算得出的結論是,股票累計整體回報率的增長是有相當連貫性的,在過去兩個多世紀中,大約是年平均七%左右。西格爾貶低黃金道:「無論貴金屬具有怎樣的保值特徵,這些資產都會極大地降低長期投資者投資組合的收益率。」
但西格爾的觀點只有理論意義,並無實際投資意義。因為西格爾計算的時間正好趕上美國世紀的崛起時代,他缺乏對歷史興衰的認識,彷彿經濟永遠是會不斷成長的,這根本是不符合常識。他也忽視在法定貨幣體系下的資產價格上漲,大部分並非資產本身的增值,而是通膨造成的。另外,投資者的回報,取決於投資時機的選擇。不同時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例如一九二九∼一九三三年的大蕭條用了二十六年才恢復名目水平。一九七○年代的滯漲,標普五百指數經通膨調整約下跌了三分之二,以及這近十二年標普五百指數經通膨調整倒退回一九九四年的水平。這些都是嚴重的長期結構性熊市,試問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因此探討兩百年的平均收益率意義並不大;而從投資者角度來說,現實中存在的變量才是有價值的。
為何我們需要投資黃金白銀?
黃金是否可以投資?這在二十世紀以前的金本位制時代,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金本位制時代的黃金只是錢,目的只是拿來商品交易,換取我們生活所需品的媒介而已,它不具備投資價值,只能把它當作日常儲蓄。
黃金和白銀作為貨幣是源自市場自願交換的行為,並非社會契約或政府的公權力,而現在的紙幣,只是政府強權的硬性規定,價值取決於數量,也就是政府的信用。因為政府信用向來不可靠,所以我們才需要用黃金當作錢,迫使政府遵守財政紀律,以免政府揮霍無度讓全民買單。不過,即使是黃金,腐敗的政府一旦壟斷了黃金發行權,遲早會在貨幣上動手腳,降低貨幣金屬成分,鑄「小錢」或誇大面值鑄「大錢」,來滿足自己的開支需求。凱恩斯經濟學更鼓動並合理化政府赤字開支來推動經濟,使得現在的政府完全沒有財政紀律。縱觀全球,可以長期維持財政平衡的政府有多少個?這就是為何通貨膨脹會成為常態的原因。
相比現在的法定紙幣,其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想要多少,短期內就能印出多少。加以現代國家的貨幣供給中,有九成是電子貨幣,只要在電腦中的帳戶改改數字,就能瞬間創造萬億的虛擬貨幣,這使得通貨膨脹更加不受限制。
因為法定紙幣取代黃金,成為經濟中一切的結算價格。相比之下,黃金因為供給有限,有限的黃金供給對應無限的紙幣供給,紙幣必然對黃金貶值,這是個無法逆轉的趨勢,最多只能拖延而已。也就是說,本來在金本位制時代只有儲蓄價值而無投資價值的黃金,在貨幣濫發的時代,就轉變成有投資價值了!
總而言之,投資黃金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黃金的購買力從來沒有貶值過。過去幾千年,一盎司黃金可以買到什麼東西,現在一樣可以買到。對於一些因生產力提高導致供應增加的產品,如糧食、衣物、汽車、科技性產品等,同樣的黃金對比過去,甚至可以買到更多。日常所謂金價的下跌,其實只是對美元下跌,而非購買力貶值。更何況黃金不可能對美元出現永久性貶值,這是因為美元的貨幣供給速度遠比黃金大得多。
因為黃金有不會貶值的特性,所以它比任何投資項目都安全。黃金是不可再生的稀有金屬,目前已開採的總量超過地球蘊藏量的一半,未來黃金供給量只會愈來愈少,這將使得黃金價格趨勢一直上升,頂多中間時有波動。除非歐美紙幣體系的問題風暴結束,否則長期而言,黃金價格仍然是一路看好。
家庭也應儲蓄黃金
只要貨幣仍然是以政府信用為本位的體系,我們在理財中就必須定期儲蓄一定量的黃金,作為家庭最後的堡壘。因為在極端情況下,很可能出現紙幣買不到東西的窘境,這絕非危言聳聽,實際上在人類的歷史上,已經發生過無數次類似的情況。
黃金和白銀的貨幣屬性與現在普遍使用的紙幣不同。金銀具備二重屬性,一是貨幣職能,用它可以換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二是金銀本身也是一種商品。不過在充當貨幣之後,它們便不再是普通的商品。金銀本身的商品屬性使得它們有經濟生產價值,除可用於工業生產外,還可製成器皿和裝飾物等。反之,紙幣除用於貨幣流通外,根本沒有其他使用價值。而金銀生產成本遠高於紙幣,紙幣的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計,這也是為何歷史上只有紙幣變廢紙,從來沒有金銀變廢金廢銀的事情發生。
現在不少對金銀商品的分析員都犯了一個大錯誤,就是只視金銀為工業商品而非貨幣。這使得他們對於金銀的分析,偏頗於工業性的供應成本和生產需求,忽視了紙幣和金銀的貨幣關係,所以無法明白金銀這十二年大牛市的根本原因。
金銀和紙幣的關係是此消彼長的。政府不斷增加貨幣供給量,必然使企業因通膨而成本上升、利潤受壓,也會造成消費者的需求萎縮。只有黃金和白銀可以完全吸納貨幣超發的通膨量,原因是金銀本身就是稀缺的硬貨幣,它們是站在法幣的對立面。
未來的世界政治和經濟發展永遠都有不確定性,為了保護自身和家庭,其實每個人都該盡可能儲蓄金銀,而不該只儲蓄紙幣。紙幣愈存愈沒有價值,金銀卻存愈久價值愈高。雖然金銀不像銀行定存那樣給你利息,卻可以保護你不受政府和銀行製造的通膨而被打劫。
只買實物,別碰黃金衍生商品
如果你問身邊有投資黃金白銀的朋友,到底如何投資?答案大多是投資銀行的黃金存摺和白銀存摺這類的紙金銀。可悲的是,人民投資黃金白銀的目的在於賺錢,可是這些黃金白銀存摺的存在目的,卻是要打壓金銀價格,讓投資這些產品的人全都當了傻瓜!
何謂紙黃金?就是紙上交易且沒有實物的黃金。它只是將投資者的買賣交易記錄於「黃金存摺賬戶」上而已,並不涉及實物金的提取。盈利模式即通過低買高賣,獲取差價利潤。紙黃金實際上是通過投機交易獲利,而不是對黃金實物投資。所以,這種交易本身就違背了黃金避險的需求要素,它不但不能發揮避險作用,反而還將你置於風險之中。
金銀存摺的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銀行給的,銀行只是賺手續費。如果你以一克五十美元的價格買進,卻虧損在四十五美元價位賣出,銀行除手續費外還多賺你五美元,這個叫存摺嗎?何來的「存」?根本就是對賭。如果真的是「存」,那無論金價是漲是跌,都應該交割黃金實物才對。
但是如果投資者賺錢了,那銀行如何處理?錢肯定是由銀行支出。在財報中列入壞賬或計提損失,可金價不斷上漲的趨勢下,你聽過銀行發出這樣的虧損資訊嗎?沒有!為什麼?因為黃金存摺極可能只是一場騙局,銀行只是將買進者的資金騰挪給賣出者,其餘的就以買入金銀的金融衍生產品作為對沖。
購買黃金和白銀的存摺,你也別以為可以從金價上漲中獲利。因為銀行可以隨意修改條例,這件事以前銀行幹過,現在也在幹。只要加大贖回的差價,就足以迫使投資者打消贖回念頭,這是因為它們根本沒有實物存在。就是因為沒實物,銀行才能在促銷中免費給你若干克黃金優惠,同時也扣住你若干克黃金防止你悉數提出。如果你購買的紙黃金投資不能向銀行兌換回黃金,那就表示黃金實物根本不存在。
黃金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和白銀ETF與金銀存摺都是一路貨色。這些ETF所說的黃金儲放你看過嗎?既然不讓你看,你也不要相信他的宣傳。黃金ETF招股章程內容就說,自己只是一種旨在向投資者提供一種既可參與黃金市場而「無須交收實物黃金」。
就是因為這些紙金銀不存在實物,所以它們的條例中才有「無實物運送」、「無持有或無管理費」、「保管人無須就任何相應產生的損失或利潤或商譽損失承擔責任」等字眼。其中還有一段:「倘若保管人無力償還,保管人的資產可能不足以應付本信託或認可參與者,就其各自的黃金非指定賬戶所持有的黃金數量而提出的索償」。如果裡面真有足數的實物,何來無力償還風險?
全球最大的黃金ETF是SPDR Gold Shares,以匯豐銀行(HSBC)為託管人,黃金存放在匯豐位於倫敦的金庫。最大的白銀ETF是iShares Silver Trust,託管人為摩根大通(JPMorgan)。他們就是打壓金銀價格最有力的兩家銀行,你真能相信黃鼠狼可以看好雞舍嗎?
正確投資金銀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購買實物。投資黃金白銀最大的原因,不是賭價格上漲,而是對沖紙幣體系的風險。金價上漲就是暗示紙幣體系出問題了,我們怎麼還去購買這些紙黃金和紙白銀呢?
紙就是紙,它永遠不能變成真正的黃金。銀行是不會幫老百姓的,特別是關於黃金白銀的投資。這是因為銀行是經營紙幣和電子貨幣生意,黃金和白銀是站在他們利潤的對立面,他們怎麼可能做任何支持金銀價格上漲的事情呢?
因為黃金白銀價格的上漲是紙幣體系出現危機的反映,所以我們也不能夠投資黃金T+D(黃金現貨延期交易)和黃金期貨之類的金融衍生產品,更何況這類產品屬於高投機、高風險的項目。投資黃金白銀應該是「藏」而不是「炒」。「炒」不過是在玩虛擬數字,並不能如「藏」那樣得到金銀的保值功能。
此外,金銀的金融衍生產品每年交易量往往是實物生產的百倍以上,至今之所以沒有擠兌問題,原因就是真正要交割的實物不過百分之一而已。一旦美元過度QE的情勢失控,市場陷入恐慌,那時候還有多少人有興趣玩這些虛擬數字?
金銀的供應本來就是很緊缺的狀態,一旦這些實物交割人數從一%上升至三∼五%,就足以引發一場擠兌風暴,金銀價格也會出現大幅度的上漲。持有這些金銀實物期貨合約者,因為無足夠的金銀交割,這合約將等同於廢紙一張,受影響者也包括黃金存摺和黃金ETF這類紙黃金的持有者。
另類的黃金衍生商品
黃金或白銀股票其實也是另類的衍生產品。理論上,投資金銀股票也是間接持有金銀,而且比起黃金期貨、黃金ETF和黃金存摺更加實在。不過,在實際上還是有差別的。
如果你是擁有龐大資本者,可以入主公司董事局,那麼投資黃金實物或黃金股票對你的差別並不大;若你只是小投資者就大有差別了!在政府以中央銀行壟斷黃金流通的金本位制時代,即使發生經濟蕭條,因為金價由官方控制,所以投資黃金實物的表現將不如黃金股票。所以,在投資組合中的大部分中,應該持有黃金股票,而且必須選擇龍頭股。若你投資能力夠強,也可以買入一小部分邊緣的黃金小股。除非經濟蕭條嚴重到引發貨幣崩潰或者社會動亂及戰爭,不然應該以黃金股票為主。
但是,現在黃金已經可以自由買賣,情況完全不同了!在一個自由市場上,金價就可以充分變現出其真實價值。反之,因為通膨和更高的稅收會侵蝕黃金公司的利潤,使得黃金公司無法完全享有黃金上漲的利潤空間。
在一個自由交易的市場,商品價格漲幅往往比相關商品的股票還要高,只有極少數股票可以追平商品價格漲幅。因為現在不是政府壟斷的金本位制,黃金也可以自由交易,所以我們應該選擇黃金和白銀的實物,而不是股票。
不要投資紀念性金銀幣
紀念性金銀幣一般有明確的紀念主題,限量發行,品質精良,價格往往是本身金屬成分價格的三、四倍。在太平時期,紀念性金銀幣往往比投資性金銀幣有更好的表現。但是一進入通膨時期則完全相反。當惡性通膨來臨的時候,市場完全不在意什麼紀念不紀念,他們只看金屬的重量。
比起一般無明確的主題,每年的圖案固定,發行量不限,品質為普制的投資性金銀幣,且又兼具法定貨幣的特性,如中國發行的熊貓、美國的鷹揚、加拿大的楓葉和澳大利亞的袋鼠,就是兼具金銀貨幣屬性和法定貨幣屬性的投資標的。如果信用貨幣真出了問題,政府發行的金銀幣反而會得到較高的認同及價值。這些普制的金銀幣通常在一般貴金屬經銷商都有銷售,同時也提供回購業務,使得套現更為容易,市場廣度也更大。
《世界普制金幣珍藏寶典》收集了國際主要普制金幣九種,它們包括中國熊貓金幣、美國鷹揚金幣、加拿大楓葉金幣、南非富格林金幣、澳大利亞袋鼠金幣、英國不列顛金幣、奧地利維也納音樂金幣、曼島貓金幣和直布羅陀天使金幣。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投資只限於這些普制的金銀幣。實際上,只要你購買你所處的國家和環境中,擁有足夠的市場廣度的金幣銀幣,或者金條銀條都一樣可以。盛世古玩,亂世黃金。因為紀念性金銀幣溢價太高,它雖然是金銀,但是卻有著類似古玩的投資因素,所以在通膨或政府信用崩潰時代,不宜投資這些高溢價的紀念性產品。當然,少量收藏還是可以的。
亂世買金是硬道理
亂世買黃金,是人類歷史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經濟蕭條、金融崩潰、主權危機、戰爭陰影、社會動盪等,皆屬亂世。二○○八年金融海嘯以來,世界經濟根本沒有恢復,反而暗潮洶湧,危機蔓延。美國、歐洲和日本政府的財政接近崩壞邊緣,我們現在面臨的不就是亂世嗎?
但是,還是有不少人看不清局勢,缺乏前瞻性思考。金融海嘯之後的四年,美、歐、英、日不停擴大量化寬鬆,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還推出寬鬆無上限的貨幣政策。這意味著他們會不斷地瘋狂印鈔,奢望靠著通貨膨脹來解決債務危機。一場全球最大的經濟危機就將在可見的未來發生,如果我們還分不清楚,過度投入股票、債券、古玩和房地產這些太平時期的投資項目,未來一定會遭受嚴重的財務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