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薦骨療法的定義(節錄)
我還清楚記得自己第一次接受頭薦骨療法的時候。當我的療癒師開始治療我時,我感覺到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療癒體驗。雖然我沒有開口,她的手卻精確地放在我想要她放的位置,而且完全不會疼痛。
在療癒的過程中,我漸漸清楚到一個事實—我還沒有從前幾週流產的悲痛中走出來。由於我不再哭泣,而且已經開始正常生活,我以為我已經走出陰霾了。但在療程的第一個小時中,我才發現,原來我的身體和我的心都還受困其中。肉體上,我開始感覺骨盆的地方更打開、更放鬆了。在療癒過程以及療程結束後,我發現自己陷入了更深層的哀慟,淚水涔涔落下,療癒著我。令我驚訝的是,我居然能夠如此安全而自然地在我的療癒師面前敞開。當時的我還不習慣表現情感,相反地,我習慣把這些不舒服的感受和感覺壓抑下來。然而,療程過後,除了深層悲傷的感覺,我感受到平靜而放鬆,而且這股平靜繼續陪伴著我。無庸置疑地,我知道我必須繼續接受這樣的療癒。
我只接受了一次頭薦骨療法,就離不開它了。我渴望更深入地了解這個手法,就這樣踏上了這條人生使命的旅程。我的許多案主也跟我當初一樣感到好奇,他們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療程?是基於什麼原理機制?為什麼他們會有療癒過程中的那些感覺? 還有為什麼我的手會剛好放在他們最需要被撫慰的地方?案主們總說他們無法形容躺在診療床上的感受,但同時又知道這些感覺是重要且真實的。我最常聽到案主說:「我知道自己的感受,但我不知道要怎麼跟我的朋友解釋。」
對我而言,想要了解頭薦骨療法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親身體驗,然後把這個體驗所得到的感覺納入身體。不過,這個答案只能根據你自己的體驗來了解。也就是說,頭薦骨療法是非常個人化的,每次的療癒都是根據你每天、每個當下的需求而量身打造,所以你的體驗會有成千上萬種。不僅如此,每個療程也會用上不同的技巧,因此,療癒過程中的覺察和經驗也很個人化。頭薦骨療法體驗也受療癒師影響,根據每位療癒師的技術與經驗值、療癒師自己接受治療的量、療癒師與案主的契合度、以及療癒師本身具備的其他技術等等。雖然如此多變,還是有一些基本規則可以讓你有個概念,知道自己躺在床上的時候可能會經驗到什麼。
在這一章,我會跟你解釋頭薦骨療法在我們的身體及能量層面上是如何運作的,然後我會給你一個個案分享,是有關一位案主接受頭薦骨療法之後,不只改善了他的慢性疼痛,還幫助他釋放了身體長期積累的疲勞,進而改變了他人生的許多面向。
輕觸的力量與安全性
對於頭薦骨療法,我聽過最言簡意賅卻十分完整的定義是:「輕觸的療癒力量」。這其實是優普哲機構宣傳小冊最前頁的一句話,儘管好像很簡略,但其真實意義確實是如此。每次當療癒師被問到什麼是「輕觸」的時候,他們大都只是描述整個療癒的過程,但這樣的回答往往無法讓聽的人滿意,因為這樣的講法無法讓人明白他們可以如何從療程中受益,或者應該期待有什麼樣的體驗。而且如果療癒師不知道案主詢問的背後動機,就會開始枯燥地列出各種頭薦骨療法可以幫助的適應症,但這根本不是它真正的定義。
頭薦骨療法是一個非常有效果的輕觸療法,可同時針對整個身體以及疼痛和功能障礙的源頭。最大的原因是,我們的身體其實已經竭盡所能地從我們生活中所經歷的創傷壓力和勞損中,找出一條最完美的自我代償活路。生活經驗中的創傷,像是慢性壓力、孩童時期摔跤或生病,舉例來說,童年時從樓梯上摔下來,跌坐在尾椎上,身體便會開始想要著手解決疼痛和僵硬,於是讓尾椎稍微向前彎曲。這麼做雖然暫時減低了尾椎處的僵硬感,長期下來卻會一路向上扭扯到整條脊椎。當這樣的自我解套方式再也不管用,或者身體有太多創傷,以至於無法舒服地正常運作,我們就會開始感覺疼痛或不適。
運用頭薦骨療法,我們發現只要提供適當的支持,身體就會自我療癒,創造一個客製化的解決方案,處理掉任何造成不適的因素。總括來講,療癒師把手放在與問題源頭最相關的身體部位,然後在物理層面(身體)與能量層面上給予支持,讓任何身體需要的矯正發生。由於接受過訓練,療癒師的手可以高度敏感地偵測到身體組織的改變。在偵測案主身體改變的過程中,療癒師的手也會去跟隨這個改變,而非擅自決定要怎麼移動案主的身體。這是頭薦骨療法與其他身體工作最大的不同之處。
安全、輕巧的碰觸,是這個療癒手法的前提,而且它的效果強大。在所有文化中,人類早在遠古時代就開始用碰觸來支持其他人的療癒過程。我們對碰觸的需求深植在神經系統中。其意義有多重大?舉個例子,一個嬰兒如果沒有接受到足夠的碰觸就會死亡。
回想你人生中遭遇許多壓力的時刻,你總是能夠從壓力中解脫嗎?事實上,在經歷巨大壓力的時候,最好的支持即是來自你與朋友或愛人的肢體接觸。碰觸是個意義深遠的行動。當你處在最艱難的時刻,最需要的就是朋友把手放在你的肩膀上、坐在你身旁,然後在適切的時刻給你一個擁抱。
我們全身皮膚富含神經末梢,這些觸覺感受器就是設計來對碰觸做出反應。當我們的身體接受支持而非侵入性碰觸時,我們會感到放鬆。有一種碰觸會帶給你一種「被傾聽的感覺」。在頭薦骨療法中,我們稱它為與組織「融合」(blending and melding),也就是這個手法的基石。一位經驗豐富的療癒師會有精確的手感,可以用最小的介入力道來感覺身體不同結構組織(如骨頭和軟組織)正在發生的事情。當人們第一次接受這樣的碰觸時,大概會這樣描述:「我沒有辦法區別你的手和我的身體,感覺它們好像融合在一起了。」
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頭薦骨療法
頭薦骨療法可以與大部分的醫療介入完美結合。不論是來自西醫背景或者有替代療法背景的療癒師,都把頭薦骨療法融入他們的工作中。從醫師、牙醫、物理及職能治療師、針灸師、按摩治療師、到其他各種類的治療師,不論來自何種專業背景,都使用頭薦骨療法。打從優普哲機構創立三十多年以來,在世界各地六十多個國家中,有超過十萬人至少上過一堂機構開設的頭薦骨療法課程。我認為會有這麼多人使用頭薦骨療法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這個手法作用於人體的結構、功能及能量系統,是對抗醫學和能量醫學的完美結合。
頭薦骨療法不會取代任何其他的治療,相反地,它可以與大部分的治療結合,不論是主流的療法還是替代療法,都可相互助益。我有許多醫療需求複雜的案主,而我只是他的醫療團隊的其中一員。通常我都在自己的工作室療癒案主,但有時候我必須到醫院去治療他們,這時我的角色就是支持他們的醫療團隊,讓整個治療結果可以成功圓滿。
舉例來說,不管手術醫師的開刀技術有多高竿,手術本身對身體來說就是一種創傷,身體需要從這個創傷中復原。除此之外,麻醉也會造成身體受到化學性的影響,而插管本身也是侵入性的。若沒有接受協助,身體可能會在術後很不舒服。雖然手術部位已經癒合,但身體癒合的過程中,會在傷疤處或甚至更深層、更遠處留下一些緊繃和張力,導致接踵而來的疼痛和活動受限。
頭薦骨療法可以幫助身體更有效率地自癒,找到釋放受限和張力的途徑,進而舒緩疼痛並增加活動度。當身體處在張力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代償,同時消耗更多能量並創造張力。一旦我們不需要為了代償這些受限而過度消耗能量,我們就有更多剩餘的能量使我們感到特別有活力。
我也療癒那些頻繁接受牙齒治療的案主。要知道,口腔頂部和構成大腦空腔的頭骨密不可分,尤其有時候牙齒治療需要滿大的力道介入,這樣的力道會造成口腔組織產生一些扭轉或剪切的張力,不只會導致下頷失衡,還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順暢度。如果我們從物理結構—功能的角度嚴格地審視,頭薦骨療法可以直接幫助到臉部和下頷的骨頭,確保它們自在地活動,而且從中通過的神經也可以得到足夠的空間,使得疼痛顯著地降低,在某些個案身上甚至可以看到咬合也得到矯正的效果。
治療牙齒的過程本身就是侵入性的,而且往往伴隨著疼痛。接受頭薦骨療法的過程中,當張力被釋放的時候,案主常常會想起他們看牙的經歷。頭薦骨療法正好提供他們一個可以釋放任何與看牙經歷有關的情緒的機會。隨著組織繼續正常化,案主還會突然在口腔中嘗到使用過的藥物的味道,這些現象屢見不鮮。如果你只是聽我這樣描述,可能會覺得聽起來超怪異的,然而當你自己親身被療癒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釋放的舒服!
如果受傷的當下夾雜著情緒壓力,這樣的傷痛通常會比較複雜難解,需要更多時間復原。頭薦骨療法可以幫助釋放這些創傷。想像一下,如果你下一次走進牙醫診所,你可以放輕鬆,因為你知道任何治療過程中的不適都是可以被釋放的。頭薦骨療法不但可以在看牙醫之後做,也可以在看牙醫之前做,兩種方式都可以促進預後。
嬰兒和孩童也可以從頭薦骨療法中受益。要服務這個族群,你必須有非常高竿的觸診技巧,並且能夠熟稔地維持中立的臨在。我發現,有特殊障礙的小朋友對醫師的治療意圖非常敏感。我就有一位孩童案主,就算我站在他背後一個腳的距離,他也可以隔空感覺到我手的位置。有些小孩會轉過身來把我的手撥開,因為我當時的意念不夠中立,其他小孩則會直接把我的手抓過去放在他們需要被療癒的身體部位上。
療癒孩童常常會有驚人的效果,之後你會在後面的章節中看到許多例證,在這裡我先跟你分享其中一個故事。
有一位女士帶著她四歲的兒子來找我,這個孩子在幼稚園裡有專注力方面的困難,而且沒有辦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圍著圈圈原地坐好。他一出生時就有感覺統合方面的問題,嬰兒時期常有腸絞痛,而且還因為胃食道逆流而需要服藥。只進行過一次療程(療癒內容為釋放呼吸橫隔膜、胃部區域和顱骨底),他的老師就發現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有進步,於是詢問孩子的媽媽,是否在家中有嘗試什麼新的訓練。由於老師的詢問,媽媽更確定了小孩的進步。
療癒師接受頭薦骨療法的重要性
我一次又一次地見證到:當我自己愈清明,就有愈多案主可以因為我的療癒而有所轉變。當我說「清明」的時候,指的是自身狀態穩定而不受案主左右的能力。舉個例子,比如一位女士來找我,她因後方來車的駕駛邊用手機邊開車,不慎從後方追撞她,導致她的頸部因甩鞭效應(車禍時的大力搖晃)而疼痛,而我最近也剛好發生類似的車禍,那麼我就會很容易陷入自己車禍後的感覺,我的身體就無法維持中立和放鬆。我的心跳會加快、肌肉開始緊繃,導致我的手無法與案主的身體連結。此時躺在診療床上的案主也會感覺到,她將會有一股不安全感,以至於無法放心地釋放身體的緊張和情緒。
「清明」也是維持療癒臨在的另一種說法,也就是我的行為表現和自身的狀態(我存在的方式),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暗示我的案主,讓他們知道他們是安全的。這就是為什麼如果要成為一位有效益的療癒師,基本原則之一就是自己要接受頭薦骨療法,讓自己的身體盡可能地沒有(不必要的)張力。我認識的所有經驗老道的療癒師都會定期接受頭薦骨療法,同時維持其他自我照顧或靈性修煉,以幫助他們在工作時可以維持扎根和臨在。不管案主目前正面對什麼困難,只要我愈能夠不被影響,就愈能讓療癒有效,並且在一天結束之後不會感到筋疲力竭。
頭薦骨療法幫助我度過許多人生中的事件,有些是日常既定事項,有些則不是。給你舉個例子,我在前往歐洲參加韋恩.戴爾博士舉辦的一場名為「體驗奇蹟」之旅前,就先接受頭薦骨療法。韋恩有跟我提過,他想請我上台說一點關於頭薦骨療法的介紹。
我當時非常焦慮,覺得我的表現可能會不夠好,我腦海中的對話是:「你以為你是誰?全世界有這麼多比你棒的療癒師,怎麼會是你上去說頭薦骨療法?」我保證你們當中很多人的腦袋裡也上演過類似的對話。
在我接受療癒的過程中,我進入很深的放鬆狀態,誠實地審視了所有腦海中浮現的自我質疑。我可以感覺到有一部分的我可以看到,自己其實是上台講述頭薦骨療法的最佳人選,而且我還問自己:「何不把握這個機會?」由於這是我身體內部的感受,而不只是出自於腦袋的推理,所以蘊含的力量強大。
我規律地接受頭薦骨療法已經超過十年,每次療程過後,身體都會有被幫助與被支持的部分。每次我從診療床上下來,都會想:「天啊,我在療癒前到底是怎麼過生活的!」這一路以來,我看過許多不同的頭薦骨療癒師,也從中得到許多收穫和寶貴的洞見,我知道接受頭薦骨療法可以幫助我擁有圓滿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