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島要塞化 二次世界大戰的築城遺跡(摘文)
古老的港防要塞
七七事變以前,台灣島上只有基隆和澎湖兩個要塞,創建於一八九九~一九◯八年間,配備1890s款大砲,執行1900s艦岸對戰的作戰觀念,是一種「港防」要塞。建築期間遭遇日俄戰爭,尚未完工的兩個要塞接下戰備,幸好波羅的海艦隊沉默地通過台灣,並未在此起釁。
以日俄戰爭經驗為基礎,陸軍開始研發新一代武器,於是誕生了一九一二(明治四十五)年款的「四五式」各種口徑要塞砲,計畫逐次汰換全國各要塞,當然包括基隆和澎湖。其後,一九二○年代裁軍時代來臨,武器更新計畫停滯。直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為止,基隆和澎湖都尚未換發一九一二年款的武器,停留在一八九○年代的水準。
事變擴大,戰火從華北向南蔓延。台灣地區各要塞自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起接戰備,這一天發生了筧橋空戰,也就是中華民國空軍節的由來。中國大陸的戰事延燒兩年,逐漸進入停滯期,台島要塞也在一九三九年底解除戰備。此時除了基隆、澎湖之外,還新增了高雄要塞。台灣島上「南進基地化」口號喊得震天響,但終歸是口號。高雄要塞至今仍是一座紙上要塞,沒有一磚一瓦,當然也沒有一座砲。
在這兩年戰備期間,東京方面終於大幅提升台島三要塞的武器編制,主力全部升級為一九一二年款。基隆要塞左右翼伸展到八斗子和野柳。高雄要塞更是雄壯威武,從高雄港口的壽山、旗后,一舉前進到鳳鼻頭、小琉球,甚至遠至枋寮都設定了反登陸火力支撐點。然而,這一切依舊是紙上談兵,沒有真的實現。
曇花一現的南進基地
為了反制盟軍取道北越(法國屬地)支援重慶,日軍趁著法國維琪政府建立之際,一九四◯年九月斷然揮軍北越。這起行動由南支方面軍執行,預告了「南進」可能成真。海軍的左營軍港及各大航空基地迅速開工,陸軍也新建潮州、佳冬等南進機場。更重要的是,為了打造南進兵站,陸軍在高雄創建了「台灣兵器補給廠」,並且大規模擴編「台灣陸軍倉庫」。
一九四一年七月,高雄要塞發布徵召令,九月終於成軍。同時,離台多年的海部隊(第48師團)也從華南返回台灣,短暫整補,三個月後投入菲律賓戰場,直到終戰再也沒有回來了。
戰備下達:首日為一九四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來自北方的部隊大量集結於台灣,陸海軍新造飛行場也不斷進駐航空隊。十二月八日開戰,飛機從台灣起飛,部隊從高雄馬公出海。陸海皆傳捷報,半年後戰線已經推進到印尼。
勝利來得太快,前線遠在台灣千里之外,南進基地名存實亡。好不容易盼到的戰爭景氣,只維持不到兩年。台灣島上尚未完成的陸海軍建設,預算都遭到凍結。台灣只不過是南方圈與本土聯絡的一個中間點,地位一落千丈。左營港、新高港和燃料廠計畫延宕,未完成的航空基地無限期展延。已完成的基地空無一人,因為戰鬥部隊早就遠颺,他們再也沒能回到台灣。
南進時代結束
本島防禦部隊也同時縮編了。高雄要塞砲兵從二個大隊縮減為一個大隊,小琉球、枋寮海岸展開的大砲全部拖回壽山,要塞防禦圈大幅縮小,侷限到高雄港入口而已。至於反登陸海防,也從枋寮一舉退縮回到大林浦。南進大本營的高雄尚且如此,基隆、澎湖更加寂寥。
最慘的要算是台灣守備隊了。事變前全台僅兩個聯隊的規模,軍民比例原本就是全日本最低的。七七事變後兩個聯隊都出征,組成「台灣旅團」投入大陸戰場,最後落腳海南島,接受第六師團贈送的一個聯隊,勉強組成有史以來第一支「台灣師」──第48師團海部隊。海部隊短暫回台不到三個月,又投入南方戰場再也沒能回家。台灣島上只剩下留守部隊,補充海部隊在前線的損耗。台灣島上日本人只有三十萬,其餘五百五十萬台灣人都免當兵。為此,喊了很久的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終於實施,錄取極少數的台灣兵,唯一的用處就是補充海部隊的損耗罷了。
一九四三年五月,為了創建北千島要塞,澎湖砲兵第一中隊被抽調,還帶走全要塞最有用的2門十五加。
築城觀念的演變
在平時,要塞築城業務屬陸軍省轄下的「築城部」,作戰部隊並不參與構工。日本是島國,沒有陸地國界,當然不重視陸上築城,築城部的作品全都是港防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法邊界上瘋狂的國界築城,也沒有感染到日軍。當陸戰主流從野戰轉為壕溝戰,野戰構工大量水泥化、裝甲化之後,陣地事實上已經「要塞化」了。傳統上以臨時工事和永久工事作為野戰與要塞的區分,已經沒有意義。作戰部隊既然得在戰地自己構工,當然就要掌握築城技術與建築資材,這種想法在日軍尚未普及。
七七事變以來,面對觀念和武器相對落後的中國軍隊,日軍沒有機會反省。一旦遭遇蘇聯,日軍才體認到築城的重要性,但這僅限於曾和蘇軍接觸的關東軍,其他部隊仍未改變。一九三五年起,關東軍設立築城專屬機構,並且從關內(山東、河北)招募大量華工,在滿州與蘇聯交界國境上展開野戰工事。經歷諾門罕事件的教訓,一九四◯年後築城進入第二階段,將野戰工事提升到要塞等級,和蘇聯作築城競賽。
(……)
馬特洛塔(摘文)
馬特洛是地名,位於地中海的科西嘉島上。一七九四年英海軍強大的兩艘戰艦在此遭遇一座不起眼的岸防小塔,竟然久攻不下。這個以小搏大、獨立持久的設計傳回英國,在英格蘭海岸遍地開花。
馬特洛塔的精神是小而獨立。圓形外牆廣開射口,頂樓架設一門可以360度迴旋的大砲,底層囤積軍需品和維生物資,構成一個火力支撐點。自由迴旋的頂樓大砲,能夠有效對付移動目標,為海岸防禦所必備。
十九世紀下半葉起,槍砲、火藥,和混凝土造成一波波軍事技術革命。磚石造的馬特洛塔已經過時,但這種獨立戰鬥的火力支撐點,卻完全符合新時代的精神。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後,馬特洛塔不但防爆效果更佳、塔身也更苗條。塔壁變薄以後,射口的設計更加靈活,而機關槍砲的發明則讓火力更加強大。隨著飛機坦克加入戰場,塔頂迴旋砲也從反艦艇變化出防空、反空降與反戰車等各種新用途。
日本明治建軍以來,雖然也曾仿效英國建造岸防馬特洛塔,但並未制式化。專司要塞築城業務的陸軍省築城本部,在大砲巨艦的時代風潮下,僅關注可以架設反艦巨砲的堡壘砲台,忽視被動防禦的岸防小堡。日清、日俄戰爭以來,不論海陸軍都是要出海開疆闢土的,不須浪費精神在國土防衛上。
第一次大戰後,混凝土造的小型機關槍砲堡成為壕溝戰的火力核心,日軍對此仍不在意,並未修改過時的野戰築城教範,也未設計適合自己武器規格的碉堡。一九三○年代,關東軍在滿州和外蒙古等邊境遭遇蘇聯軍隊時,前線部隊才體會到武器和築城的落後。東京的築城本部已經和前線脫節,此時關東軍也只能自求多福。
一九四四年重啟戰備時,台灣軍也不能依賴築城本部了。「台灣軍築城班」只能自力救濟,邊學邊作邊修正。他們設計了一款「防空塔」,可視為初試啼聲的「創意習作」,但並未成成熟到足以制式化,因此也未推廣開來。台灣各地的馬特洛塔結構差異很大,由不同部隊設計施工,適合不同武器,配列的戰鬥位置也不盡相同。對於講求制式的日軍來說,這些構工可以說還在摸索階段,尚未成熟。時至今日,試誤和修改的演化痕跡,反而成為馬特洛塔的趣味所在呢!
(……)
穹窖是最後的歸宿 全面洞窟化的時代來臨(摘文)
一九四四年十月,美軍登陸雷伊泰島,日本內地增援部隊南下,台灣島上星部隊與鐵部隊也奉命脫離第十方面軍,即刻開拔前往菲律賓。十二月美軍登陸呂宋、一月登陸仁牙因灣。這段期間日本船團受到美軍潛水艇瘋狂攻擊,許多部隊尚未投入南方戰場,就在海上陣亡了。高雄港收容許多受損船隻,有些上岸部隊再也等不到南下船隻,只好就地編入第十方面軍。其中第19師殘餘部隊改組重編為第103獨立旅團,代號破竹部隊,進駐螺底山要塞。
一九四五年一月馬尼拉戰事大致底定後,美軍迅速重建蘇比克灣與克拉克空軍基地,第五航空軍大規模進駐,南台灣已經完全籠罩在美軍威力轟炸之下,高雄港完全癱瘓。
基隆港是台灣最後的門戶,一月中武部隊和劍部隊抵台,部分兵力已在海上損失。同時間最後一梯次大規模燃料彈藥到港,有驚無險順利登陸疏散,直到二月中,命部隊登陸之後,台灣對外海運可說完全斷絕。此時美軍在呂宋島北部的航空基地也完成設定,全台灣都逃不過空襲。
海運斷絕之後,內陸運輸緊接著動搖。美軍對台灣執行戰略轟炸,目的並非登陸台灣,而是要將台灣孤立於主要戰場之外,不能發揮作用。繼港灣與飛行場之後,鐵公路重要橋梁和大型工廠成為轟炸目標。工業生產和運輸遭到破壞,農業和礦業也就不保,飢荒已是遲早的事了。
築城所需的水泥和鋼筋,進入一九四五年就逐漸枯竭了,唯一解決之道只有徹底洞窟化,才能將水泥使用量降到最低。消耗大量水泥的掩體、框舍和馬特洛塔,都要重新檢討,尚未施工者盡量潛入地底成為「穹窖」。物資窘迫的同時,台灣島卻湧入大量的部隊。坑道挖掘消耗人力,但能達到節約建材的效果,最適合時下台灣。
英文「CASEMATE」被日軍譯為「穹窖」,最初是指堡壘外牆上所開火砲射口,其內部為拱頂與側壁一體成型的磚石造空間。「穹」意味拱頂,「窖」則是地下室。作為砲的射擊位置,位於堡壘頂部露天的習慣上稱為「砲台」,地面上有遮頂有側牆的稱為「框舍」,半地穴而有遮蓋的稱為「掩體」,隧道式挖掘而成的稱為「穹窖」。
形形色色的防禦構工,在歐洲都已歷經幾百年演變,各種名稱隨時代改變,也因地區而異。日本創建新軍時,以漢字翻譯一八七○年代的西洋用語,制定為專有名詞,不會混淆。然而,一九一○年代第一次大戰後,築城構工迅速混凝土化和電氣化。除了防護力大增,通風、照明、通訊更是大幅躍進,大規模地下化築城得以實現,著名的馬奇諾防線即為一例。舊的名詞無法描述新的設計,各國紛紛以「型號」來指涉各種構工型式,就像兵器一樣。
日軍築城技術之落後,尤以陸上築城特別顯著。當一九三○年代關東軍與蘇聯軍對峙時,前線部隊才體認到現代化混凝土築城之重要性。日文「特火點」,就是來自俄文的音譯。
總之,戰爭最後一年,洞窟化已是全面的趨勢。不只槍砲掩體要洞窟化,倉儲、生活起居也都全面洞窟化。不管美軍在何處登陸,登陸後向何處推進,日軍只在自己構築的陣地內接戰,或向近距離通過的敵人偷襲。
所以說:「戰死沙灘者,最為不忠不義」,穹窖才是台灣軍最後的歸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