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我們可以聊聊嗎?」母親與女兒的談話
我應該冒著看似漠不關心的風險「避開」這個話題呢?還是要冒著讓對方更受傷的風險來「表示關心」,甚至讓人覺得自己很多事?
我女兒可以在一瞬間讓我整天的好心情瞬間變成黑白。一位兩個女兒都已經30歲的媽媽說了這句話。另一位女性告訴我:「有時候,我跟媽媽聊電話,明明前一刻都好好的,但是她突然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讓我氣到直接掛掉電話。事後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會這麼做,因為我從來不會這樣的。」
但是我也聽過這樣的案例:「沒有人像我媽媽一樣支持我、讓我感到自在,她總是站在我這邊。」另一位有個成年女兒的母親也說:「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跟我女兒的關係很親近,尤其是我和我的母親並不親密。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彌補作用和撫慰。」
母女對話潛藏著幸福與危機
的確,母親與女兒之間都能在彼此身上得到極大的撫慰及痛苦。一對母女的對話方式,往往好過或糟過任何人,然而這兩種極端值可能同時存在。曾經就有這麼一個案例,一對姊妹在醫院電梯中聊著瀕臨病危的母親,「她走了妳會怎樣?」一位女兒問著;另一位則這麼說:「一方面覺得沒了她我該怎麼辦?另一方面又覺得,好樣的,這個巫婆死了!」
這位女兒覺得「沒有她我該怎麼辦?」這句話的背後是直覺地反映出母女之間熱切的連結。身為女兒們,想跟自己的母親說話可能是一件來自內心深處、近乎身體渴望的「需求」,無論她就住在隔壁或是另個國家,甚至早已不在人世了。但是把自己的母親視為具有巫術般的邪惡女人,也充份地反映出母親對自己的態度是:只要一次拒絕、一句不認同的話、或者把妳當小孩對待,就可能會燃起妳心中怒火,造成自己極大痛苦的正常反應。這就像美國流行文化一樣,是那麼徹底地融入每個人的生活中,然而女兒們也總是將母親給「浪漫化」或「妖魔化」。只是當我們遊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歸功於我的母親」和「我人生裡所有問題都是我母親的錯」之間時,兩種說法都裝載著滿溢的情緒。在這之中使我感到訝異的是,許多女性在談及自己母親的email裡都說:「我是邊哭邊寫下這封email的」。
身為母親的女性們,也在類似的情緒中掙扎著,在這些媽媽們的心中,混雜著想成為好母親的巨大責任、為女兒付出的心情,就跟她們曾是女兒時,想要給予的協助或是關心,卻受到冷落或被視為批評與惡意干涉時所受的傷害是一樣強大。令人訝異的是,這些情緒拉扯會持續到女兒長大成人後,但這可不是件好事啊。
一位60歲的母親曾說:「我常覺得,等我女兒長大了,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到時候我們會成為朋友,就可以好好相處。」事實上妳會發現,當自己越來越老後,母女間給彼此的傷害越來越深,再加上同樣身為女人的角色,所有母親對女兒的複雜情緒,都會造成非常令人失落甚至是困惑的結果,無形之間將形成「傷害」,使得母女間的爭執可能來自最瑣碎、看似毫無意義的小事。以下是我的學生凱瑟琳的例子:
「妳要把番茄切成四等分嗎?」凱瑟琳在準備沙拉的時候,耳邊傳來媽媽的聲音。
凱瑟琳僵住了,而且心跳加快,但她隨即回答「對,沒錯。」這時媽媽回話:「喔,好吧!」從母親的聲音與表情裡,讓凱瑟琳忍不住問:「這麼做,不對嗎?」
「沒有,」媽媽回她,「只是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將番茄切片」。
凱瑟琳簡短地說:「好。」但當她將番茄切片時,心裡想著:難道妳就不能別讓我知道妳認為的做法嗎?
我敢打賭,凱瑟琳的媽媽一定覺得自己不過是問了個切番茄的問題而已。可是母女之間還有什麼比這更瑣碎?但是真正令凱瑟琳生氣的是,這番建議是媽媽在說:「妳什麼都不懂,我才懂。」當女兒因為看似無害的瑣碎小事而感到煩躁或憤怒時,母親們最終都會認為,跟自己的女兒講話得如履薄冰、字字句句小心斟酌。
這些看似母親給予女兒指示的問題或說法引起女兒們過大反應的原因在,它挑起了母女關係的核心難題:「關心」與「控制」。大多數的母女關係是比任何關係都來得緊密,然而這種緊密的背後,往往帶著「需求」,實質上是對對方的「渴望」,這是一種想知道自己的言行將影響對方多少的欲望,但是也造成了對方覺得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因此任何出於關心的言行裡,都能被解讀成另一方想要控制自己。以下這位女士說的這段話,便是母女關係中有如「雙面刃」的最佳寫照:「我的女兒以前天天打電話給我,我也很喜歡她打來,但後來她不再打了。我知道,她結婚了,生活變得更忙碌,她覺得要切斷一些牽掛。我了解,但是我還是很想念她的電話。」這句「切斷一些牽掛」充份展現關心與控制裡的一體兩面,然而在「牽掛」和「密切聯繫」裡也代表著「束縛」,令人感受到被控制與不自由。
還有另一種使母女間的小意見或是建議,最後成為導火線的案例,就是因為某一方缺乏自信心的緣故。試想看看,換做任何人說了這些話都會令人生氣了,更何況這個意見是出自自己最在乎的「媽媽」身上,也就特別讓人感到受傷。結果,所有小事都能演變成母女間的大問題:妳了解我嗎?能接受我嗎?當母親對女兒,亦或是女兒對母親的回應是肯定的,便成了一種確認這一切是沒問題的。但是當她們似乎在說:「不,妳做的不對」,之後可能造成女兒們內心世界開始動搖,心裡想著:媽媽是在懷疑我做的事、以及我的身分認同,是否哪裡出了問題。
「我沒意見」?
蘿芮恩的媽媽住在老人社區,她搬去與媽媽同住一個星期。有天傍晚,她們正準備前往餐廳吃晚餐:
蘿芮恩要出門時,媽媽停了下來,用雙眼從頭到腳地看了蘿芮恩一遍,開口問了:「妳不會要穿這樣吧?」
「不行嗎?」蘿芮恩問,血壓開始升高,「哪裡不對嗎?」
「嗯……社區裡的人去吃晚餐都會穿得漂亮一點,只是這樣而已啦。」媽媽解釋著,卻因為暗示蘿芮恩穿得不漂亮而惹惱了女兒。
媽媽的問題常讓蘿芮恩抓狂,因為那些話聽起來顯然都不是問句。「為什麼妳老是對我的衣服有意見?」蘿芮恩問。
媽媽用受傷的表情看著她,好像蘿芮恩是壞人一樣。隨後媽媽便說:「我沒有意見,」並反駁著,「我只是想說,妳可能會想穿別的。」
要了解蘿芮恩「聽到的」和她媽媽「說的」之間的差異,得先了解語言中「字面訊息」和「隱含訊息」的差異。當媽媽說:「我沒有意見」,指的是「字面上」的意思,但是蘿芮恩從媽媽否定的語氣裡聽到則是「隱含訊息」,也就是她認為母親「話裡有話」。與人溝通時,我們說出口的每件事都有蘊含著兩種層面。字面訊息是字典定義,是由大部分人都同意的字義。但是人們的差異往往在於如何「解讀」這些字,而解讀這些隱含訊息,則攸關當事者是如何表達,或是與事件的來龍去脈有關。而大多的情緒反應往往是因「隱含訊息」而起的。
當蘿芮恩的媽媽說:「我沒有意見,」她所表達的正是字面含意,並掌控這個訊息,僅承擔字面意義的責任。只是當一方聲稱自己說的是字面含意時,是很難辯駁分曉的,因為最後爭吵的都是「字面」上的意思,但是讓人不開心的卻是「隱含」訊息。不是部份語句中都有著隱含訊息或含意,其他的就沒有。實際上,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有隱含訊息,都在暗指著我們的話該如何解讀:這是認真的或是個玩笑?是不耐煩或是好意?很多時候,我們在無意間解讀或溝通了隱含訊息,是因為它顯而易見地將說者和聽者都推往同一個方向。只有當說者試圖表達的隱含訊息,或是與聽者認知到的不符時,我們才會注意並質疑是否對方話中有話。
蘿芮恩將媽媽的提問句視為一種「否定訊號」,同時回溯過去的對話來確定其中的隱含訊息。她數不清有多少次媽媽總說:「妳要穿這樣?」於是,這成了母女對話讓人感到窩心或是令人跳腳的結果,因為這些對話都蘊含打從女兒出生時便存在的冗長對話歷史,以致於任何一方在某一個時刻說的任何話,不僅僅是當下說出的句子而已,它還包括過去兩人的所有對話紀錄,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最後,我們預期著對方說出某些話,並用我們熟悉的方式去解讀它。
即使是送禮,一個顯然是表示關心的舉動,都可能因為過往的對話經驗而隱含了批評的訊息。如果一個女兒送給藝術家母親一張高級服飾店的禮券做為禮物,但是女兒曾經一再地告訴她:「媽,妳已經有年紀了,別再穿嬉皮風的衣服了。」那麼,這份禮物極有可能被退回。又或是一位母親清楚地告知女兒無法忍受她髒亂的廚房,然後在未來的某一天送女兒高級餐架組,那麼這份禮物可能被視為一種批評。這種結果往往造成,送禮者感受到收禮者對自己的慷慨不買帳,但是這和禮物「本身」傳遞的訊息無關,反倒和隱含訊息有關,然而這個隱含訊息,則源自於彼此過往的對話記錄。
家人之間總有著冗長的對話紀錄,不僅和聽者是「如何詮釋文字」有關,也和說者的「用字習慣」有關。一位常與我聊天的母親說:「言語就像開關一樣,可以撫慰人心也可以傷人。在跟孩子們聊天時,我說的話常常變得很傷人。我知道不該用那些字眼,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了。我知道孩子們的地雷,所以知道他們聽到什麼會不高興;如果我因為他們說的話而受傷,我就會說出一些也傷害他們的話。」
這是一種介於直覺反應和故意之間的模糊地帶,這位母親的這番話,完全表達出字面含意之外的力量,更強調了我們是如何用過往經驗詮釋當下的對話。這也說明著字面訊息和隱藏訊息的差異。我將在本書將檢視這些對話中隱藏的重要訊息。
(本章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