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九種常見的不健康母女關係(節錄)
上一章介紹了母職對女兒人格發展影響最大的六個方面。認識了這些基本「營養素」,有助於理解在各種不健康的母女關係中,發生了什麼缺損。在這一章中,我們就來討論九種常見的不健康母女關係類型。
閱讀這一章時,妳多半會好奇:「我和母親的關係到底是哪種類型呢?」
有必要再次強調,這些類型(包括下一章要介紹的六種類型)之間並不是彼此排斥。妳和母親的關係可能以一種類型為主,又混合了其他幾種類型,並在幾十年的漫長歲月中逐漸演變、更替。
第三節 焦慮、控制型的母親和備感束縛的女兒
一些女兒會抱怨母親控制慾很強。那什麼叫控制慾呢?
控制就像一根綁在對方身上的繩子,有時是必要的,就像嬰幼兒學步階段,有的父母會用專門的繩帶束縛在孩子身上,另一頭牽在自己手裡,以防孩子摔倒;有時控制卻是多餘的,甚至讓人痛苦,就像孩子已經可以安全奔跑時,仍要用這樣的繩帶將他們束縛。
控制是不是過分,取決於控制方式和程度是否和孩子的發展狀態匹配。
比如對一個十歲的孩子,要求他晚上九點前必須回家,去哪裡、和誰一起玩都要告訴父母,這樣的做法並不過分,甚至非常必要。
但對一個二十歲的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了!),這樣的要求可能就沒必要了。
許多母親都對女兒有超出必要範圍的控制,比如有的母親會要求已經成年的女兒:
l 按照母親覺得「得體」的方式穿衣服。
l 交往的朋友,無論男女,都必須清楚對方的家世底細,並徵得自己的同意。
l 和誰一起出去玩、做了什麼,都要如實地告知自己。
l 涉及人生選擇的大事,比如考試填志願、找工作、定居、買房、擇偶等,都必須先經過母親的同意。
這些要求算不算「過度控制」呢?這是母女之間,甚至兩代人之間經常爭議的話題。如果女兒和同齡的閨蜜說:「我都二十歲了,我媽還用這些要求來約束我。」閨蜜可能會深表同情:「是啊,都什麼時代了,還這麼古板!」
而如果母親去跟她的同齡朋友抱怨:「我就給她提了一點要求,她居然覺得我過分,真讓人生氣。」對方可能也十分理解:「是啊,妳這都是為她好啊!女孩不好養,現在壞人那麼多,出事怎麼得了?等她以後嫁人,自己當了媽,才會明白妳的一片苦心。」
母女之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代溝呢?恐怕是因為她們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二十世紀八○年代到二○○○年前後出生的女性,看到的是一個經濟日漸繁榮、生活日趨豐富、相對安全的世界,自然也會想參與這種繁榮和豐富,她們早早學會打扮自己,參與同齡人的各種活動和交際,甚至發生一些浪漫的愛情故事。
而二十世紀五○年代到七○年代出生的女性,雖然她們在成年之後也看到了世界的繁榮和豐富,但很難切身感受這些東西。相反的,她們的心靈常常留在過去,活在自己早年看到的世界裡。
許多人無法理解自己的父母,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拿著退休金不愁吃喝,卻願意為了買便宜的白菜,忍著膝蓋疼痛,提前半小時到超市門口排隊;每次來看子女,都要帶一大堆食物把冰箱塞滿;買來的東西用一段時間卻找個藉口退掉,還自以為占了便宜……。其實他們既不是「素質低」,也不是「想不開」,只是心靈還活在過去飢餓和匱乏的創傷中,因而保存著當時情景下的最佳生存策略。
有些母親對早年經歷的事情諱莫如深,拒絕討論,故而感受層面留下的陰影更難驅散。她們總覺得這個世界不安全、不友好,四處布滿陷阱、潛伏著危險。她們會被各種負面的社會新聞吸引,因為這些訊息激發的焦慮和不安,正和她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相吻合。
正值青春的女兒則難以理解母親的這種態度。因為她們一路讀著教科書長大,被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所吸引:流行的服飾、剛上市的科技產品、好看的電影動漫、偶像的最新動態……。
除了時代變遷的因素之外,女兒和母親由於年齡的差異,她們之間當然也存在著「風險偏好」的差異。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未經世事者,總是更敢於冒險。
公園裡剛學會走路的孩子,看到幾公尺遠的牽牛花,會快速往前走,只想立刻抓在手裡。身後的母親則一下子繃緊了神經,擔心路上有石頭、青苔、臺階,或溜直排輪的孩子朝這邊衝過來,所以她要立刻上前拉住孩子。
這種「拉扯」,通常會在家長和孩子之間持續很多年。
但是如果母親由於創傷導致的不安全感、被拋棄的恐懼,甚至被害妄想過於強烈,她對女兒的控制就會超出常態,讓人窒息。
l 生存安全感不足的母親,可能會在女兒牙牙學語時,就教她數學和英語,希望她一路學習優秀(且僅僅學習優秀,體育、文藝、外表穿著,都不要出眾);在出類拔萃的女兒終於畢業後,又要求她從事一份穩定的工作,例如醫生、公務員、教師,全然不顧及女兒個人的興趣和潛力。
l 有被拋棄恐懼的母親,早年可能沒有穩定的情感依戀對象,所以下意識希望女兒來扮演這個角色。她們喜歡即時掌握女兒的各種動態,也許嘴上說「為了妳的安全」,但其實是擔心女兒「拋棄」自己。有的母親會希望女兒秒回訊息,如果女兒沒有接電話,就會懷疑她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有的母親會以各種理由阻止女兒去外地求學或工作;還有的母親不能接受女兒有任何自己不知道的「小祕密」——在她們看來,「祕密」意味著「隔心」,「隔心」意味著背叛和拋棄。
l 有被害妄想的母親,則會時常用負面的社會新聞案例對女兒進行說教。
備受束縛的女兒,起初多半會接受母親的控制,犧牲自己的感受和願望,以維持和母親的良好關係。但當她們的自我力量累積起來時,可能就會開始反抗母親。
這種反抗有時是明顯的,比如生氣、發火、爭吵;有時則是隱祕的、無意識的,女兒自己也察覺不到。比如母親想讓女兒用功學習,女兒卻常常對著書本發呆;母女二人一起出門旅遊,「一不小心」就走散,女兒的手機還偏偏沒電。
過度的控制遲早會引發反抗,兩、三歲的孩子會透過亂扔食物反抗父母;青春期的孩子可能透過拒絕穿衛生褲或早戀來反抗;到了青年時期,這種反抗則可能是放棄自己的學業,或嫁給一個並不適合自己的人;到了中年,則可能會辭職、出軌、離婚……,反抗發生得越晚,破壞性越大。
當女兒意識到自己在反抗母親時,也許表面氣勢洶洶,但內心常有很多複雜的感受。
l 自責——「媽媽為我付出了這麼多,我居然還和她對抗。」
l 羞恥——「我這麼不孝順,沒臉見人了。」
l 失望——「為什麼媽媽不是我希望的那個樣子呢?」
l 恐懼——「我這樣對媽媽,她會不會不愛我?會不會憎恨我?」
l 同理心——當自己的反抗讓母親難過時,自己也會感到難過,彷彿受到了母親情緒的感染。
而母親意識到孩子在反抗時,也會有各種複雜的反應。
l 憤怒——女兒居然反抗自己。
l 委屈——女兒不能明白「當媽的一片苦心」。
l 被背叛和被拋棄感——女兒從此不屬於自己,唯一一個無條件服從自己的人沒有了。
l 焦慮和恐慌,被害妄想被激起——「女兒這麼倔強,一定會吃虧的!真的吃虧了將來怎麼辦才好?」
l 失望——「女兒不會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了。」
如果母親不願體會失望的感覺,可能會加大控制力度,要麼用強勢的手段進一步壓制、掌控女兒,要麼用「弱勢」的手段,讓自己顯得可憐,甚至無意識地引發某種疾病,以此來脅迫女兒屈服。
另一種更嚴重的常見控制手段是下一節要介紹的內疚感控制。
第五章/母親糾纏的愛來自何處?(節錄)
每個人都是歷史(個人歷史和社會歷史)創傷的承載者,母親如今的樣子,是由她過往的經歷塑造而成。作為她的孩子,想必多少會從親戚口中,聽過母親年輕時,甚至是幼年時的各種故事。怎樣理解這些故事,怎樣把它們和母親當前的行為模式聯繫起來看待,這些行為模式背後到底有怎樣的創傷?這就是本章要討論的內容。
很多人被別人傷害時,常常不由自主地說:「他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很多女兒內心也一定有過這樣的「疑問」:「媽媽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啊?!」
千萬不要急著帶這個「疑問」進入關於母親性格成因的心理學探討。需要先仔細品味內心中的這句話,確定它到底是在表達好奇心,還是在鳴不平。
如果它只是在鳴不平,而並沒有什麼好奇心,那麼強行去理解母親的性格成因,只會讓妳感覺更加彆扭。
受到傷害的人需要先對自己負責,想辦法走出創傷,保護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如果妳想對加害者還以顏色,也是人之常情。但受害者絕對沒有義務理解加害者,甚至沒有義務去瞭解,除非這種瞭解最終是對自己有好處。
很多心理諮商師過於強調要理解父母、與父母和解。這可能因為他們內心非常害怕衝突和疏離。當他們把這種態度灌輸給個案時,常常會導致負面的結果:受傷的孩子不僅做不到理解父母,與父母和解,反而因為這種自我要求,深深壓抑了自己的憤怒、憎恨、怨懟、失望、攻擊性等,無法實現真正的成長。
所以,這一章的內容你可以不看,除非你想知道母親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第四節:母親為什麼會沒有同理心?
在大家潛意識裡,母親是最疼孩子的,她最能體會孩子的痛苦,也最有意願緩解這些痛苦。但在有問題的母女關係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對女兒毫無同理心的母親。
缺乏同理心會影響許多母職的發揮:無法成為女兒的鏡子,給不了女兒及時的響應,更無法承載和調節女兒的情緒。本書第三章和第四章介紹的十五種不健康的母女關係裡,大部分母親或多或少都缺乏同理心。
為什麼有的母親會缺乏同理心呢?常見的是下面兩種情況。
l 母親本來就沒有同理心。
準確體會他人的感受,是一種高級的心理功能。小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表現得缺乏同理心,累了、困了、餓了、想找人玩、要撒潑胡鬧的時候,並不會在意大人是不是剛下班回來、是不是生病了只能躺著、是不是剛被公司辭退滿懷憂慮……。
如果母親在心理上沒有發育成熟,就會缺乏同理心。她只想著怎樣讓女兒聽自己的話,做自己認為對的事,照顧和滿足自己。她一味朝女兒發洩情緒,而不會去想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會不會太辛苦、太困難、太恐怖、太痛苦。
l 母親的同理心被磨掉了。
不少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前,是很有同理心的。她們會餵食流浪貓狗,有條件會撿回家養;她們喜歡看「黛玉葬花」,悉心照料買回來的盆栽,甚至和盆栽說話;和朋友出去聚餐,吃不完會打包回家,因為「非洲那麼多孩子在挨餓」;看電影看到血腥的畫面,她們會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覺得「好疼」、「好慘」。
做了幾年母親後,這一切奇妙地改變了。菜市場買來的活魚、活雞、活鴨,她們捲起袖子現殺,眼都不眨一下;孩子不用功學習,她們下手也毫不手軟。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母親」是一份無法辭退的工作。孩子生下來,就得一直養下去,無論遭遇怎樣的變故,都得想方設法照顧。如果周圍環境給母親的支持不夠,母親很容易耗盡心力,失去同理心。
第五節:母親無法面對自身的匱乏和荒蕪
在有些人看來,女性不論怎樣優秀,只要她還是單身,沒有丈夫和孩子,似乎就不算是成功。
女性年輕時,也許會感受到自己的才華和美貌,認為這都是自己的資本。但結婚後,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操持家務、相夫教子上,才華停滯不前,美貌逐漸褪去,她開始覺得,自己擁有的最大財富是丈夫和孩子。
在母女關係中,這樣的母親會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女兒身上,甚至到女兒成年之後也無法關注自己。她事無鉅細,一切都從女兒的角度考慮。女兒高興她就開心,女兒悲傷她也難過,彷彿在為女兒而活。這會讓女兒感到窒息,並認為母親「沒有自我」。
成家立業的女兒也許會對母親說:「現在我什麼都很好,妳也不用操心啦。妳退休在家,有什麼感興趣的事就去做,充實自己的生活,我會全力支持妳。」
母親會說好。隔天又打電話給女兒:「妳最愛吃的水果上市了,我特地去批發市場買了一箱,給妳拿過去好不好?」
女兒如果生起氣來,母親也許會說:「我就妳這麼一個女兒,關心妳就是我感興趣的事啊。」
在一些嚴重的個案中,女兒為了配合母親的這種需要,會下意識停留在無法獨立生活的狀態,看似是自己發展遲緩,實則是在滿足母親的需求,讓母親可以透過照顧女兒滿足她自己。
母親為什麼沒辦法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呢?常常是因為,如果母親把注意力轉向自己,她會痛苦地發現,她的自我就像一片荒地,這麼多年沒有得到過照料和滋養,上面幾乎什麼也沒有。她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感受,心情只能跟著家人起起伏伏;她不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吃飯總是夾其他人不吃的菜,以免浪費;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為家人付出就是她最想做的事;她沒有人生目標,一切只是為了大家都好;她甚至不那麼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只要大家公認她是個「好妻子」、「好媽媽」,她就死而無憾了。
直接面對自身的匱乏和荒蕪,可能會非常痛苦,許多人寧願選擇逃避。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些人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團糟,卻喜歡對國際局勢指指點點;有些人學業荒廢、前途未卜,卻成天操心「愛豆」(網路流行語,英文idol的音譯,意為偶像)帶的貨銷量怎麼樣;有些人親密關係一團糟,卻成天追劇「嗑CP」(網路流行語,形容非常喜歡自己所支持的螢幕或小說中的情侶),為那些虛擬人物在虛擬世界中的錯過而痛哭流涕……。
直接面對自身的匱乏和荒蕪,會讓人為自己虛度的時光而悔恨,讓人發現重重困難和壓力,體驗到排山倒海般的挫敗感,讓人開始怨恨那些自己付出過的人,甚至覺得人生不再有希望。但也唯有穿越這些痛苦,才能重建自己的內在世界,為自己而活。
母親內心持續多年的匱乏和荒蕪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滿足自己的需求,可以說是人的本能。嬰兒肚子餓了立刻大哭大鬧,看到奶瓶就拿過來,毫不客氣地咬上去大口吸吮,才不會在乎父母從酣睡中被吵醒,父母拖著疲憊的身體沖奶粉,明天還要早起上班。
四十年後,這個嬰兒成為了母親,她每天只睡五小時,從早忙到晚,幾個小時不喝一口水,等到全家坐在豐盛的餐桌前,她才開始面無表情嚼著剩菜,這似乎是她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
這四十年裡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一個人逐漸遺忘自己的所有需求,完全圍著別人的需求轉?
自我的發展需要依靠資源競爭,有時強者恆強,就像森林裡的植物,一株植物如果得到更多陽光和水分,就會長出更多枝葉和根系,從而又能獲得更多的陽光和水分。經過四十年的漫長歲月,兩顆同樣的種子長成的植物可能會有雲泥之別。
母親的「自我」這棵植物,有太多輸掉競爭的時刻。它在生命早期得到的陽光和水分就比較少,一直以來常常被要求為別的植物讓路。人們總是對她說:妳要做一個孝順的女兒、一個賢慧的妻子、一個有愛的母親、一個懂事的媳婦、一個規矩的女人……,極少有人對她說:妳做妳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