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與我-暢銷經典版
 
熱賣排行榜
紙本書
電子書
莫斯科紳士
精準寫作:寫作力...
哈佛商學院的美學...
貓咪也瘋狂(全彩...
82年生的金智英
痠痛拉筋解剖書【...
刀(奈斯博作品集...
理想的簡單飲食
看懂好電影的快樂...
當時間開始:地球...
 
母愛有毒:掙脫束縛療癒母女關係,與自己和解【附錄「情緒筆記」:四步驟消化負面情緒】
切換至電子書
母愛有毒:掙脫束縛療癒母女關係,與自己和解【附錄「情緒筆記」:四步驟消化負面情緒】

分類: 心靈宗教 > 心理勵志
書號: SB0039
作者: 于玲娜
出版社: 日出
書系: Better
出版日期: 2022-11-14
語言:繁體中文       ISBN: 9786267044759
規格: 14.8 cm * 21 cm / 平裝 / 黑色
頁數: 288 頁   
定價: 390
關鍵字: 親子關係 原生家庭 女性心理
哪裡買: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
內容簡介
妳在痛苦什麼?又在逃避什麼?妳能為自己做點什麼?
每一個受困於母女關係的女兒,都有一位內心同樣傷痕累累的母親,
如果妳被折磨得想去看心理醫生,那麼強烈推薦妳先看看這本書。
走出她對妳的限制,更自由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妳的大腦中是不是常有這樣的警報器:
一冒出「媽媽不好」的念頭,就會自動將它掩埋。
 
  有毒的母愛對我們的消極影響,並不會因為不承認、不去看就自動消失。越是輕描淡寫、越是壓抑、不肯承認,越在無形中控制我們。看似沒問題的母女關係,卻可能是人生難題的關卡所在!
 
  ◆有的媽媽不重視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認為只有努力學習,未來才能幸福,因此事事限制或打壓孩子:「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妳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有的媽媽控制欲強,一直干涉孩子:「妳要是不聽我的,將來一定會後悔!」、「那個人不好,不要和他當朋友。」、「為什麼沒接電話,妳在做什麼?」
 
  ◆有的媽媽用愧疚控制孩子:「媽媽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都是一家人,妳還跟我計較這個,會不會太不孝順了?!」 
 
  ◆當女兒意識到自己在反抗母親時,也許表面氣勢洶洶,內心卻有很多複雜的感受:自責/無助/內疚/失望/恐懼。當母親意識到孩子在反抗時,同樣有各種複雜反應:憤怒/傷心委屈/被背叛和被拋棄感/焦慮和恐慌/被害妄想。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己成年後的性格、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甚至是工作表現和人生發展,都深受童年經歷與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人就算常年遭受心理折磨、感到痛苦不堪,也不願意指責母親。我們都希望母愛無私、溫情、付出……。事實上,母親對孩子的愛可能存在人性的陰暗面:自私、控制、情緒勒索……。
 
  看似大度的「放下」,常常讓妳誤以為自己「已經好了」,
  其實內心的傷口一直在暗暗流血,因而帶來慢性的憂鬱、煩躁或身體症狀。
  
  為了掙脫不健康的母女關係,很多人會「試圖去理解母親」,下意識地希望藉此來「迅速達成虛假的諒解」,然而理解只是理解,不意味著其他,理解母親不表示要包容她的所有行為,妳仍然可以對她生氣、講道理,在一段關係中,不解決過去留下的問題,雙方就很難輕鬆且自然地往前走。 
 
  探索母親給女兒的束縛,不是要批判、指責、報復或決裂,是要找出痛苦的根源,滿懷感激地與母親保持界限,不要期待她改變——跳脫對立,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學會自我同情、自我認同,開始自我覺醒,坦然做真實的自己,改善身心狀態,掌控自己的生活。
 
  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心理師的諮詢實務經驗,以「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結構,剖析十五種不健康母女關係的根源、表現和影響:
 
  ★焦慮、控制型的母親和備感束縛的女兒 
  →表現:讀書、考試填志願、找工作、買房、擇偶、交友等,都必須先經過母親同意。
  →影響:母親不願體會失望的感覺,當得不到回應時會加大控制力度:以強勢手段壓制和掌控女兒,或用弱勢手段讓自己顯得可憐,甚至無意識地引發某種身體疾病,以此脅迫女兒屈服。
 
  ◆理解根源:母親既不是素質低也不是凡事想不開,只是心靈還活在過去匱乏的創傷中,生存安全感不足,因此保存最佳生存策略;母親早年可能沒有穩定的情感依戀對象,下意識地希望女兒來扮演這個角色。 
 
  ★姐妹式母女關係——親密與排斥的混合
  →表現:女兒和母親的關係很平等,像姊妹一樣。有時母女親密無間,團結向爸爸提出要求或一起奚落、反抗他。
  →影響:母親遇到事情時可能無法獨當一面,或是不斷拖延、逃避、依賴,把女兒推到前面。女兒凡事會直接找父親商量,開始承擔家裡的責任。女兒能向母親學習的東西太少,要花費比同齡人更多的精力為自己尋找性別榜樣。
 
  ◆理解根源:母親心理上不成熟,可能是創傷卡在某處,沒有機緣和滋養來重啟她的成長之路。一旦女兒在心理上比母親成長得快,家庭關係便會轉入其他模式,例如女兒取代了母親的位置和父親撐起家,保護母親。
 
  糾纏的親子關係,如何解脫?
  正視問題,是修復的開始。
 
  有效的心理諮商,不是避開過去造成的痛苦或尋求迅速的解決方案,而是承載、消化和穿越它們。在一段關係中,理解對方也許不是必要的,但唯一必要的是認識自己!真正的自我覺醒,往往伴隨對自己更深刻、更持久的理解,這能讓母親和女兒在糾纏羈絆、互相折磨的相處中看清母女關係的本質,走出代際創傷,最終成為相互獨立的個體,為自己打開新的自我成長空間——
 
  ★寫封信給母親,不論她在或不在,表達自己的委屈、傷心、憤怒、恐懼、無助等,喚醒和母親相處的最初記憶、溫馨的互動。
  ★當心裡對母親有所觸動時,及時把想法和感受寫下來,而非使用手機紀錄。
  ★若妳對書中的一句話或某些段落很有感觸,表示它是一個線索,能帶妳來到記憶深處,回顧過去沒有了結的事件,妳可以寫下或畫下來。
 
  本書不是要幫妳改變和母親的關係,是要幫妳回顧、反思、梳理母女關係,消除她留給妳的不良影響,因此必須嘗試理解過去的經歷,釋放對母親的各種負面情緒和痛苦,藉由看到自己內心的傷痕,將承受過的所有傷痛轉化為解放自我的力量,真正從積壓已久的關係痼疾中走出來。 
 
專業推薦
 
  書中按照心理諮詢三大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安排結構,分別介紹了母女糾纏的定義,母女糾纏的類型及其成因,以及療癒方法。于玲娜老師譯介關於母女糾纏的著作多年,終於寫出此書,匯聚研習心得。——李孟潮,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生 
 
  這是一本值得所有女性讀一讀的書,因為女性所遭受的心理困擾很多都源於自己和母親的關係,透過了解不同類型的不健康母女關係,你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和塑造著自己,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並走出她對你的限制,更好地過自己想要的人生。——Susan Kuang,《斜槓青年》作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于玲娜
 
  浙江大學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督導師,日本東京映心堂心理創辦人。具有十多年心理諮詢從業經歷,超過一萬小時諮詢經驗。在憂鬱、強迫、焦慮、恐懼、疑病以及身體化問題、輕度人格問題、女性成長、創傷陪伴等方面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長期撰寫心理學文章,並開設知識課程「如何與人格障礙型家人相處」,廣受歡迎。著作有《我抑鬱了嗎:抑鬱者自救指南》,翻譯作品有《母愛的羈絆》、《為何母愛會傷人》、《回憶、夢、思考:榮格自傳》等。
目錄
推薦序:女性覺醒自助書
序言:女性成長,從反思母愛的束縛開始
第一章/母女關係的獨特之處 
第一節:女性獨特的身體意識及其在母女之間的相互強化 
第二節:母女共享更緊湊的生活空間  
第三節:母女共同承受時間焦慮  
第四節:母職在母女之間的傳承  
第二章/不健康母女關係的本質:母職的缺失 
第一節:母親的六大職能及其完成度對女兒的影響 
第二節:職能一——母親是女兒的創造者 
第三節:職能二——母親是女兒的鏡子 
第四節:職能三——母親是女兒的性別與身分榜樣 
第五節:職能四——母親是女兒的及時響應者 
第六節:職能五——母親是女兒情緒的承載者和調節者 
第七節:職能六——母親是女兒永遠的大本營
第三章/九種常見的不健康母女關係  
第一節:「看不見」女兒的母親和「空心化」的女兒 
第二節:實用主義母親和學霸女兒  
第三節:焦慮、控制型母親和備感束縛的女兒 
第四節:內疚感控制型母親和為母親而活的女兒 
第五節:對自己人生失望的母親和「女承母志」的女兒 
第六節:自戀的母親和自卑的女兒
第七節:坐在女兒位置上的母親和沒有童年的女兒 
第八節:不適當的認同和共生關係造成母女關係孤島  
第九節:嫌棄女兒的母親和憎恨母親的女兒  
第四章/家庭結構影響下,六種不健康的母女關係  
第一節:姐妹式母女關係——親密與排斥的混合  
第二節:白雪公主和嫉妒的母親  
第三節:「爸爸是壞人」——聯手抗「敵」的母女 
第四節:「爸爸去哪裡了?」——相依為命的母女  
第五節:女承母業——大家庭中的母親與長女  
第六節:重男輕女的母親和「扶弟魔」女兒  
第五章/母親糾纏的愛來自何處? 
第一節:母親的被害妄想 
第二節:母親對被拋棄的恐懼 
第三節:母親害怕衝突和對峙 
第四節:母親為什麼會沒有同理心?
第五節:母親無法面對自身的匱乏和荒蕪 
第六節:母親自己的需求 
第六章/如何走出不健康的母女關係? 
第一節:充分的自我探索和瞭解  
第二節:識別母親的內在意象並從中獨立 
第三節:關注自己的感受和意願,學會自我滿足 
第四節:哀悼過去,接受現實,踏實地生活在其中  
第五節:了結過往恩怨:表達並化解對母親的憤怒等負面感受 
第六節:各歸各位,建立並遵守人際邊界 
第七節:尋找母愛的替代:找機會把自己重新養育一遍 
第八節:調整人際關係地圖:不要和母親生活在一個孤島上 
第九節:無畏競爭、取勝、掌權和建立新規則 
尾聲 
後記
附錄:情緒筆記
序言
 
女性成長,從反思母愛的束縛開始
 
  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自己成年以後的性格、親密關係、人際關係模式甚至學業和職場表現,都常常受到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的影響。她們開始關注自我成長,不斷探索自我,療癒內心創傷。
 
  在尋求心理諮商的人中,女性所占比例大於男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心理問題困擾的原因複雜而廣泛。如果從原生家庭的角度看,女性的精神痛苦許多都源於和母親的關係。
 
  大部分尋求心理諮商的女性,起初並沒有期待在諮詢室裡談論自己的母親。她們深受困擾的問題大多是各種難以承受的負面情緒和身體症狀,如憂鬱、焦慮、恐懼、強迫傾向、被害妄想等;或者是讓人失望的伴侶關係,如爭吵、冷戰、出軌等;或者是育兒過程的心理困難,如對孩子期待高、沒耐心、傷害孩子的想法等;或者是和上司、同事、家人的關係緊張,比如辛苦付出卻不被認可,難以抑制又無法表達憤怒,和長輩相處不快……。
 
  如果談到母親,她們可能會輕描淡寫地轉移話題:「我媽媽?她對我挺好的,我們之間沒什麼問題。」然後,她們會繼續談論她們不健康的情緒和身體、不負責任的丈夫、麻煩的孩子、索求無度的上司、自私的婆婆等。
 
  對很多女性來說,談論母親對自己的傷害,本身就是個禁忌,這會令她們感到不安,覺得母親為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自己不該談論母親的不是,甚至不該去想這個問題。
 
  但隨著諮詢的推進,她們對當前的困擾不斷抽絲剝繭、尋根溯源,逐漸揭曉的答案往往都會指向和母親的互動。
 
  ●常年的抑鬱心境有時來源於「一直沒能從母親那裡得到足夠的關注和回應。」
  ●一再容忍伴侶的家暴,不僅是因為自己的父親有家暴傾向,更是因為內化了母親在父親面前一味隱忍的態度。
  ●對一、兩歲孩子的哭鬧很不耐煩,可能是因為自己兒時哭鬧時沒有得到母親的安撫,由此留下的潛意識創傷在此時被啟動了。
  ●工作上承擔責任太多卻總感覺得不到上司的認可,有時是因為自己獲得母親關注的方式就是努力做事取悅她。
  ●覺得婆婆對自己不好,有時是因為將自己壓抑的「對母親的需求、不滿和失望」投射到了婆婆身上。
 
  意識到這些,會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接納自己,從而更有能力主動做出選擇,掌控自己的生活。
 
  談論母親給女兒帶來的傷害,並不是為了評判母親,指責她、報復她,而是為了讓我們更瞭解自身痛苦的根源,改善我們的身心狀態,真正實現人格獨立和自我成長。
 
  當然,父親也會影響女兒的人格,同時母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兒子的人格,許多圖書已經用「親子關係」這個概念概括了母女、母子、父女、父子四種關係,並討論「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那麼,為什麼還要把「母女關係」單獨提出來討論呢?
 
  二○二一年母親節時,為了給我的心理諮商工作室準備一些慶祝母親節的文案素材,我用「母親節」三個字在網上搜索圖片,找到了海量的母親節配圖,同時得到一個有趣的發現,我數了前一百張為母親慶祝節日的配圖。
 
  ●其中十五張圖,是母親和兒子在一起;
  ●其中十二張圖,是母親和一個看不出性別的嬰兒在一起;
  ●其中五張圖,母親身邊既有兒子也有女兒;
  ●其中二張圖,母親身邊環繞著一家老小;
  ●其中一張圖,母親身邊的人是父親;
  ●另外六十五張圖,都是母親和女兒在一起。
 
  這個數據讓你感到驚訝嗎?背後的原因無法用三言兩語簡單概括,但如果你有耐心讀完這本書,就不會感到驚訝了。你會發現,和其他三組親子關係相比,母女關係十分獨特,這份關係對女性的一生都有深遠影響。
 
  本書就試圖幫助女性朋友們回顧、反思、梳理自己和母親的關係,識別其中的消極影響,走出母女關係的創傷陰影,為自己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無心的壞話,
會寄放孩子一
Coach父母
學:從「教養
媽媽的心願清
家庭主夫手記
(合輯本)
孩子,我們一
起靜心吧:正
小小廚房酷食
育: 孩子的
當下的教養:
找回你的自我
母女不易碎:
寫給天下媽媽
覺醒父母:找
回你和孩子的
遜媽咪交換日
記:一樣的育
如果父母老後
難相處:如何
圖解孩子的失
控小劇場:阿
青少年身心療
癒處方箋:第
媽媽,琦琦,
和她們的女兒
謝謝你,讓我
成為爸爸:韓
當下的父母:
你是孩子自愛
圖解青少年的
難搞小劇場:
原生家庭療法
:七個步驟,
【與父母自在
相處】(三冊
圖解伴侶的衝
突小劇場:自
【打造家庭好
關係套書】(
如果父母老後
難相處(二版
孩子,我們一
起靜心吧:正
Copyright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
服務電話: (02)8913-1005 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andbooks@andbooks.com.tw Design By Devise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