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當乖小孩
蔚昀:
兩歲的孩子常常被稱作「trouble two」,彷彿他們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麻煩製造機。這點我沒有太大感覺,反倒常常打從心底佩服我兒子那無邊無盡、彷彿是個天然湧泉的旺盛精力。
有一天,他早上八點起床,到晚上十點依舊保持清醒,中間只小睡了五分鐘,這一天他可不是在室內靜靜玩玩具,或是看繪本、聽故事,他在公園結結實實玩了六小時,又是跑步、又放風箏,還玩了沙,媽媽已經快口吐白沫倒地了……
最後我強迫他進房睡覺,免不了崩潰大哭、涕淚狂流、狂踢媽媽,緊緊抱著,在嚎啕哭聲的伴奏下,我開始自顧自說起故事。幾分鐘後,我懷裡的小孩漸漸冷靜下來,晚上十點半我們一起進入夢鄉。
兒子體力超好,即使白天出門玩了幾小時,小睡後,立刻恢復電力。晚上若沒出門,就在家裡跑跑跳跳,也會學狗爬來爬去。有時我覺得他像顆彈跳球,東玩西玩,一刻也不得閒,即便好好坐下來了,也嘰哩咕嚕說個不停,他會跟玩具說話,跟我們說自編故事,跟貓狗說話,真是忙翻了。
我以為這是多數兩歲兒的生活常態,直到朋友提到孩子入幼兒園不到一個月,就被老師要求帶去鑑定是否過動,而他的孩子只是常常上課說話、比較活潑外向,她平常鮮少和孩子說「不」,而是先說明,為什麼可能產生危險?有沒有防礙或影響到別人?母子兩人一起討論後,再讓兒子想一想,該怎麼做才好。
但老師剛好相反,總是先說「不行」,「為什麼?」孩子問,老師解釋後,孩子就像平常和媽媽對談一樣,說出自己的想法。可能老師沒有太多時間解釋,一旦無法成功說服,不願聽從指示的孩子,就會隨著自己的心意坐在地上或站起來。
朋友一邊說,我一邊冒冷汗,這根本提前預演我兒子的未來校園生活,
檢視我們從公幼到大學的師生比,公立幼兒園一班有三十人,兩個老師負責,一人照顧十五個孩子,國小是三十人一班,國高中又多一些,大學還有近百人的大班級授課呢!
我們的老師,從一開始就沒有辦法有耐心、有時間、有足夠的體力,去關照每一個不同特質的孩子。
@是「過動」還是「活潑好動」?
在我小時候,社會對於精神疾病沒有這麼多的了解與知識,責罵、威脅、棍棒是最好用的校園管教方式。如今能接受體罰的家長越來越少,成人卻開始動不動就把過動掛在嘴邊,希望孩子趕快去看醫生吃藥,越沒有自己的聲音越好。
作為成人,我們真的能夠正確分辨所謂的「過動」與「活潑好動」嗎?這之間有沒有任何客觀、科學的分野?
在二○一五年衛生福利部出版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小冊子裡,列出臨床上的診斷準則,大家不妨藉著以下的項目,想想自己是否具備過動特質。
無法密切注意細節,經常粗心犯錯
無法維持注意力
經常看起來不專心聽他人講話
無法完全的遵照指示把事情做完
對規劃工作及活動有困難
逃避、排斥參與需全神貫注的功課與活動
經常遺失物品
容易受外界刺激影響分心
經常遺忘事物
經常手忙腳亂,坐著也是扭動不安
需好好坐在座位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
過度的四處奔跑、攀爬
無法安靜下來
經常處於活躍狀態
一直講話或發出吵鬧聲
在問題未說完就搶答
需輪流的場合無法等待
在遊戲與一般對話時,常打斷或侵擾他人
說來好笑,這十八項標準,我竟然幾乎條條中獎!你又命中多少呢?如果我們因此判斷孩子過動,必須服用藥物,那我又該吃什麼藥?用藥物來強迫孩子安靜下來的作法,實在讓我太不安了。我更想知道,如果現在的孩子比較無法集中注意力,那是怎麼造成的?又該如何補救?
@孩子天性受到的誤解與壓抑
每次去公園,我總能看到好多連玩耍自由都喪失的孩子。溜滑梯越來越矮,而且必須從上往下滑,盪鞦韆要乖乖坐著盪(我還曾聽過家長要求只能盪十下,當眾一、二、三……一聲聲數出來),在室內的親子館或兒童圖書館,家長或館員一直提醒「安靜、小聲!」既然這些環境就是為了孩子而設,為什麼我們忘了孩子的特質與活動需求呢?小孩看起來「很過動」,是個人問題還是環境造成?
台語有個詞「猴山仔」,將孩子描述成靈性高、情緒豐沛、好動活潑的小猴子,他們看到高處就想爬,看到平衡木就跳上去,堅持走在人行道的某一側,不懂變通。當你忽視他時,他會大叫引人注意,在安靜的場合特別想說話唱歌。
當父母的生活越來越融入這座城市的規矩,孩子活動的需求越來越難被滿足。雙薪家庭大多不得已先把孩子送到保母家,三歲時再送入幼兒園,一歲的孩子、二歲的孩子、三歲的孩子,在成人眼中只有形體的變化,發展需求的演變卻被忽視。
仔細看看我們的孩子,你會發現社會給孩子對於孩子話語與行動的回應那麼少。許多人直到當了爸媽,還是不了解兒童在心智發展、行為、情緒、特質,甚至疾病等面相的關聯,只知道說「乖一點」,然而當孩子乖乖長大時,得到的批評卻是:太乖了、沒有競爭力、不懂創新!
舉例來說,孩子亂丟東西,將餐桌上的碗盤、湯匙掃下桌時,他不一定是因為憤怒,也可能是手部小肌肉的發展令他欣喜,反覆的扔丟是一種學習方式(如同我們學打籃球、彈鋼琴),卻常被責備是調皮搗蛋、脾氣壞。
又或者孩子們相互爭奪玩具時,心頭湧起的情緒往往跑在口語能力前,一揮手,就拿著玩具打下去,「你真不乖」與「我們練習說不要」,父母比較常說哪一句話?當孩子活在處處被規範「這個危險、那個不行」的壓力下,對於環境裡各種刺激,又該如何對應與化解?
對於過動,我不是要反對就醫與用藥,而是每個人獨一無二,是自小開始,並非成年後才養成。將孩子視為最特別的人,也認為自己是特別的,我想這樣試試看。
淑婷
如何支持帶著孩子搭乘捷運和公車的父母
自從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任何資訊都可在臉書發布分享,我們時常聽聞媽媽帶著孩子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卻被「建議」離開捷運車廂,或是直接趕下公車。在爭辯當事人的對錯之前,我們可以先思考幾個問題:
1. 捷運不是飛機或高鐵火車對號車票,如果其他乘客讓你不舒服,你可以要求對方下車,還是選擇自己下車或換車廂?
2. 選擇廉價公共運輸工具的乘客本來就要有承受所有乘客發出各種聲音的心理準備,還是台灣已經有「靜音車廂」的規定?
3. 一群高中生會大叫嬉戲夾雜三字經,年輕男女會打電話喊著「快到了」、「遲到了」,或談著業務內容,中年歐巴桑歐吉桑玩遊戲不關靜音、講電話開擴音,你會鼓起勇氣叫他們安靜或離開車廂嗎?
4. 當這個孩子下車後,捷運真的就會安靜無聲?還是只剩下成人的聲音?
5. 如果媽媽現場當眾斥責打了孩子,孩子就會不哭嗎?你看了心理舒服點,覺得「有管教」嗎?
我在公車或捷運上,會不斷拿出玩具、故事書、蹲在推車旁小聲唱歌或說話,常覺得自己是在表演,讓眾人覺得我很努力了,不要怪我的孩子無法安靜……儘管他不是車上唯一發出聲音的人類。
我真的很希望,台灣能成為一個「看見孩子」的社會,理解嬰兒哭泣只是一種溝通方式,兩三歲兒因為語言發展能力有限,受到刺激會興奮過度,當父母努力安撫、找出原因時,能多給父母與孩子一點時間。如果我們需要一個打罵孩子換取來的安靜環境,那這樣的安靜,是否只是為了成人存在?誰能回答我,誰沒在公車上大聲說話過,沒在火車上和朋友嬉笑過呢?下次又有人建議哭泣的孩子下車時,請為他們挺身而出。
身為父母,我們能夠做的事,也包括與不了解╱不習慣嬰幼兒習性的外人對話溝通。如果只是強硬的要求眾人忍耐配合,只會加深「帶著吵鬧小孩的父母多半如此不講理」的刻板印象和歧見,助長雙方對峙的氣焰……我想我們可以柔聲但堅定的解釋,「孩子累了,他有點不舒服」,畢竟只有我們能當孩子的代言人。
如果你下次願意伸出援手,我建議的步驟如下:
1. 慢慢的靠近,對媽媽微笑。
2. 如果眼神交會,就用旁人能聽到的音量說:「帶寶寶真的好辛苦喔,我每次帶小孩出門都好緊張,幸好現代人都很友善,大家都知道養小孩很需要幫忙。不要急,哭一下沒關係,畢竟成人的忍耐力比較高。」
3. 輕聲對著孩子說,「沒關係,你很不舒服,我們都知道,阿姨和叔叔都會幫你的。」(淑婷)
不要羞羞臉,把情緒說出來
淑婷:
前幾天我匆忙準備出門,對兒子沒耐心地大呼小叫。後來我要給他穿手套時,兒子對我大叫:「我討厭妳!」
老實說聽到他生猛地喊出這句話,我有點嚇到。隨即想起,兒子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有一次他做了讓我生氣的事,我那時剛好很累、很煩躁,所以對他說:「你很討厭ㄟ!」
兒子那時可能也嚇到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對他說情緒性的話(以前我都會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做,我不喜歡你做的這件事……」)。不過還好,兒子有自我保護機制,他沒有哭叫或打人,只是說:「妳騙我。」
兒子的話點醒了我,於是我對他說:「對,我不是一直討厭你。有時候我會討厭你,有時候我會喜歡你,這是正常的。但是,我永遠都會愛你。」
@練習表達情緒的語言
後來回想、反省這件事,我後悔對他用了不適當的字眼和溝通方式,也不知道後來的解釋到底是好的,還是越描越黑。但是另一方面,當聽到他對我說出:「我討厭妳!」的時候,我竟然有點高興,因為兒子有了表達情緒的語言,不管這情緒和語言是否恰當(然而什麼又是「恰當」呢?真的有「恰當」的情緒和語言嗎?)
我們都知道要對事不對人,但是我們都無法完全避免說出「我恨你」、「我討厭你」這樣的話(小時候,我們對父母或好朋友說出多少次「我討厭你」?)。我要去禁止孩子發洩情緒嗎?在我和孩子學會「和平、理性」的溝通之前,我要禁止我們一切「情緒性」的語言表達嗎?
想了這個問題一陣子後,我目前的結論是:不,我不要禁止他或我自己。有表達情緒的語言,並且能使用這個語言,總比沒有語言、無法使用語言來得強。也許情緒性的語言會造成傷害,但是不把情緒及時說出來,我們可能會對彼此造成更大的傷害。
我記得兒子還很小的時候,曾經會用頭撞地板來表達憤怒、傷心、疲倦和不滿。一開始我們非常驚慌,懷疑自己是否是差勁的父母,也懷疑他是否有自閉或過動,甚至帶去給心理醫生檢查。
醫生人很好,她安撫緊張的我們:「你們的兒子很正常,他只是還沒學會如何表達情緒,等他會說話就好了。」另外也提醒我們,不要忽視這個現象,不要對小孩激烈的溝通方式不理不睬(雖然激烈,但還是一種溝通方式),每次看到他撞頭,不要罵他或對他百依百順,而是要溫柔冷靜地跟他說「不可以這樣」。
醫生的話給了我們很大的安定力量。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嘗試、失敗和努力的過程,我們慢慢學會不被兒子和我們自己的情緒嚇到,而是和他一起面對情緒,尋找表達的語言。後來,兒子真的就不再撞頭了。
有過這樣的經驗,我深深覺得:媽媽能不能接受、擁抱小孩的情緒,而不是否定小孩的情緒,對小孩的人格發展很重要。同時,媽媽能不能接受、擁抱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否定自己的情緒,也和前者一樣重要。
不知道我有沒有跟你說過,我有憂鬱症,還有情感型人格違常。人格違常這個名詞看起來很恐怖,但其實就是:我比一般人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就像小孩子一樣,我許多情緒因為壓抑太久,很原始,又缺乏訴說的語言,所以當我第一次把這些情緒表達出來時,方式很像小孩子,會尖叫、哭泣、打人。這對我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造成很大的傷害,我身在其中也很痛苦。
這幾年,在自己的努力、家人的支持和治療師的陪伴協助下,我逐漸可以用成熟、理性的方式表達情緒、和他人溝通,而不是用尖叫、哭泣和暴力。因為有這一段極端痛苦的過去,我很能同理小孩的情緒。我知道,在情緒出來時,他要的只是有一個人在旁邊陪伴他,讓他有安全感,並且知道:「我和你在一起,我和你的情緒在一起。我不害怕你,所以你也不必害怕自己。你不必為了擔心被我討厭、遺棄,而壓抑你的情緒。」
@不需要掩飾「不完美」和「有情緒」
有一次,我因為有煩心的事而失去耐性、對兒子大吼。之後我和我的治療師懺悔,他問我:「妳有沒有造成無法磨滅的傷害?」我說:「好像沒有,那我回家跟他道歉。」治療師說:「也不一定要道歉,妳可以自然地和他相處,告訴他,妳為什麼煩悶,妳兒子很聰明,他會懂。而且,妳這樣可以讓他看見,世界末日並沒有來臨。媽媽沒有從此一去不回地變成壞媽媽,媽媽又變成好媽媽了,這樣,他也比較容易接受自己身上的好與壞。」
我越來越相信:讓小孩看見我們為人父母的不足、不完美,屬於凡夫俗子的那一面(也有情緒、也會失控)是重要的。多年來,我一直無法把「好」和「壞」結合在一起,很大一個原因是:印象中,我沒有看過父母大吵,我媽媽也很少打罵我。她幾乎沒有在我面前表現過憤怒、失望、不滿,甚至不會抱怨和碎碎念。後來她說,這是因為她媽很喜歡碎碎念,她覺得很煩,於是下定決心做一個不會念的媽媽。
多年來,我一直認為自己的母親很完美、理想,也努力當一個像她那樣的母親。當我無法做到時,就會對自己充滿負面的情緒,而當這些情緒無法透過語言抒發,我便陷入深沉的憂鬱或憤怒。直到很後來,我才發現:我媽媽也沒有這麼完美,她只是很努力地當一個好媽媽,甚至太努力了,努力到讓我無法想像「不完美」和「有情緒」是怎麼回事。
情緒本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該是禁忌。但是很奇怪,人們對很自然的事(比如性,比如死亡)就是寧願遮遮掩掩,把它搞得很神祕,不是三緘其口,就是極力控制(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市面上那麼多教人情緒管理的書),甚至會因為它們出現而陷入恐慌、中止對話(「你這麼情緒化,我們怎麼溝通?」)。
其實不必這樣的。我們沒有必要害怕情緒,而是要學習如何面對它,以及遇到情緒失控的場面,又該如何處理。面對情緒的第一步,就是學習表達它的語言,然後把它說出來。當情緒有了名字,它就不再那麼可怕,而是可以透過溝通慢慢變得溫和。
最近,兒子會表達難過的情緒了。「我好難過,因為妳今天和爸爸吵架。」「我好難過,因為我想爸爸。」聽到這些話,我鬆了一口氣。兒子並不住在沒有情緒的真空空間,而且他也知道怎麼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
我感謝他對我的信任,肯和我說這些話;也提醒自己要讓情緒出來,如此,我的生活、以及我們的生活,都能更加自在。
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