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金字塔時代的興起:約西元前2,667~前2,613年
第三王朝黎明的天光剛亮,構成古埃及「經典」文化的要素就已近乎悉數到位。
首任國王左塞爾(Djoser,在位約西元前兩千六百六十七至前兩千六百四十八年),其為卡塞凱姆威與王后尼瑪哈普(Nimathap)的兒子。尼瑪哈普死後約一個多世紀間,她都被尊為「第三王朝的女性創始人」。
她被厚葬在阿拜多斯近旁貝特哈拉夫(Beit Khalaf)龐大的馬斯塔巴。這陵寢長度達八十五公尺,甚至超過了卡塞凱姆威陵墓的規模。墓穴發現了左塞爾的名字,暗示是他將母親葬在了阿拜多斯。他禮葬母親的方式與督辦父親的後事相同,並以此明確宣示自己作為正宗嫡傳繼承人的資質。
不過,其父母下葬安息之後,倒是實際終結了阿拜多斯作為埃及王室墓園的定位,因為新國王左塞爾向北回歸孟斐斯。當地成為帝王生活的中心,緊接著也成為來世生活的中心。左塞爾娶了他的妹妹赫特普希爾涅蒂(Hetephirnebty),兩人生活的白牆王宮,掩映在棕櫚樹林和葡萄園之間。負責行政和內務的團隊,效率相當高,負責官員為何西拉(Hesira)。此人短小精悍、乾淨俐落,留著兩頭尖的小鬍髭,出席任何場合都戴著一頂假髮。他高明的醫術,令人歎服,不僅是「御用牙醫」,甚至是「有據可查的世上第一位醫生」。然而,宮中博學多才的能人並非鳳毛麟角,何西拉只是其一,另外還有何西拉總跟著的總理大臣伊姆霍特普(Imhotep),總理大臣同時也是王室御用建築師。
在薩卡拉的沙漠邊緣,過往臣僚的高大馬斯塔巴(mastaba,平頂墓,是古埃及墓葬建築方式之一)巍然挺立,就在卡塞凱姆威修築的雄偉石牆旁,俯瞰著下方不遠處的城鎮。伊姆霍特普和左塞爾很清楚這些建築的存在,而且完全認同:宏大建築是一種完美的手段,可在王國廣闊領土的四面八方蓋上帝王的權威封印。所以,左塞爾的墓葬建築群遠遠不只是一處安放屍體的墳墓,而應該是精心規畫設計的工程建構,使他的力量和威權經久不衰,讓他的靈魂恆久存活。而完全以石頭建造的陵寢,無疑對目標的實現有極大助力,效果明顯提升。
現場已有大量的石灰岩材料可用,只要拆掉卡塞凱姆威陵墓的石頭圍牆。此種做法簡直可被視為對先王的篡奪和僭越,不過也可闡釋為以過去的基礎繼往開來,將遺產發揚光大,讓新一代的王族比上一代更偉大。而這種模式,將貫穿古埃及歷史的其餘時期並代代相傳。當然,左塞爾的陵墓就是用了此策略,其馬斯塔巴的頂部石頭構造,直接矗立在先王赫特普塞克姆威和奈尼特吉既存的墓室上方,舊墓被改造擴建,以供左塞爾繼續利用。
左塞爾的石灰岩馬斯塔巴成形之際,他那圍閉的來生宮殿也取得了同步進展。但這是自古以來第一次,來世宮殿沒有建在離墓室相對較遠距離之外的地方,而直接圍著馬斯塔巴修建,並把這塊占地三十七英畝的神聖空間圍合了起來。
此做法的唯一問題在於墓穴本身因被圍在牆內,所以無法自孟斐斯望見。於是,伊姆霍特普決定將馬斯塔巴往上加建(這是受到附近第一王朝朝臣墓葬的啟發):於外層泥磚之下,內部從地面以上的上蓋構造用泥磚呈階梯狀一級級壘砌上去。左塞爾的墓葬上方首先增加了階梯狀排列的三層石頭,因堆疊的效果非常好,又增加了兩層,由此產生的是高達六十四公尺的石灰岩建築體,白色耀眼,從數公里的遠處就能看到。
確切來說,這就是埃及的第一座金字塔,是非比尋常的巨大成就。此成果是如此卓越,以至於後來的帝王年表名錄中,左塞爾的名字甚至用紅色書寫,以示突顯。一千四百年之後,這座建築出現了愛慕讚賞的塗鴉,譽它為「左塞爾的金字塔豐碑,為石頭發明了新生命」。伊姆霍特普同樣也值得如此的盛讚。這座傑出的建築體,讓他得以分享帝王的不朽聲威,他自己的名望和頭銜藉此得以確立。其實,比起左塞爾國王,他的英名甚至將會流傳得更久遠,因為伊姆霍特普最終被奉為神靈:孟斐斯的創造者是神靈普塔,而他被譽為普塔的兒子。這位「埃及的達文西」終其一生不僅是出色的建築師和總理大臣,還身兼赫里奧波利斯的最高大祭司。左塞爾則在此修建了一座石灰岩聖殿,敬獻給太陽神。
那座新廟牆上的壁畫,描繪了左塞爾登基加冕的場景,一同出席的有他的妻子赫特普希爾涅蒂,女兒因特凱斯(Intkaes),還有母親尼瑪哈普。她們一一出現在他腳下的位置,身形尺寸都小得多。赫特普希爾涅蒂身穿硬質的亞麻料袍服,左右肩部形成兩個明顯的山峰狀突起,頭就像處在「山坳」間,頭髮盤成圓形的髮型,最初可能是明亮的金黃色。這套打扮可推測為:將王后塑造成太陽升起的形象。而在一座敬奉太陽神的廟宇中,這無疑是很恰當的手法,母親、妻子和女兒各自都代表太陽神的女性保護者,分別是「金色之神」、哈索爾和塞克美特,她們都是國王的守衛者,而國王安然端坐在她們後面,如神與巨石般凜然不動。
埃及現存最古老的真人大小左塞爾雕像也是相同姿態。雕像最初位於金字塔的北邊,安置於一個單獨的色爾達布(serdab,小石室或石頭龕位)。可在此奉養貢品敬獻給他的亡靈。石室的牆壁也朝著上方傾斜十三度,面對北方的天空,看似隨時就要向外發射飛升。這是為了讓左塞爾雕像那曾經鑲嵌的水晶眼睛,直接看到北方的明星,那是永不沉落且「不知有死」的永生之星,其升天的靈魂將與星辰融合。
不過,複製左塞爾泥磚王宮的建築群中(但這次使用石材),這間色爾達布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與活人的王宮不同,此處稱為「睡美人的宮殿,所有東西都已死去,一切都是為死人準備」。此處每樣東西都只為了供養維持所謂的永恆生命。宮殿包括禮服更衣室和沐浴間,同時還有埃及史上第一座多柱式大廳。石柱特色鮮明,雕刻成類似蘆葦捆紮的樣子。牆面也有雕刻,狀似木質籬笆。屋頂的石板和門框,則模仿原木外觀。在在強調生前居住的房屋以容易朽壞腐爛的材料修建而成,而「永生之屋」的建造目標就是持久存在。
牆壁頂端重複出現眼鏡蛇女神瓦吉特,那昂起的石雕頭像正是提供安全護衛。左塞爾藉由兩種建築來彰顯他對整個王國的承諾和責任,其中一個是保佑北方,另一是護佑南方。即使是一百四十公尺長的儀式跑道(「世上最古老的體育設施」),也被特意築成兩端為標竿的南北向。舉辦儀式時,國王必須繞著兩端來回奔跑,而金字塔地下墓室的浮雕場當然也記錄了此事。
同樣是模仿王宮的內飾,墓葬的牆上覆蓋了三萬六千塊綠松石磚片,營造出蘆葦叢集的意境。其中部分擺設成捲起的百葉窗樣式,構成一連串的「假門」,左塞爾的靈魂得以經由這些假門自由進出。在每扇門的畫面上,他都正完成儀式性的奔跑動作。建築群南邊的區域,地下還有一座「傀儡」副墓,同樣的奔跑場景也在附屬墓室中出現,為的是強調王國的兩半國土都在左塞爾的掌控之下。第二座墓葬的墓穴尺寸小得多,僅有一.六平方公尺,暗示「南墓」包含的只是帝王屍骨的一部分,例如保存下來的胎盤,或者更有可能是內臟(製作木乃伊時為防止屍骨腐爛,內臟會取出)。如此推測,是因為另外又發現了兩張小型雪花石臺,其尺寸正好「適合內臟」塗抹防腐香膏。
左塞爾木乃伊其餘部分都安放於金字塔下方二十八公尺處,一間紅色花崗岩穹頂墓室。此處發現的人體部位,包括完美保存的一隻左腳。經碳定年,這隻腳的年代比墓室晚了許多,如此可知當時已經會在如此莊嚴的墓葬中,嘗試「利用」過往輝煌朝代的力量。另外,在幾個大約三十公尺深的豎井中,也存有人體遺留物,包括一具長方形棺材中的男孩屍骨,與一名女性的部分遺骨。經碳定年後,發現該女子生活於西元前兩千七百至前兩千六百年,可能是左塞爾的女兒之一。
早期考古學家針對另外四百間地下儲藏室,曾如此報告現場成果:一腳踩進「淹到腳踝高度」的小麥和大麥、無花果及葡萄之中,還有四萬件石頭器皿,其中很多刻著先王們的名字,最早的物品可回溯至德耶爾的年代,目的是讓左塞爾的英靈吸收融匯先王們累積起來的偉大力量。
左塞爾統治十九年,無疑強烈啟發了繼任的塞赫姆赫特(Sekhemkhet,在位約西元前兩千六百四十八至前兩千六百四十年)。左塞爾的御用建築師伊姆霍特普,繼續為新王服務。甫登基,塞赫姆赫特未浪費一絲時間,立即計畫開建自身的陵寢,雖然是照搬先王的樣式,但他規畫的金字塔是七層,高七十公尺,比父親的多了兩層,約高了將近十公尺。
塞赫姆赫特的統治只延續了九年。去世時金字塔尚未完工。他的長方形雪花石石棺保持最初的模樣,原地未動,其中卻是空空如也。石棺頂部嚴重腐爛的「葬禮花環」,被發現原來是一根木質撬棍的殘留物,很久以前,古代的盜墓賊正是用這根棍子撬開墓葬,將內部洗劫一空。
未完工的墓葬也是留給之後兩位繼承人的遺產。兩位繼承者維持了貿易的繁榮和稅收的持續收繳,並且牢牢控制了西奈半島的綠松石和孔雀石礦源,以及努比亞的金礦。
第三王朝最後一位君主叫作胡尼(Huni,在位約西元前兩千六百三十七至前兩千六百一十三年)。他把王室新墓園定在孟斐斯以南的梅杜姆(Meidum),但此處的金字塔工程未能推進更多。不過,他在埃及全境則建好了七座小規模的金字塔。
這些金字塔只有十二公尺高,而且沒有內部墓室,發揮的功用與先王的墓葬建築也大為迥異。這些迷你型地標如同石頭形式的聲明,就像是印章,將國王的權威標注在每個行政區(省分)中,宣告都是他的領地。其中一座小金字塔稱為「胡尼的王冠」,為三層梯級的花崗岩結構,矗立在巨象島上。塔旁的房屋住的是書記官,負責記錄繳納的穀物。所以,這些金字塔看來是王室財政庫的徵收點,本質上來說就是稅收辦公室。
作為一種恆久的提示信號,它們沿河駛過,向每個人昭告國王的無上權威。這類金字塔順河而下且沿途分布,在艾德夫、希拉孔波利斯附近的庫拉(el-Kula)、涅迦達附近的圖克(Tukh)、阿拜多斯、明亞(Minya)附近的扎維耶特—梅廷(Zawiyet el-Meitin)、三角洲一帶的塞依拉(Seila)和艾斯利比斯(Athribis)等地重複出現,每一座都處於當地行政管理範圍之內,與公務官員的體系網絡相對應。
這些官員通常都將官銜傳給他們的兒子,不過也有人傳給女兒,還有母親將官銜傳給兒子,或是母親傳給女兒。從宮殿獲得的財物,也是由父母雙方傳給孩子。關於這一點,梅特恩(Metjen)的傳略首次有了陳述。他一級級晉升,從倉庫的抄寫員一直榮升到深受王室信任的宮中要員。他曾表示:「父親的財產移交給他」,而且「母親妮布森(Nebsent)也將五十阿羅拉(aroura,共約十四公頃)的地產贈予他。母親為子女們立下遺囑,經國王手書確認後,遺囑交由他們保存」。
至於國王自身的後繼者,胡尼的王后德耶法內布蒂(Djefatnebti)生了一名女兒,赫特菲爾絲(Hetepheres),而妃子梅瑞珊(Meresankh)則生下了兒子斯奈夫魯(Snefru)。「當胡尼去世時,斯奈夫魯便升上寶座,成為四海之內的賢明仁善之君。」
在位於梅杜姆的八層金字塔陵寢完工之前,胡尼便已逝世,但斯奈夫魯替父王完成該工程的絕大部分(雖無法稱為全部完成)。為了進一步強化他對王位的絕對繼承權,他又娶了同父異母的赫特菲爾絲。這位王后尊稱為「一言既出必皆執行之女主」。作為「第四王朝王室家族的女先祖」,赫特菲爾絲與她的新婚丈夫成為第四王朝的首任統治者。兩人對太陽的無限崇拜,將會以最奪人耳目的方式反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