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aham 亞伯拉罕】
根據《聖經》,這是從他原來的名字「亞伯蘭」(Abram)轉變而來,「亞伯蘭」的意思是「被父親所愛」或「父親鍾愛的」。
他是希伯來的第一位族長,被認為與一神教(對唯一神的信仰)的誕生有關,那位神在《聖經》中被稱為「耶和華」(Yahweh)。根據《創世記》,上帝與亞伯蘭立約,要將埃及小河(Brook of Egypt,西奈半島的冬季溪流)到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土地,賜給他的後代,以表彰他對唯一上帝的堅定忠誠,以及負責執行《創世記》第十四章所描述的, 關於「諸王之戰」(The War of the Kings)的任務。
在《眾神與人類的戰爭》(The Wars of Gods and Men,西琴著)中,將這些事件與被稱為《基大老瑪文獻》(Khedorlamoer Texts)的銘文中所描述的事件連結起來,並將亞伯蘭的時間和行動,對照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編年史,所得出的結論是亞伯蘭出生於西元前2123年。他出生在蘇美的宗教中心尼普爾(Nippur/Ne.Ibru)中,在《希伯來聖經》中自稱為伊比利人(Ibri,即尼普爾人﹝Nippurian﹞),而西琴指出,亞伯蘭的蘇美語名字是Ib.ru.um(編注:本系列前書拼寫為Ibru’um)。
他跟隨擔任祭司的父親他拉(Terah),搬到蘇美的首都烏爾(Ur),然後搬到哈蘭(Harran,位於現今土耳其境內),最後是在神聖的命令下到達迦南(Canaan,現今的以色列)。西琴指出,這些遷徙與蘇美人和後來的巴比倫文獻中記錄的事件是同時發生的,包括他在諸王之戰中保衛位於西奈半島的太空站一事。
在太空站被核武器摧毀之後(即《聖經》中記錄的所多瑪﹝Sodom﹞和蛾摩拉﹝Gomorrah﹞的劇變),蘇美因此滅亡,亞伯蘭的名字被改成閃族語的「亞伯拉罕」(Abraham)。他的配偶從「撒萊」(Sarai)改為「撒拉」(Sarah),兩人的兒子叫以撒(Isaac)。他們倆死後都被埋在希伯崙(Hebron)。
參見Harran(哈蘭)、Khedorla’omer Texts(基大老瑪文獻)、Nippur(尼普爾)、Patriarchs(族長)、Spaceport(太空站)、Ur(烏爾)、War of the Kings(諸王之戰)。
【Ab.Sin 阿布辛】
(意思是「她的父親是辛」。)
用來紀念辛(Sin)神的女兒伊南娜/伊師塔(Inanna/Ishtar)的黃道星宮的蘇美語名稱。我們稱這個星宮為「處女宮」,此意涵可以追溯到黃道系統的一開始,當時這個星宮表彰了從未結過婚的女神寧呼爾薩格(Ninharsag)。對於這個星宮的圖像描繪是「一個美麗的女人」,直到今日都沒有改變。
參見Inanna(伊南娜)。
【Abydos 阿拜多斯】
古埃及的地名,在當地發現了一塊關於法老塞提一世(Seti I)的銘文,上面描繪了他及兒子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銘文以象形文字刻寫,列出了始於法老美尼斯(MEN,希臘語為Menes)的古埃及王朝。
【Ab.zu, Absu 阿普蘇】
(意思是「原始的來源/深度」,Abyss ﹝深淵﹞即從它演變而來。)
阿努納奇(Anunnaki)在南非的金礦開採地,「那裡有大水迅速流過」。艾/ 恩基(Ea/Enki)的領地。根據蘇美創世文獻,這裡是恩基的住所,他在這裡與寧呼爾薩格一起使用年輕阿努納奇的「精華」與「阿普蘇的黏土」,塑造了「原始工人」(Primitive Worker,即人類)。
參見Anunnaki(阿努納奇)、DNA(去脫氧核糖核酸)、Gold(黃金)。
【Achaemenids 阿契美尼德人】
在蘇美東方,位於埃蘭(Elam)地區的安善(Anshan)之部落王朝,其國王奠定了波斯帝國的基礎。這些國王中,包括了居魯士(Cyrus),他在西元前539年攻占巴比倫,並且下令重建耶路撒冷的聖殿;另外有在西元前五世紀入侵希臘的大流士一世(Darius I)和薛西斯一世(Xerxes I),以及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他在西元前四世紀與亞歷山大帶領下的希臘入侵軍隊作戰。
參見Alexander the Great(亞歷山大大帝)、Elam(埃蘭)、
Persia/Persians(波斯/波斯人)、Susa(蘇薩)、Xerxes(薛西斯)。
(略)
【Ba’al 巴爾】
(意思是「主,主人」。)
迦南人/腓尼基人的主神,是眾神首領伊爾(El)最重要的兒子,他在打敗兄弟亞姆(Yam)和莫特(Mot)之後,獲得了「伊利恩」(Elyon,意思是「至高無上」)的頭銜。
巴爾具有「風暴神」的特質,以雷電為武器。這一點,以及他的綽號「哈達」(Hadad),都暗示他是迦南人所說的阿達德(Adad,恩利爾最小的兒子),阿達德以類似的「風暴武器」,成為西臺的民族神。
巴爾的至高地位,展現在他對「扎豐之峰」(Crest of Zaphon)的統治,這個位在黎巴嫩山區的獨特平臺,至今仍被稱為「巴勒貝克」(Ba’albek)。
根據迦南傳說,當巴爾被莫特殺害之後,是女神阿娜特和夏佩西(Shepesh)讓他獲得重生。
【Ba’albek 巴勒貝克】
(意思是「巴爾的裂谷」。)
位於黎巴嫩山區的古老遺址,擁有廣闊的石鋪平臺,以及氣勢恢宏的羅馬神廟遺蹟,包括獻給朱比特(Jupiter)的最大神廟。這些遺蹟屹立在更早的結構之上,該結構由層層疊高的巨大石塊組成,包括(在西牆的)世界上最大的三石牌坊(Trilithon),由三個重達1,100噸、經過造形的石塊組成。
有一個類似但尚未開採完成的巨大石塊,仍保留在附近山谷的採石場中。當地的傳說提到,是「巨人們」完成了這些不可能的壯舉:抬起這些巨大石塊,將它們運到幾英里外的山上平臺,並放在最初的古老高聳結構中排成一排。
西琴已經確認這個地點是眾神的「登陸點」,它在大洪水中留存下來,並成為恩利爾和恩基的臨時總部。西琴也認為,這個高升的結構是由石頭建造的火箭飛船發射塔。吉爾伽美什前往該處尋求永生時,曾經見證其中一枚火箭飛船的發射過程。
參見Agriculture(農業)、Domestication(馴養)。
【Babylon 巴比倫】
來自阿卡德語的「巴伊利」(Bab-Ili,意思是「眾神的門戶」),在《希伯來聖經》中稱為「巴別」(Bab-El)。
這個首都城市的名字,後來也成為當地王國的名字。這個王國位在蘇美和阿卡德北邊的幼發拉底河上,有時被稱為「巴比倫尼亞」(Babylonia)。
這個城市首先在《聖經》中關於巴別塔(Tower of Babel)的故事被提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人們開始對當地進行考古發掘,已經發現了它的位置和帝國的範圍。
對於古代近東各地發現的楔形文字文獻,所進行的種種解譯,提供了相關的歷史資料。巴比倫大約在西元前1900年成為獨立的王國,它持續與亞述對抗,並在以漢摩拉比(Hammurabi)出名的王朝(西元前1790年左右)之後,提升到帝國的地位。
歷史學家以持續了大約五個世紀的加喜特(Kassite)時期,將「舊巴比倫時期」與「新巴比倫時期」區分開來。新巴比倫帝國存在於西元前十二世紀至西元前六世紀,其征服行動中,包含了多次襲擊耶路撒冷、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在西元前587年破壞了聖殿,這些事件都充分證實了《聖經》中的相關故事。
巴比倫的興起和歷史,與馬杜克神的命運和野心息息相關。馬杜克神的主要神廟,是位在廣大神聖區域中的知名廟塔(七層臺階的「金字塔」)。西琴將這個神聖區域與羅馬的梵蒂岡相比,其中有具備不同功能的各種建築物,還有按照等級排列的大量祭司,分別負責清潔工、屠夫、醫療人員,到管理人員、天文學家和占星家等職責。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的時期,對神聖區域進行最後的擴大工程。按照西琴的說法,這是由於對尼比魯星的回歸及阿努神再度重訪之期望所推動的。
曾經是帝國首都、宗教中心和王國象徵的巴比倫,在西元前539年於阿契美尼德-波斯國王居魯士的手中,走向終結。
參見Hammurabi(漢摩拉比)、Kassites(加喜特)、Marduk(馬杜克)、Ziggurats(廟塔)。
(略)
【Cain 該隱】
亞當和夏娃的長子。他是「種地的」,殺死了「牧羊」的弟弟亞伯。上帝為了懲罰該隱,將他驅逐到挪得(Nod,意思是「遷徙之地」),讓他在那裡展開家族血脈並定居,同時上帝也給了他永久的獨特保護標記。
西琴引用了蘇美人關於種地者和牧羊人之間的衝突故事,以及大英博物館中關於Ka.in的碑刻,提到他「注定要悲傷地在大地上漫遊」,並認為「該隱的記號」可能是遺傳特徵,例如,美洲原住民的臉上沒有鬍子。這對於早期人類定居於北美洲一事提供了解答:是源於該隱的遷徙和血統。
參見Agriculture(農業)、Domestication(馴化)。
【Calah 迦拉】
一個亞述的城市,原本只有在《創世記》第十章中被提及,後來人們發現了一塊碑刻,上面有一位亞述國王描述了在那裡修復一座古神廟。考古發現確定了這個地方是西元前九世紀時的亞述皇家城市Kalhu。
聖經將迦拉列為英勇的獵戶寧錄(Nimrod)的城市之一;有趣的是,該遺址的當地名稱是Tel Nimrud(意思是「寧錄的山丘」)。
【Canaan, Canaanites 迦南,迦南人】
《聖經》中的迦南(Cena’an)包括了現今的以色列、約旦、黎巴嫩和敘利亞西南部的土地。除了《聖經》中的資料以外,人們對於迦南人所知甚少,而且在埃及、亞述和腓尼基的銘文中,也沒有提到迦南人,直到後來人們才經由考古發現了一個主要的迦南人遺址。這個遺址位於敘利亞的地中海沿岸,一個名為「拉斯沙姆拉」(Ras Shamra)的地方,人們發現了一批刻有銘文的陶土碑刻,上面的內容確認了當地是烏加里特(Ugarit),並提供了有關迦南語言、文化和宗教的第一手資料,而這些資料是由阿卡德人改編的。
《聖經》提到迦南是含(Ham,挪亞的第二個兒子)的兒子,而含的土地是在非洲,而非亞洲。因此,迦南這個人被認為是閃(Shem,挪亞的長子)之土地的篡位者。於是,迦南(這片土地)在地域上可以由上帝應許給閃的後代亞伯拉罕,以及他的後裔:「就是迦南全地⋯⋯永遠為業。」(《創世記》17:8)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