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無法忽視的行銷趨勢──社群
你手中這本書包含了各種見解,可幫助你發展公司、創造難以超越的競爭優勢,以及永遠改變你對行銷的看法,甚至有助療癒這個世界。
這聽起來很浮誇,但我認為自己沒說錯。多年以來,我一直在思考(甚至著迷!)「品牌歸屬」(belonging to the brand)的概念。
2018年,我寫了暢銷書《行銷叛變》(Marketing Rebellion),就開始醞釀這種想法。那時消費者行為已經發生重大變化,行銷人員卻渾然不覺。本書便是為了他們敲響警鐘。
當時,我建議行銷人員暫時擱置演算法(algorithm)和自動化程式(automated program),從關愛、意義和尊重等人類基本需求的角度切入,重新來思考行銷這門行業。
本書的某一章指出,未來制訂行銷計畫時,首先要顧及人們對於歸屬感和社群的需求。我寫完《行銷叛變》時,發現那一章非常重要。如今,愈來愈少客戶會觀看或信任我們的廣告, 競爭白熱化的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無以為繼,而且透過搜索引擎策略獲利,對許多企業來說根本遙不可及。因此,社群似乎是尚未開發的客戶接觸點(customer access point)。
幫助一個人歸屬於某個事物,便是最高的行銷成就。如果客戶願意加入具吸引力、支持性強的品牌相關社群,就不再需要透過廣告和搜尋引擎最佳化(SEO),來吸引他們購買我們的商品或服務,對吧?以前的行銷手法其實早已過時。
三十年前,任誰都不敢想像這種情況。消費者當時別無選擇,若想了解一家公司、非營利組織、醫院或大學,必須觀看他們的廣告和侵入性行銷(intrusive marketing)訊息。然而,針對數十萬「買家旅程」(buyer journey)所進行的十年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三分之二的行銷活動如同打水漂,根本沒有觸及消費者。對於B2B(business-to-business)公司而言,情況可能更糟。如今,我們是透過社群媒體貼文、評論、影響者(influencer)和強大的內容創作者(content creator)
來講述我們的品牌故事。
傳統的行銷手法效用逐月遞減,顧客和創作者的力量卻愈來愈強大。
有些消費者會無視、抵擋和跳過傳統銷售和行銷手段,而我在2018年時,便知道「品牌歸屬」日後對於這些人十分重要。
話雖如此,我當時並不知道這項預測多久才會成為事實。
社群隆重登上舞臺
《行銷叛變》出版剛滿一年便爆發COVID-19,當時疫情肆虐,徹底顛覆了大眾的生活。我們的客戶被迫待在家裡,諸多日常事務停擺,人際關係也慘遭斷線,最人性化的公司卻在此時跳進來填補空缺。
然而,這得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體現。疫情爆發初期,各家公司茫然不知所措,雖然焦急萬分,卻依然運用廣告臺詞打動消費者:「在這前所未有的時代,我們與你們同在。」(We are with you in these unprecedented times.)各位是否還記得,我們曾被這些平淡無聊的訊息轟炸過多少次?後來,許多公司乾脆直接捲起衣袖,實際協助他們服務的社群(社區)。
‧位於德州的基奧爾巴薩供應公司(Kiolbassa Provision Company),是專門生產燻肉的企業,他們每月向受災社區捐贈十萬磅的肉品。
‧海尼根(Heineken)將一部分的招牌廣告預算拿去支持客戶。疫情流行之際,不少酒吧被迫關門,海尼根付錢給這些店家,在他們的門口張貼廣告,上頭寫著:「現在觀看這則廣告,改天來此喝酒享樂。」海尼根手段高超,將酒吧變成要付費打廣告的媒體,免得他們倒閉。
‧英國國家歌劇團(English National Opera)免費舉辦專注於有效呼吸練習的活動,以此幫助呼吸困難和感到焦慮的COVID-19 患者。
我的書迷紛紛告訴我,我先前預測的變化就在他們眼前上演。企業礙於這場疫情大流行,被迫拋棄以往慣用的虛假廣告詞,改以真正人性化的方式接觸客戶。那時人人充滿恐懼,爭先恐後上線,瀏覽網路社群,訪問人數之多,屢屢創下新高,人們參與這些社群的程度幾乎翻了一倍。大約80%的美國人表示,在COVID-19肆虐期間,網路社群是他們最重要的社交團體。
然而,在疫情爆發前,這種透過社群尋求慰藉的趨勢早已蔓延。打從1960年代以來,罹患憂鬱症、受到孤立和感到孤獨的人數不斷攀升。人們寧可離群索居、上網瀏覽社群媒體或打電動遊戲,也不願去教堂、做運動和上俱樂部與別人社交。醫療專業人員聲稱,當今年輕人是「最孤獨的世代」(the loneliest generation)。這個世界缺乏歸屬感,危機深重,並且已經導致全球性的健康問題。
這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還促成另一項重要趨勢:遠距工作。如此一來,許多人變得更加孤獨,但這也加速了技術創新,幫助與外界隔絕的員工消除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又稱社會隔離)。
我認為,未來數十年將出現幾項大趨勢(megatrend),其中之一必定是心理健康和心理保健問題。大家不妨留意頭條新聞。新聞每天都在報導有人因為心理健康而「暫停工作」、有人要求簽訂「心理健康日」(mental wellness day)合約,以及醫生不時提出心理健康警訊。
連結各項趨勢
有三種趨勢彼此交叉:
1.傳統的行銷效果日漸下滑。
2.心理健康問題呈現爆炸式增長。
3.Web3和元宇宙(metaverse)提出變革的技術發展,將幫助人們聚集在一起。
以上這些在在指向社群為當今時代的行銷大趨勢。
品牌社群的構想並不是新鮮事。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率先從行銷策略的角度去看待社群。
如今,多數社群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們被視為銷售場所,而非提供幫助的地方。約有70%的品牌社群,著眼於客戶自助或自助服務(self-service)所帶來的交易利益。由於不知社群建立品牌的巨大潛力(第三章將闡述這點),行銷界在最需要獲取競爭優勢時,卻忽視這種獨特的來源。我透過廣泛研究和鑽研案例,認為社群(即社群歸屬)可以取代正被迅速淘汰的侵入式行銷系統。
社群甚至可以變成你的公司。
絕佳的打造品牌手法,就是要在你的客群和你所做的事情之間建立情感聯繫。品牌不僅是商標和標語口號,而是能夠傳達意義的系統。我認為,社群是最終極的意義系統,足以幫助客戶發現(甚至創造)品牌與他們的世界之間的聯繫。
只要客戶心繫相關的品牌社群,不必說服他們、提供優惠券或哄騙欺瞞,就能讓他們喜歡我們。這些忠實粉絲會積極宣傳我們的品牌,並且能在品牌社群中找到堅持下去的目標。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聚會,首先是在家裡生活,然後參與社區和遊戲團體、到學校讀書、上教堂聚會、參加會議、舉行或參與婚禮、加入Facebook群組、與人開會議事、加入董事會、和同學聚餐、參加晚宴和貿易展覽會,還有參加葬禮。
最後一項絕佳的行銷策略就是社群,因為我們一直渴望聚會和想擁有歸屬感。具體來說,你的客戶可能希望屬於你。我會教導各位如何聚集他們。
《品牌歸屬感》分成三個生動且實用的部分:
1.最後一項絕佳的行銷策略:在這個部分,我將解釋為什麼現在是建立社群的時機、建立社群的好處,並提出社群確實有效的具體證據。你將了解社群有別於客戶、社群媒體粉絲或受眾。建立社群是一項傑出成就,足以創造持久的競爭優勢。
2.社群的藝術和科學:此部分將提供一種框架,有助你在公司行銷策略的背景下思考社群。這是新的行銷思維,具有嶄新的語言、新的優先順序,以及棘手的衡量(measurement)問題。
3.下一代的社群:這一部分,我們探討社群未來的發展方向。能否運用技術打造基於社群的全新商業模式呢?你將了解年輕人如何在傳統行銷觀點窒礙難行的地方,期待社群興起。最後,我會談談自身的社群經驗,以及它如何影響我的業務。
每一章末尾,我都會重點分析案例,這些例子來自大企業、小企業、機構、非營利組織,以及技術、教育和藝術領域,非常鼓舞人心。無論是誰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
你準備好了嗎?我想你已蓄勢待發。我們天生就想打造社群,幾乎所有企業、非營利組織、大學、教堂、協會和組織都可以運用社群。
你的社群正在等你,讓我們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