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慰了一億人的心】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瑪麗.伊莉莎白.弗萊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1932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沈睡。
我是千縷微風吹,
是輕輕的飄雪,
是柔柔的落雨,
是成畦的吐穗。
我是早晨的靜謐,
是優雅的疾飛,
是群鳥的迴旋,
是夜晚的星辰。
我在花朵的盛開裡,
我在安靜的房間裡,
我在鳥兒的鳴唱裡,
我在可愛的事物裡。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悵望,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離去。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in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softly falling snow.
I am the gentle showers of rain,
I am the fields of ripening grain.
I am in the morning hush,
I am in the graceful rush
Of beautiful birds in circling flight,
I am the starshine of the night.
I am in the flowers that bloom,
I am in a quiet room.
I am in the birds that sing,
I am in each lovely thing.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bereft
I am not there. I have not left.
【作品賞析】
牛皮紙袋上的素人創作
本詩作者瑪麗.伊莉莎白.弗萊(Mary Elizabeth Frye,1905-2004),是美國家庭主婦,三歲時失去雙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從出生地俄亥俄州移居馬里蘭州。婚後丈夫在此經營服飾業,她則蒔花弄草開設花店。
一九三O年代,反猶主義風起,在德國尤其猖獗,德裔猶太人因此流亡他鄉避居,包括美國在內。瑪麗不顧當時美國境內排猶聲浪因經濟大蕭條(1929-1939)而日漸高漲,毅然收留德裔猶太少女瑪格麗特.施華蔻(Margaret Schwarzkopf)。1932年,施華蔻母親病危,無奈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變本加厲,1933年納粹黨領袖希特勒上臺後更展開猶太人大屠殺,施華蔻回鄉奔喪無望,滿腔悲痛只能向弗萊傾訴。弗萊聽施華蔻哀嘆自己連站在母親墳前哭泣的機會都沒有,頓時文思泉湧,隨即在牛皮紙袋寫下這首小詩,起句就是「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安慰施華蔻逝者已化作她身邊的微風、白雪、陽光、星辰,告慰生者無須佇立於墳前落淚。
廣為傳誦至正式付梓
本詩共十六行,每行八個音節,格律接近抑揚四音步(iambic tetrameter),尾韻韻式為AABBCCDDEEFFGGHH,每兩行構成一組對句(couplet),開頭和結尾連用三個否定句,強烈反對生者對逝者垂淚,宛如嚴母在訓誡女兒不許哭,中間六個對句則換上肯定句溫柔寬慰,殷殷期盼女兒在晝夜交替、四季更迭中緬懷母親。整首詩用字簡潔、情感真摯,雖然未曾公開出版,卻在民間廣為流傳。
1995年,英國軍人史蒂芬.柯明斯(Stephen Cummins)在北愛爾蘭遭共和軍炸死,遺物中有一封信,信封上寫著「獻給我的摯愛」(To all my loved ones),信箋上則抄寫了這首〈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柯明斯的父親因此受邀上英國廣播公司朗誦這首詩,悼念所有為國捐軀的青年,在英國引發廣大迴響,短短數週便有三萬多位英國民眾請求英國廣播公司刊行這首詩。當時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書蠹」(The Bookworm)正在票選全國最受歡迎的詩作,最高票的前一百首將集結成冊出版,〈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雖然來不及入圍,但卻收錄進隔年出版的詩集《英國最愛詩選》(The Nation’s Favourite Poems)。編輯在〈前言〉表示此詩雖未參賽、作者亦不得知,但因節目播出後反響熱烈,不啻為英國最受歡迎詩作,因此將全詩刊行於〈前言〉中,這是書中最顯著的位置,列於第一高票吉普林(Rudyard Kipling)的詩作〈如果〉(If)之前,亦是本詩第一次付梓。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問世後,於無數告別式上為人朗誦。從一九三八年美西戰爭退除役官兵追思會,到二OO一年九一一事件紀念會,六十多年間,這首詩作撫慰了一億人的心,更翻譯成多國語言。
BOX膾炙人口的〈千風之歌〉
【延伸聆賞QRCOD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RBtTtP9f8
【文學一瞬】
二OO一年日本作曲家新井滿(1946-)在老友妻子的追悼文集中讀到本詩的日文譯文,大受感動之餘決定自己翻譯並譜曲,希望能寬慰委靡不振的老友全家。二OO六年,這首出自新井滿手筆的〈千の風になって〉(中譯〈千風之歌〉或〈化為千風〉)在「第57屆NHK紅白歌合戰」由木村拓哉朗誦、秋川雅史演唱,一時之間膾炙人口,更拿下二OO七年度單曲榜冠軍。
這首詩之所以能跨越語言國界撫慰世人,原因之一在於作者弗萊從未申請版權,她認為這首詩並不屬於她個人,而是為全世界所共有。弗萊終其一生未曾因為這首詩成名或致富,只如同普通人般安安靜靜度過餘。在她的葬禮上,親友朗誦了〈切勿在我墳頭哭泣〉,作為她平凡人生最後也最耀眼的點綴。弗萊真的沒有離去,她至今仍以樸實無華的文字療癒一代代世人的心。
【顛覆為愛沉溺的女性哀歌】
歌
克莉斯緹娜.羅塞蒂
Song, 1848
親親,當我死去,
哀傷的歌曲不必,
蒔植玫瑰無須,
絲柏遮蔭多餘;
願你是上頭綠茵,
有露霑也有雨淋;
你想記就記著,
你想忘就忘記。
我看不見陰影,
我覺不到雨淋;
我聽不見夜鶯,
唱呀唱在痛裡。
我夢過了暮色,
夜未央日未盡,
我或許或許記得,
我或許或許忘記。
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Nor shady cypress tree;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
And if thou wilt, forget.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Sing on as if in pain;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Haply I may remember,
And haply may forget.
【作品賞析】
人死後去哪裡?
這首〈歌〉是一首自悼詩,詩人羅塞蒂(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1830-1894)遙想自己從嚥氣到身軀腐朽的過程。全詩共兩段,每段八行。第一段前四行詩人新死,吩咐愛人無須哀傷,接續兩行寫青草雨露,輕描淡寫時光流逝的痕跡,最後收在詩人大度豁達,不強求愛人牽掛,只因肉身終究會腐朽、五感終究會消逝,此時靈魂抵達夢土,在這將暗未暗、將明未明的暮色中,詩人的記憶也許就此消融,而暮光過後便是復活,不知前世的愛人還記掛否?
若要往下深究,這首詩可視為詩人對物化女性的嘲諷。詩人的兄長但丁.加百列.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1848年創立前衛藝術團體「前拉婓爾兄弟畫會」,該畫會習以女性作為創作靈感,時常找妹妹擔任肖像畫模特兒,其兄長的女友伊莉莎白.席黛爾(Elizabeth Siddal)則是該畫會名作《奧菲莉亞》(Ophelia)中的女模特兒,為了扮演莎翁戲劇《哈姆雷》(Hamlet)中為愛癡狂、落水而死的女主角奧菲莉亞,席黛爾在浴缸裡泡了三天,就為了化作畫家筆下美麗的浮屍、癡情的女郎,還因此受寒罹患肺炎
除了奧菲莉亞之外,西方文學史上不乏為愛溺斃的少女,例如桂冠詩人丁尼生的〈夏洛特姑娘〉(”The Lady of Shalott”),原詩於1832年寫就,1888年由瓦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入畫,皆從男性視角頌揚女性為愛而死之淒美。克莉斯緹娜.羅塞蒂身為女詩人,在〈歌〉中讓死亡與愛情互為喻體,當女性自溺於愛河,盼他人勿寫詩悲悼,在愛情這座墳墓裡,女人不得聽、不得看、不得感受,夢也似地身陷在蒼茫中度過餘生,只求愛人在上頭滋潤自己。可是地久天長,誰還記得愛情最初的模樣?全詩僅寥寥數語,便唱出維多利亞時代女性的哀歌。
百年傳唱的〈歌〉
羅塞蒂創作〈歌〉時年方18歲,正在與「前拉婓爾兄弟畫會」的成員詹姆士.柯林(James Collinson)熱戀。詹姆士原本是羅馬天主教徒,為了娶虔誠的羅塞蒂而改信英國國教,因此這首詩也可說是這段戀情的見證,字字句句都是女詩人的戀人絮語,談著情到深處的生死命題——如果我先死你怎麼辦?可惜男方幾經猶豫後決定改信回原來的羅馬天主教,兩人婚事告吹,羅塞蒂近乎心碎。
出自18歲少女之手的〈歌〉樸實清新、感情真摯,堪稱華文讀者最熟悉的英詩中譯。這都要歸功於1977年的電影《閃亮的日子》,劇情講述一支樂團從默默無名到發跡,男主角(劉文正飾)卻在成功之際罹患腸癌,劇終時女主角(張艾嘉飾)到男主角墳上唱歌追憶,唱的就是這首〈歌〉,由羅大佑譜曲,再填上徐志摩1928年的譯文:「當我死去的時候,親愛,你別為我唱悲傷的歌」。〈歌〉是羅大佑創作的第一首歌曲,除了張艾嘉和羅大佑之外,蘇慧倫、張信哲、縱貫線樂團都曾經翻唱過,歷久而彌新,可說是華語流行樂壇的長青樹。
【文學一瞬】
羅塞蒂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是義大利詩人,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拉丁文和義大利文學,羅塞蒂自幼沉浸在濃厚的文藝氛圍中,17歲便展露詩才,20歲以筆名艾倫(Ellen Alleyne)在「前拉婓爾兄弟畫會」的刊物《萌芽》(The Germ)上發表7首詩作,個人詩選《小妖魔市及其他》(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s)則於1862年出版,收錄其著名敘事長詩〈小妖魔市〉和多首抒情短詩,其中也包括這首〈歌〉。此外,作為虔誠的教徒,羅塞蒂寫過不少宗教詩,其中最出名的要屬〈在這冷冽隆冬〉(“In the Bleak Midwinter”,1872),1902年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Gustav Holst,1888-1976)譜曲,以簡單乾淨的音線帶出雪白人間對上帝的敬虔,至今仍是最受喜愛的耶誕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