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第3章 全球性的課題(摘錄)
體育外交
體育活動不單純是娛樂、表演或競爭。由於運動賽事會受到媒體和社會的矚目,所以也具有戰略性質。如果在賽事中獲勝,就能在「世界村」裡提高國家的名聲。
成為戰略爭議點的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是國家之間以有規律且和平的形式對峙的新場域。
國際間對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足總有非常大的向心力,應該沒有國家想疏遠這兩個組織。儘管在聯合國,中國和台灣無法共存,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也是如此,但在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足總中卻能達成這種狀況。事實上,國際足總有211個會員國,比聯合國(193國)還多。
體育賽事爭的不只是勝負,連主辦地的競爭都很激烈。一開始,奧運舉辦地幾乎都是在歐洲與北美,世足賽舉辦地則由歐洲和南美獨占。
今日,這兩大比賽已經在多個地區舉辦過,但奧運至今尚未在非洲大陸登場。
足球與全球化
足球是世界性的運動,或許也能說是全球化的象徵之一。足球之普遍,不只連市場經濟和民主主義都望塵莫及,連沒有網際網路的地方也有足球。足球帝國堪稱為「日不落帝國」,其版圖也超越了查理五世(Charles V)時的神聖羅馬帝國。
這個帝國在一世紀之間以完全和平的方式開疆拓土,人們在狂熱參與的同時,也愉快接受它的征服。
在足球賽事中,勝者只會受到尊敬與憧憬,完全不會招致反抗。這在地緣政治學上是罕見的現象。
從英國誕生的足球,一開始是經由海路擴散開來(早期的足球俱樂部,都是從港口都市誕生,如勒哈費爾、漢堡、熱那亞、巴塞隆納、畢爾包),1930年代起則經由鐵路普及開來,不久後,再透過收音機,並從1960年代起藉由電視達到全面普及。
運動與身分認同
所有運動,尤其是足球,能明顯提升人們對所屬團體的認同感。在全球化之下,人們對國家的認同感變得薄弱,但全球性的運動賽事,則會強化這種身分認同。足球國家代表隊以及奧運選手,能喚起人民和平的愛國心,讓人們對自己的國民身分有所自覺,或是再次有自覺。
今日,國家形象是構成國際實力的要素,在體育賽事中奪冠的隊伍就能以此提升國家的名聲。對小國來說,這是宣示國家存在於國際舞台,或者只是單純被世界所看見的最佳方法;對缺乏凝聚力的國家來說,很多時候,為足球國家代表隊加油,能讓國民跨越民族、宗教或社會的鴻溝。
世界盃足球賽
國際足總是1904年時,由比利時、丹麥、西班牙、法國、荷蘭、瑞典、瑞士等國的代表所設立。當時英國則覺得此舉很無趣。
第1屆世界盃於1930年在烏拉圭舉辦。很多隊伍無法旅行兩週,所以只有4個歐洲隊伍及9個美洲隊伍參加。時至今日,每次比賽都有211隊參加外圍賽,激烈爭取32張參加大會比賽的門票(2026年會增加至48隊)。
在歐洲及拉丁美洲以外地區第一次舉辦的世足賽,是1994年在美國所舉辦的,目的是要振興美國的足球。
2002年第一次在亞洲舉辦的世足賽,由日韓兩國共同主辦。一直是競爭對手的兩國在沒得選擇的情況下,只好通力合作。2010年在南非舉行的世足賽,則是第一次在非洲大陸舉辦。2018年的世足賽則是第一次在俄羅斯舉辦。此外,接下來的2022年會在卡達舉辦,2026年則預計在北美(加拿大、美國、墨西哥)舉行。
相對於比賽舉辦地的多樣性,目前歷屆冠軍不是歐洲國家,就是南美國家(巴西5次,義大利與德國4次,阿根廷、法國、烏拉圭都是2次,英格蘭和西班牙則各拿1次)。
奧運反映出世界的變化
奧運讓所有運動競技及所有國家,有機會齊聚一堂。每位參加者都期待在這個舞台上有出色表現。
奧運一開始的參加國雖然有限(1896年有14國、241位選手參加),但今日它已是國際社會的主要例行活動。在奧運開幕典禮時,代表團(在國旗打頭陣下)會逐一入場;比賽結果出爐後,會演奏贏得金牌選手國家的國歌。
此外,在決定舉辦奧運的城市時,經常如下述例子般反映出政治情勢。
‧ 二次大戰前,奧運只在歐洲和美國舉辦過。
‧ 1964年於東京舉辦,是二次大戰後復興的日本邁向現代化的象徵。
‧ 1968年在墨西哥舉辦,藉此讓人們認識第三世界。
‧ 1972年於慕尼黑舉行,宣告德國重返大國行列。
‧ 1980年在莫斯科舉辦(這是之前冷戰趨緩之際決定的),但美國和部分同陣營國家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而未參加。
‧ 東西方兩大陣營在戰略與意識型態上的競爭,也衍伸至奧運奪牌。美蘇兩國都想藉由勝利來展現政治體制的優勢。
第1部第5章 現代的危機與紛爭(摘錄)
俄羅斯與烏克蘭無法和解嗎?
烏克蘭國內的歐美勢力與斯拉夫勢力涇渭分明,使用的語言也包括烏克蘭語及俄語兩種。在1918到1920年間曾是獨立國家的烏克蘭,後來又被蘇聯強加併吞。不過,即使以隸屬蘇聯的一國受到統治,烏克蘭還是未放棄重新取回國家的夢想。1991年,蘇聯的三個斯拉夫國家: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團結一致,宣布蘇聯已滅亡,以及各個國家的獨立。
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擺盪的克里米亞半島
克里米亞半島劃入烏克蘭的領土,是1954年赫魯雪夫當權之時(赫魯雪夫是烏克蘭人)。這個發生於蘇聯體制內的國境變更,在當時自然不會引發爭議。
人口有85% 為俄羅斯人的克里米亞半島,擁有俄羅斯頂尖艦隊駐守的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是面向地中海的海上玄關。1991年發表獨立宣言的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Leonid Kravchuk)向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主張,克里米亞半島的歸屬遲早會成為兩國間的問題,最好先釐清。可是,葉爾欽急著發表獨立宣言,並未留時間為這個問題做出結論。
政治學家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ninski)分析,俄羅斯如果失去烏克蘭,就再也不是帝國了。確實如此,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一直對烏克蘭接近歐美抱有警戒之心。
至於烏克蘭,在2004年橘色革命選出親歐美派的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之前,不論在政治或軍事上的立場,都是俄羅斯的盟國。因此,在2010年選舉中,又由親俄派的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贏得政權。俄羅斯因此同意大幅降低輸出至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俄羅斯海軍駐守塞瓦斯托波爾的期限也延長25年。
克里米亞半島 vs. 烏克蘭
2013年,歐盟向烏克蘭提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等的聯合協議。但如果簽署協議,烏克蘭就會往遠離俄羅斯的方向前進,亞努科維奇因此不願簽署。但這麼一來,全烏克蘭人民都同聲抗議,並譴責政權的腐敗與專制。最終,亞努科維奇政權在2014年2月垮台。俄羅斯則認為,這場政變是美國為孤立俄羅斯所策動。克里米亞則根據人民公投的結果,在2014年3月加入俄羅斯聯邦。雖然這項公投在國際法上無效,卻在多數公民贊成下進行。另一方面,在東烏克蘭的頓巴斯地區(Donbass),親俄派與反俄派之間開始交戰。西方各國雖然決定對俄羅斯施予經濟制裁,但西方以外的國家卻不加入。
2015年2月,在法國與德國居中斡旋下,俄羅斯與烏克蘭簽定新明斯克協議(Minsk II),決定停戰。可是,情勢依然不穩定,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還是看不到解決的可能性。俄羅斯雖然取得克里米亞半島,卻失去烏克蘭這個盟友。烏克蘭國內的反俄情緒則是一直升高。不過,這個危機的原因之一,也是由於烏克蘭領導者的不作為與腐敗。在此情勢下,北約組織為了對抗俄羅斯的威脅,決定提高軍事費用。俄羅斯則強烈抗議這是倒退至冷戰時期的做法,並強調俄羅斯的國防預算只有美國國防預算的10%而已。
第2部第4章 非洲(摘錄)
東非與非洲之角:在開發與專制政治之間
東非包含肯亞、烏干達、坦尚尼亞、蘇丹、南蘇丹。盧安達和蒲隆地雖然也包含在這塊區域,但也有很多人將這兩國視為中非國家。另一方面,「非洲之角」指的是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吉布地與索馬利亞。
不安定的地區
東非各國經歷各種失敗嘗試後,在21世紀成立關稅同盟與共同市場,成員國包含烏干達、坦尚尼亞、肯亞、南蘇丹、蒲隆地和盧安達。
這地區的國家有個特徵:在專制政治下,擁有經濟上的成功(除了典型的失敗國家南蘇丹以外)。這些國家除了是英語圈之外,在戰略上也和美國結盟。有1億人口的衣索比亞,在非洲是人口僅次於奈及利亞的國家。1974年,冷酷又無能的共產主義政權,取代了皇帝塞拉西一世(Haile Selassie I)。此後,衣索比亞人民不僅面臨獨裁體制下的內戰,也迎來兩次大饑荒。1991年,這個共產主義政權垮台。
衣索比亞是未來的領導者?
20世紀初,非洲只有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是獨立國家(衣索比亞成為義大利殖民地的時間,僅在1935-1941年間)。在衣索比亞, 信奉古基督教分支之一的科普特(Coptic) 教信徒占多數, 占人口40%的伊斯蘭教徒是相對少數。但國家所有權力, 都集中在人口僅占6%的提格雷族(Tigre)。現在, 在充滿活力的經濟發展下,衣索比亞再次在非洲大陸,以及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事實上,中國就企圖在衣索比亞發揮影響力,比如興建非洲聯盟總部新大樓等多項基礎建設。衣索比亞也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像是接受聯合國與非洲聯盟的任務、派兵至索馬利亞和蘇丹。對美國來說,它是有很大利用價值的盟國。
厄利垂亞在1993年脫離衣索比亞獨立,也因此讓衣索比亞失去面海的玄關。衣索比亞視厄利垂亞為眼中釘,兩國並因邊界問題爆發戰爭。為期兩年的這場戰爭(1998-2000年),造成超過20萬人死亡。本世紀初以來,雖然厄利垂亞的政權還是極度專制,但經濟表現亮眼, 一直保有近10% 的平均成長率。
但另一方面,厄利垂亞是世界上最獨裁的國家之一,不容公民社會存在,民族迫害橫行。這世界上,侵害自由程度比厄利垂亞更嚴重的國家,只有北韓而已。在看不到未來的狀況下,造成大批人民逃離。
2018年3月,阿邁德(Abiy Ahmed)成為衣索比亞總理,打破提格雷族獨占權力的情勢。阿邁德向厄利垂亞提出和解方案,也帶來讓厄利垂亞擺脫獨裁體制的一絲希望。
例外的民主國家
肯亞是這地區民主化最高的國家。它在1991年開始採行多黨政治,在經濟上也同時有很大的成長,不過,隨著經濟發展,社會不平等的現象也急速增加。肯亞有4分之3人口是基督徒,許多國際組織的總部坐落於首都奈洛比。此外,中國在奈洛比和蒙巴薩之間興建及經營鐵路。
在坦尚尼亞,尼雷爾(Julius Nyerere)任職總統期間(1964-1985年)推行的「非洲社會主義」,在經濟失敗下落幕,1992年開始實施多黨政治。21世紀初期後,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呈倍數成長。不過,這個貧窮國家的人口還是一樣快速增加,並有多達90%人口務農。此外,坦尚尼亞也接納了許多來自蒲隆地的難民。
蘇丹的悲劇
蘇丹在1956年獨立。國內大部分石油資源所在的南部,雖然信仰基督教和泛靈論,但蘇丹政府卻極力想將這個地區伊斯蘭化。結果是引爆長達20年的內戰,造成150萬人死亡。接著,在21世紀初,又發生達佛地區紛爭,造成20萬人喪生。
蘇丹南部在贊成其獨立的美國支持下,於2005年與蘇丹政府簽訂「全面和平協定」,2011年從蘇丹獨立,成為新的國家南蘇丹。從南蘇丹輸出的石油通過蘇丹所須負擔的費用,也由兩國協調決定。之後不久,雖然敵對的激進派(努爾族〔Nuer〕與丁卡族〔Dinka〕)爆發內戰,但基礎建設幾乎沒有遭受破壞。南蘇丹雖然可能因為擁有石油而快速發展,但目前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1,200萬國民中,有800萬人需要援助,國內的鐵路線也僅有80公里。
索馬利亞的混亂情勢
國內不同族群的暴力對立,一直是索馬利亞很大的困擾。1991-1995年美國介入想平息紛爭,卻反而成為對立惡化的原因之一,結果是,伊斯蘭組織將首都摩加迪休作為主要根據地,掌控了國內大部分區域。由於擔心索馬利亞國內各地的傳染病會擴散開來,非洲各國(蒲隆地、烏干達、衣索比亞、吉布地、肯亞)組成的聯合軍隊,在美國暗中援助下介入。另一方面,索馬利亞外海開始出現猖獗的海盜行為。對於面對國內紛爭,漁業資源又受掠奪的索馬利亞人來說,海盜行為是他們維持生計的手段。為根絕索馬利亞海盜行為,歐盟海軍部隊(Eunavfor)展開行動。原英屬索馬利蘭在1960年和義屬索馬利亞合併,成為索馬利亞共和國,但索馬利蘭(原英屬索馬利蘭)在1991年自索馬利亞獨立。雖然國際社會並不承認索馬利蘭是正式國家,但它的情勢不像索馬利亞那麼混亂。因此,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索馬利蘭的柏培拉開發深水港,2017年在此設立軍事基地。同年,索馬利蘭也順利進行總統選舉。
做為紅海玄關的吉布地,戰略重要性遠超過人口規模。從非洲輸出的石油,有4分之1會通過吉布地沿岸,再前往紅海或荷莫茲海峽的方向。人口百萬的吉布地從以前開始就是法國的軍事基地,2017年,中國解放軍在此設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成為吉布地的主要投資國之一。美國也將吉布地作為「反恐戰爭」的一環與對抗海盜的據點,在此成立軍事基地。對鄰國衣索比亞而言,吉布地也是它海上的玄關。
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Yoweri Museveni)是盧安達總統卡加米的多年盟友,他在1986年以後即使面對阻力,還是維持住權力。穆塞維尼政權的特色是雖然專制,但經濟表現出色。他成功讓烏干達的經濟型態變得多樣化(出口收入中,咖啡豆的占比從90% 降為10%),讓生活於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幾乎減少一半(從56% 到30%)。另一方面,他又介入剛果戰爭,助長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不穩定。烏干達和美國關係密切,所以,其專制及裙帶關係政治得以避免遭受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