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前為何要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
古代皇帝的詔書前,通常會有一段特殊的文字,用來昭示其合法性。例如,漢代皇帝的詔書前,多有「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八個字,強調皇帝的權力是天命所歸,他人不得竊奪。至唐代,詔令分為冊書、制書等七種形式,天命所歸的話,往往見於皇帝的即位詔令中,如德宗即位冊文有「昊天有命,皇王受之」。宋代的詔令繼承唐代,但又有所變化以「朕紹膺駿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開頭的,占有相當比例。
我們如今所見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主要運用於明代。明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不遺餘力,自然少不了受命於天、君臨天下的氣勢,所以其詔書開頭就是「奉天承運」、「承天受命」等字樣。清承明制,詔書也多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日」開頭,中間詔示內容,最後一般以「布告天下咸使聞知」結尾。直至一九一二年宣統皇帝發布退位詔書,「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式詔書才告終結。
•古代官員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朝九晚五」呢?
中國古代官吏的工作時間很緊張,也要受到嚴格規章制度的限制。那麼,官員的上下班時間是幾點呢?
實際上與現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不過確切時辰則與中國古代農耕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生活習慣相配合。《詩經‧齊風‧雞鳴》中,妻子催丈夫起床:「雞既鳴矣,朝既盈矣;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因為古人雞鳴即起準備上班的傳統,這個時間段稱為「卵時」(早晨五至七時)。清朝時期,中央各機關供職官員一般需要參加朝會,這也是由君主親自主持的最高國務會議。除了一、二品年事已高的大員,可以特賞騎馬或坐椅轎,其餘官員一律步行人宮;親王和部堂長官上朝的時候,會有專人打燈引至景運、隆宗二門;軍機大臣則有角燈導人內右門。清朝《欽定六部處分則例》載有中央官員統一的下班時間,規定是春分後於申正(約下午四時)散值,秋分後於申初(約下午三時)散值(即下班)。
從秦漢到明清,中國古代官員每天上下班的時間基本如此,各級地方機關也與中央相似。古代官吏要按時上下班,不得違反,否則會受到懲罰。《唐律疏議‧職制五》有一條法令說,官員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處笞二十小板,每再滿三天加一等,滿二十五天處杖打一百大板,如果滿三十五天判處徒刑一年。假如是軍事重鎮或邊境地區供職的軍官還要罪加一等。
雖然上班時間是早晨五點,可是因為大臣不住在皇城裡面,所以一般兩點就要起床,在朝堂外等候上朝。還有些重要的輔弼大臣,因為有重要軍政大事須與皇帝商量,也可能要很晚才能下班回家。
•在古代,投降時為何要舉白旗?
在一些戰爭題材的影片中,經常會發現這種鏡頭:當陷於重圍走投無路的防衛者,覺得再繼續抵抗已沒有希望時,就舉出白旗投降。
因此,人們一般把白旗認為是投降的標誌。其實在戰爭法規嚴格意義上說,白旗只是要求暫時停戰的標誌。
早在遠古時期,戰鬥的雙方為了向對方表示談判的誠意,通常借白色為象徵,因此逐漸形成了一個習慣:白色旗幟表示要求休戰談判。在交戰的一方拿出白旗時,對方就知來意,下令停止任何進攻行動。握白旗的一方要派遣出軍使、號手、旗手與翻譯,到對方指揮部說明條件與意圖。在軍使展示白旗起,直到回到本方所需的時間為止,他獲得不被侵犯的權利。
這種習慣幾千年來一直沿用下來,至今沒變。
中國和羅馬的古史中,都對舉白旗表示投降的說法進行了記載。相信這源自東漢時期(西元二五至二二○年),甚至是更早的時候。羅馬作家科尼利厄斯‧塔西伯,曾在他的史學紀錄中,提到士兵如何表示投降。他描寫了克雷莫納的第二次戰役(六九年)中,士兵們表示投降的方式,是將自己的防護物舉高過頭頂。顯而易見,這個傳統在東西方是各自獨立發展起來的。至於為什麼用白色,而不是其他顏色為「投降色」,人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解釋。
也許下面的解釋,能讓人滿意:
第一,以白色為投降標誌起源於秦朝,當時秦人以黑色為「國色」,來代表勝利(原因是秦人自認五行屬水,水為黑色),秦末劉邦進取關中,直逼咸陽,秦子嬰投降,便以秦人國色的相反色──白色為服,以出降(其心情可想而知),這便是中國投降色的起源。
第二,西方的標誌起源於他們對白色的感性認識,潔白等於一無所有,意即徹底失敗。
第三,這種起源只是一種文化的定型,在此之前,投降者只是漫無目的胡亂表示其以繳械,而受降者也僅靠感性來理解區分投降者和頑抗者。
第四,人造顏色出現得較晚,因此在古代,白色的布是最容易獲得的。
第五,舉白旗意味著對方可以在自己的旗上塗他們的顏色,因此代表投降。
•為何打了敗仗叫「敗北」呢?
這個有趣的問題,與「北」字的本義有關。「北」的本義是「背」或「相背」。在甲骨文中,「北」字就是兩個人背靠背的樣子。因此,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說:「北,乖也。二人向背。」古代兩軍作戰,打了敗仗而逃跑的一方,總是背對敵人的,所以「北」字,就增加了「失敗」這一義項。《左傳‧哀公二年》:「大子救之以戈,鄭師北。」這裡的「北」,就是「敗」或「敗逃」。因此古文中談到打敗仗時,常形容勝方「追奔逐北」,意思是追趕、奔襲、逐殺背向自己倉皇逃命的敵人,如《史記‧高祖本紀》:「秦兵強,常乘勝逐北。」意思是說,秦兵強盛,經常乘勝追殺敗軍。
秦漢以後,「敗北」成為一個雙音節的常用詞。例如《史記‧項羽本紀》:「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後來「敗北」除了指軍事失敗或失利之外,還被引申為在各種競賽中失敗。
既然失敗稱為「敗北」,那麼打了勝仗是否就可以叫「勝南」了呢?當然不是,古代典籍中從來沒有這種說法。因為「敗北」之「北」,並不是東南西北方位的北。因此優勝劣敗,與方位無關。
•指南針為何指北卻叫「指南針」?
指南針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明,它原理簡單、結構也不複雜,但卻意義重大,被馬克思譽為「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之一。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不論是起初的司南、指南車,還是後來的指南針,都是既指南方也指北方,但命名的人卻把方向都放在了「南」字上,這是為什麼呢?
指南針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了磁石的吸鐵性,並加以合理利用,許多古代文獻中都有對於利用磁石的相關記載。西元前七世紀成書的《管子‧地數》中寫道:「上有磁石者,下有銅金。」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山上有磁石時,山裡就藏有鐵礦。地理名著《山海經》中也記載道:「題灌山中多磁石。」《水經注》裡記載了秦國阿房宮曾用磁石製成大門,以防避有人進宮謀刺暗殺,如果圖謀不軌者暗披盔甲、暗藏兵器入宮,就會被磁門吸住而被發現。後來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中國勞動人民進一步利用磁體的指極性,製成指示方向的機械名為「司南」,也就是最早的指南針。
關於司南,《韓非子‧有度篇》和《鬼谷子》兩部書均有記載。在《鬼谷子》中記載道,鄭國人到深山密林中去採集玉石時,為了辨清方向避免迷路,就帶著司南。東漢王充在《論衡》中描述過「司南之構,投之於地,其抵指南」。後人根據這句話考證認為,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成勺形,它的勺底呈球狀,勺呈橢圓狀,勺柄通體漸漸縮成柱狀。為了確定方向,司南還配有一個「地盤」,為銅質或塗漆木製盤,中央有平滑圓槽,形狀可能是內圓外方,盤框之上刻畫出定向的刻度,用干、支(即甲、乙、丙、丁……和子、丑、寅、卯……)及八卦等,表明二十四方位。將磁勺投於地盤中央時,它的柄部就會大體停止在指南的方位上。這可能就是司南之所以被稱為「南」的最根本原因。
透過以上對司南的敘述中可以發現,古人在發明司南時,只是利用了磁石辨明方向的特點,但是並不通曉其中的原理。十一世紀中葉時,中國大科學家沈括曾在他的《夢溪筆談》中介紹了指南針的人工磁化方法、磁偏角的發現和指南針的架設方法,但當提到指南針為什麼會指南時卻說:「磁石之指南……莫可原其理!」隨後,文人學者們從陰陽五行學說出發,結合當時人們對大地形狀的認識,提出各種指南針理論。成書於宋代的《管氏地理指蒙》中這樣推斷:「磁針是鐵打磨成的。鐵屬金,按五行生剋說,金生水,而北方屬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鐵產生於磁石,磁石是受陽氣的孕育而產生的,陽氣屬火,位於南方,因此南方相當於磁針之母。這樣,磁針既要眷顧母親,又要留戀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也就是說,中國古人的指南針理論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的「感應說」。指南針的命名,也和中國古代的五行理論有很大關係。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的司南,在之後的歷史發展中逐漸演變成了指南魚、旱針、水針等重要的工具,也是現代指南針(磁羅盤)的雛形。可以說,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發明的司南和指南針,歐洲的航海事業就會滯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間可能還要延後許多年。因而這樣一項偉大的發明,是叫指南針還是指北針,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鴛鴦」原本是指兄弟還是夫妻?
鴛鴦,又叫匹鳥、官鴨等。千百年來,鴛鴦一直是夫妻和睦相處、相親相愛的美好象徵,也是中國文藝作品中堅貞不移的純潔愛情的化身,備受讚頌。
但在中國古代,最早是把鴛鴦比作兄弟的。《文選》中有「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商」,「骨肉緣枝葉」等詩句,這是一首描述兄弟之間贈別的詩。西晉鄭豐有〈答陸士龍詩〉四首,第一首〈鴛鴦〉的序文說:「鴛鴦,美賢也,有賢者二人,雙飛東岳。」這裡的鴛鴦是指當時著名文人陸機、陸雲兄弟。到了三國時期,曹植在其〈釋思賦〉中也有「樂鴛鴦之同池,羨比翼之共林」,其中的「鴛鴦」說的也是兄弟友愛。
那麼,古代是什麼時候把鴛鴦比作夫妻的呢?
據說,此意最早出自唐代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詩,詩中有「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之句,讚美了男女之間美好的愛情,並引得其後一些文人競相仿效。如李白有「七十紫鴛鴦,雙雙戲亭幽」,杜甫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孟郊有「梧桐相持老,鴛鴦會雙死」,杜牧有「盡日無雲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等等。
唐代詩人崔珏還因一首〈和友人鴛鴦之詩〉:「翠鬣紅毛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暫分煙島猶回首,只渡寒塘亦並飛。映霧盡迷珠殿瓦,逐梭齊上玉人機。採蓮無限藍橈女,笑指中流羨爾歸。」而名聲大振,被世人稱為「崔鴛鴦」。
•古代的「千金」原本是指男兒?
今天,千金、千金小姐特指未婚女子。不過,在古代,「千金」最早卻是指男孩。
「金」是古代的貨幣單位,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規定貨幣分為兩種:黃金為上幣,計量單位為「鎰」,一鎰等於二十兩或者二十四兩;銅為下幣。但是古人卻不用鎰或兩來稱呼貨幣,而是用「金」稱呼,比如「馬一匹百金」之類。漢代以一斤黃金為一金。《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項羽的頭值一千斤黃金,可見有多貴重。後來「千金」就引申為貴重的意思,並衍生了諸如一字千金、一諾千金、春宵一刻值千金、「五花馬,千金裘」等許多典故。
第一次把「千金」用來比喻人,出自《南史‧謝弘微傳》。南朝梁的著名文學家謝朏小時候非常聰明,其父謝莊很喜歡這個兒子,常常讓他跟隨左右,外出遊玩的時候也帶上他。謝朏十歲就能寫一手好文章,有一次謝莊帶著他去遊玩,讓謝朏寫一篇命題作文,謝朏拿過筆來一氣呵成,謝莊看了之後,不由得大喜過望。謝莊的朋友對謝莊說:「你這個兒子真是神童,將來一定會發達。」謝莊撫著兒子的後背,心花怒放地說:「真吾家千金。」
那時南朝的宋代還沒有被齊、梁兩個朝代取代,謝朏的名聲甚至傳到了宋孝武帝的耳朵裡,有一次,宋孝武帝去姑蘇(蘇州)遊玩,特意命謝莊帶上謝朏一起前往,並讓謝朏寫了一篇〈洞井贊〉的命題作文,謝朏輕輕鬆鬆就寫完了。宋孝武帝看完之後感歎道:「雖小,奇童也。」後來,謝朏果然成了著名的文學家,官至尚書令。「千金」這個比喻也就此流傳了下來,但是專指男孩。
那麼,「千金」一詞是在什麼時候成為未出嫁的女孩的專用詞呢?對此有兩種說法。
其一,春秋時期。西元前五二二年,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逃離楚國,投奔吳國。途中他饑困交加,見一位浣紗姑娘的竹筐裡有飯,於是上前求乞。姑娘頓生惻隱之心,慨然相贈。伍子胥飽餐之後,由於安全原因,要求對方為他的行為保密。但姑娘猛然想起,男女接觸為禮教和輿論所不容。她隨即抱起一石,投水而死。伍子胥見狀,傷感不已。他咬破手指,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後,千金報德!」後來,伍子胥在吳國當了國相,吳王調遣勁旅攻入楚國。西元前五○六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其屍鞭之三百」,報了自己的大仇。之後,他想到要報恩,但苦於不知姑娘家地址,於是就把千金投入她當時跳水的地方。從此就傳出「千金小姐」的叫法。
其二,元朝時期。據說,在元朝人張國賓所作《薛仁貴榮歸故里》一劇中,才把「千金」和女孩聯繫起來:「小姐也,我則是個庶民百姓之女,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請自穩便。」顯然,在張國賓寫作此劇之前,民間已經改換了「千金」一詞的原始含義,而用來指稱女孩了,張國賓只是在劇中使用了「千金小姐」這一稱謂而已。
到了明清時代,一些話本和小說中稱女孩為「千金」的情況就更普遍了。時間一長,「千金」一詞便變成了女孩子的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