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歐洲是何時誕生的?
導論 防堵歐亞大草原入侵者的壁壘
我們平時都會很自然地使用「歐洲」這個字眼,但「歐洲」是什麼?現在因為歐盟的組成,讓人有「歐洲一體」的印象,但到底歐洲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關於這一點,現今仍有許多說法,很難說哪一個才是正確的。
例如,二○一四年過世的雅克.勒高夫(Jacques Le Goff),是法國年鑑學派代表性的中世紀史權威,他在《歐洲誕生於中世紀嗎?》(L'Europe est-elle née au Moyen Âge ?)的著作中,將查理曼(查理大帝)的帝國,妙喻為「流產的歐洲」。當時,羅馬帝國西方的廣大版圖,因為多部族的入侵而逐漸解體,查理曼以羅馬教宗為後盾,終能收復失土,再次將其納入統治之下。但這個帝國因為沒有扎實的核心,在他死後便結束了。勒高夫認為,查理曼時代的八至十世紀,是「歐洲」的胚胎期,但是「流產了」。而一般來說,勒高夫派的想法,是將黑暗時代的中世紀,與輝煌的文藝復興連在一起解讀,將這段中世紀視為現今歐洲的準備期。姑且不論這一點,現今歐洲一般的見解,都是把查理曼當作歐盟的濫觴。想必人們的心中,還是對偉大帝國留著憧憬吧。
不過,「歐洲」這個概念,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有的。
相對於勒高夫,另一個有力的說法認為,十五世紀鄂圖曼帝國的興起,是讓當時歐洲民眾意識到「歐洲」概念的重大契機。
在〈7腓特烈二世〉裡解說過,成功防禦遊牧民族入侵的人物,就能掌握歐洲的王權。如查理曼打敗阿瓦爾族、奧托大帝戰勝馬扎爾人、法王于格.卡佩(Hugues Capet)的祖先巴黎伯爵厄德(Eudes de Paris)趕走維京人等。還有開啟卡洛林王朝的查理.馬特,雖然捏造了圖爾戰役,但那也是他戰勝自西南部入侵的伊斯蘭勢力後,誇張大肆宣傳的結果。
我們可以說,各國的王權,都以抵禦外敵、防守國內的形式,鞏固了「歐洲」的霸權。不過,決定性的因素會不會是:波蘭和立陶宛為了對抗不斷壯大的鄂圖曼帝國,變得更加強大,因而在歐亞大草原與歐洲之間築起屏障,從而產生了現今的歐洲意識呢?
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佐藤彰一,是歐洲中世紀的專家,據他的看法,一四五三年因君士坦丁堡失陷,遭到鄂圖曼帝國占領的巴爾幹半島各國,以及十三世紀拔都遠征,消滅了基輔羅斯國之後,在南俄羅斯的草原地帶擴張領土的波蘭和立陶宛大公國,都在與強大的鄂圖曼帝國對峙下,逐漸成熟,強化了軍事力量,因而在歐洲與中亞大草原之間,建立起了大壁壘。
「如此一來『歐亞大道』結束了自古以來的功能。」(引自《中世世界是什麼》,岩波書店。)
一三八六年,波蘭與立陶宛藉由婚姻結為同盟,兩者最初與德意志(條頓)騎士團對峙,經過了大約一個世紀,為了對付來自南方的威脅—鄂圖曼帝國的侵略,他們以步兵加火槍,強化了軍事力。結果,在歐洲與中亞大草原之間,築起了大大的屏障。在第一章的導論中曾經提到,自稱無敵的遊牧騎兵團,敗給了鄂圖曼帝國的步兵火槍隊,在此一屏障形成之後,歐洲才真正解除了對東方遊牧族壓境而來的恐懼。
然後,在圍牆的內側,他們第一次萌生「那我們是什麼人?」的意識。這也就是歐洲的誕生。
請各位把這些疑問放在心底的角落,讓我先來介紹英格蘭、德意志和法蘭西幾位性格豐富的領袖吧。
八、伊莉莎白一世:「優柔寡斷」正是女王的武器(節錄)
從伊莉莎白一世的經歷可以想像得出,她從小便養成極端謹慎的性格。母親被控謀反,處以斬首之刑。自己也差點被同父異母的姊姊殺害,所以行事作風都很謹慎。她的座右銘是「明察無言」,觀察世情,垂聽各種意見,但自己絕對不能表態──這句話充分展現出她的慎重和聰明。
那麼,我們來看看她的治世吧。
當時的英格蘭是小國,另一方面,有大量的銀從新大陸流入西班牙。事實上,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在宗教戰爭上投入所有的錢,經常處在虧空狀態,但至少現金都有在流動。因此,英國的「私掠船」十分活躍。他們其實就是海盜船,襲擊從新大陸攜帶銀子的西班牙船,將搶來的戰利品獻給伊莉莎白一世。
一五七七年,著名的海盜船長法蘭西斯.德瑞克(Francis Drake)得到伊莉莎白一世的允准,出海航行世界一週。他率領五艘船出海,從西班牙殖民地──南美洲越過麥哲倫海峽,橫越太平洋,經過摩鹿加群島,進入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於一五八○年回國(雖然只有一艘船平安歸來)。這次航海投資人分到的紅利,據說高達百分之四七○。
伊莉莎白一世暗中給海盜許可證,決定了即使海盜攻擊西班牙船隻也不問罪的方針。已亡故的瑪麗一世之丈夫──西班牙國王費利佩二世得知此事,大發雷霆,他寫了好幾封信給小姨:「貴國人民充當海盜,擊沉西班牙船隻,陛下怎麼可以縱容此事?」伊莉莎白一世總是不厭其煩地回信道:「親愛的姊夫,我不可能做那種可惡的事。」由此看來她對擔任女王一職已十分熟練了。
一五六八年,亨利八世的姊姊瑪格麗特的孫子瑪麗.斯圖亞特(Mary Stuart ,蘇格蘭女王)在政爭中落敗,亡命到英格蘭。她是法蘭索瓦二世的王妃,不僅在法國長大,也長年生活在法國。
複雜的是,法國與蘇格蘭是同盟國,也都是羅馬教會的國家。另一方面,伊莉莎白一世讓英國國教會復辟,而從血緣來說,瑪麗.斯圖亞特的家世並不輸給伊莉莎白一世。伊莉莎白一世的母親安妮.博林不但不是王族,而且還是反叛犯。
自然而然的,許多支持瑪麗.斯圖亞特的勢力漸漸聚集起來。正當其時,羅馬教宗庇護五世(Sanctus Pius PP. V)發布飭令,主張「僭稱英格蘭女王的伊莉莎白是異端」。此舉等於是助了瑪麗.斯圖亞特派一臂之力。
伊莉莎白一世察覺到這個危機,在考慮之後採取了行動。她將瑪麗.斯圖亞特軟禁了近二十年,最後將她斬首。人們對其理由有不少臆測,像是「嫉妒瑪麗的個子比較高」或是「不喜歡瑪麗的美貌」,但囚禁了二十年未處刑,可以看出伊莉莎白一世謹慎的性格。
伊莉莎白一世在背地裡支持海盜,因為她知道國家需靠海盜們的支持,唯有他們才能有效率地為英格蘭帶來財富。因而海盜們保護女王也是理所當然的。
新教徒也是女王的支持者。當時,尼德蘭是西班牙的領地,受羅馬教會統治。所以,尼德蘭和法國的新教徒大量流入倫敦等英格蘭的城市,以追求宗教自由。伊莉莎白一世肯定也明白,這些流亡者會為國家帶來活力吧。因此,即使教宗要求她進行管制,她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擱著,什麼也沒做。
伊莉莎白一世也是個無與倫比的現實主義者,擅長以被動的政治感,無所作為地達成使命。
【不善轉彎的西班牙無敵艦隊】
眼見伊莉莎白一世縱容及支持海盜,費利佩二世終於到達忍耐的極限,派遣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要征討英格蘭。
英格蘭艦隊也立刻前往迎擊,司令官不是別人,正是前文提到的海盜船長法蘭西斯.德瑞克。一五八八年七月到八月間,兩軍在英吉利海峽展開海戰。擁有大約一百三十艘船艦的「無敵艦隊」,由於不善轉彎,遭到英格蘭艦隊的擺布及攻擊,不巧又遇上暴風雨。回到西班牙時,大約只剩下六十七艘船,少了將近一半。相反的,英格蘭艦隊在德瑞克帶領下凱旋而歸,舉國歡騰,可以想見當時全英格蘭洋溢著伊莉莎白女王萬歲的歡樂氣氛吧。
相信不少人都理解,英格蘭在這場海戰的勝利之後,奪得了制海權,隨後便朝著稱霸全球海洋的「大英帝國」跨進一大步。但是,依史實所載,西班牙的財力豐厚,他們在修復船隻之後,暫時還握有制海權。
伊莉莎白一世雖然在這場海戰中大勝,但在其他政策上又是如何呢?
她派兵支援尼德蘭的新教徒作亂、鎮壓愛爾蘭羅馬教會派的暴動,或是支援法國宗教戰爭中的新教派(後來法王亨利四世時),都在出師不久後便撤軍,似乎不是真心要援助。這種作法可以說她謹慎,也可以說她膽小,總之,並沒有獲得太大的成果。
此外,支持伊莉莎白一世的議會,一再希望她能早日結婚,但她一直不願意點頭。但連外國都知道她與青梅竹馬羅伯特.達德利(Robert Dudley)是長年的情侶關係,但她還是拖延著不結婚。
在伊莉莎白一世四十五歲之後,法國的安茹公爵來向她求婚。他是法王亨利二世與王后凱薩琳.德.麥地奇之子,血統無可挑剔。伊莉莎白一世對這位年輕的王子十分喜愛,叫他「小青蛙」,因為王子送她一對青蛙造型的耳環,而伊莉莎白一世總是戴著它。即使如此,這段緣分依舊沒有美滿收場。
一般來說,女王的丈夫很不好當。考慮到門當戶對,都會從外國的皇族中選擇。但是,從瑪麗一世的例子就知道,這有可能會導致外國的干涉。
現今伊莉莎白二世的丈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便曾經歷十分煎熬的日子,他雖然是希臘的王族,但小時候遭遇兵變,全家經由法國輾轉逃到聯合王國,所以在結婚之初,他只是一介軍人。而且他不像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阿爾伯特公爵(出身薩克森公爵家)被授予「王夫」(Prince Consort)的稱號,以顯示他是女王的共同統治者。
事實上,讓丈夫成為王夫,也會讓女王的立場變得艱難,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伊莉莎白一世才會一生未婚。她的性格本來就謹慎,再加上看過種種不同的例子,於是對婚姻大事一再遲疑。
幸運的是,伊莉莎白一世在私生活上沒有得到的伴侶,卻在官場上得到了。她的祕書官兼國務大臣威廉.塞西爾(William Cecil),輔助伊莉莎白一世長達五十年之久,後來他的次子羅伯特.塞西爾(RobertCecil)也在伊莉莎白王朝晚期接任女王祕書,繼續輔佐。
與伊莉莎白一世生於同時代的莎士比亞,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英格蘭民眾之所以對當時深深留下黃金年代的印象,應該歸功於莎士比亞將伊莉莎白時代描寫得浪漫美麗。
【對繼任者問題下達封口令】
伊莉莎白一世既然未婚,若是她死了,都鐸王朝的王統便會斷絕。實際上,後來是由詹姆斯一世接任,然而他的母親瑪麗.斯圖亞特,卻是被伊莉莎白一世以反叛罪判處斬首的罪人。
伊莉莎白一世生前禁止朝臣們談論自己繼任者的問題。曾有人問她:「您對身後之事有什麼考慮?」她語帶威脅地回答:「大人,您希望我死嗎?您應該處以死刑。」以此下達了封口令。
但是,她的心腹羅伯特.塞西爾卻在背地裡與詹姆斯一世(這時他還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祕密取得聯絡,告訴他:「若有突發狀況,請立刻來倫敦登基。」
後來,人們發現了多封伊莉莎白一世寫給詹姆斯六世的書信,她寫道:「我一直把你放在考量中,所以請不要輕舉妄動。」
事實可能是這樣的吧,伊莉莎白一世早就考慮要讓詹姆斯繼承,也透過信賴的塞西爾向詹姆斯傳達。只是這件事一旦曝光了,朝臣們又會結黨組派,支持各式各樣的人,擾亂國家。所以,她才以死刑要脅,不准大家對自己的繼任問題發表意見。
女王為什麼會封鎖消息到這種地步呢? 無非是她自己也因為「反叛者之女」的身分而發生正統性的問題吧。她是在凱薩琳.帕爾盡力遊說之下,才沒有法統上的問題。然而,自己是遭到斬首的反叛者之女,這種擔憂並沒有隨風消逝。而同為反叛者之子的詹姆斯,一定也有同樣的想法吧。伊莉莎白一世選擇詹姆斯為繼任者,卻祕密運作此事,我想是因為上述的理由。
最後,詹姆斯一世在沒有任何混亂的情況中接過權杖,順利開啟了斯圖亞特王朝。瑪麗一世即位時,有珍.葛雷勢力的對抗,甚至引發政變,所以伊莉莎白一世一定從中學到了教訓。從這件事,也看得出她處事周到的性格。
以前羅馬五賢帝時代的第四位皇帝──安敦寧.畢尤(Antoninus Pius),在位期間自西元一三八至一六一年,長達二十三年。這段期間,他從來沒有踏出羅馬一步。而前任的哈德良(Hadrianus )統治期間,大約有半數時間花在旅行上,廣泛地在帝國四處觀察民情。
安敦寧.畢尤並沒有留下什麼政績,很難抹去他只是哈德良挑選的平庸皇帝的評價。但他的養子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卻非常聰明。所以,後世略帶挖苦地解釋,莫非哈德良是看中了馬可.奧理略,才挑選安敦寧.畢尤為繼承人嗎?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使他在位二十三年間,從未離開過首都羅馬,帝國還是運作得有條有理,全民歌頌著太平盛世,這便足以證明他是個了不起的明君。如果垂拱而治,民眾都能吃到美味的飯食,那麼領袖就不必再多做什麼。伊莉莎白一世有著戲劇性的身世,一生波瀾萬丈,如同孤注一擲的英吉利海峽海戰所象徵的,她其實就是安敦寧.畢尤這種類型的領袖。在評價領袖的時候,對於訂立大方針、強硬帶領國家的冒險經營者型領袖,人們或許會因為他的理想色彩而給予較高的評價。但是,無為而治,卻能讓勞工或百姓生活快樂的話,也就足夠了。
伊莉莎白一世的時代,由於從羅馬教會回歸到英國國教會的體制,所以幾乎沒有發生過宗教鎮壓的事件,不論海盜或新教徒,都能自由自在地做生意(海盜的生意就是掠奪),促進國家繁榮。而在與西班牙的海戰中獲勝,更增強了國民自信,全民在伊莉莎白一世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可以說自英吉利海峽海戰之後,英格蘭在各國眼中已成為一流國家。因為以前它只是歐洲的一個中小型國家而已。
儘管伊莉莎白一世時代,只是都鐸王朝的一部分,但人們特別稱之為「伊莉莎白王朝」也是理所當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