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親密衝突的冒險之旅
「你們確定不考慮離婚?」婚姻顧問這麼問我,這是雙人諮商中場休息時間,鮑伯去了洗手間。
我懷疑的看著他,「不考慮。為什麼這麼問?」
「因為你們在吵架,吵得好兇。」
這位婚姻顧問不了解什麼是深入爭吵核心。他以為激烈的爭吵意味著一段惡劣的關係。他對我們彼此投入之深,真實表達情感的程度非常不自在。
這是我們進行婚姻諮商的過程中,第二次有諮詢師被我們的爭吵搞得心煩意亂,卻忽略我們正在進行一場真心誠意的互動與成長探險。我們兩個都很清楚知道要在這段關係中學習,並成為最好的自己──即使爭執著想要改變對方的行為,我們總也不忘記反求諸己。
鮑伯有他據理力爭的理由,但他跟我一樣,離婚從來不是選項。我們深愛彼此,樂意接受這種真誠坦率,合而為一的挑戰。我們的關係從來不曾出現嚴重的問題。我們總是為了找到結論而爭吵,從來不是為了排斥或懲罰對方。我們接受諮商並不是因為相處出現「麻煩」,而是藉此可以解決爭端,更深刻的觀察伴侶,同時更理解自己。
我們的爭吵當然不是(現在仍然不是)你想像中那種優雅,深具啟發性的論辯,反倒是夾雜著來回跺腳,吼叫,令人沮喪的言詞交鋒,以及沉默退守。爭吵過後,當我們找出問題癥結,總是能讓我們進一步了解自己,同理對方,重返親密。現在我們的爭吵多半很快結束,速度快到我們的工作伙伴提出抱怨,他們根本來不及拿出手機錄影(做為有效解決爭執的案例)。早期,我比較屬於防衛型,不願意面對自己的黑暗面,不願意承認真正的自己並不如外在給人那麼善良可愛的印象。有時候我真的想傷害鮑勃。我下意識想傷害他的意圖,其實是一種希望被了解的錯誤嘗試──如果他體驗到我的感受,也許最終就能夠了解我!我看見自己不斷把過去的遭遇投射在鮑勃身上,我發現自己對他渴求的,其實是自童年延續至今的某種需索,至於我對他偶爾保持距離的態度發飆,那就是藉題發揮了。
我們爭吵時,鮑勃的表現通常比我有擔當,他不會像發洩憤怒與受傷的感覺那樣,顯露脆弱與恐懼。最後,我們會冷靜下來,回到彼此互相信賴的角色。這時,我們通常對爭吵過程中浮現的訊息,以及個人收穫感到驚訝,當然還包括我們之間親密感進化的程度。
早期,我們在建立關係的領域開發全新方法,主要受到鮑勃研究人類潛能活動的啟發,此外也受到阿德勒學說,發展心理學與存在心理學的影響。我們依循部分原則,但沒有標準模式。比起一味裝好人,或者小心翼翼遣詞用字,爭吵,把話敞開了說,讓我們互動更密切,彼此更了解,同時也更親密。
並不是只有我們這麼做。我們從事關係輔導,帶領伴侶計畫與團隊超過三十年,幾乎跟我們結婚的時間一樣長。我們有幸與數以百計的伴侶們共事,不只是關係生變的伴侶,更包括想要從兩人關係與生活中創造最大價值的夥伴。我們看過伴侶們走過關係中的各個階段,我們知道長遠來說什麼才是管用的。我們為伴侶提供的輔導,訓練,計畫從婚前開始,涵蓋婚姻中各個階段,甚至包括他們的孩子大學畢業之後。
我們針對擁有親密而蓬勃的關係,同時生活中各方面表現都很突出的伴侶進行研究,內容頗富開創性。我們發現這些人遵循的過程不只幫他們深入爭吵核心,同樣的過程也引領他們走向深度親密,並在生活中各方面得到滿足。作為研究者與老師,我們也能從比較大的面向檢視伴侶關係中發生的爭吵。我們成立有口碑的研究所提供碩博士學位,培訓專業輔導員與計畫領導者,整合最佳互動進化技能與最新行為與神經科學研究。
我們知道如何才能真正擁有親密,蓬勃,充滿愛情的關係──這跟你想的不一樣,同時也跟我們一直以來透過家庭,民間故事,媒體,流行電影或小說得到的訓練大不相干。
挺過這十五場爭吵,關係更黏或喊ㄘㄟˋ
想要了解「對」的爭吵方法,先想想爭吵的類型。透過為關係中各種「戰鬥」分類,我們可以幫助你確認自己面臨哪一種戰鬥。一經確認,你可以立即與形塑個人伴侶關係的爭吵類型產生共鳴,進而分析個人爭吵風格,以及適用類型的內容。
以下概要敘述十五種爭吵。我們選出最常見的類型,藉此說明你可以透過學習強化相關技巧,同時也展現如何在爭執與發展關係時實際發揮作用。全書將不斷提及這些爭吵類型。我們探討的主題不在於爭論的重要性,而是對你們兩個人來說,爭吵的意義是什麼,透過爭吵能夠學到什麼。伴侶常常為了檯面上的問題起爭執,事實上,檯面下的問題才攸關彼此內心的想法──檯面下的問題才真正需要處理。
看看這十五種爭吵類型,想想它們在你的關係中如何呈現。
1. 怪罪遊戲開打
這類爭吵主要為了揪出倒底是誰犯了錯──誰安排這個爛透了的假期,誰選了一家差勁的餐廳,誰讓一位顧人怨訪客待那麼久,或者,誰先吵起來的。找人揹黑鍋與找出為什麼出錯,兩者大不同。前者是懷抱惡意,後者則是一種學習。在怪罪遊戲中被抓,通常只會帶來沒完沒了的不爽,無法做出真正的改變。
爭論時與其忙著怪罪對方,不如搞清楚自己為什麼這麼火大,究竟什麼地方出錯了,現在跟以後該如何改變。深入看問題,你會找出自己這麼執著於「定罪」的原因。然後,你就可以專心思考,怎樣才能讓自己滿意。
2. 馬桶蓋掀放與其他家事爭端
家務分擔,馬桶蓋,忽略,甚至不知感恩辛苦打掃的另一半,凡此種種引發的小口角引發家事爭端,涵括範圍上自誰該洗碗,誰該接小孩,誰該煮晚餐,誰該洗衣服,乃至家事應該怎麼做。這類爭吵主要為了責任分配,或者輕視,貶損對方的家務貢獻。
所有關係在下意識的層次都涉及權力與控制的拉鋸,往往透過「誰做了什麼」,或者「事情該怎麼做」之類的口角表現出來。如果雙方只是鬥嘴卻不解決問題,或者其中一方認輸,只求停止爭吵,你們什麼也沒學到。這種家務責任「對決」不會拖垮伴侶關係,反而是伴侶關係成長的好機會。這些小衝突的發生自有其目的,它們協助解決問題,或者至少凸顯問題所在,否則將逐漸侵蝕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3. 為錢「釘孤枝」
財務爭執──不論是關於賺錢,花錢,是否依照你的方法使用與管理金錢(或者不管理)──對很多伴侶來說都是很容易爆炸的話題。爭吵的爆點從「你瘋了嗎?我們怎麼負擔得起!」到「你這個小氣鬼!」或者,剛開始氣氛挺不錯的,其中一個人出於關心的說,「你怎麼不爭取加薪?」但是,當對方的回答無法令人滿意,關心很容易轉變成怒氣:「你就是少了那股追求成功的衝勁。」
金錢──缺錢,想辦法賺更多錢,怎麼花用怎麼管理──也許是很實際的關心;無論如何,金錢只是爭論的表面主題。對不同的人來說,金錢以強而有力的形式,象徵許多不同事物。這類爭吵背後通常隱藏著自我價值或安全感的問題。它們可能源自於被感謝的渴望,日子沒辦法過得像鄰居老王家那麼優渥,所以很鬱卒,或者極其需要社會地位肯定。我們都希望被愛,我們也常常誤以為足夠的金錢等同於足夠的愛。從生物進化論與神經科學角度來說,足夠的資源攸關能否生存,這是我們的本能思考,因此,金錢匱乏的威脅將啟動(通常是非理性的)原始恐懼,以及激烈的爭吵。
4. 隱藏的中指
你一言不發的走開,內心沸騰,憤怨難消──該是打冷戰的時候了。你釋放出「給他點顏色瞧瞧」的訊息,卻幾乎都是「有傳沒有到」。什麼也沒有解決,彼此的關係從來沒有更進一步。
伴侶之間的爭吵可能是一片死寂;你不必提高音量,甚至不必開口就能說「去你的」。事實上,隱藏的中指通常需要沉默做掩護。你可以假裝根本沒有發生爭執。事實上,彼此意見交換表面看起來可以很平和,甚至很友善。內心深處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這種消極挑釁的行為只會腐蝕彼此的關係。
將討論切入真正引發不安與憤怒的癥結,讓隱藏的中指顯露出來,這點至關重要。有些伴侶就是缺乏社交情緒智商。透過開發他們表達感覺的能力,釋放隱藏在中指之後的情緒,促進互動,可以提高對彼此的了解、親密感與滿意度。
5. 欲求不滿
這類爭吵的理由可以從「你從來沒心情做!」到「你滿腦子只想做,」或者「你只是隨便做做,」或者「你不再覺得我有吸引力了。」這類爭吵的重點其實不只是性的親密感,從中可以挖掘如何讓性愛更美好的寶貴資訊,改善彼此的關係,當然包括性關係。深入觀察性愛背後的不安,直擊問題核心,可以避免發生毀滅式爭吵,重挫雙方的自信心。
我們的研究顯示,成年人對性的需求往往次於尚未實現的發展需求。成熟的性能量的確在我們發展的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們內在仍然保有性成熟之前,非常「稚嫩」的需求,等待被確認,被看見,被了解,被關懷。探索彼此隱沒在深處的渴望,可以加深親密程度,溝通的層次超越每週歡愛的次數,事實上,如果伴侶們不把重點放在數字上,而是追求吵得有內容,吵得有效率,「次數」通常會向上飆。
6. 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會…
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會戒菸,會早一點回家,不用我說也知道該買什麼給我,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多電視,會少花點時間打電動,會忍住不買那麼多雙鞋,會打扮得像樣一點。這類爭吵可變出無限多的花樣:「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媽批評我的時候你會跟我同一陣線,」或者「如果你真的愛我,就不會那樣跟我說話。」
別被這種錯誤的假設搞昏頭,老以為戀愛中的人都應該會讀心術,而且對各種要求無條件服從,這類的對話的重點在於,了解為什麼你,或者你的伴侶要打出這張牌:如果你真的愛我。深度的理解蘊藏在愛的爭論裡,透過爭論找出愛對彼此的意義,以及愛的責任是什麼。你們也許各自懷抱不同觀點,但是,誠實面對可以幫助你對抗重要的情緒路障,提升這分關係的品質。
7. 我受不了你…
「我受不了一直嘮叨。」「為什麼你非得這樣對待女服務生?」「我們不是在野外ㄟ;咂嘴咂成這樣太粗魯。」突然間,你就是受不了伴侶咀嚼,走路,吃東西,或者說話的樣子。單純的生活小習慣可以把你惹毛,打心底嫌惡。以前好可愛的事情如今讓人心煩:「如果他再這樣,我就要尖叫了」或者「每次她捏著聲音說話,簡直像指甲刮過黑板。」
幾乎所有事情都可以變得好煩人,幾乎所有事情都可以讓你感覺討厭,或者火大。剖析「你把我惹毛」這類爭吵,你會發現許多沒有表達出來的憤怒,原來都被掃進地毯底下藏起來──現在你走兩步就被絆一跤。一陣笑聲,扳扭指關節的聲音,某種特定的臉部表情,曾經惹人憐愛的神經抽搐,如今可以把你逼瘋。的確有什麼把你惹毛了,但不是你想的那樣。你必須確認更深層的問題才能讓彼此的關係更進一步。
8. 比起我,你更愛○○
「比起我,你更愛購物/工作/孩子/你的iPhone…」是這類爭吵的主題。它可能是直接指控,或者以碎念,百般挑剔等迂迴的方式進行(「拜託,放下你的蠢iPhone好不好」;或者臉上帶著假笑的感嘆 (「你打高爾夫的時間都比陪我的時間長」);或者直接要求(「不要逃避我」) ;或者持續抱怨「當我需要的時候,你都不在。」不論它以什麼型態出現,通常都是對「更愛其他事物」的另一半還以顏色或出手懲罰。這種方式不會讓伴侶更親密,只會讓兩人漸行漸遠。
9. 家族紛爭
上回我參加歐普拉的脫口秀,中場休息時,這位充滿傳奇與智慧的電視主持人兩手一攤,搖著頭要求我比預定時間提早上場,因為她的來賓言行好失控。節目內容是姻親之間的爭執,歐普拉說,「你去搞定他們!」
家族紛爭以各種形式發生,爭吵導火線包括姻親惹人反感的行為 (「你媽快把我逼瘋了!」,干涉與打擾(「如果你爸再插手,我就…」) ,或者無法妥善因應父母對另一半的態度惡劣(「你媽把我當垃圾一樣看待,你卻什麼也不管!」)。
家族紛爭很麻煩。忠誠讓人困惑,戰線愈拉愈長。釐清這些「鬥爭」,找出核心問題,它們同時也能成為最具啟發,最有效率的爭執。好好處理,它們可以成為強迫成長的力量,讓你更加獨立自主,有能力跟伴侶強化彼此的忠誠,牽掛與愛情。哲學家與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個性化的過程,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