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消費者行為與行銷策略原則(節錄)
消費者行為概述
消費者行為背景介紹
想深入淺出地了解消費者行為,最好的方式是從個體經濟學的「消費者議題」切入。大抵來說,此議題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問題:
1.(就商品/服務而言)消費者有哪些偏好?
2.消費者(在分配有限預算時)有哪些限制?
3.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消費者會怎麼選擇?
以上的問題均假設消費者具備理性的判斷能力,且希望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
我們來談談一般對於消費者偏好的假設。第一,偏好是全面考量後的結果,亦即消費者可以比較所有產品,排出心目中的喜好順序。第二,偏好具有遞移性(transitive)。這是數學上的準則:若喜歡X多過於Y,且喜歡Y多過於Z,可以知道消費者喜歡X多過於Z。第三,消費者想擁有產品(產品本身具有「優良」品質或價值),也就是說,在不考慮成本的前提下,產品多多益善。
簡單了解以上各項假設就能清楚知道,這些假設是為了後續的數學運算所訂立,最終是要畫出相關曲線(大多數學生修習個體經濟學時,最害怕的就是各種曲線),並製作成簡單易懂的圖表。從這裡馬上可以解釋為何分析需要使用微積分。微積分必須是平滑曲線且二階可微分(twice differentiability),才能運算。
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設定一些放諸四海皆準的假設,尤其是「其他所有條件維持不變」(ceteris paribus)。
決策流程
消費者會經歷購物(採購)流程,以決策分析做出選擇。並非所有決策都應視為同等重要或複雜。依照選擇錯誤所帶來的風險高低,消費者會決定採取「廣泛問題解決」(extended problem solving)或「有限問題解決」(limited problem solving)模式。
若產品價格高昂、產品即將使用很長一段時間,或是首次購買,消費者通常會使用廣泛問題解決模式。這類決定需要更審慎的思考、評估及把關。
至於有限問題解決模式正好相反。當產品價格低廉、使用期限短、重要性不高,或決策「錯誤」不會帶來太大的風險時,消費者便會使用有限問題解決模式。很多時候,消費者會省略(以下)一或多個步驟。這種選擇比較像是自然而然地發生,而且消費者的選擇過程通常會剩下一個原則,像是過往的經驗、不喜歡什麼品牌、價格多少才算便宜、鄰居分享了什麼心得等。
從消費者行為來看( 可參閱詹姆斯. 恩格爾﹝James Engel ﹞、羅格.布萊克威爾﹝ Roger Blackwell ﹞、保羅.密尼亞德﹝ Paul W. Miniard ﹞等人合著的《消費者行為》﹝ ConsumerBehavior, 1995 ﹞一書),典型的決策流程包括:確認需求、搜尋資訊、處理資訊、評估產品、購買、購後評估。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行銷機會,可對消費者產生影響及提供誘因。
確認需求
確認需求是開啟消費者決策流程的第一步。在這個階段中,消費者會意識到理想和現實之間有所落差。很多廣告的目的都是激發需求。不管是教育消費者認識真實需求(生存、滿足感),還是告知消費者假性需求(別落人後,快跟上潮流!),激發需求是一切的開端。
搜尋資訊
到了這個階段,消費者會回想聽過的消息,或他們對產品的認識,並根據產品需動用有限或廣泛參與模式,判定需要的決策能力。廣告和品牌塑造顯然會在此時發揮功用,使消費者了解產品的優點、差異等。
處理資訊
下一步驟是消費者消化、吸收取得的資訊及掌握的事實。行銷訊息策略通常不希望只為消費者提供冷冰冰的資訊,再由他們自行處理,而是希望喚起他們腦中的品牌正面形象、從過往互動中獲得的滿足感,或是情緒上的忠誠。要是消費者無法「處理」資訊(例如嚴格地衡量價格和優點),他們可以藉助品牌資產/滿意度,協助自己迅速做出決定。行銷科學的工作,就是在「心意已決」的消費者之外,找到一群截然不同,且仍在考慮中的消費者。
購前評估產品
資訊處理完之後,就該進入最重要的最終比較階段:候選產品是否具備優於消費者標準的屬性?換言之,在預算標準下,當消費者判定產品已通過最低門檻,產品可以帶來多少滿足感(即使用情況符合經濟效益)?
購買
最後,整個行銷漏斗的終極目標就讓消費者願意購買,而達成交易就是最後一塊拼圖。這是消費者根據前述購物流程所得出的決定。實際的購買行為等於隱含以上(及以下)所有流程,也融入所有實際及消費者所認知的產品屬性。
購後評估
然而,消費者的決策流程(通常)不會終止於購買當下。一般而言,消費者會將原本認為(希望)使用產品能獲得的效用,與實際從產品得到(感受到)的滿足感相互比較。也就是說,忠誠度是從購買產品後才開始建立的。
現在,把消費者行為擺在最重要的核心位置後,該來思考公司的策略了。過程中,請務必時時提醒自己,競爭作為和消費者行為兩個角度之間的差異。
Chapter 9 我的(消費者)市場概況如何(節錄)
為何需要區隔市場?
市場區隔的策略運用
那麼,為什麼需要大費周章地區隔市場呢?市場區隔有三種典型使用案例:尋找類似成員、提升模型效果,以及最重要的一點,對各個區隔市場對症下藥,施以不同的行銷策略。
找出同質成員,是統計分析法中的寶貴技巧。諸如找到所有「相似」的個體,探究其彼此的滿意度落差,或是依循某條件找出所有「同質」個體,深入了解彼此對產品的使用差異。
電信通訊的客戶流失率(損耗率)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想了解客戶琵琶別抱的動機,釐清哪些行為可視為客戶流失的徵兆。對此,我們需要執行市場區隔,辨識每個區隔市場中,消費者在攸關公司獲利的層面上(產品、使用情形、人口統計、管道偏好等)有哪些相同特質,並觀察不同區隔市場的客戶流失率。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區隔市場的流失率都會保持一致,這是我們試圖理解的變數。因此,我們必須謹慎控制多項影響因素(單一區隔市場中的所有成員盡量相似),在去除其他所有顯著變數後,才能看出流失率的高低差異。
另一種應用方法(相對比較精密細膩)是利用市場區隔提升模型成效。延續前述客戶流失率的例子,假設我們已完成市場區隔,希望能從中預測流失率。我們針對各個區隔市場分別跑完迴歸分析,發現不同自變數對流失率的影響不盡相同。比起將單一(平均)模型套用至整個母體而省略市場區隔的步驟,市場區隔會精準許多(且容易轉化為實際行動)。
我們的方法主要著眼於客戶流失的各種原因,例如:某個區隔市場可能因為講電話的頻率下降,而導致客戶流失;某個區隔市場可能是費率方案造成客戶出走;還有區隔市場對帳單的變化很敏感,極在意通話量、通話分鐘數及傳輸數據量的計價方式。
因此,每個模型都會善用這些差異,效果會比傳統方式精確許多。模型愈精準,獲得的洞見愈有價值;對實際情況愈了解,對抗各區隔市場流失客戶的問題時,可採取的策略也愈顯而易見。
從行銷的觀點來看,區隔市場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消費者也不一定相同,因此策略無法一體適用。
我想趁此機會,提供看待「市場區隔」的另一種觀點。市場區隔使用的是行銷概念,亦即消費者至上,所以策略主要是消費者導向。要注意的是,RFM模型這類演算法是從企業的(財務)觀點出發,其使用的要素都是對企業很重要的指標。RFM模型的重點在於根據財務觀點(請參見第十章的重點聚焦「為何不能自滿於RFM模型?」),設計價值分級。
既然行銷上的市場區隔應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為何還需要區隔市場?換個方式說,「一體適用」的概念該如何在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前提下運用?
體認到不同消費者在意的要素不同,會是一切的基礎。這方面的差異會帶給他們不一樣的動機,進而促使他們產生不同的行為模式。
我們必須用心釐清每個行為區隔之所以自成一組的原因(下一章會解說確切的分析方法),也就是擬定策略,找出消費者在意的不同要素和動機差異,並善加利用。
有的區隔市場對價格敏感,有的不敏感;有的區隔市場偏好特定管道(例如網路),有的喜歡其他消費方式(例如一般通路)。某些區隔市場的X產品滲透率高,某些則是Y產品較為普遍。區隔市場間的行銷媒介(例如風格、影像呈現、訊息文案等)也不盡相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分析法的涉入程度,遠遠勝過簡單的商業準則分類。
這裡的行銷概念很簡單。如果某個區隔市場對價格敏感,就應該為該市場的消費者提供折扣或更划算的優惠,以將他們消費的機率提升至最高(他們的需求曲線具有彈性)。反觀對價格不敏感的區隔市場(消費者忠誠度高、經濟條件佳、沒有替代品等),則不應給予折扣,因為該市場的消費者不會為了優惠而購買商品。
我知道,這些因素都會讓分析更為複雜,但請注意,消費者行為本來就很複雜。行為會牽涉自然動機及多種層面的因素,有時甚至不理性(還記得丹.艾瑞利﹝ Dan Ariely ﹞的著作《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嗎?)。
如果了解消費者行為的目的是要行銷,又要以消費者為核心,那麼你需要一個複雜而精密的解決方案才行,簡單的辦法必定行不通,就像我們把立體的地球儀攤開放在平面上,一點意義也沒有。格陵蘭的形狀瞬間走樣,整個世界看起來完全不對勁。過於精簡的方法通常會產生不正確的結果,就像以單變量的方式試圖解決多變量的問題,只會得出錯誤結論。
若是企管碩士課程(似乎需要做個簡報),建議應熟悉市場區隔的以下優點:
市場調查:了解「原因」。市場區隔可解釋行為背後的理由。
行銷策略:依產品、價格、促銷和地點鎖定客群。策略是指依照區隔市場間的差異,妥善運用行銷組合工具。
行銷傳播:發送訊息及定位。有些區隔市場需要交易形式的宣傳文案,有些則需側重於建立關係,不能一體適用。
市場經濟:不完美的競爭會孕育出價格制定者。只要有企業鎖定合適的產品加以宣傳,在合適的時間、透過合適的管道,向最有需要的客群提出合適的價格,自然會形成相當誘人的條件,賦予該企業幾近壟斷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