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迷惘時讀《論語》(摘)
一、當成人生的柺杖,加以活用
《論語》基本上說的是,為了不要使人生往讓人困擾的方向跌落,應該怎麼思考和行動。
總之,《論語》說起來也是「讓自己不要跌倒的柺杖」。如果能確實理解、培養出《論語》式的思考,人生就不會有煩惱,能轉向更好的方向。它就像是為了幫助我們達到這一點的教科書。
不過,要說它是「跌倒之後的柺杖」也可以。失敗、遇到不幸、陷入困境等面臨任何煩惱時,讀了《論語》,就能重回本質,修正人生的軌道。
孔子不會說「如果煩惱,就該怎麼做」,不過會讓我們知道,我們的思考方式和行動是因為什麼原因,才會在通向幸福的人生道路上脫軌。因為讀《論語》,意識到自己苦惱和不幸的原因後,就能重新站起來,所以從這個意義看來,它可說是「跌倒之後的柺杖」。
身處這個混亂時代,許多現代人都有各式各樣的煩惱;難關接踵而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而困擾。或者是,找不到該怎麼生活的指標而陷入掙扎。
不論面臨什麼狀況,只要讀了《論語》就能豁然開朗,重新調整自己再努力。本章將介紹對以下八種狀況有所幫助的語句,傳達《論語》裡的訊息。
‧看不到未來而迷惘時
‧對人際關係感到煩惱時
‧受到孤獨的打擊時
‧身陷四面楚歌的情境時
‧遭到他人背叛時
‧諸事不順時
‧想辭去工作時
‧想重新調整自己的人生時
二、看不到未來而迷惘時
在長久不景氣下,應該有不少人對經濟層面感到不安,擔心自己「是否會遭裁員」、「老後的生活會不會受到威脅」。此外,也有人看不見光明的未來,感到煩惱:「自己這樣下去好嗎?」
雖然未來的事誰也不知道,但在現在這樣的時代,許多人腦子裡也許都是些不安的要素吧。
不過,再怎麼數算不安的要素,還是什麼事都無法解決。首先要做的,是讓煩惱的心鎮定下來,因此要學習該有什麼心態。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學而第一-九)
這是孔子晚年弟子曾子的話,曾子以孝順聞名。
人如果過世了,生者要對於逝者如同背負重擔爬上坡道般的人生,抱著「辛苦了」的體諒心情,慎重地追悼。
此外,「要想到,正是因為好幾代祖先的生命延續下來,才有現在的自己。」
這段話的開頭,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以上是一般的解釋。而我在這段話中學到了兩件事,在此稍作說明。
第一點,是基於我個人的體驗。我以前曾經身受瀕臨死亡的重傷,徘徊於生死邊緣。曾經一腳踏入「那個世界」的我實際感受到:
「雖然我們總覺得那個世界很遙遠,但它和這個世界,就像只有一扇紙門之隔。只要拉開紙門,很快就跨入那個世界。」
因此,我實際了解到「追悼」這件事的重要。
「每個去世的祖先都在紙門的另一邊,所以多說一點關於他們的事吧。『爸爸以前常這麼說呢』、『那個時候,我真的很感謝媽媽』,自己如果這麼說,已經過世的雙親在紙門另一邊也會感到很欣慰吧。這麼做就是打從心底尊敬逝者。」
如果重視死亡,對生命就能萌生愛護之心。即使看不到未來而迷惘,也能覺得,「只能用這種愚笨的生存方式活著」。光是這麼做,就能讓心裡的迷惘得到平靜。
所謂「民德歸厚」,就是這個意思。
我注意到的另一點是:「看不見未來,是因為沒有回顧過往。」
將來,位於過去的延長線上,這是理所當然的事。為了看清楚前方,仔細了解過去是必要的,而過去也可以說是歷史。就像德意志帝國的第一代宰相俾斯麥所說的:
「智者向歷史學習,愚者向經驗學習。」
個人只知道自己僅有的數十年人生經驗,但歷史可以往前回溯二千、三千年。可以這麼解釋:愈了解歷史,就愈能看清未來。
再者,請嚴格地將今天視為終結過去的日子,而非悠哉大睡午覺的時候。
以個人來說,就是要回顧自己過去的行為,例如這麼想:「因為那個人還在生我的氣,所以我要跟他說句道歉,好讓自己在終點時不會後悔。」如此一來,就會展現出「善者的氣度」。
然後,再將今天視為將來的起始之日,思考遙遠的將來。這麼做,就能直視位於過去延長線上的未來,立定確實的計畫。停留於過去,或是在窘迫的狀況下,也許就會迷失目標。
總之,若能意識到「自己是承繼祖先血脈的個體」,就不會有看不到未來的煩惱。
回到原點,重新認識自己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第九-二十八)
「智者不會迷惑,仁者不會煩憂,勇者不會畏懼。」
這段話的意思就如同其字面的意義,在看不到未來、迷失自我、不知道該做什麼時,應該細細品味這段文字。
如同前言所述,《論語》貫徹始終地說明「了解根本」的重要。「智者不惑」,說的正是此事。具有生存智慧的人,能確實了解身為人應該怎麼做,亦即認識「根本」這個最重要的道理,並據此行動。因此,不會迷惘、煩惱。
前面也提過,生而為人,誰都具有這個能讓我們正確快樂幸福生活的「根本」。重要的是,要意識到這個「根本」的存在。這麼一來,在承受世間冷冽寒風、枝葉如何受到摧殘時,都能因為擁有不受動搖的根本而生存下去。
正因為如此,看向自己的內在,找出、確定人與生俱來的「根本」很重要。能做到這點,就算處於看不到未來的現況,煩惱也會消失,能夠知道自己應該做的事,貫徹清楚明確的生存方式。
那麼,為什麼「仁者不憂」?因為仁者沒有私欲。所謂的仁者,會認為「將他人的喜悅視為自己的喜悅,是人生最大的喜悅」。
只有自己快樂的喜悅,無法持久。品嚐美味食物而覺得「真好吃」,或是做了愉快的事覺得「真有趣」,這種喜悅頂多只有兩天吧。
但是,若為他人盡心付出,又如何呢?
遇到對方時,他會說:「那時候真是謝謝你。託你的福,我現在過得很幸福。」聽對方這麼說,自己就會很高興。這樣的喜悅,只要對方存在,就能持續到永遠。
也就是說,如果想著要為他人付出,內心就會總是盈滿喜悅。所以,不論遇到多少不愉快的事、對未來感到不安,都會覺得「沒關係」,煩惱會很快消失無蹤。在面對困境、不幸時的抗壓力,也會因此變強。
至於「勇者不懼」,指的是「真正的勇者心懷義憤,能無所畏懼地面對」。他面對的,可能是行為不合人道的人,或是容許這種人的社會。勇者不是靠力氣去制伏對方,而是冷靜地看透道理、貫徹正義。這正是勇者之所以為勇者的原因。
這段話中提到的智者、仁者、勇者,可以視為一個人應該具備的三個素質。
如果是具備這三大條件的人,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會迷惑。就算感到迷惑,也因為能很快回到原點,知道人該有的樣子,所以馬上就能從煩惱中跳脫。
若是能重新認識自己內在的這三個素質,就自然會知道自己應該做的事。
三、對人際關係感到煩惱時
工作和人生的煩惱,大半是起因於人際關係。
「和上司不對盤,覺得自己受到冷落。」
「不知道下屬在想什麼,要對應他們很辛苦。」
「那個人做的事,我全都看不順眼。」
「自己明明這麼努力,但誰都不認同我。」
「我明明沒做什麼壞事,為什麼周遭的人都疏遠我。」
諸如此類的情況,由於人際關係不順而煩惱的人很多。因為如此,工作無法順利進行,煩惱時也無法獲得周遭其他人的協助。
這種時候需要做的是,從根本調整自己面對他人的態度。《論語》中,是怎麼提到與人際關係順利相關的訣竅?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述而第七-二十一)
孔子說這句話所設想的情境,是包含自己在內的三人同行時。
它的意思是:「如果三人聚集在一起,其中必定有能做為自己老師的人。」接著,提到下面這句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習做得好的人,做不好的人就當成是負面教材。」
如果是不好的人,一般人也許都不會想與之來往。不過,不能摒棄這樣的人際關係,反倒應該重視這樣的人,如此一來,就能學到很多事,像是:
「不能這麼說話。」
「不能這麼行事。」
此外,孔子說:「憎惡人也沒關係。」這點正是《論語》的了不起之處。這到底是怎麼意思?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里仁第四-三)
「因為仁者具有不偏頗的公平無私之心,所以能清楚分辨應該喜好的善人,以及應該憎惡的惡人。」
分辨善人與惡人,和對個人的好惡不同。如果有好惡,反倒無法公平地看待人,不能說是具有公平無私之心。「清楚分辨」,這一點很重要。
這句話所蘊含的意義是,不帶個人好惡地對待他人很重要。
孔子要說的是:「即使是自己怎麼看都不順眼的人,也要捨棄先入為主的觀念,試著和他來往。也許就會發現,他是個很棒的人。」
要說別人不好時,自己先成為好的人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里仁第四-一)
「做任何事,身處任何環境,都要懷有仁心,若做不到,就不能說是智者。」
人際關係不順利時,我們就會說對方的不是,例如:
「因為那個人說了那樣的話……」
「因為他用那樣的態度……」
「因為那個誰搞不清楚狀況……」
陷於這種思維的人,就是仁心不足;不是對方不對,而是自己沒有為他人著想。孔子這麼說。
對待他人時如果能為對方著想,就不會有人憎惡自己,自己也不會有負面的想法。
不過,人卻會為了保護自己,而將失敗的責任推給他人;攻擊意見和自己不同的人;看到他人有困擾但視若無睹、不伸出援手;或刻意做出讓他人不快的事。
這麼做,人際關係當然不可能順利。結果,就只是被他人憎惡,自己覺得不開心。
為避免這種情況,必須經常檢視自己的言行舉止,確認是否立基於為他人著想。
「說這種話,會不會傷了對方?」
「做這種事,會不會讓對方生氣?」
「這樣的態度,會不會惹對方討厭?」
就像這樣,經常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再採取行動,養成這樣的習慣。
如果因為這麼做而成為「別人喜歡的人」,周遭的人就會覺得「他真是個好人」、「有這樣的朋友真好」。自己也能總是覺得心情愉快。當然,人際關係也會變得順利。
「要成為別人喜歡的人」,會這麼想的人,和人際關係的煩惱無緣。
如果即使這麼做還是有煩惱,就再一次反省自己的言行。
「自己是否在不注意時,說了讓別人不舒服的話,做了讓別人不舒服的事?」透過反覆地反省自己,就會慢慢知道,為別人著想的言行舉止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