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不生氣
○○一 如果有人讓你吃盡苦頭
○○二 有人惹你生氣時
○○三 有人誹謗你時
○○四 任何人都會受誹謗
○○五 忿怒的火苗
○○六 跳脫忿怒的循環
○○七 拒吃忿怒的手工料理,轉身離開
○○八 巧妙地避開攻擊
○○九 你和對方有一天終將死去,從人世間消失
○一○ 不應非議他人的原因
○一一 不應使他人痛苦的原因
○一二 你的怒氣傷害的事物
○一三 除了你自己誰也無法真正傷害你
○一四 掙脫忿怒的連鎖
○一五 為愉快及不快的大腦興奮劑解毒
○一六 不報復
○一七 不要看對方的惡,而是看穿自己的內在
○一八 輕易拋開自尊心
○一九 不應與他們同流合汙 最差勁的人 PART1
○二○ 不應與他們同流合汙 最差勁的人 PART2
○二一 在不愉快的狀況下也能保持平靜嗎?
○二二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二三 戰勝內心潛藏的四惡
○二四 無論發生什麼都不動搖的練習
○二五 心靈的安全司機
二 不比較
○二六 只顧自讚自誇的時候
○二七 若是你沒有掉入自大的陷阱
○二八 愚者成就了什麼?
○二九 忘了「某某人的」幸福
○三○ 以同樣的心情接受批判及讚賞
○三一 因他人評價而來的愉快或不快,都是虛幻
○三二 不追求快樂的刺激
○三三 不自以為是
○三四 不固執己見
○三五 即使你的意見被採納
○三六 傲慢只會加劇痛苦
○三七 不與人爭辯
○三八 輕鬆地轉換思考
○三九 不比較
○四○ 不計較勝負
○四一 不競爭
○四二 談話用詞有彈性地配合對方
○四三 不加入爭辯
○四四 不非議不讚揚,只說法則
○四五 二條道路
三 不貪求
○四六 匱乏感增加
○四七 匱乏感的移轉
○四八 燒盡匱乏感的根源
○四九 斷絕渴愛的根源
○五○ 不製造愛得死去活來的對象
○五一 不製造厭憎的對象
○五二 扭曲愛情的束縛
○五三 比鐵鎖更強力束縛我們的事物
○五四 受欲望驅策的思考使渴愛更碩大
○五五 斷絕渴愛的蜘蛛巢
○五六 停止思考的恣意妄為
○五七 觀看自己擁有的東西
○五八 從觀看擁有中的發現幸福
○五九 不在「有」、「無」之間動搖
○六○ 不讓內心因渴愛而徬徨
○六一 不吝惜將財產用於他人與自身
○六二 欲望招來痛苦
四 改變業
○六三 你就是過去思考的集合體
○六四 若認為善,就立刻付諸行動
○六五 不作負面思考
○六六 如果你始終不了解業的法則
○六七 如果你沒有覺知自我內心而活著
○六八 惡業
○六九 善業
○七○ 惡業至成熟為止的漫長時間
○七一 死後忿怒加劇的業
○七二 承受惡業報應的時候
○七三 最差勁的人
○七四 惡業不減
○七五 不輕忽惡業能量
○七六 不輕忽善業能量
○七七 行動、言語、思考都會形成業
○七八 善業到成熟為止的漫長時間
○七九 跨越負面思考者的四種安心感
○八○ 自作自受
○八一 無傷口的手百毒不侵
○八二 業造成變化
○八三 消除惡業的方法
○八四 負面的行動、言語、思考造成不幸的人生
○八五 正面的行動、言語、思考造就幸福的人生
五 慎擇友
○八六 若是邂逅以改善心為目標的朋友
○八七 若是沒有邂逅以改善心為目標的朋友
○八八 擁有性格比自己良好的朋友
○八九 若是和性格惡劣的朋友在一起,不如獨行
○九○ 假性朋友 (一)
○九一 假性朋友 (二)
○九二 假性朋友 (三)
○九三 假性朋友 (四)
○九四 必要時,一個人反而清靜自在
○九五 只耍嘴皮,完全不伸出援手的人不是朋友
○九六 只會說浮誇空話的人不是朋友
○九七 不要和借錢不還的人做朋友
○九八 和不對你評頭論足的人做朋友
○九九 和心靈成熟的人做朋友
一○○ 對朋友坦白說出心中的不滿時
一○一 有時被朋友疏遠也沒關係
一○二 告訴你寶藏所在的人
一○三 和這樣的人同行吧
六 知幸福
一○四 不執著擁有的事物
一○五 不執著於成果
一○六 不執著於飲食
一○七 不執著於睡覺的場所
一○八 不執著於自己的孩子
一○九 不執著於伴侶
一一○ 不執著於金錢
一一一 和智者在一起
一一二 居住在適合自己的場所
一一三 安適自在
一一四 養成技術,以幫助他人
一一五 養成腳踏實地的氣度
一一六 珍惜家人
一一七 克服小氣的障礙
一一八 意識因果的法則
一一九 控制言語及行為
一二○ 滿足的喜悅
一二一 鍛鍊內心的喜悅 (一)
一二二 鍛鍊內心的喜悅 (二)
一二三 不論順利或不順,內心都不會因而動搖
一二四 無論何時何地發生任何事,都能幸福
七 覺察自我
一二五 自己很難覺察自身的缺點
一二六 面對自己的內在
一二七 追求自由之身的人
一二八 熱衷於論斷旁人是非的理由
一二九 熱衷於娛樂及閒聊的理由
一三○ 非喝酒不可的理由
一三一 使你受苦的事物
一三二 燒盡煩惱的火苗
一三三 必須做心的主人
一三四 生活安適、心情穩定的理由
一三五 取巧選擇捷徑的人
一三六 選擇艱困道路的人
一三七 諸佛教誨的本質 (一)
一三八 為了成為佛陀的子弟
一三九 諸佛教誨的本質 (二)
一四○ 點燃燒盡煩惱的火苗
八 觀照身體
一四一 有如脆弱而輕易毀壞城堡的身體
一四二 身體是一座功能有限的城堡
一四三 執著身體表象的愚蠢
一四四 體察身體的內部
一四五 看看身體的現實
一四六 讓身體之惡止息
九 變得自由
一四七 不可以輕信的十種狀況
一四八 只講求心情舒暢而生的痛苦
一四九 不要依賴靈性事物或人
一五○ 防禦內心的混亂
一五一 從你不自由的心得到自由
一五二 從愉快與不快的情緒中得到自由
一五三 從知識中得到自由
一五四 從他人的評價中得到自由
一五五 從愉快與痛苦中得到自由
一五六 即使是我說的話,都不該依賴
一五七 空的自由
十 學習慈悲
一五八 即使你過去曾是犯罪者
一五九 一切生物都不願死亡
一六○ 了解其他生物也和你同樣愛惜自己
一六一 不能買賣的東西
一六二 讓一切眾生都平安無事
一六三 練習對眾生慈悲
一六四 對一切眾生,施予慈悲心
一六五 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都要心懷慈悲
十一 悟
一六六 已經不再重生
一六七 捨棄一切思想與哲學
一六八 即便只執著於小小的好惡
一六九 以坐禪滅火
一七○ 讓心專注於「當下,這一瞬間」
一七一 世界都在動搖變化中
一七二 諸行無常
一七三 諸法無我
一七四 一切行苦
一七五 苦是神聖的真理
一七六 怨憎會苦
一七七 愛別離苦
一七八 求不得苦
一七九 五蘊熾盛苦
一八○ 產生痛苦的機關
一八一 造成痛苦元兇的神聖真理
一八二 消除痛苦的神聖真理
十二 面對死亡
一八三 死亡總有一天將登門拜訪
一八四 如果你死亡之後
一八五 死後唯一能帶走的東西
一八六 進行死亡冥想
一八七 你也總有一天會死
一八八 讓我告訴你,我的死也是自然現象
一八九 這個世上沒有永恆的事物
一九○ 遺言
佛陀生涯「超精簡版」
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