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國際篇:全球保種,現場直擊
●種子的戰爭:全球保種,刻不容緩
*危機一:專業農場培育的高產量商業種子,造成品種單一化、對農藥化肥的高度依賴
*危機二:規模化的種植方式,使得作物品項日趨同化和減少,作物的多樣性大量降低
*危機三:全球四分之三的種子國際貿易,被十多家跨國公司所掌控
*危機四:過度依賴跨國公司種子,地方農民將失去種子自主權,在地糧食生產與供應面臨危機
●日本:推動傳統蔬菜的復興
日本各地具有危機意識的農業試驗所、種苗店、種苗公司、學者等,於戰後即加入「傳統蔬菜」保種行列,守護了遺傳資源。近年,民間種子交換會興起,大家帶著自己的種子聚集在農園、咖啡館進行交換,並舉辦相關講座;料理人尋找在地的傳統蔬菜,將之運用在義式、法式料理或甜點中,碰撞出新的火花;百貨公司推出期間限定的傳統蔬菜專區;東京吉祥寺每年有兩次「種市」,是第一個以「守護種子」為號召的市集,可買到各地傳統蔬菜,還有用古代小麥做成的麵包、用傳統蔬菜做成的便當⋯⋯傳統蔬菜的利用益發豐富多采。
●韓國:女農找回老奶奶的種子
南韓鄉間歷代藏種於民的在地種子,尤其是具有家傳特色的私家種子,必然是收藏在女性手上。為了要「找回老奶奶的種子」,KWPA展開田野實態調查,記錄每一家戶保留了哪些地方種子,至今找回留種歷史最長的記錄是延續種植了將近二百年的種子。動員地方小農來復育本土種子,以保存地方傳統農法為使命;透過社區協力農業宣導本土種子的重要性,讓消費者的餐桌擺上以韓國在地種子料理美食。每周配送一次「蔬菜箱」先供應指定保種的地方作物;號召每家戶捐款一萬元韓幣(約十美元)支持一農戶種植在地種子;在各分會建置種子銀行,普及本土作物等。
●泰國:米之神創造稻米選種奇蹟
泰國米之神KKF基金會,發展稻米的種子選種、育種,授與農夫農業技術培訓課程、創立農夫學校,讓他們的農民得以有效的控制雜草、降低勞力,藉由培養微生物菌重建土壤與田園的生態,自行製作肥料,並透過選種、育種,讓農民、消費者與糧商三贏。
●法義等國:地理標示保護制度
法義等國以「地理標示保護制度」(Geographical Indication)保護在特定地區代代傳承、與當地有密切關係的農產品、食品,期望透過這一制度持續傳統特色品種。
●印度:田間就地保種
Navdanya(九種基金會)以多樣性示範農場為基地,無償分享種子給農民,已協助超過一百二十個社區型種子銀行。Annadana在城市推動友善農耕和採種教育,Vanastree與西南印森林裡的村落婦女合作共享地方性蔬果品系,經營傳統的森林菜園模式。Beej Bachao Andolan號召地方農民在喜馬拉雅山腳保存地方品系、復興十二種作物混作。印度藏種於民、分享於村落之間的方式,讓各品種隨作物週期適應氣候演變,是最直接和經濟的保種方式,每個地方都是遺傳資源的寶庫。
●澳洲:推動社區種子銀行、種子交換機制
澳洲民間團體 Seed Savers' Network協助建立一百多家社區種子銀行,建立種子目錄,鼓勵民眾種植、交換種子,,並以多樣化的出版品分享實戰經驗。
●美國:種子圖書館出借種子、古傳種子大受歡迎
美國公共圖書館不但出借圖書些還推出「有借有還」的種子,大受歡迎。另如Seed Savers Exchange,SSE由一九七五年開始運作,其23英畝的農場以有機栽培方式永久性保存與推廣蔬菜、花卉、藥草、果樹等超過25,000個傳統品種,一九〇〇年代以前的蘋果樹品種就有700個。蔬菜有近兩萬品種可以提供民眾在自家庭院種植,並且透過會員制,擴大保種的能量,讓這些「古傳種子」(heirloom seed)與植物能在民間繼續流傳。
●英國:種子庫的種子目錄
英國種子庫(Garden Organics' Heritage Seed Library, HSL),目前約有八百種開放授粉的品種,由會員、市民或是由不再使用特定種子的種子公司捐贈的,每年的十二月出版目錄寄送給會員,會員可以選擇六種種子免費包。
●歐洲:打造農業諾亞方舟
諾亞方舟(Arche Noah)由一群園藝工作者、農民與記者,因為關心種子與珍稀品種的未來所成立的保種協會,他們在奧地利有個生物多樣性花園,並且透過參與歐盟計劃與舉辦活動來增強保種網絡的連結,鼓勵每個公民可以透過種植、採購、烹飪,並且傳遞種子、知識和熱情來保護未來生物多樣性。
【第三部】台灣篇:全球保種,現場直擊
3-4 生命之橋:連結母親與故鄉的金黃種子
杜義中住在台東縣金峰鄉的歷坵部落,大家都說他是「熱愛小米」的杜爸,一講起小米,他雙眼炯炯有神,完全感覺不出來是位七十三歲的老人家。
杜爸原本出生、成長在屏東魯凱族的阿禮部落,三個月大時父親過世,從小由媽媽撫養長大,小時候與媽媽在小米田裡工作的景象是他最美的回憶。十三歲那年媽媽身故,從此他保留著媽媽的小米種子,年年種下,迄今不輟。由於阿禮部落位置偏遠交通不便,民國五十六年杜爸與一些部落親友,帶著小米與行囊,由屏東遷徒至台東排灣族的歷坵部落定居,這些越過大武山來到金崙溪岸的小米,在他鄉異地重新生長。
●保存多達17品系小米,常年種植7個品系
當年從家鄉帶來的小米,由於阿禮部落海拔較高,有些小米品系不適應歷坵的風土氣候,逐漸淘汰;而能適應新環境的小米,則越長越好,至今杜爸仍然保留了兩種從阿禮帶來的小米品系持續耕作,他扳著手指算了一下,從他十三歲自己種植小米以來,竟然已經保種了六十個年頭!
杜爸對小米的熱愛,從他保存品系的數量可見一斑。他個人保留了十七種小米的品系,除了早年從母親留下來的阿禮品系之外,歷坵、嘉蘭或其他部落友人有時也會分他一些小米種子,他每種都會嘗試看看,研究各品系的差異,再留下他自己最喜歡的品系。
●保種,是保存部落文化,也是自主創新
在已廢校的歷坵國小校舍裡,有一間「小米陳列館」,裡面展示了二十多種小米品系,供教學、導覽之用,而杜爸爸一人就貢獻了十多種小米給陳列館展示。這麼多不同品系的小米,因其口味、香氣、產量、功能的差異,因此以前每個部落會種植許多不同的小米,以滿足生活上的種種需求。
例如tulana小米,是小米品系裡的「在來米」,小米粒不黏,不適合做成小米粽與小米酒的加工,是以前部落女性產後坐月子的補品;有些小米有豐年祭典的重要意義,例如女性們在祭典中要食用pengeangelay小米,男性們則要吃食用apaapage小米。由於上山工作有一定的危險性,可能會遇到毒蛇,或操作利刃發生意外,為避免遭逢危險,所以部落男女在祭典中要食用特定的小米,以求保佑上山工作平安順利。
不過在小米陳列館裡,我們也看到了幾個已消失的品系,例如gabulngn就是讓杜爸充滿遺憾的小米,gabulngn滋味很好,但是沒人種植之後,目前已絕跡,陳列館所展示的五、六穗小米,是其僅存的身影。我們詢問杜爸這些展示用的小米能夠繼續種植嗎?杜爸搖搖頭,因為展示用的小米穗已經陳列許久,恐怕都已失去發芽繁衍的能力。
看到失傳的小米雖然令人覺得遺憾,但勵志的是,杜爸在保留古早品系的同時,其實也是挑選新品系的創新過程。例如杜爸目前種植的金黃黑小米(他暱稱為烏鴉),就是在田間發現的變種小米,杜媽媽笑稱這是來自「上帝的禮物」,烏鴉小米外殼黝黑,米粒是飽滿的金黃色,口味也不錯,於是他們刻意留下烏鴉小米,年年精心挑選外皮黝黑的優良種子,品系越種越純。杜爸估計明年(第四年)的產量就應該能做加工了,他自信地看著烏鴉小米說:「這是我未來最期待的品種!」
●全方位的小米達人,自行開發周邊生產工具
杜爸對小米的愛,不只呈現在小米的保種行為,他還愛屋及屋的開發製作一系列小米的周邊工具,開溝的大木扒是他絞盡腦汁的得意之作,他稱之為「剛剛」(日文發音)。這是他自行設計出的、有三個齒扒之「開溝神器」,讓小米的撒種條播更有效率。由於是自行製作,所以隨時可以更改設計以符合耕種需求,例如杜爸今年為了減少小米得到銹病、白粉病的機率,他將齒扒間距由30公分增寬到40公分,藉著更通風、有更多日照光線的大行距,讓小米能健康生長。
此外,他以白雞油木削成木鏟,可攪拌小米防止黏鍋;以黃藤編成圈圈,做為盛放小米大鍋的固定鍋架;兩個配件組成一套小米伴手禮,致贈親友誠意十足。
現今務農的分工日益精細,在多數農人已不太自行保種與製做生產工具的當代社會裡,杜爸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全方位小米達人的形象──他保留了最自主而彈性的生產技能,留住了童年的印象與記憶,那是由媽媽、故鄉與小米共同交織而成的多重滋味。
●【保種學堂】 最好的小米種子都要留下來
早年由於沒有電冰箱,種子保存不易,杜爸會先用小袋子把種子包起來,再用竹籃反罩,吊掛在竹籃內,籃外纏綁有刺植物如黃藤,防止老鼠偷吃。杜爸強調保種是很重要的事情,在小米收成前,他會與杜媽媽一起先在田裡巡視,將最好的小米優先剪下來保種用,所以,「最好的小米永遠吃不到」。一分小米田大概需要留下三碗的小米做為下季的種子;為求最佳發芽率,小米種子要儘快種植。現在雖然有電冰箱,用冰箱冷藏保存種子方便許多,但杜爸還是建議不要留到三年以上,否則發芽率可能低於10%。
●【種子的信仰】連結母親與故鄉回憶
杜爸青壯時期,也曾來開部落、外出工作賺錢,做過板模工、測量隊等各種粗工,但是在小米播種時節,他一定要切出空閒時間回部落種植小米,並請姊姊協助照顧。如此掛心著小米,大概不僅是為了小米的香Q滋味,而是小米之於杜爸生命的意義,是連結母親與故鄉回憶的生命之橋。
【第四部】保種一起來!在地種子網絡的建置要訣
如同本書開篇范達娜‧席娃博士提出《種子自由宣言》的呼籲與警語――種子是生物多樣性的體現,是食物鏈和糧食主權的基礎,也是承載地方文化、地方知識的重要載體。
種子透過農民的世代耕作與繁衍,豐富並保存了自然世界的多樣性;相較之下,主流市場僅僅流通少數具有經濟價值的商業品種,對於生物多樣性的維繫就顯得力有未逮。正因如此,相較於主流市場的商業育種、種子交易機制,在地種子網絡(Local Seed Networks)、民間種子交流活動的開展,就更顯重要。
為加入保種行動的行列,本文提供在地保種、留種交換,建置種子圖書館、種子交流網絡的具體建議:
●哪些種子應該優先保留?
除了日常飲食需要,《在地種子網絡手冊》建議以下類別的種子,應予優先保存:
1. 古傳種子(Heirloom Seeds):農民透過世代耕作傳承的古老品種,除了留下珍貴的基因,也記錄了豐富的飲食文化和集體記憶。
2. 在地品種(Local Varieties):在某個地域經過長時間種植的在地品種,意謂著它是最能適應當地風土條件的種子之一。
3. 商業市場上不再流通的品種(Varieties no longer available commercially):有部分品種在商業考量下已被種子公司淘汰,卻仍被農民或民眾保存在自家的農田或花園中;雖然這些品種不見得具有商業生產的價值,但它們可能具有對抗惡劣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
4. 具有歷史意義的種子(Historical Seeds):這類種子需要被保護、留存的理由,源於它所具有的歷史意涵。有些種子並非在地原生種,而是經由晚近移民的人們所帶來,然而因為它們具有文化和飲食上的承繼意義,也常為人所保存。
整體而言,以上這些品種皆是以地方空間為尺度、經過長年累月的栽種與選擇,較能適應在地氣候條件及抵禦病蟲害的威脅,也蘊涵豐富的飲食文化。它們應被視之為共享的公共財、公共資源,未來更可結合環境、生態、食農教育,作為傳遞在地知識的有效工具。
●在地種子網絡的建置方法
在地種子網絡,意指一群響應保育在地多樣化品種的生產者與公民,透過耕種收穫留下種子並彼此交換分享;它可以昰既存的公私部門組織(如生產者組織、校園或圖書館),可以昰因相同理念而凝聚的新興社團,也可以是以鄰近社區為基礎的生活社群。
在地種子網絡的形式相當多元,最重要的是以「種子」為主體來思考網絡的組成和運作,透過日常的耕種實踐、種子交流來保存多樣化的在地品種。其功能與成果可包括:
1. 在該生活區域被長時期耕作的品種,將更容易於該地區落地生根。
2. 相較於新近引入的品種,長時種植的既有品種更能適應在地環境,收獲的表現也往往較為優異。
3. 品種的多樣性,更容易在交流中獲得。
4. 增加作物的多樣性,並培育適應當地環境條件的新品種。
5. 種源、耕作技巧、種子保存與應用等知識可在水平關係的狀態下快速流動,有利於交流。
6. 在地既存的古傳品種、原生品種的文件記錄,對於抗衡現今已知作物品種的專利保護,未來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7. 人們透過以物易物交換種子凝聚感情,並增進對於農業和食物生產過程的理解,可說是一種新社區生活型態的形塑過程。
●建置在地種子網絡,你不可不知
如果你認同保種理念,想要募集同好建置一個在地的種子網絡,以下是一些基本原則供你參考:
1. 組織名稱:精確的命名,如守護種子的人(Seed Savers)可讓人一目了然,理解你訴求的理念,容易和相關性質的倡議團體產生聯繫,也有助於組織業務的推動。
2. 交流頻率與地點:直接在某個耕作場域進行交流,是激發彼此想法的好辦法。碰面頻率可以是月會、季會乃至於年會,取決執行者的考量。
3. 成員組成:你可以針對活動的目的,設定專屬的目標對向,如:校園兒童、社區長者、假日農夫等。當然,廣泛招募組織成員也是一個可行的作法。
4. 適度分工:不要將過重的工作內容集中在少數人身上,適度分配文書作業與記錄,並確保大多人容易上手。明確的任務指派,也將有助於成員的分工合作。
5. 經營社群:確保成員可以即時取得最新的活動消息。對於新加入的成員,可提供介紹組織的摺頁文宣或手冊,幫助他們了解組織理念、活動訊息。
6. 建立共同目標:對於組織成員來說,擁有一個共同承諾的目標是很重要的,目標可以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推展生態農業和永續生活、喚醒公眾對於種子自主權的意識等等。
7. 舉辦活動:各式動態、靜態活動,有助於推廣在地種子網路理念的擴散,包括發行通訊、農場巡禮、媒體露出等;也可針對特定族群,辦理小規模的種子交換活動、小型種子銀行的運作等。
8. 經費管理:預先規劃組織的開銷與財源,避免入不敷出的經濟困境。
9. 善用科技與新媒體:如臉書、部落格以及相關網頁的建置,固定發文推廣理念、分享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