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建築∣都市計劃∣城鄉規劃∣土木工程∣環境科學∣社會學
關心城市文化∣都更議題∣公共政策
釐清核心價值、系統學習、進入專業的快速鍵
以事件為基礎的文化只能收割一次,以日常為基礎的文化日日都有回報。
城市生活品質不只是城市規劃師的事!
你的都市生活是你的選擇,還是無意識的慣性?
都市設計並非建築的「放大版」
「空間」才是優先考慮的對象
給所有人的第一堂日常空間教育課
像城市規劃師一樣思考,重新審視自己的城市
教你看穿城市日常空間規則
找出友善城市、優質空間體驗的關鍵要素
本書濃縮城市規劃師的思考方法與實戰心得,提供大家快速參照的經驗法則。本書焦點放在都市主義最尋常的一些面向:對所有的都市場所而言,最根本的問題始終是一般人在尋常生活裡的「日常經驗」。例如:可以讓人賺錢的好設計,比較可能實現;維護街道安全的關鍵,是市民,而非警察局;讓行人順路穿越公園,會是互動好設計,我們愛看人卻又不想被看,這之間需要巧妙的安全感設計。
◎城市生活大解密,有我們不自覺的慣性?
路線這麼多,為何你偏好走這一條?為何有些店家我們總是光顧,有些路段甚至讓我們樂意「繞路」多走,有些地方卻只讓人想快步通過?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我們竟一次「順路」辦好其他事,各種行動一次搞定?這些並非巧合。當我們僅僅只是朝某個目的地前進,一連串都市體驗的「慣性」便已牽引著我們的行為與選擇。
本書告訴我們:
●都市居民已經習慣了靠近和熱鬧,也珍視這種特質。
●當一條街甚至一棟建築是「多孔的」,會給人充滿魅力與希望的感覺,讓人願意親近。
●路上的建築物或店家若未讓我們察覺裡面「有東西在等我們」,那我們就不會費事進入。
●有些公共設施成為蚊子館,可能是因為無法讓人清楚看到對面的出口,「我們一進入,就會找出口」是人性本能。
●城市的一切相比於郊區鄉間總是「特大號」,並非鋪張浪費,而是出於「尺度、比例」的人性直覺需求。
●郊區居民走垂直線,都市居民走平行線──郊區的土地是根據目的做規劃,因此郊區經驗通常是選擇性的、單一變數的、以目的地為導向的;都市的經驗則是連續的、斜線的、偶然的。它是同時一起,而非一次一件。
「當都市主義打造出一段與目的地同樣吸引人的路程時,它就發揮了功效。」─Paul Goldberger
◎為何有的街景,就是特別迷人,讓人流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