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I [Cases Study] 老屋翻新20+
—— 看風格、看設計、看經營、看修繕、看佈置
如果讓你選擇的話,你想要住在一棟老宅裡,還是一棟新房子裡?
基於居住的舒適性、便利性與維修問題,大概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住在新房子裡吧。但是,卻有一群人,寧願花上大筆的整修費用(甚至房子只是暫時租來的),就僅僅是為了能體驗在老房子裡過日子的單純感受。
為了讓舊的建築空間因為人氣而重新活絡,商業活動被帶進了老房子裡來,可能是飯店、民宿、咖啡廳、酒吧、畫廊,甚至是美髮沙龍,一個個的老宅根據不同的使用方式,被做了不一樣的翻修處理;在店主投入的創意當中,老房子以新面目示人,在各樣設計語彙的詮釋下重新與人們的日常活動產生交集,而屬於老房子的記憶與故事,也在這裡被重新尋回與訴說。
在這二十個老宅翻新的案例中,讓人興奮的不僅是每棟房子在新舊融合間的巧妙創意,讓人珍惜的也不只是一棟老房子又得以在歷史中走上一段路程;這裡頭最讓人感動的是,在新觀念與老建築的跨時空對話下,這群年輕人投入的單純熱情,讓我們看到一股清新的理想與高度的實踐力,也看到一個文化內涵得以接續的可能性。
創意的可貴在於它的獨特思考方式,在於它可以觸動人心。這樣的「心」設計讓老宅重生,讓單一的城市景觀裡多了一個驚喜的特殊風景;它可以深入探索,可以細細品味,可以停駐沉澱,也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去好好思考、好好回頭看看自己的老家與老社區。
這些案例就像是一把綠色的種子,一種永續概念的文化精神就如此地被每個參與的人們攜帶、傳遞出去。
衛屋
在老時光中追尋創意靈感
老空間和老東西
會讓人想要不斷去發掘,
會發現有很多故事在裡面。——〈店主〉劉上鳴
一棟百年的日式老建築與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皮件設計師,在台南相遇。執著於老東西與背後蘊藏的傳統手工價值,「衛屋」店主劉上鳴親手翻修做為工作室的這棟百年老宅,在他的執著與巧思之下,老房子以最俐落的姿態,重展日本文化深蘊的典雅內涵。
火車站一向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在台南火車站的南邊,便是熱鬧繁榮的商業區,但是讓人驚訝的,就在離車站僅有咫尺之遠的北邊,緊鄰著台南公園旁的這片眷村與老宿舍聚集的街區,卻有著城市難得的靜謐與優閒。
在公園附近的巷道繞了一下,今天要拜訪的皮革工作室「衛屋」並不容易覓得,倒是在徘徊之間遇見幾棟老屋拆除的痕跡,對著空地唏噓之時,年輕的衛屋店主也從巷道中鑽出來迎接,而這才發現了旁邊柱子上小小的衛屋標誌與自己的後知後覺。
包含已成空地的這戶,這條巷內整排原本都是日治時代所建的報社宿舍,而今僅剩三戶人家仍保留著這樣的百年日式宿舍。從小在眷村長大的劉上鳴,對於日式房屋一向懷有特別的感情,他就是在散步當中,運氣十足地巧遇這個地方,這棟老房子也就成為這位26歲年輕皮革設計師創業的所在地。
雙手打造夢想工作室
從外面看來,磚造的圍牆看似台灣味,但仔細一看,牆上卻又搭上支架鋪著日式的燻瓦,踏進僅一步寬的院子後更是讓人驚喜,白色細石子造出的一片小巧枯山水,點到為止地賦予這座老宅一小處禪境。
這棟小巧的日式平房,在劉上鳴兩年前租下這棟屋子前曾荒廢大約一年時間,但因為長期以來都有人居住,也沒有被太大的改裝,除了地板之外,窗戶、門、天花板都是原來的,保存狀況算是不錯。
因為現代師傅對於老工法不夠熟悉,很多木工師傅也不喜歡接耗工費時的翻修案子,因此劉上鳴索性親自披掛上陣,自己一邊研究一邊翻修這棟老房子。原來念服裝設計的他,對建築雖非專業,但因為興趣,長期以來一直不斷涉獵足夠的相關知識,從原始的材料、工法,到如何去搭配,他花了很大的工夫去蒐集日本房屋的案例,也去考證房子的歷史,像是這棟房子方形疊起用榫接方式組成的屋架結構,就成為他判定房子年代的依據,「這個研究過程很有趣,本來很多東西都是教科書上才看得到,但能夠實際上自己去發現,又是另一種新鮮的體驗。」
簡潔中包覆重重巧思
衛屋的翻修中,最大的工程是油漆,劉上鳴希望這個空間能有日式典雅的感覺,但是又不要讓它感覺老氣,所以色調上選了黑白兩色的搭配,黑色主要是木頭部分,白色則是牆面,讓整體空間在現代感中有穩重的氣質,再搭配深色的皮革沙發,與原皮色與黑色為主的皮革作品,也顯得十分協調。
因為這個空間用做工作室兼店面,為了符合使用需求,他把原來為了隔成房間被釘死的拉門拿掉,讓空間變成是開放的。並且也將原來的壁櫥拆掉,壁龕的空間加上層板成為收納與展示皮革、作品的地方。而為了營造室內柔和的光線氛圍,他在抽屜、櫃子以及屋子的木框上,以木板包覆燈管的間接照明設計,看起來像是從樑柱裡透出來的光線,「我覺得日式空間原本就不需要太多多餘的東西,加上天花板不高,若以懸吊式燈具會顯得有壓迫感。」諸如此類,許多看不到的設計巧思,都被隱藏在簡潔典雅的空間細節裡,自然地存在著。像是後院也用了門扇去做一道假的牆面,來遮掩原來磚牆上的瓦斯管線。
面對後院的「緣側」空間,在之前便已被改成室內空間,現在擺了兩張沙發,仍是一處休憩的所在。「我很喜歡緣側這樣的空間,但既然無法恢復,我想稍微讓它有點半戶外的感覺。」劉上鳴將外擴出去的窗戶下半部,腐爛的雙層條狀木窗遮板,用舊木料替換成日式欄杆的樣式,不但讓光線更佳,也讓坐在沙發上的人有種坐在二樓俯瞰院子的錯覺。
老時光裡的創意靈感
點綴在單純空間周圍,架子上讓人吸睛的老家具與舊物,都是劉上鳴的收藏。從國中就喜歡收集老東西,算一算也有超過十年的收藏經歷。這些收藏以日式小物件為主,像是一系列造型、功用各異的燈泡,到有著細緻花紋的玻璃杯,整體風格就像店主的氣質一樣,讓人感到溫謙舒適。
這些收藏以日本舊物為主,身為日本文化迷的劉上鳴認為,日本文化許多吸收自外來文化,但他們把它內化成為具有日本特質的文化,而產生一種特殊的魅力。「日本人的美感在於他們很節制,不會有誇張超過,就是剛剛好。造形、色調很節制、內斂,是我比較喜歡的。」
黃色的燈光下,耳邊飄著充滿懷舊氣味的日本民謠音樂,讓人似乎心思也要飄到了那個東洋國度裡。角落裡的幾瓶花,讓人眼睛一亮,也為這片安靜的風景製造出一點生氣,這也是略諳花道的店主親自插上的。
彷彿置身於古老時光裡的這位年輕人,藉由一樣老東西或一個老空間,去找到他的創作靈感;可能是一種材料,或是一個線條、顏色或形式,「因為它不屬於這個年代,所以你會感覺到一種特別的氣氛,會想要去發掘它,發掘之後就會發現裡面有很多故事,我很喜歡沉浸在這樣的氛圍裡面。」
本案老宅翻新Q&A
Q: 翻新老宅所投資的費用和時間?
A: 包含院子大概有30坪,大體上花三個月,其他陸陸續續整理,大部分都是自己弄,主要是材料費,大約十幾萬而已。
Q: 回收老宅的注意事項,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
A: 當初決定承租這棟房子,就是因為它的結構很完整,雖然有一些蟲蛀腐爛的部分,但都只是面材,沒有損及結構,替換上也沒有太大困難。主要是作一些表面的修繕,像是脫落的表面木板就稍作補強,還有玻璃的置換、重新補回裝冷氣被挖空的戶外格柵。只有電路簡單地重牽,但因牆壁是以所謂三合土敷成的編竹夾泥牆,不是磚牆而無法釘釘子,所以開關、插座必須固定在木框架上。
Q: 挑選了哪些物件作為店家風格塑造?
A: 主要是日本的舊物收藏,撿來的舊家具,還有定期更換的插花。
PART III
老屋翻新Wokrbook
Must Know & Don't Do Tips
A. 檢視:發掘有潛力的老房子!
○會說故事 老宅與中古屋不同,一般認為要經過一代人以上的房子才可稱為老宅,有一定時間的累積,因此使空間有足夠的故事去感動人,此外,老宅若曾是名人故居則具有歷史價值,某種程度上更有保存意義。
○確認建材 有句話說「動工就是問題的開始」,除了磚造、木造,很多老宅是混合木料、米糠、布料等多種材料蓋成,在討論設計之前,牆筋最好局部拆開,確認建築原始材料,才有時間找尋修復的解答。
○文化樣式 房子是否反應某個年代的重要建築樣式,讓老宅更具有保存價值,如日式洋房、日治時期官邸、美軍宿舍、閩式合院、土腳厝……等。
○空間趣味 多數老宅並非建築師設計,而是出自素人工匠之手,因此反應出有趣的格局,如拼搭增建、天井、合院、閣樓等,找老房子的時候不妨觀察空間是否讓人覺得很有意思。
○掌握預算 規模較大的古厝整修,預算評估至少要有一名有工程概念的專家參與,整合結構、水電、木工、屋瓦等各種工班,在購屋之前即可讓各種不同工種先行評估,就能明確知道結構的損毀程度、是否具有被修復的可能;同時也能估算出活化所需要的基本金額。
○屋況評估 老宅修繕的支出絕大部分在於結構修復,購買老宅之前最好請專家陪同,先對老宅的體質進行評估,確認屋況是否具有修復可能,結構受損程度也能夠過簡單目測初步判斷,若基礎不均勻、柱子嚴重損壞、嚴重傾斜、牆角有嚴重裂縫等,大多會有結構問題。
○法規與建照 老宅歷史悠久,可能易主多次,購置前務必清查產權,了解房屋土地的登記狀況,以及哪部分為增建;若要做為商業用途,則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建照,若無則可能影響使用執照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