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住屋造型
整合基地特性和屋主生活型態
打造一個家的首要工作在於掌握基地的特性、解讀屋主的生活型態(同時也要預見未來的變化)與需求(包括潛在的需求),從而打造一處「獨特且最適合居住者寬裕又舒適」的家。
所謂「基地的特性」,並非單指用地本身特性,而是從基地四周的房屋密度開始、到附近的公園、樹林、溪河等等,對整體的全盤掌握,並且多方面確認和觀察基地環境中特有的微氣候(註)和季節風(用地特有的風向)。
對於屋主本身,舉凡家庭的成員(組成、人數、年齡)、他們對於未來的計畫、生活中大小習慣、個人興趣嗜好,乃至全家人所擁有的物品等等,都必須納入考量。因此,住屋造型必須以基地和居住者的需求為準,方能為屋主打造出一個真正的「家」。
當然,每一個屋案的基地條件各有不同,屋主的生活背景和需求也迥然相異,如果據此進行規劃,所設計建造出的住宅肯定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正是設計師為屋主架屋築巢的樂趣所在。
本章將會介紹一些根據不同基地條件和屋主需求所設想出來的整體設計、規劃手法。自下一章起,才會分別按照廚房、客廳、臥房等不同空間做進一步的探討。現在,我們就來瞧一瞧,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最適合的住宅造型。
Chapter 2各式房間
1.理想的玄關
玄關,不論在形式或內涵上,都代表著「內」與「外」之間的連結點。儘管近幾年來,我們看到有些住屋省略了玄關,然而單就脫鞋、除塵的需求來看,玄關畢竟有其存在的必要。回家時踏進這塊可大可小的空間,就好比舉行一場歡迎的「儀式」,讓人脫下面具、放下緊張,心裡多了一層安心和一點寧靜。
玄關也是「家的門面」,讓來訪的客人略窺屋主的嗜好品味和身份地位,留下對這個家、住在這裡的人的第一印象。
那麼,怎麼樣的玄關才稱得上是個好的玄關呢?
首要之務,必須是一處心情切換的空間點。具體來說,可以營造類似穿越陰霾的氛圍,也可以藉由小中庭的設置,帶來情緒的落定或心靈的洗滌。或者,改採明亮、開放的手法,打造另一種躍動、活潑的空間。
再不然,何妨跳脫傳統印象,不要把玄關視為獨立空間,而是透過玄關的存在,做為預告其它相連空間機能的角色,讓玄關具有某種程度的延伸性。譬如玄關旁可能是書房、客廳,或者緊鄰浴室,也有可能設計成宛如一股湧泉,令人想像進入山野的祕境感。當然,如果真的緊鄰浴室,浴室本身的隱密性也是不可忽略的。除此之外,玄關還可以設計成兼具展示功能,好比藝廊一般,裝飾著繪畫、陶藝作品,或者和家中某處形成曖昧關聯,以牽動來客的好奇和遐想。
在這個單元裡,將透過一些實際案例,介紹一些嶄新的玄關設計手法。有些著重在出入口的實用性或方便性,有的可能是純粹呈現屋主或設計師個人獨到的創意。
2.舒適的移動空間
真正舒適的空間,一定會給人「不斷在變」的感覺。屋中每一個點,隨時都有可能搖身一變,變成了客廳、餐廳、廚房,甚至生活動線或者移動空間。
仔細想想,樓梯絕不僅止於「移動」一種功能而已,它同時也可以是光線和氣流的通道,踩在階梯上的每一個步伐,都可能產生全然不同的視野,富含變化性,又讓人感覺舒適、放心。我們甚至可以把樓梯設計得更寬敞些,讓它和地板連成一氣,甚至也有可能將它視為一個房間來運用。
此外,樓梯位置的安排,目的是為了上下的通風、採光、動線、視野,也可能為整個建築計畫帶來莫大的影響。因此設計時一定要時時留意垂直、水平,和每一個方向的連結關係。
除了樓梯,走廊也是移動空間。一般說來,設計師多半會盡量避免走廊的設計,因為它太佔空間。但是房間一多,走廊便無可避免。設計廊道的時候,如果將它視為一條「單純的走道」,結果肯定無法完成一條真正讓人倍感安心和舒適的通道,必須加入一些附帶的功能才行。好比說在走廊邊安排一面收納的空間、擴展某一方向的視野開口、放置一張可以歇息片刻的長椅。或者,與其把走廊設計成一條窄巷,不如大膽地加寬加大,更有利於納入各種行為,為走廊製造更多機能,而不僅止於「走道」而已。
在這個單元的後面幾節,也會介紹幾個走廊設計的案例,提供讀者認識專業設計師是如何揚棄單純移動的設計,而為移動空間注入舒適感和附加功能。
Chapter 3外圍周邊
這裡的「外觀」是指從大門入口所看到的住屋正面,建築學上稱為「立面」(facade)。如何讓屋主下班回家,從住屋前面的路上看到自己的家時,能夠打心裡升起一股覺得「這就我家」的滿足感,是外觀設計最關鍵的重點。不過設計時又不能因為只顧著住屋風格的表現,而忽略了和四周環境的協調性。要言之,規劃外觀時,必須在住屋和街景之間取得平衡的前提下,展現屋宅本身的風格才行。
倘若屋主希望盡可能加大住屋的空間,通常外觀勢必取決於法規上的高度或者所謂的斜線限制。傾斜的牆壁或斜面的屋頂一多,如何將它們安排得整齊有致,便成了設計時的一大挑戰。
窗戶的部分,倘若讓行經的路人一看便知,這裡是廁所、那裡是浴室,不論就犯罪的預防、隱私的保護、設計的觀感,都不是件好事,因此必要時不如採用最普通的窗戶設計即可。
除此之外,為了讓居住者對自己的住屋產生更深的情感連結,外牆的部分不妨選用能夠表現住家特色的素材,譬如木材或洋灰,總之切記因地、因人制宜。
功能主義建築泰斗柯比意(Le Corbusier)曾經提出「住屋即是居住的機器」這一概念,將家具定位成「與建築相連的設備(物件)」,並且據此設計了Casiers Standard收納系列。從此,家具於是成為決定室內設計品質至大關鍵,透過家具和建築的整合,即可營造出更為全面的整體感。
以餐桌為例,設計師在設計建物時,若將餐桌一併列入考量時,首先必須注意餐桌必須配合餐椅的高度,像是搭配漢斯‧威格(Hans J. Wegner)的代表作Y Chair,餐桌的高度以七〇〇~七二〇毫米為最佳。實際上,餐桌的高度越低,舒適的程度越明顯。其次,還可以考量坐下時的視線高度。這部分會涉及更多的設計細節,例如配合天花板和窗戶的高度等等的建築元素,進行更全面的規劃。
其三,甚至可以把餐桌延伸至廚房的料理台。透過延伸的手法,既可以為廚房料理台增添餐桌的功能,又能夠打造出一間更具整體感的餐廚空間。同時,為了平衡做菜和用餐兩方的視線高度,還可以試著降低廚房地板的高度,如此一來,設計師就更不能不把家具和建築等同視之,一併考量了。
在這個單元裡,將列舉許多和家具有關的設計案例。藉由這些屋案,讀者會發現,透過家具和建築整體設計的手法,即可為居住者提供一處自然天成的生活居所,譬如會不假思索地把樓梯或高低差的小階梯當作桌椅一般,坐下來看書、喝茶、聊天。
這幢住屋座落於一處平緩的山坡地,位在某住宅社區的北端。南面是較為密集的住宅街區,北面則是整片遼闊的山林。山林接受著太陽順光的照射,枝葉隨風搖曳,隨著四季變化、色彩繽紛。
基地的地勢東高西低,坡度先陡後緩。東側緊鄰山林邊緣,密林近在咫尺。越往西行,綠景層次漸漸下移,如同站在高崗居高臨下,視野廣闊,一望無際。由東向西一路的景觀不斷改變,形成了連續變化的森林表情。
首先,試圖透過幾個類似「箱子」的觀景廂房,將外部的風景分斷、切割,以便在屋內呈現出更為多樣的森林景致。然後採環狀式的排列方式,將廂房分別以不同的方向配置在基地四周,好讓居住者在屋內巡行時,體驗到不同角度的自然之美。
為求與鄰宅有所區隔,我將南面廂房「閾之屋」的邊牆視為基地的外牆,當作與外部的分界線,又刻意壓低了室內地板高度,由南向北引入光線,形塑出一方沉穩、靜謐的臥房空間。
走入玄關廳,沿著逐漸變窄的黑牆前進,給人一種如入森林的印象。玄關廳東側的廂房,擁有一方高大開口,導入了森林中的山櫻樹景,是為「水之屋」。西側名為「光之屋」,大大的開窗由南引進光線,和森林間隔著兩扇小窗口,僅能望見局部樹林枝葉。藉由玄關廳所感受到的擠壓與侷限性,更凸顯了步入「光之屋」時,瞬間產生的柳暗花明。
再往西進,一旦走入西側的廂房「森之屋」,遼闊的山野立刻映入眼簾,山巒遠景排山倒海而至,產生出一種難得的飛行體驗,彷若被引領到了高空,鳥瞰著世界。
藉由分斷、切割,而後拼貼、組合,完全改變了居住者和原本變化萬千的森林風景之間的關係,營造出更為戲劇性的變化,讓人更願意重新思考、重新透過建築來挖掘取景和藏景的價值與意義。這幢住屋設計,正是為此所做的嘗試。
屋案的地點位在一處新舊建築交錯、環境清幽的住宅區。一開始,便決定藉由這個案例,提出一種配合當地人文地理、與周邊環境協調、而又不盲目追隨時尚流行的外觀設計概念。
建築基地呈菱形,僅東面緊鄰道路。為求搭配四周圍的街景,兼顧人我之間適切的距離感,首先刻意壓低了建築立面的高度,以避免對環境造成壓迫感。
建造之初,基地的對街原本是一大片空地,由於無法得知未來的變化,決定不在立面設置窗口,而必要的採光和通風,一律透過其他的開口或天窗補足。
後來空地上接二連三興建了一幢幢獨棟新成屋。房屋市場一般所銷售的新成屋,開口的設計多半不會考量周邊環境,因此完工之後,窗口林立是必然的結果。好在之前的先見之明,由於此屋立面未設開口,對面新成屋的落成非但未給原屋帶來任何衝擊,甚至立刻適應了新的周邊環境。
基地南面緊鄰著一棟稍有高度、色彩鮮明的鄰宅。為了避免造成彼此的對立和干擾,南面的設計,也盡可能把開口的數量降至最低。就在這般的狀況與考量下,終於在有限的土地上,規劃完成了這幢附帶中庭的住屋建案。
中庭的設計,一方面是為了確保居住者隱私,一方面也是為了化解南面鄰宅的阻擋,達成冬季採光和夏日通風的效果。
室內全面採用原木建材,忠實呈現建材本身質感。並且透過許多空間設計的手法,營造更多樣化的生活樂趣。譬如,先利用中庭形塑出室內的迴游式動線,再藉由天花板和地板的高度改變,製造動線的節奏感和明暗對比。此外,更企圖取得建物和天然建材之間的平衡,以便打造出更為舒適的空間,創造事半功倍的生活動線。
外觀傾斜的牆壁目的有二。一則是為避免住屋被大環境所吞噬,喪失了自家的存在感;二來,也為了達成「與環境的互相呼應、與周邊環境關連性的暗示」,完全融入整個街區,有助於讓居住者意識到「我」與「建築」的關係,加深「我」與「家」在情感面上的連結。
個人認為,真正的建築之美源自於外觀的「平衡感」以及與環境間的「協調性」。因此追求「恰如其分」,省略不必要的浮誇裝飾,避免過度凸顯自家的風格,正是所堅持的基本設計理念。
正由於懷抱此一理念,揚棄了時下習以為常、逐漸脫離現實、忘卻建築本身意義、追求表面虛浮裝飾的盲目行為,而寧可窮究建築的本質,從建材到設計,留意每一個細節,透過實際對抗「地心引力」的建築體,注入個人的巧思和匠心。
唯有藉由這般腳踏實地的設計過程,方能創造出更為實用、更合乎生活本質的空間設計,也更有助於居住者實現充實美好的人生。
【CASE 3】全面導入綠景的公園式居住空間
位在多摩川沖積平原邊緣,這是一幢山丘頂上的辦公、居住兩用建築。基地旁草木扶疏,綠意盎然,西北方視野遼闊,天地一線。基地本身呈不規則四邊形,東北角聳立著一株高約十米的巨大青剛櫟。
這個屋案最重要的課題,在於如何順勢將周邊樹景和基地內的青剛櫟導入建物裡。的確,只要設置開口,即可清楚切畫出窗景。但是若能大膽將基地四周濃密的綠景,直接引進室內每一個角落,感覺才是更正確的選擇。
於是決定全面擴大取景開口的景深,並且把景深的部位塗飾反光塗料,透過反射的效果,將綠景和光線完整地朝向內部空間延伸。
開口形狀配合著青剛櫟自然伸展的樹形,設置的方式是直接貼近綠意,而不是去改變枝葉自然生長的樣態。
二樓入口的地板水平,恰好比青剛櫟枝葉最寬處的高度稍低一些,透過全面開放的手法,從地板到天花板,讓居住者清楚感受到青剛櫟就在頭頂搖曳,彷若置身林蔭之中。
三樓客廳連續導入的水平遠景,則有青剛櫟敞開的枝葉做為裝飾。超大面積的外推式取景窗,寬達十米。取景窗距離地板四三〇毫米,外推四八〇毫米,高度和深度是刻意安排的結構,可當座椅。
至於四樓,由於南面可以越過對街鄰宅的二樓眺望到遠方,因此房間的窗口設在南面,同時採取大面積設計。樓梯開口的邊牆和扶手,同樣塗飾反光塗料,製造更為鮮明的光線反射,透過梯井,將陽光導向三樓。
完成外部取景的規劃之後,這幢獨棟透天厝的內部,除了臥房和衛浴空間外,其他空間的設計盡可能不受樓層切割所侷限,並且透過順勢的串聯,創造空間的連續性。走入室內,在開放式的設計中,絲毫不會感覺貫穿全樓的青剛櫟、陽光和藍天是外部的景物,好比進入了一座綠化公園,與萬化冥合。
東京練馬區的櫻台町是個發展成熟的住宅區。居民的年齡層分布平均,男女老幼點頭招呼的景象隨處可見。
屋主世居此地,期望能在這塊土地上,打造出一般新興住宅區所少有的景觀氣質,做為主要的住所。屋主以「享受大度且積極的人生」做為座右銘,其重視生活品味的程度可見一斑。
基地是一大塊住宅用地的局部,前方有條寬不及四米的道路,道路旁的基地正面寬四‧五米,深十六‧五米,屬於典型的狹長基地,不過環境方面,相較於周邊的住宅,居處清幽,後方有一塊鄰居庭院茂密的樹林。
首先,決定盡可能把建物蓋滿基地,同時有效地運用基地上方的天空,再將法規所限定空出的面積設為中庭,並且在當中安排一座樓梯和一條走廊,做為聯絡空間的基本動線。
這種不淋雨絕對走不到其他房間的動線設計型態,其實發想源自於安藤忠雄早期的設計代表作品「住吉的長屋」。過程中幾經權衡,考量到基地所在地嚴苛的建蔽率,和各個空間的整合性與使用上的效率,最後好不容易才決定把動線移往室外。
這樣的設計,老實說,在時下日本的設計市場中一點也不稀奇。不過屋主欣然點頭同意,不禁對屋主的包容大度和他對空間安排的好奇心肅然起敬。
為了讓中庭兩邊的空間保持最短的移動距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採用差層式結構。把一邊的半地下主臥、二樓小孩房、屋頂露台,和另一邊的客廳、玄關、浴室,以半個樓層的高度交錯排列。
隨後,再藉助這樣的空間錯置,創造所謂「高開放性的特殊場域」。目的是為了實踐屋主所提出的具體需求:「我要享受的是家人可以各過各的生活型態,既然同在一個屋簷下,只要彼此看得到彼此,並不需要整天膩在一起。」
在這種差層式結構的概念下,隔著中庭,兩邊空間裡的每一個房間,都被賦予了各自不同的環境條件,舉凡亮度、溫度、濕度、通風度,都會隨著天候和季節,而出現顯著的變化,當居住者身在不同的房間裡,會立即感受到其間的差異,進而得享更多的選擇,體驗到生活的充實和豐富。
除此之外,透過空間的安排,創造特殊的開放感,目的也是為了真正連結屋主的期盼,能夠時時體驗到自然與大地的生活目標。
衷心盼望,這幢家屋能夠更進一步地提升屋主對生命的好奇,更深刻地活出個性本質的正向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