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節錄)
我接觸佛學的時間可以說相當久了,最早的時候,大概是在剛讀五專時。當時很愛讀書,而且閱讀速度很快,感興趣的內容也很廣,便在短時間內吸收各式各樣的課外知識。由於我喜歡在書上畫線寫字,所以不太借書,大多書籍都是買來的。但零用錢不足以滿足我買書的欲望,後來發現廟裡很多免費的善書,就開始閱讀那些書籍,幾乎找得到的都看完了,這是我和佛學的初次邂逅。不過當時那些善書大多屬於比較宗教性的神蹟故事,或是看不太懂的佛學經典,所以只能算是很淺的接觸。
在大學就讀哲學系時,除了課程之外,當時和許多對佛學很感興趣的同學交情還不錯,在心得交流中,獲益不少。但並沒有深入研究。
直到我寫博士論文時,由於我的研究主題是意識問題,雖然屬於西方哲學,但佛學在此有很多深入的研究,所以當時讀了不少關於佛學的意識理論。但這些大多屬於英文的二手資料,而且是以比較偏向西方哲學式的方式撰寫。
回臺任教後,像是命運的指引,來到佛學鼎盛的華梵大學,有更多接觸佛學的機會,一直希望能好好找個時間深入學習。然而,佛學專有名詞一直是自學過程中的障礙。而且也發現許多想學佛的人都有這層障礙。由於我個人在長時期分析哲學訓練中,鍛鍊出相當不錯的理解力與表達力,剛好可以用來理解佛學的精義,以及用簡單的日常語言把它表達出來。於是,我便把這件事情當作是我的使命,發心完成一本好讀又能彰顯佛學精要的書籍。但其實抱持這個想法好多年了,都沒去實踐。直到最近,由於接下了佛教學院院長的職務,覺得自己該做點貢獻,才開始積極投入。
在嘗試的過程中,一開始是缺乏信心的,但運氣很好,獲得許多幫助。例如,我和本校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莊兵所長一起開了「佛學與哲學的對話」課程,在課中我們探討許多佛學與哲學觀念的比較,在場許多學生也都提供想法與討論,對這本書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在佛學領域非常博學的博士生楊健生居士,他目前也是佛陀教育基金會的講師,提供了許多觀念上的釐清與協助。
除了學理之外,我更期待深入了解各種不同的實修經驗。所幸本校師生中有許多非常資深的佛教修行人,可以提供各種不同法門的修行體驗與想法。這些人大多已在各處寺院裡擔任住持或其他重要職務,平時要約見請益都不容易,但由於地利之便,卻可在閒暇之時,隨意而坐,一邊品茶,一邊品味智慧。這些令人喜悅的午後時光,除了有助於完成此書,更有助於我個人的生命成長,尤其得到許多意料之外的收穫,真是可喜可賀!
學佛應該先懷疑還是先相信?
然而,這本書和一般佛學書還有個很大的不同點。因為我個人並不是把佛學當宗教在信仰,所以嚴格來說也不算是一個佛教徒。探討佛學的動機,是因為感覺裡面有著深刻的智慧。所以,可以說是用哲學的態度在汲取佛學的智慧。
然而,多數佛教徒則是把佛學中的每一字句都當作真理來奉行,不懷疑、甚至也不思考,這是偏向宗教信仰式的學習法。哲學態度則是多問「為什麼?」先懷疑、先思考,覺得合理可信,才去實踐,這是屬於哲學的態度。兩者各有利弊。
當今時代,騙子很多,用各式各樣的方式獲取利益。有偽裝成呆子的金光黨,也有偽裝成法官的詐騙集團,還有偽裝成聖人的政客,當然也有偽裝成宗教大師的神棍。這些人擅長花言巧語,利用人們的刻板印象進行矇騙。貪婪的政客滿嘴仁義道德,說詞符合大眾心目中對聖人的理解,乍看之下比聖人更像聖人。而神棍們了解如何滿足一般信徒的期待,於是裝得比真佛還要更像真佛。所以,如果在未經懷疑與深思的情況下信仰宗教,萬一誤信騙子,不僅修行未果,無法離苦得樂,反而惹來一身禍害。
雖然多數信仰者覺得自己不是盲目信仰,是有思考的,但其思考方式通常是先相信再去找合理性,這種思考方式總能自圓其說,很難看見問題。
舉例來說,假設師父要我們捐很多錢,說要蓋廟弘法、蓋醫院幫助弱勢病人,這麼做能讓我們銷業障。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先懷疑的人,會仔細思考這些是否真實,去求證事實真相,如果合理可信,才付諸實踐。如果有可疑之處,例如師父把其中很多錢花在自己身上,就會再深入思考,不輕易放過可疑之處。先相信的人會直接接受師父的話,即使發現師父把很多錢花在自己身上時,也容易套用符合原本信仰的理由,像是「師父讓我供養他來銷我的業障。真是感恩師父!」一找到符合原本信仰的想法,就會自圓其說的接受。在這種思路下,就算被騙也很難發現。這是先相信的壞處。
然而,針對許多很難說清楚的宗教觀念來說,我們有時需要選擇先相信,相信才能堅持,懷疑則有所退縮,反而事倍功半。例如,師父要我們靜坐,如果弟子總是懷疑靜坐的意義,總要辯個清楚才願意去做,那麼,很多修行都無法進行了。這是先懷疑的壞處。
為了調和這兩者,我們可以針對任何信仰,至少先思考一下,對任何想法都先保持一種「有可能錯」的態度。但如果某些像是靜坐這種修行方法,就算是錯的,也有益無害,那就比較不用擔心。不需要非得找到充分可行的理由才付諸實踐。
尤其佛學中許多重要知識來自於實踐後的體悟,沒有實踐就沒有體悟,屬於非語言性質的知識,這些是講不明白的。但只要去實踐,就可以從中獲得印證。所以,針對這類事情來說,先相信並且實踐,再經由親身體驗來印證,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是東方思想中較為強調的「體證」方法。其實這也是佛陀比較認同的方法。
緘默也是一種回答
依據《雜阿含經》記載,一位哲學家問佛陀究竟是「有我」或是「無我」時,佛陀選擇了緘默。因為他知道,那位哲學家只想辯論理論,而不是想要尋求如何破除障礙的方法。也就是說,對佛陀來說,實踐並且獲得解脫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光談理論而不實踐並不具有意義。而且有時還容易迷失在語言的困局裡,壞處更大。
然而,這只是強調應以實踐為本,並不是說不能談理論,談論理論有助於智慧的提升,有些道理需要更多思考,才能走上正確的方向。因為思考可以協助我們更深刻理解一個觀念,才不容易因為語言的誤解而誤入歧途。如同一般大眾對聖人的理解、對覺悟者的期待,大多包涵著許多誤解,這導致偽裝者反而更容易擄獲大眾崇拜的目光。多一分深思,就少一分誤解,也就同時降低誤入歧途的風險。這種多一點理性思考的學習方式就比較偏向西方哲學的論證方法。
流傳下來的佛經並不完全值得信賴
一行禪師在《佛陀之心》書裡說,目前流傳下來的佛學經典事實上沒有想像中這麼可靠。雖然佛學經典最初由覺悟者佛陀口述,但就算我們可以完全相信佛陀的智慧,也不表示文字可以確實表達其思想。而且連佛陀自己都表明了有這層障礙,並要求弟子們不要拘泥於語言文字。所以在《大般若經》中,佛陀說:「我成佛以來未曾說過一個字。」意思是說,佛陀認為他沒有真正用語言文字說過真正的佛法,這表明了文字與真道的距離其實很遙遠。如果不加思考,誤解了都很難發現。
另外,在佛陀最初講道的時候,並沒有書寫成書,而且弟子們也沒立刻做筆記,現今流傳的佛經是依賴弟子以及再傳弟子的記憶,直到佛陀傳道一百年後才用文字記錄。在這一百年內,記憶本身會有問題,重新闡述時如果語言能力不夠好也可能被曲解。尤其如果當時聽到某些觀念並沒有立刻理解,記憶會很困難。而如果某些觀念當下被誤解了,那記得的根本就是錯的。所以,如果不經由思考,完全相信經典的每一個字句的字面意義,以及個人的解讀,這種學習佛學的方式是危險的,在誤入歧途時也很難即時發現問題。
另外,當我們閱讀的不是最古老的原本時,就更需要注意翻譯所造成的意義偏離了。依據西方哲學家奎因(Willard V. O. Quine,1908~2000)關於「翻譯的不確定性」的主張來說,完全符合原意的翻譯其實根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可以把佛教經典當作一門智慧的結晶,由佛陀開頭,並經歷了許多有智慧的高僧大德們共同努力下的產物,但不適合當作完全可以描述真理的神書。
也因為如此,自己去印證以及仔細思考經典內容就變成必要的工作了。針對這個部分,善於解析的西方哲學正好可以幫上大忙。而且,就算佛經在文字的表達上毫無問題,思考也有助於對整個脈絡的通盤了解,以及了解該如何付諸實踐。所以,學習佛學時,先反思再選擇性的相信與實踐,以及在實踐中尋求印證。能印證的,大致上比較沒問題;不能印證的,就再重新反思。這應該是比較妥善的學習方法。
前言(節錄)
我接觸佛學的時間可以說相當久了,最早的時候,大概是在剛讀五專時。當時很愛讀書,而且閱讀速度很快,感興趣的內容也很廣,便在短時間內吸收各式各樣的課外知識。由於我喜歡在書上畫線寫字,所以不太借書,大多書籍都是買來的。但零用錢不足以滿足我買書的欲望,後來發現廟裡很多免費的善書,就開始閱讀那些書籍,幾乎找得到的都看完了,這是我和佛學的初次邂逅。不過當時那些善書大多屬於比較宗教性的神蹟故事,或是看不太懂的佛學經典,所以只能算是很淺的接觸。
在大學就讀哲學系時,除了課程之外,當時和許多對佛學很感興趣的同學交情還不錯,在心得交流中,獲益不少。但並沒有深入研究。
直到我寫博士論文時,由於我的研究主題是意識問題,雖然屬於西方哲學,但佛學在此有很多深入的研究,所以當時讀了不少關於佛學的意識理論。但這些大多屬於英文的二手資料,而且是以比較偏向西方哲學式的方式撰寫。
回臺任教後,像是命運的指引,來到佛學鼎盛的華梵大學,有更多接觸佛學的機會,一直希望能好好找個時間深入學習。然而,佛學專有名詞一直是自學過程中的障礙。而且也發現許多想學佛的人都有這層障礙。由於我個人在長時期分析哲學訓練中,鍛鍊出相當不錯的理解力與表達力,剛好可以用來理解佛學的精義,以及用簡單的日常語言把它表達出來。於是,我便把這件事情當作是我的使命,發心完成一本好讀又能彰顯佛學精要的書籍。但其實抱持這個想法好多年了,都沒去實踐。直到最近,由於接下了佛教學院院長的職務,覺得自己該做點貢獻,才開始積極投入。
在嘗試的過程中,一開始是缺乏信心的,但運氣很好,獲得許多幫助。例如,我和本校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莊兵所長一起開了「佛學與哲學的對話」課程,在課中我們探討許多佛學與哲學觀念的比較,在場許多學生也都提供想法與討論,對這本書的寫作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在佛學領域非常博學的博士生楊健生居士,他目前也是佛陀教育基金會的講師,提供了許多觀念上的釐清與協助。
除了學理之外,我更期待深入了解各種不同的實修經驗。所幸本校師生中有許多非常資深的佛教修行人,可以提供各種不同法門的修行體驗與想法。這些人大多已在各處寺院裡擔任住持或其他重要職務,平時要約見請益都不容易,但由於地利之便,卻可在閒暇之時,隨意而坐,一邊品茶,一邊品味智慧。這些令人喜悅的午後時光,除了有助於完成此書,更有助於我個人的生命成長,尤其得到許多意料之外的收穫,真是可喜可賀!
學佛應該先懷疑還是先相信?
然而,這本書和一般佛學書還有個很大的不同點。因為我個人並不是把佛學當宗教在信仰,所以嚴格來說也不算是一個佛教徒。探討佛學的動機,是因為感覺裡面有著深刻的智慧。所以,可以說是用哲學的態度在汲取佛學的智慧。
然而,多數佛教徒則是把佛學中的每一字句都當作真理來奉行,不懷疑、甚至也不思考,這是偏向宗教信仰式的學習法。哲學態度則是多問「為什麼?」先懷疑、先思考,覺得合理可信,才去實踐,這是屬於哲學的態度。兩者各有利弊。
當今時代,騙子很多,用各式各樣的方式獲取利益。有偽裝成呆子的金光黨,也有偽裝成法官的詐騙集團,還有偽裝成聖人的政客,當然也有偽裝成宗教大師的神棍。這些人擅長花言巧語,利用人們的刻板印象進行矇騙。貪婪的政客滿嘴仁義道德,說詞符合大眾心目中對聖人的理解,乍看之下比聖人更像聖人。而神棍們了解如何滿足一般信徒的期待,於是裝得比真佛還要更像真佛。所以,如果在未經懷疑與深思的情況下信仰宗教,萬一誤信騙子,不僅修行未果,無法離苦得樂,反而惹來一身禍害。
雖然多數信仰者覺得自己不是盲目信仰,是有思考的,但其思考方式通常是先相信再去找合理性,這種思考方式總能自圓其說,很難看見問題。
舉例來說,假設師父要我們捐很多錢,說要蓋廟弘法、蓋醫院幫助弱勢病人,這麼做能讓我們銷業障。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先懷疑的人,會仔細思考這些是否真實,去求證事實真相,如果合理可信,才付諸實踐。如果有可疑之處,例如師父把其中很多錢花在自己身上,就會再深入思考,不輕易放過可疑之處。先相信的人會直接接受師父的話,即使發現師父把很多錢花在自己身上時,也容易套用符合原本信仰的理由,像是「師父讓我供養他來銷我的業障。真是感恩師父!」一找到符合原本信仰的想法,就會自圓其說的接受。在這種思路下,就算被騙也很難發現。這是先相信的壞處。
然而,針對許多很難說清楚的宗教觀念來說,我們有時需要選擇先相信,相信才能堅持,懷疑則有所退縮,反而事倍功半。例如,師父要我們靜坐,如果弟子總是懷疑靜坐的意義,總要辯個清楚才願意去做,那麼,很多修行都無法進行了。這是先懷疑的壞處。
為了調和這兩者,我們可以針對任何信仰,至少先思考一下,對任何想法都先保持一種「有可能錯」的態度。但如果某些像是靜坐這種修行方法,就算是錯的,也有益無害,那就比較不用擔心。不需要非得找到充分可行的理由才付諸實踐。
尤其佛學中許多重要知識來自於實踐後的體悟,沒有實踐就沒有體悟,屬於非語言性質的知識,這些是講不明白的。但只要去實踐,就可以從中獲得印證。所以,針對這類事情來說,先相信並且實踐,再經由親身體驗來印證,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是東方思想中較為強調的「體證」方法。其實這也是佛陀比較認同的方法。
緘默也是一種回答
依據《雜阿含經》記載,一位哲學家問佛陀究竟是「有我」或是「無我」時,佛陀選擇了緘默。因為他知道,那位哲學家只想辯論理論,而不是想要尋求如何破除障礙的方法。也就是說,對佛陀來說,實踐並且獲得解脫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光談理論而不實踐並不具有意義。而且有時還容易迷失在語言的困局裡,壞處更大。
然而,這只是強調應以實踐為本,並不是說不能談理論,談論理論有助於智慧的提升,有些道理需要更多思考,才能走上正確的方向。因為思考可以協助我們更深刻理解一個觀念,才不容易因為語言的誤解而誤入歧途。如同一般大眾對聖人的理解、對覺悟者的期待,大多包涵著許多誤解,這導致偽裝者反而更容易擄獲大眾崇拜的目光。多一分深思,就少一分誤解,也就同時降低誤入歧途的風險。這種多一點理性思考的學習方式就比較偏向西方哲學的論證方法。
流傳下來的佛經並不完全值得信賴
一行禪師在《佛陀之心》書裡說,目前流傳下來的佛學經典事實上沒有想像中這麼可靠。雖然佛學經典最初由覺悟者佛陀口述,但就算我們可以完全相信佛陀的智慧,也不表示文字可以確實表達其思想。而且連佛陀自己都表明了有這層障礙,並要求弟子們不要拘泥於語言文字。所以在《大般若經》中,佛陀說:「我成佛以來未曾說過一個字。」意思是說,佛陀認為他沒有真正用語言文字說過真正的佛法,這表明了文字與真道的距離其實很遙遠。如果不加思考,誤解了都很難發現。
另外,在佛陀最初講道的時候,並沒有書寫成書,而且弟子們也沒立刻做筆記,現今流傳的佛經是依賴弟子以及再傳弟子的記憶,直到佛陀傳道一百年後才用文字記錄。在這一百年內,記憶本身會有問題,重新闡述時如果語言能力不夠好也可能被曲解。尤其如果當時聽到某些觀念並沒有立刻理解,記憶會很困難。而如果某些觀念當下被誤解了,那記得的根本就是錯的。所以,如果不經由思考,完全相信經典的每一個字句的字面意義,以及個人的解讀,這種學習佛學的方式是危險的,在誤入歧途時也很難即時發現問題。
另外,當我們閱讀的不是最古老的原本時,就更需要注意翻譯所造成的意義偏離了。依據西方哲學家奎因(Willard V. O. Quine,1908~2000)關於「翻譯的不確定性」的主張來說,完全符合原意的翻譯其實根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可以把佛教經典當作一門智慧的結晶,由佛陀開頭,並經歷了許多有智慧的高僧大德們共同努力下的產物,但不適合當作完全可以描述真理的神書。
也因為如此,自己去印證以及仔細思考經典內容就變成必要的工作了。針對這個部分,善於解析的西方哲學正好可以幫上大忙。而且,就算佛經在文字的表達上毫無問題,思考也有助於對整個脈絡的通盤了解,以及了解該如何付諸實踐。所以,學習佛學時,先反思再選擇性的相信與實踐,以及在實踐中尋求印證。能印證的,大致上比較沒問題;不能印證的,就再重新反思。這應該是比較妥善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