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閱一、思維的七大特性
在了解了什麼是思維後,我們來了解下思維具有怎樣的特徵,以便加深對思維的理解。
1.概括性與間接性
概括性是思維最顯著的特性之一。例如,說幾個名詞──蘋果、梨子、花椰菜、空心菜、藍莓,我們可以把它們概括為兩大類:蔬菜與水果。這就是概括,是思維的顯著特性。
概括是思維活動的速度、遷移靈活程度、廣度和深度等智力品質的基礎。概括能力越高,知識的邏輯性越強,遷移越靈活,智力和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就越發達。
間接性也是思維最顯著的特徵之一。間接性就是思維憑借知識與經驗,對客觀事物進行間接反映的特性。像這道小學的數學題:
找出規律,填出括號中的數字:
1,3,( ),7,9,11
2,6,10,( ),18,22
4,7,10,( ),16,19
這考驗的就是思維的間接性。人類正是因為有了思維的間接性,才能夠掌握事情發展的規律。中國有很多的諺語都是思維間接性的果實,像「久雨刮南風,天氣將轉晴」、「直雷雨小,橫雷雨大」。
2.邏輯性和形象性
邏輯性是思維所具有的一種抽象的理性認識能力,具體表現為在思維過程中有一定的形式、方法和規律。
例如,4a–〔6b–10a–(6a–10b)〕(6x–10y)–(12x+14y) + (18x–4y),我們在思考這道題的時候往往會運用到數學上合併同類項的方法進行運算,而這就反映出思維的邏輯性。
而形象性,指的是思維常常會借助形象化的材料來方便大腦的理解。在大多數情況下,邏輯性與形象性共同起作用可以幫助大腦更好地理解訊息、更有效率地處理訊息與輸出訊息,像思維導圖、流程圖,就是這兩種特性的運用。
3.統一性和差異性
統一性指思維的普遍性。英國思維學家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對不同民族的思維進行科學的比較後說:「在接受我的思維測試的十幾萬人中,儘管在年齡、能力、興趣、種族、民族和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在最基本的思維層次上,反應卻驚人的一致。」這就是人類思維的統一性,在人類的思維中,最本質的東西其實是一樣的。
不過,雖然統一性指出了思維的普遍性,但並不是說所有人在思維方式上完全沒有差別。恰恰相反,每個人的思維在深層往往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些不同包括且不限於個體的差異、民族的差異與文化的差異。對於個體而言,了解思維的差異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這個差異有助於個體更好地認識自己,所以我們要選擇恰當的思維訓練方法。
4.言語性
思維就是大腦對已獲取的訊息進行加工與內部存儲並輸出的活動過程。而言語就是思維獲取訊息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輸出的重要方式之一。從輸出這個角度而言,言語就是思維的載體。當然,這裡言語不僅僅是指我們的耳膜能夠聽到的語言,也包括在心裡默念的內部言語(閱讀時,大腦裡的那個聲音)。
試閱二、良好的思維需要「輸入」
假如你去詢問一個人:「『洗錢』是什麼意思?」有些人可能壓根不了解這個名詞,而一個相對了解的人可能會告訴你,「洗錢就是通過倒手,使一些非法資金變得合法的過程」;如果你詢問一個更了解的人,他可能從洗錢的歷史、洗錢的基本要素與常見的幾種手法、相應出現的法律法規等各種角度,給你詳細「科普」什麼是洗錢。我們可能會感覺到,最後一個人的思維更加清晰,更有邏輯性,並且講述得更加完整。
但這並不是思維能力上的差距,而更多的是知識積累上的差異,這就是本節要講的內容:思維只是一種工具,只有擁有足夠好的原材料,才能帶來思維的良好運轉。下面就來講講如何輸入訊息,從而幫助我們運用好思維這個機器。
有效輸入與無效輸入
我們可以粗略地將輸入分為兩大類:有效輸入與無效輸入。有效輸入指的是輸入有實用價值或者有較大實用潛力的訊息,如我們學習的專業知識、心理學原理、邏輯思維運用方式,都屬於有效輸入。而無效輸入則是指使用潛力小,甚至無實用性的訊息。如對大多數人而言,朋友圈的謠言就屬於無效輸入。過多的無效輸入容易使我們喪失耐心去認真地進行有效輸入,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所以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無效輸入。
而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無效輸入外,很多訊息我們普通人無法明確判斷,或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判斷它們是有效還是無效。這時候,因為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不要被廣泛的訊息分散了我們的專注,應該盡快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選擇自己專注的領域,這能夠大幅度提高我們的成長速度。
如果你是一個學生,那麼你應該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閱讀教科書上;如果你是個醫學博士,應該更多地關注最新的醫療文獻;如果你是一個程式設計師,應該多看看最新的網路發展趨勢。但這並不是說你只能閱讀這些,我不讚同一個人只輸入明確對自己有利的訊息,一個人想要全面發展必須懂得輸入其他可能對自己有用的訊息,單純的閉關自守會限制人的眼界。
科學的方式是更多地輸入對自己明顯有幫助的訊息,但也要預留一定的比例給那些暫時無關緊要的輸入。或許未來,那些無關緊要的輸入會成為你新的契機,成就你的一番事業。
系統輸入
除了可以將輸入劃分為「有效輸入」與「無效輸入」兩大類外,我們還可以把輸入劃分為「系統輸入」與「碎片輸入」。「系統輸入」是指利用相對整塊的時間來進行系統的訊息錄入;「碎片輸入」則是指利用相對碎片化的時間,來進行散碎的訊息輸入。我將會分兩個小節來講述這兩種輸入方式。
系統輸入,可以幫助我們詳細了解特定訊息,得到想要的輸出。像閱讀某一專業的書籍、看系列紀錄片、閱讀相關的文獻,這些都屬於系統輸入。
在系統輸入時,我們應注意三點:目標、輸入方式與擴展方式。例如,我要系統輸入這本書的內容,那麼「看完、看懂這本書」便是目標,「閱讀」便是輸入方式。而擴展方式可以有很多種,如可以將這本書與其他相同類型的書籍進行比較, 也可以看到不懂的名詞通過搜索引擎去搜索,這些都是擴展的方式。
目標是我們大體的方向,選擇合適的目標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進步。目標過低容易讓人沒有衝勁,如果現在讓你去做1000道10以內的加減法,很多人都會做不下去。而若目標太高,則容易讓人半途而廢,如果你平時沒有什麼閱讀習慣,就將目標設定為閱讀《資本論》這樣的巨著,那你八成會失敗。
只要選定了適合自己的目標、方式,選擇可靠的擴展方式,系統輸入成功,施展下去的成功率就高了很多。而如果系統輸入時能保證不受到外界的打擾就更好了。建議關掉網絡、放下手機,這樣可以保證我們能夠不分心地專注輸入,效率更高且效果更好。
碎片輸入
碎片輸入可以幫助我們節約時間,讓自己的24小時大於他人的24小時。現代人的時間早已被電話、郵件、會議、各種臨時活動等分割成一塊塊的碎片。而微博、微信這樣的訊息載體更是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有效地利用碎片時間,可以幫助我們節約時間,比別人領先一步。
碎片時間由於時間短,不宜深度用腦,但有一些必要或者有價值的事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比如:在分答、值乎上聽感興趣的回答,簡單地安排行程,思考寫作大綱,閱讀今天的新聞,做一組擴展運動,看一篇故事,回覆郵件……
為了利用好碎片時間,我們可以下載一個自己習慣的記錄APP。如果更喜歡紙的質感,可以帶一本便利的手帳或便簽。這樣做有幾個好處:空閒時可以在上面羅列待辦事宜;把靈光一閃的想法記錄下來;摘抄喜歡的句子。
我們還可以隨身攜帶知識:這個知識指的是有價值的訊息,比如手機裡下載有價值的電子書或 TED的影片。如果覺得螢幕太小可以帶平板電腦,也可以考慮帶Kindle或者實體書,總之,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隨身攜帶知識。
根據不同的情況,我們也能夠採取不同的碎片輸入策略。比如,在公車或者地鐵上,環境相對嘈雜,不適合相對深入的閱讀或思考,看新聞是個不錯的選擇;午休時,結束了一上午的忙碌,瀏覽一下微博,可以放鬆自己的大腦,為下午儲蓄好精力。
還有一些容易被打斷的碎片化時間,如等人、等車時,這些時間建議做比較單一的活動,如看幾句名言、構想文章標題該怎麼寫(學生也可以讀幾句詩歌、背幾個單字、看幾條公式)。那上廁所時能做什麼呢?上廁所時玩手機、看書,很可能要在裡面待更長的時間,這不僅不衛生,還會使直腸靜脈長時間受擠壓,容易引發痔瘡。所以,還是老老實實上廁所吧!
試閱三、學會提問—要不要這麼做
我們做出每一個決策,其實背後都是有原因的。可能有些你有意識,知道是為什麼,而有些你自己都不知道原因。
稍微精明點的商家,都會在暗處用各種方法引導你的決策,讓你做出他們想要的選擇。如商場門口賣爆米花或熱狗,是為了提高顧客的飢餓感,在餓的時候顧客更容易購買更多的商品;商場裡地磚的大小一樣,是為了讓顧客感覺「我會不會走得太快了」,從而減緩自己的速度,這就可能看到更多的商品,增加購買的可能;水果區的燈光採用暖色,能讓水果看起來更新鮮,提高顧客的購買欲;海鮮區賣魚,用綠色的荷葉作為背景,讓人有這魚很新鮮的感覺……
我們很多的決策都被人為地進行了引導,這往往會讓我們做出不是最好的選擇,甚至是錯誤的選擇。當然,我們不可能完全不受外界影響,我們能做的就是在較重要的事情上,減少被誘導,從而做出較為理性的選擇。
我們做很多決定其實都是出於很單薄的理由。例如,在超市看到櫃台旁的巧克力,突然想好久沒有吃過了,所以買一塊來嘗吧。在做相對簡單的決策時,這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在一些事上,謹慎點或許比較好。
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判斷自己要不要做出某項決策呢?我們得出每個結論都是有原因的,但是如果單純地因為一個原因就做出結論,這樣的結論往往是站不住腳的,所以我建議做出一個結論時,最好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原因。這樣做出的結論才更加可靠。
我們平時是怎麼得出結論的呢?設想一下,一天中午,由於業務繁多、時間緊張,你選擇在公司裡叫外賣。那麼,決定你選擇的因素大概就有那麼幾個:外賣的味道、價格、分量、送達的時間。
如果一個人選擇了點一份雞排飯,那麼其實這個人的大腦已經在自己意識不到的時候進行了順向思維的推導。他之所以會選擇點雞排飯,首先,價格他承受得起(沒有錢你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然後,他不討厭雞排(討厭的東西誰會點呢);最後,它能在午休的時間裡送過來(要是它明天才送達,誰還點這份外賣當午餐)。這就是做出「點雞排飯」這個結論的原因。
當然,上面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生活中的結論推導遠沒有這麼簡單。
有一位朋友教育孩子的方法很是獨特,當他的孩子想要買什麼東西時,他不會直接拒絕,而是讓孩子在一張紙上寫清楚想要買什麼,什麼價位,想買的原因一、原因二、原因三。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思考能力,也方便父母做出決斷。如果孩子只是因為一時衝動想買某樣東西,就只會在嘴巴上說說,不會動筆去寫,這樣也減少了為瑣事爭論的時間。而當孩子寫下來,理由又充分時,就買給他。
同樣的道理,不但可以運用在孩子的身上,也可以運用在我們的身上。如果你有做一件事的衝動,不妨先冷靜下來,打開手機的備忘錄或便簽功能,或者找一張紙、一支筆,在上面寫下:你想要做什麼、要付出什麼代價、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原因一、原因二、原因三……),這樣既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又能夠提高你做事的成本,篩選掉一些因衝動而產生的想法(因為當你只是衝動的時候,很可能連手機都懶得打開,連紙筆都懶得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