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反抗、拒學、藥物成癮……
直擊美國高中優秀學生的鬼故事
拆解永遠不夠好的菁英教養矛盾
《紐約時報》暢銷書、美國亞馬遜青少年心理學類暢銷書
特別收錄:家庭、學校、社區的行動指南,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與自尊
尚瑞君(暢銷親子作家)、楊陽老師 (作家/補教老師)專文推薦
吳曉樂(作家)、陳雪如(心理師/講師/作家 )、蔡伯鑫(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諶淑婷(文字工作者)、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聯合推薦
「如果在我十四歲的時候,你問我願不願意砍掉自己的腿,換來去史丹佛大學讀書的機會,我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一名美國高中應屆畢業生接受廣播節目採訪時說。
如今,追求成績優異不僅成了青少年的壓力,也帶來心理健康的危險風暴。本書揭露美國社經地位前百分之二十家庭的孩子,如何在競爭中成了以出類拔萃為目標的奴隸。作者以親身訪談的一連串個案故事,生動地呈現:
l 生活在壓力鍋中的好學生:成就更多、爬得更高、成為同儕中最優秀的人,為什麼反而落入倦怠、憂鬱、拒學、藥酒成癮與自殺?
l 無法停止焦慮的父母:把孩子的高成就當成不確定未來的救命稻草,犧牲自己的生活和成就感,甚至為了進名校走偏鋒?
l 菁英教養帶來的傷害:只看重個人的目標、失去對學習與生活的熱情,陷入完美思維,忽視內在休息,不瞭解自己……
本書也引用心理學、教育學與經濟學等各領域研究,幫助父母辨認教養焦慮的深層因素。作者特別提出「重視感」,而非用狹隘的優秀標準來看待孩子,鼓勵大人從成就中鬆綁,幫助孩子從小奠定自我價值感,以此培養韌性、同理心、為他人付出的意識,我們的下一代也才能獲得心理健康與社群生活的意義。
不要讓我們的匱乏感,世襲到孩子身上,讓本該活出豐盛的生命變得貧瘠。這本書讓父母看見自己內心的擔憂和恐懼,陪著孩子一起建立健康的學習態度。——尚瑞君(暢銷親子作家)
「說對的話」、以及提供很多的體諒、理解、無條件接納、陪伴與情感支持,這些都陪著我與學生度過一關又一關的艱難,而這本書把這些教養的險阻都鉅細靡遺的整理出來。——楊陽老師(作家/補教老師)
[本書特色]
1. 檢視父母對孩子課業表現的擔憂,拆解親子關係的未爆彈
2. 從心理學、經濟學、發展科學等研究,陪伴父母找出解方
3. 用重視感的教養觀點,讓孩子調適競爭,找到屬於自己的目標
4. 幫助從小學到青少年的孩子奠定良好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