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的三個面向:身體-情感-思想】
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在門診接診看病前,會先閉目養神;或者上課前,也會先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安靜地坐十五分鐘,定定心,有助於提高我們的專注力,以及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如果各位有靜坐的經驗,或者平時對自己的身心有所關注和感受,有幾個問題就可以和大家聊一聊。
首先,我們在工作、生活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身體是否放鬆?或許某一處有痛點,某一處是緊的,或者整個身體都很緊……
身體的感受很重要。因為平常我們都把注意力投放在外,想事情、買東西、看電視、跟人說話、關注別人的反應,而自己身心的狀態會被忽略掉。
我把「讓身體的感受進入我們的意識」,稱之為「對身體的覺察」。
其次,除了體會到身體各部分是否放鬆,我們有沒有同時留意到大腦裡有很多想法?如果有「留意到」了,我稱之為「對頭腦或思想的覺察」。
比如此刻我在讀書,發現自己是相對穩定、安心的,偶爾有一些想法會跳出來,但並不影響我看書,這就是相對「清晰穩定」的狀態。
如果大多數時間我們都能處於這樣的狀態,即使是看電影、買菜、坐火車,甚至吵架,都是相對「清晰穩定」的。我們可以一邊吵架,一邊清楚知道自己在生氣,知道身體緊張、情緒湧動。按照傳統中醫的觀點,這就是「神氣」相對清明的狀態。
或是我的身體坐在這裡,在看書,但想法很多,就像站在十字路口,有很多車經過一樣,感覺很混亂,每個字都認識,但背後的含義看不進去。大腦裡有很多想法,處在不專注,不能平靜地做事、學習、交流的狀態。而且,自己常常意識不到自己在這種狀態下。這些情況被傳統中醫稱之為「神氣散亂或神不定」。
這種「清晰」或「散亂」的狀態,就是傳統文化裡說的「神」是「定」或「散」,「清」或「濁」,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有的兩種基本狀態。如果我們的精神是清晰穩定的,生活也會如此,這是有覺察的狀態。
長期在清晰穩定的狀態下生活的人,相對會身心更健康、家庭更和諧、事業更有發展。
道理很簡單,古人云:「自知者明。」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處在什麼狀態,自然會有所為,有所不為,知道適時調整。
但大部分人的生活,常常是「清明」與「散亂」兩種情況混在一起。清晰明白的時間少,偶爾出現也不能長久,更多的是在散亂不定中隨波逐流,受到各種力量的影響而未必自知。
我們的思想與情感、語言與行為,既可能因外部環境的壓迫、混亂與暗示而發生反應,也可能來自自己習慣的「刻板思維」或「條件反射」。
我們對「自己」早已習以為常,也習慣了無意識的合理化。所以,為了安全和更美好的生活,我們對自己的身心和精神的狀態需要有一個感受和了知,需要開始學習「熟悉」自己。
除了觀察自己的身體和思想,還可以觀察情感和情緒狀態,比如此刻,你是比較放鬆、平靜的,還是內心有很多力量在衝突?是高興還是難過,是緊張還是有些恐懼?
身為人,我們時時刻刻都是三個部分同時在運作:肉體—情感—思想,但不同的個體會有所側重,形成自己的主導模式。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後天的教育環境形成的。
比如喜歡研究學問和思考問題的人,可能會更依賴「思想」這一工具。進入社會生活,受到過度格式化教育影響的人,會過度發展「知識」和「頭腦」,而可能變得過於「學究型刻板」或「理性」,而忽略身體感受與情感交流。
喜歡運動,或從事體力勞動多一些的,或在自然環境中長大的個體,對身體層面會更加熟悉,這是一個健康而「接地氣」的基礎。但如果只滿足於強健的身體帶來的方便和外界認可,而忽略了「知識」和「頭腦」的發展,也會把自己局限於此。
最近幾十年,我們的生活相對和平舒適,出現了很多以情感為主導模式的人,也有過度癡迷、活躍的粉絲和追星一族,這一類偏向重視情感的能量交融與湧動。
人在年輕的時候,容易被情感和情緒推動而去做一些事情。喜歡強烈的感受,過度張揚個性,卻不知真正深厚持久的情感往往是相對平靜的,或者說在相對平靜的狀態裡,容易保持長久深刻的情感關係。
每個人的生命活動有他的主導模式,有的以肉體為主,有的以情感為主,有的以思想或頭腦為主。
它們既是生命不同層面的運行模式,也是我們可以運用的工具。所以,每個人都需要瞭解和熟悉自己的特點,這個過程就是不斷深入地覺察。這三個部分如何均衡發展,不偏頗,少一些內在的衝突,是我們一生的學習內容。
而且,這三套模式的運行是需要能量的,這個能量就是中醫所說的「氣」。
【憂鬱、焦慮與能量狀態】
現代醫學是把身體和意識分開看的,身和心被看成是兩樣東西,它們有關係,互相影響。
我們都知道,長期緊張、心情不好的人,容易有消化障礙,甚至胃潰瘍,這叫作「心身相關」。我的研究生專業是心身醫學,這個專業研究的是社會心理壓力與軀體症狀和疾病的關係。
現代醫學裡常說的憂鬱症,在中醫來看,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整個心身的能量不流通了,精神、意識、心理、氣血都卡在某個低點。
憂鬱症的發病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焦慮狀態,但總體的精神狀態是低落、無力、封閉、無行動力等「陰沉」的狀態,有的會出現自殺的念頭,並且有實施的可能性。
至於焦慮症,不少是因為這個人的能量本來就不足,而且因為長期用心過度、用力過猛、勞心勞力而過耗了,出現了能量不夠用的情況。在中醫看來,是「本氣虛而神過用」,導致了極度的不穩定。
焦慮症的發病過程裡也有可能會出現暫時的憂鬱狀態,但總體的精神狀態以不安、焦慮、急躁、驚恐,以及放大人、事、物造成的壓力為主。也有部分病人會表示自己活不下去,但比起憂鬱症,不容易有真實的自殺行為,除非有巨大的外來壓力。
大家往往會把這兩種病混在一起,雖然症狀會類似,其致病的機理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說是相反的。
在中醫看來,憂鬱症多偏於「陽虛陰盛」的狀態,治療方向需要從「通陽」、「補陽」的思路入手,比如跑步、爬山、騎行、艾灸,服用一些增加人體能量和幫助能量流通的藥物。
焦慮症多偏於「陽亢」的狀態,他們可能對自己要求過高而顯得神色匆忙,或者對外界環境和時間表要求過高而顯得緊張不安。調理的方向,應該是把精神和能量的運行速度緩和下來,中醫叫作「舒緩神氣」。需要給自己更多的時間和獨處的空間,練太極拳、靜坐等等,練習放鬆,卸掉內心的壓力。
無論被醫師診斷是憂鬱症或焦慮症,我們需要知道的重點是,當我們的能量狀態和能量流通的水準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的肉體—情感—思維的運作能力都會下降。
就像一部電腦,當記憶體足夠、程式不衝突的時候,可以運行那些高版本的程式;當記憶體不夠,程式有互相衝突、內耗的時候,那些高版本程式,不要說運轉了,連下載都不行,只能運行低版本的。
所以,如果一個人因為種種原因,身體的能量很低,不僅身體狀態會變差,情感狀態、思維狀態也會變差,這是一個整體低版本、低能量的運行模式。
身體會出現各種症狀,比如血壓失常、心律失常、食慾不振、排便異常、睡眠障礙等等,這些其實都是能量低之後身體運轉水準下降或紊亂了。在現代醫學中,這些常常會被叫作某種「精神官能症」,因為這些不適症狀往往查不出具體的病因,只是顯現出一系列生理、心理失調的症狀。
可以想像,在這樣低版本的狀態下,我們在跟世界萬物交流的時候,很多東西都消化不了,包括食物和情緒,內在和外來的任何壓力都無法承受,願望也無法轉化為行動力;很多體力活動或者複雜的運動、腦力活動做不到,也不想做了,對很多事情失去了興趣,原本可以滋養和發展自己的內外環境,突然間都變成了阻礙和壓力。
在情感上也是這樣,當一個人能量低的時候,表達能力和接納能力都會出現一些問題。
在內部心態和外部交往上,就容易趨向封閉,只接受某一類自己願意吸收的東西,其他的都拒絕,甚至以前能吸收消化的東西也開始拒絕。到了這個狀態,其實就成了「被壓縮的人」,身體、能量、精神都被壓縮了。
在壓縮狀態下,人所處的時空、社會和生活,乃至周圍的一切,能夠接觸和願意接觸的東西,也是被自我所拒絕的。這樣,就進入一個內和外的低水準惡性循環,但是自己不一定能意識到。
一旦到了這個狀態的時候,人的生命狀態會整體往下走。
這個部分也與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受限意識和集體認知有關,比如大家眼中的優秀學霸在碩博士班畢業前後,因為感到出國無望、學術無果、前途渺茫而自殺。
這部分「優等生」受社會和教育的影響,很容易在單向的軌道中,在別人的指揮棒下往前走,與自己的內心和真實的生活已經失聯很久了,屬於自己的路已經找不到了,最後被壓抑的渴望凶猛反噬,吞沒了自己。
有個實驗很著名,透過食物獎勵或電擊懲罰迷宮裡的小老鼠,可以讓牠們快速地掌握怎麼走迷宮,並建立熟悉的經驗,最後會訓練出在人類眼中非常優秀的、具有更高智力的品種。甚至這些後天獲得的迷宮生存優勢,還能在下一代中延續,這是過去心理學研究的經典實驗之一。
不管是對於老鼠還是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時間、興趣、愛好,看似無目的的探索和無所事事的浪費時間,是對內心均衡至關重要的自由時光和自主選擇。當我們說某人是憂鬱症或焦慮症,往往會以為這只是一個心理的問題,但實際上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心理問題,而是整個生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