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壓力來自內在的威脅
在歷史上每個時期,都有一些使人虛弱的疾病為其特徵。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有中世紀的瘟疫、浪漫時期的肺結核病,以及受到小兒麻痺症(脊髓灰質炎)和肺炎蹂躪的一九○○年代。這些疾病大多在環境改善後,或是病菌或病毒被藥物毀滅後,就被消除了。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也有具時代特徵的疾病,但這個疾病沒那麼容易被消除。它潛藏在多種狀況之下,如心身疾病、心臟疾病和對化學藥物的倚賴;它是擾亂一個人情緒、社交和家庭生活的主要來源。它會抑制創意和個人效能,表現為明顯地對每日生活整體的不滿。這種狀態的名稱叫做「壓力」,被美國康乃爾大學醫學院的醫學研究人員稱為「今日美國最令人衰弱的醫學與社會問題」。
在瞭解其真正的結構與我們的生活相關之前,很難想像單一原因可以造就如此多種類的失序。「壓力」和我們一般所認知的疾病不同。它並不像病菌或病毒般具備生物結構,也不會隱匿在暗黑的下水道或被污染的水中。而是我們心靈與身體功能互相影響的結果。它是「 心身」(psychosomatic)此字的真意:psyche指「心」,而soma指「身體」;也就是我們如何調節,或更正確地說,不調節心靈與身體功能的結果。簡單來說,壓力是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選擇如何生活的結果。
這個「疾病」是因為我們濫用心靈和身體而產生的,而且會帶來不可思議的種種症狀,可能如鬧鬧脾氣般的無害,或是如心臟病發般具毀滅性。壓力可能會以酒精上癮或憂鬱症現身。它會造成失眠及常見的感冒。壓力有許多症狀,而其肇因往往未受到辨識或處理。
壓力不只是偶爾「非常緊張」或有個很倒楣的一天。它是一再重複的失衡,導致每日耗損身體,以致身體功能異常和衰弱。壓力有多種不同的偽裝。情緒壓力(或精神壓力)是由我們的人格,在每日與外在環境互動(有時也稱為社交壓力)下產生的。消化壓力則是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的。造成環境壓力的因素,有霧霾、噪音和空氣污染等。壓力之所以具傷害性,是因為我們一直無意識地在製造它,也習慣於維繫它的存在。結果就是我們接受壓力成為日常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事實上,我們甚至相信某些壓力對我們來說是好事。這是錯誤的認知,就好像說「有些頭痛對我們來說是好事」一樣。不過,就是因為經常重複發生的壓力導致了常態的、未解除的壓力,而這些未解除的壓力,來自我們可能未覺知到的內在習慣的存在,也因此帶來疾病。
我們採取許多種不同方式來對付這個問題,不過大多數都只是治標不治本。比方說,藥物治療是針對症狀,而幾乎不處理潛藏於下的狀況或成因。我們會吸菸、飲酒、服用阿斯匹靈或安眠藥、按摩、看電視、度假或練習放鬆技巧,但它們在減輕真正的壓力上,幾乎一無所成。這些症狀的發生頻率和種類,總是有增無減。
原因之一是因為壓力並不像病菌、病毒或不潔的水一樣,是某個「東西」。它不能被放在幻燈片上或顯微鏡下,或裝瓶,或分成種類來計數。過去在控制疾病上的成功,是因為我們做了這些事,而這個成功也讓我們對於壓力這個問題的本質視而不見。我們依然將注意力朝外放在「掌握」外在的事物上,而這正是致命之處。向外尋求成因的結果,讓我們未能注意到壓力的來源,也就是我們個人的思考、感受和行動的方式。
依賴於過去的健康模式,也一直造成「好壓力」和「壞壓力」的混淆,因為這些健康模式無法辨識「覺知」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直接緊繃和間接緊繃的不同。簡而言之,我們並未瞭解壓力的心身本質。我們的確可以因運動受益,自願帶著全然覺知,同時運用覺醒與放鬆,而得到益處。這樣的結果將是增進健康,提升能力和效能。但這是因為我們能夠保持平衡之故。壓力本身是有害的。從未有人因壓力而受益。
有一種健康照護方式,讓我們知道「得到最佳、平衡,進而無壓力的人生」是有可能的。這種方式稱為「整體健康」(holistic health),它的根據是:每個人要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而不是依賴醫師、藥物或飲酒。整體健康提供了必要的架構,可以讓人認識及真正征服壓力。整體健康依據訓練,例如使用生理回饋和冥想等工具,給了我們戰勝壓力的實用方法,去預防,而不是治療。其焦點放在人的整體—身體、心靈和精神,而這正是處理心身疾病所需要的。有趣的是,這個現代方式根植於人類已知的最古老學科—瑜伽科學。
藉著瞭解壓力的來源,我們自己就可以開始改變及戰勝壓力。如果我們自己就是疾病的源頭,那我們就可以成為解藥。在接下來的篇章中,我們會探討壓力的各種型態,採取可以提供必要瞭解和工具的整體角度,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從壓力中解脫。這是非常有可能的。我們有資源可以做到。我們不需要擁抱壓力。但首先我們應該要仔細看看,在社會中的壓力具有多大的破壞性。
‧心身疾病
一般皆認同我們罹患的疾病中有高百分比(可能高達七十%至八十%)皆是心身疾病,而其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思想、態度和信念。但這並不是說,疾病的症狀(像是潰瘍的疼痛或頭痛)是想像出來的;症狀是真的,身體的改變也真的發生了。「心身」的意思是:疾病的主要成因,是在一個人的情緒/心理/知覺及行為習慣上。換句話說,我們應對環境的制約反應,造成了內在生理的改變,而這個改變不是會演化成疾病,就是會容許疾病狀態的存在。
就是這種微妙受制約而成的習慣,導致了生理的損傷。如芭芭拉.布朗博士在《壓力與生理回饋的藝術》(Stress and the Art of Biofeedback)一書中所指出的,產生什麼樣的疾病及牽涉到哪些內在歷程,都是非常複雜的生理、組織或基因,與環境因素互動的結果。這個模式是因人而異的。舉例來說,一個人可能會壓抑憤怒,結果得了頭腦功能異常的憂鬱症;另一個人則可能壓抑憤怒而得到偏頭痛。但儘管特定的心身疾病因人而異,但其潛藏的原則是相同的。情緒的壓力帶來生理壓力,而最終導致了標的器官系統的崩潰(疾病)。
以上所述的典型範例,就是盛行一時的潰瘍。與潰瘍相關的代表性人格特質是高競爭性,傾向於誇大憂慮,不太能公開表達憤怒和恐懼的感受,同時還有不良的飲食和進食習慣(像是在緊張時吃東西,而且吃得太快)。這些行為導致胃腸道處在酸性狀態中。不良的飲食習慣惡化了內在狀態(妨礙了適當的消化),而過酸的內在環境「吃掉」了胃壁或十二指腸壁的襯裡,進而造成潰瘍。除了極度疼痛外,也可能造成如內出血這種危險的併發症。如果我們能注意到早期症狀,就可以避免潰瘍的發生。
只要小心注意個人的歷史,幾乎就可以將所有心身疾病的源頭追溯到情緒壓力的模式上。聞名於世的神經外科卡帝.烏督帕(Dr. Katil Udupa)醫師說,心身疾病會經歷四個不同的階段:
1心理階段: 特色是輕微但持續的壓力心理和行為症狀,像是易怒、睡眠不安,或任何表2中所列之症狀。
2心身階段: 如果壓力持續下去,症狀會增加。同時,一般的生理症狀也會開始產生,像是偶發的高血壓和顫抖。
3身體階段: 特色是器官功能異常情況的增加,特別是標的或相關的器官。在這個階段,一個人開始注意到疾病狀態的開展。
4器官階段: 特色是疾病狀態的完全介入,出現如胃潰瘍或慢性高血壓等生理改變的呈現。
不過,疾病的早期過程通常都會被忽視,而最後階段則是被視為其全貌,所以常被認為與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模式毫不相干。
心身疾病直接與壓力相關的例子不勝枚舉,像是常見的感冒、潰瘍、頭痛、不同類別的背痛、胸痛、結腸痙攣、便祕和腹瀉。這個清單沒完沒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壓力會影響某個器官系統,卻不會影響另一個。當然,基因因素、飲食和條件學習皆牽涉其中,但關鍵是在一個人的心理結構中。換句話說,心身疾病的根源是壓力,而非器官系統,這一點是愈來愈明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