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七大迷思
迷思一:教養只與孩子有關
教養真的是一種無私的行為嗎?
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還有另一個迷思,就是它讓我們相信,我們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私的,因此他們應該心存感激。雖然教養包含了無私的元素,但在養育孩子時,我們並不完全是無私的。事實上,整個教養的旅程幾乎都不是利他的。如果我們告訴自己,我們是無私的,可能會非常危險,因為這給我們帶來了理直氣壯的感覺。因此,我們的教養會從一種「自己是對的」的心態出發,而這種心態,將破壞孩子健康的自我發展。生育孩子的決定,經常是為了滿足我們內心的渴望;因為我們幻想,擁有一個家並成為父母之後,就能夠填補這些空缺。
遺憾的是,對於孩子,許多父母都抱著一種為所欲為的信念,認為他們可以對孩子採取任何他們認為必要的手段,因為他們總是無私的。當同一個孩子後來變得反抗父母的專制時,父母就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彷彿孩子傷害了他們。他們也期望社會收拾他們無意識教養的殘局,通常是追求心理上的援助。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核心家庭並非自成一個世界,父母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到社會上很多其他的成員。這就是為什麼父母有責任拋棄如其所好養育孩子的小我信念,去尋求他們所能獲得最好的資訊,來幫助他們完成這個深具挑戰性的任務。
孩子感覺自己有責任不讓父母失望,因而放棄了自己真實的想法,來取悅父母。這種對真實小我的放棄,可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有時會導致他們不受約束。只有當父母意識到,他們的教養方式,實際上是何等自私,以及沉迷於實現父母的期望時,才能避免這些負面影響。
如果我們想要把教養方程式從權力和控制,轉變成充滿愛和真誠的親緣關係,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改變我們與這個教養迷思的關係。正是這種轉變,使孩子能夠擺脫他們需要被我們「教育」或「修正」的心理負擔。在他們從這樣的重擔裡解放出來後,將飛得如同他們想要的那麼高,並獲得他們應得的榮耀。
在教育子女前,先勇於教育自己
如果我們相信教養只與孩子有關的迷思,當孩子符合我們的期望時,我們很容易將之歸功於我們育兒有方;而當孩子不符合我們的期望時,我們卻很容易歸咎於他們身上。
覺知教養,就是把這種方式完全翻轉。教養的重點轉移到父母身上,認為父母才是需要被「教育」的人。換句話說,我們對自己進行審查,而不是我們的孩子。正如我們前面所看到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是在高度無意識的教養下長大,而這種教養方式,造成了心靈上的情感傷害。另一方面,我們實際上能控制和影響的人,就只有自己。因此,當我們專注在自己身上,而非孩子時,教養往往是最有效的。最好的結果來自於自省。
身為成年人並為人父母,我們發現自己在與孩子相處的經驗中,無預警地被觸怒。事實是,我們過去的痛苦正在被重新啟動。這些痛苦被我們埋藏了很久,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處理,如今一一浮現,就像飢餓已久的野獸一般狂怒,抗拒再被剝奪。正是這種殘餘的痛苦,使我們以不當的方式作出反應,卻往往沒有意識到我們正在這樣做。
我們所經歷過最強力的觸發,就發生在最親密的關係中,特別是親子關係。覺知教養強調我們的孩子是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所無法看到的自己。他們將我們沒有處理的痛苦浮現表面,但也因此使我們對他們的行為做出非常強烈、而且往往是不理性的反應。除非我們認真看待他們顯示的鏡像,檢視我們曾經受過的傷害,以及承認我們從來沒有真正面對這些傷害,否則我們將會養育出具有同樣不成熟行為的孩子,繼續反映出我們尚未解決的痛苦。這是深度教養之旅的精髓。
真正的挑戰,不是專注於孩子實際上或想像中的缺陷,而是我們率先對自己進行改造過程,完全承認孩子的行為直接反映了我們自己的行為。我們不是要試圖「修正」孩子,而是要內省自己,並檢查自己心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由於我們都有迫切希望被視為「好」的渴望,大多數人會抵死捍衛自己的教養方式。但這其實跟「好」或「壞」父母無關,好與壞都只是標籤。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不斷覺察到,孩子一直在反彈我們的能量。因此,要「修正」孩子,我們應該首先要修正自己。一旦父母了解到,意識不是一種身份認同,而是一種存在方式,他們就能夠理解,世界上沒有所謂完美的意識,有的只是希望和持續發展。
覺知教養是種練習,是每天都要努力做到的承諾。它與外在的標籤無關,而全都是關於一個人內在的存在狀態。它要求我們留意,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哪裡。我們所關注的,究竟是外在還是內在狀態?有意識的父母和其他人的分別,就是他們會不斷調整注意力的焦點。有意識的父母可能會和其他父母犯同樣的錯誤,但不同的是,他們能夠面對這些錯誤,然後問自己:「這些錯誤在告訴我什麼?我需要怎樣成長?」
迷思二:出類拔萃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我相信你的潛力,是一把可怕的雙面刃
「潛力」這個詞是把雙面刃。雖然它聽起來,嗯,充滿了潛力,但沒有理解它背後的涵義就任意使用,是件很危險的事。對很多人而言,潛力意味著「你現在還一文不值」。
當我們告訴孩子,他們沒有充分發揮潛力,我們所傳達的意思是,他們現在的樣子,不僅不是他們可以成為的樣子;更嚴苛的說,這也不是他們「應該」成為的樣子。同樣的,我們並非專注於此時此刻存在於孩子內心的豐富恩典,而是專注於未來的應許之地,堅守一個想法,就是孩子應該只能成為我們想像中的模樣。
我再三強調,雖然只要願意,每個人都可以提升自己,但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具有某種「潛力」。潛力只是讓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形象每況愈下。當父母有這樣的心態時,會導致他們在當下破壞孩子的自發表達。孩子目前真實的自己,與父母認為孩子未來應該成為的樣子相比,被認為是無關緊要的,因而被抹殺。
每個人都渴望被認可,也希望我們目前的樣子能獲得尊敬。當別人不斷以外在的標準來評價我們,譬如別人對我們潛力的看法,讓我們感覺自己真正的樣子沒有被看見或被聆聽,就會感到沮喪,甚至進一步變成怨恨。而當我們看不見孩子真正的樣子時,他們就會感到特別受傷和渺小。因此,我們必須時時自我檢查,是否有將我們的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並因此將他們帶離當下的時刻,進入一種想成為跟小我不同的斷層狀態。
迷思三:有好孩子,就有壞孩子
給孩子自由,你才能自由
當我們聚焦在孩子的行為上,作為衡量好壞的標準,就會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傷害。
事實上,我們對孩子在行為方面的期望,比對我們自己、配偶或朋友的要求都還要高。這就是雙重標準!當孩子犯了錯,有些父母很快就會開罵,有時還會幫他們貼上最侮辱人的標籤。這樣的雙重標準,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就會認識到,我們其實一直在犯錯,也總是做出糟糕的決定。然而,當我們的孩子做了同樣的事情時,我們卻認為他們的行為是不合理的。
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就會認識到,我們其實一直在犯錯,也總是做出糟糕的決定。然而,當我們的孩子做了同樣的事情時,我們卻認為他們的行為是不合理的。我們會自己合理化自己的錯誤時,但對孩子的錯誤感到「恐慌」。當我們把重點從注意外在表現,轉移到促進真實自我的表達,所有的譴責和告誡,就會被我們與孩子心靈深具意義的連結所取代。我們不再專注於如何糾正行為,而是注意行為背後的感受,感知並確信一旦感覺能被表達和認同,行為就會自我修正。
事實就是,我們害怕如果他們不滿足所有「好」的期望,就會有失敗的人生。我們想像,假如他們真的盡力做到最「好」,他們將永遠實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但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我們的恐懼藉題發揮,驅使我們用不合理也極不公平的方法行事。
無論面對什麼問題,身為父母,我們都需要問自己:「我要怎樣改變家裡的情況,來幫助女兒處理她無法專心的問題?」或者「我要怎樣在日常生活中體現更多的平靜,讓兒子學會專注?」這些是真正值得推敲的問題,能完全改變我們親子相處的動態。
隨著越來越有意識,我們就能看清避免貼上「好」與「壞」的標籤有多重要。我們不再專注於聽話和服從,以及別人因為孩子對我們的看法和感受。
迷思四:好父母都是天生的
當上父母,原來跟你想得不一樣
教養並非與生俱來的技能。這並非我們單靠本能,就知道該怎麼做的事。有個錯誤的觀念是,教養與道德有關:如果你是好人,就會是好父母。但願事情能這麼簡單就好了。要成為好父母,與我們的為人處事有多好無關。教養是需要花上很多年的訓練,才能獲得的技能。正如想要身體健康,我們需要每天都有意識地選擇食物,同時要求自己規律運動,教養也一樣。我們需要讓未來的父母意識到,教養這種承諾的深度,讓他們對覺知教養所需要付出的心力有正確認識,而不會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假如我們一開始被告知的,不是為人父母是第二天性,而是它感覺就像進入一個沒有人會說我們語言的陌生國度,對我們會更有幫助。與其假設我們將體驗到跟孩子的立即連結與偉大的愛,我們需要知道,建立連結的基礎和學習去愛,都需要時間,而且過程可能會很崎嶇艱難,包括了大起大落的情緒起伏,甚至也有互相傷害的時刻。
對未來的父母而言,明白以下這件事將會大有幫助:孩子來到我們的世界,並非要使我們自我感覺良好,甚至在大多數時間裡,情況都正好相反。
迷思五:好父母就是愛孩子的父母
愛是恆久忍耐?你真的了解愛嗎?
當我們踏上覺知教養之路的那一刻起,就不可避免地必須對我們生活和愛的各個方面變得覺察。我們需要提出一些嚴肅的問題,像是「當我說『我愛我的孩子』時,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或者「我的愛包含了什麼?」我們對愛的定義需要清楚和一致,不是基於我們為了安全感所需要的一切,而是基於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留意,我們的反應不該被恐懼所制約,而應該從提供孩子的需要出發,才能讓他們發展成真正的自己。
我所定義的愛,是完全看見、接受和尊重他人真實模樣的能力。有意識地愛一個人,是為自己裝備好走出自我,並持續與其他人連結的能力。這意味著我們並不要求對方要愛我們;而如果他們選擇這麼做,我們也不會規定他們應該要如何愛我們。換句話說,我們的感覺不會混雜在一起。
聽起來好像我主張的是自我放棄,甚至是自我剝奪。其實完全不是這樣。這種愛的定義,要求我們尊重並肯定自己,讓我們感到自我實現,不再需要其他人為我們的成就奉獻自己。
這種對愛的理解,與自我否定相反,讓我們能享受對自己寬廣的愛,為自己帶來一種完整的感覺。而這種愛,也允許其他人在自愛中徜徉。當我們愛自己愛得這樣深,就會對所有與我們生活有交集的人(特別是我們的孩子)散發出信任感和成就感。
有意識地愛自己,也就是要持續與我們內在的光明面溝通,同時對我們的黑暗面展現出極大的同情心。這意味著我們非常了解自己的缺陷和極限,因此會不斷地自我照顧和自我安慰。如此一來,我們所有的部分都會整合成一個整體,讓我們不再將自己視為受傷痛苦的,並因此感到匱乏。
當我們承擔起這個任務,用這樣深刻的見解來愛自己,就會自然而然地對周圍所有的人發散出相同的能量,特別是我們的孩子。於是,我們就能用相同的關懷和深切的同情去愛他們,不論是為了他們的缺點,或是他們的榮耀。我們不會認為孩子有所不足而為他們擔心恐懼,而是用孩子真實的樣貌看待他們。換句話說,我們對自己人性的欣賞,會轉化成對孩子的欣賞。這讓孩子不必證明自己,來獲得我們的認可。孩子不再害怕我們會否定他們,而是完全調適成一種自我接納的頻率。
在我們每天生活在自愛狀態的能力被磨練出來之前,孩子都會感覺我們對他們的愛,是基於恐懼的控制和佔有。這就是為什麼當父母來找我諮詢,說他們有多麼愛孩子時,我會提醒他們,愛和恐懼不可能同時存在。
我們對孩子的愛,始於接受。這並不代表我們必須支持他們蠻橫無理的行為,允許他們在學校缺乏動力,擁護他們的壞習慣,或者贊成其他常見的踰矩行為。真正的意義是,我們接受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並擁有自己的權利。我們的工作並非評斷他們,而是鼓勵他們欣賞自己的價值。那些能夠欣賞自己價值的孩子,自然而然會表現出一種特有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並不會使他們與我們緊密契合,但卻能引導他們表現出最好的自己。被父母珍視的孩子,自然不會有切斷親子連結的行為。雖然難免還是會有衝突,但親子之間巨大而深刻的連結,卻會永遠存在。
迷思六:教養就是養育出快樂的孩子
你原本的樣子,就是我愛你的所有理由
兒童生來就知道,要怎樣用本來的樣子生活。他們會哭鬧和發脾氣,但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加在所發生的事情上。除非受到特別的影響,否則他們隨時都準備好在不如意時,讓自己振作起來。正因如此,我們常會聽到父母在困難的時候說:「他們是孩子,會自己調適。」我們意識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孩子們都能夠在生活中發現快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兒童的思考模式與成人完全不同。他們會用我們已經忘記的方式,去接受生活「原本的樣子」。
接受生活「原本的樣子」是什麼意思?就是注意到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有好與壞、快樂與悲傷、痛苦與快樂的潛力。我認為這是不痛苦,而非快樂,因為將它標示為「快樂」或「不快樂」,就扭曲了經驗的價值。當孩子哭泣時,就是哭了。當他們歡笑時,就是笑了。他們不會創造出在情境中他們多麼快樂或不快樂的劇本。他們感受自己真實的感覺,然後繼續前進。這種隨著生活起舞的彈性能力,是許多成年人所缺乏的。我們已經把情感分門別類過的頭腦,不允許我們投入生活所呈現出來的模樣。我們根本不知道如何像孩子一樣,憑直覺適應生活潮流,並隨之改變。我們卡在舊有模式中,無法用創造性的方式,來適應人生起伏,思考與之應對的正念回應。由於害怕放棄已知的一切,我們緊抓住生活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下的錯覺。當生活挑戰這種錯覺,特別藉由孩子之手時,我們感到措手不及,於是只能通過憤怒或焦慮,釋放這種無助的感覺到孩子身上。唯有我們能夠擁抱生活真實的樣子,拋開它讓我們看起來或感覺起來多好或多壞的想法,才能用更寬容感恩的心情,擁抱生活的不可預測性。
重點是,不要根據生活給我們的感覺來評斷它,而是不論在光明或黑暗的時刻,都要完全地探索生活的豐富意象。與其用特定的方式來感受,就像人們對藥物成癮一樣,我們應該拋開不符合我們感覺的期望,選擇體驗當下「原本的樣子」。
當我們教孩子去爭取自身以外的東西,例如特定的成績,或某種成就的榮譽,使他們可以感覺到被賦予更多的力量,我們傳遞給他們的訊息是,生活的過程不如結果重要。因此,孩子學會的是,生活的意義在於有所成就,而不是時時刻刻單純地做自己。
我們把孩子訓練成只注重結果,並根據特定經驗使他們感覺良好與否來投入生活,就是教導他們,應該避免容易失敗的活動,尋求保證快樂的經驗。因此,由於我們害怕他們可能遭遇某種痛苦,而讓他們錯過了對生活的直接體驗。這是多麼可悲!我們沒有教孩子與內在的韌性連結,讓他們能超越痛苦的經驗,卻把恐懼轉移到他們身上,教導他們不惜一切代價避免痛苦。
當孩子被迫體驗不快樂的感覺,不僅是孩子,通常父母也會將當下的情況解釋為「出了問題」。然後,在我們和孩子的心裡,會自動上演一齣恐懼和絕望的內心小劇場。這一切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孩子沒有意識到,人生就是如此,因此他們如果想要過有意義的生活,所需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處於當下,投入體驗;而他們的力量,來自於明白自己內在具有的韌性,足以應付任何可能的情況。
迷思七:父母必須能掌控一切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品,請設好你的權限
身為父母,我們唯一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感覺和反應,以及在家裡布置的氛圍。我們的問題是,不知道實際上該怎樣控制自己,或者在家裡該創造怎樣的條件,因此我們就會轉而去控制孩子。
我們的孩子,帶著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藍圖,來到我們身邊。這意味著他們與生俱來就有某種特殊的氣質,與自己和世界連結的方式。有些孩子天生擁有熱情奔放的能量,而另一些則是平靜沉默;有些天生就容易焦慮和腸絞痛,而另一些則情緒平穩,個性悠哉。我們無法在孩子身上只保留我們喜歡的特質,捨棄我們不喜歡的。當然,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最符合他們真實自我的特質,但並非透過控制和強迫的方式。他們有自己的樣子。只有當我們接受這個關於孩子的事實,才能夠和他們和諧相處,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接受孩子的固有天性,不論是他們的才能或者極限,是和諧親子關係的先決條件,賦予我們用具有意義和尊重的方式,與孩子連結。
當我們意識到,我們所能控制的,就僅限於自己和家裡的環境,就會將所有可能需要改變的責任,從孩子轉移到我們自己身上。我們有責任對自己能夠作主的事情全權負責。一旦我們接受自己創造了孩子的生活條件這個概念,就可以開始問自己一些問題,像是:
我為孩子所設置的環境,是營造了和諧還是不和諧的氣氛?
我所做的,或沒有做的哪些事情,會導致孩子特定的行為模式?
「我們不能控制我們的孩子,」我解釋道:「我們只能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條件。」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停止把精力花在試圖控制他們是誰,以及他們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只要我們專注在控制上,就會讓自己陷入注定失敗的境地。真正的挑戰,是著眼於真正我們能掌握的條件:我們自己,以及家庭功能。
我們的孩子,會自動感受到我們有沒有接受他。當他們感覺我們真的了解他們的基本氣質,就會釋放他們之前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我們批評所儲存的能量。這種能量釋放,會為他們的成長茁壯帶來新的契機。當我們了解自己作為孩子靈性導師的力量時,就會尊重他們渴望自我實現的悸動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