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幸福密碼〉
凡是來過藏地的人,就會發現這裡不管男女老少,無論出家、在家,幾乎人人手中都拿有念珠。念珠對他們而言,不是戴在身上的一種擺設,或是消災避邪的護身符,而是專門為念咒計數的工具。很多藏族人一生中精進念咒,數量甚至超過十億以上。
有些人不明白念咒有什麼作用。其實,從究竟而言,佛菩薩的心咒與佛菩薩無二無別,觀音心咒就是真正的觀音菩薩,文殊心咒就是真正的文殊菩薩,通過持誦這些心咒,可以與佛菩薩心心相印。
著名大德米滂仁波切在《大幻化網》中也說:「勝義中,一切法皆為離戲大空性,沒有任何分別;但在名言清淨顯現中,咒語與本尊於所化者前,皆是智慧之幻變,了知彼二無有差別,則應將密咒受持為聖尊。」
這種境界比較高深,如果無法理解,可以這樣看,每位佛菩薩因往昔發了不同的大願,所以,持誦他們各自的咒語,也會帶來不同的加持力。比如,文殊菩薩是三世諸佛的智慧本尊,若持念文殊心咒,比念其他咒語更容易開智慧;觀音菩薩是三世諸佛的慈悲本尊,若想增上慈悲心,念觀音心咒的作用會立竿見影……諸如此類依靠持咒,不但可圓滿出世間的解脫功德,還可以帶來發財、長壽、健康等世間利益。
對此,有些固執的人也許不承認:「太愚癡了,不可能吧!」但實際上,密咒的加持力,你是可以親身感受到的,用教證、理證來說明,也完全可以成立。現在許多人常陷入一種誤區: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就認為不科學,包括密咒加持、前世後世、因果輪迴……
其實,「科學」的定義,是「暫時可被知而還沒有被推翻的知識」,所以科學不一定就是真理。
假如一味地用科學衡量一切,此舉本身也是種迷信。因此,我們對不了知的事物,應該有一種理性的態度,不要輕易接受一切,也不要輕易否定一切。
還有些人,對佛法不太瞭解,口口聲聲說不能學密宗,因為裡面有太多密咒。但實際上,漢地寺院每天的早晚課誦裡,都會念楞嚴咒、往生咒、大悲咒、十小咒等;許多人經常念的《心經》,最後也有一句密咒,被稱為「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假如密咒都應視如洪水猛獸,那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其實,在漢地的很多佛經中,都提到了密咒的殊勝性。如《楞嚴經》云:「若不持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意思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假如不持誦密咒,祈禱佛菩薩加持,單單依靠自己的力量,就想讓身心遠離一切魔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金光明經》中也說:「十地菩薩,尚以咒護持,何況凡夫?」
而且,密咒也並非藏地的「特產」,它在漢地的佛經中隨處可見。例如,《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中,佛陀就對除蓋障菩薩,詳述了觀音心咒「嗡瑪尼貝美吽」的來歷和殊勝功德。
當然,佛陀所講的任何一個道理,並不是讓我們盲目地接收,而是要嘗試去證明這些是否正確。
這方面,在佛教的中觀、因明等中,有一系列的觀察方法及邏輯推理。所以,對於事物的真相,佛陀是要我們知道,而不只是相信。
〈有一種感動叫守口如瓶〉
懂得尊重別人的人,終將贏得別人的尊重。無論何時,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生活中,我們不僅要保守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密。有些人心性不穩定,受人盛情款待時,常會把心裡話傾吐殆盡。特別是酒醉飯飽之後,最易吐真言:「咱們朋友一場,以你我多年的交情,今天我什麼都沒保留,全跟你說了,你千萬不要跟別人說!」
俗話說:「秘密若從口裡出來,就已出了大門了,以後會遍於全世界。」所以,過了兩三天後,這個朋友又在別人面前,上演了同一齣戲……如此不能保守秘密,只會令信任自己的人徹底失望。因此,我們對於別人的秘密,務必要守口如瓶。
曾有一個人去某跨國企業應聘,來求職的人很多。面試一輪之後,進入筆試階段。
這些題對他來說都不難,他快速寫著,卻被最後一題難住了。題目是這樣的:「請寫下你之前所任職公司的秘密,越多越好。」
他看看周圍,發現其他的人都在奮筆疾書。他想了想,拿著試卷走到考官面前說:「對不起,這道題我不能答,即使是我的前公司,我也有義務保守秘密。」
說完,他就離開了考場。
第二天,他收到這個企業的錄用通知書,老闆在通知書的末尾寫道:「有良好的職業操守,懂得保守秘密的人,正是我們需要的。」
可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終將贏得別人的尊重。無論何時,保守秘密的人都能受到重用,也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另外,有些事情即使不是秘密,但為了自己和他人,也還是應當盡量保密:
一、「隱秘自己之功德」。自己縱然具有很多功德,也不能在別人面前誇誇其談,炫耀自己如何了不起。倘若自己宣說自己的功德,多半是我慢的一種顯現,別人不一定對你生信心,反而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二、「隱秘他人之過失」。我們有時看不慣別人,是因為自身修行不夠。其實,別人說我們的過失,我們可能悶悶不樂,當面說了不高興,背後說了也不高興,兩三天都不想吃飯。那麼推己及人,自己又為何愛說別人的過失呢?
三、「隱秘未來之計畫」。計畫還沒有實現之前,就四處宣揚的話,很容易遇到違緣,半途夭折。世間一切本是無常,所以,做事若沒有十拿九穩的把握,最好先不要到處說。
這些教言是古大德的殊勝訣竅,文字看似簡單,意義卻相當深,望大家能牢記於心!
〈人百分之八十的痛苦都與金錢息息相關〉
這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幸福與金錢無關,百分之八十的痛苦卻與金錢息息相關。
在佛教中,對金錢如何看待呢?
它既不是善也不是惡,既不是美也不是醜,它能給人們帶來痛苦,也能帶來快樂,關鍵要看用它的人怎麼用。
在唐朝,一位政治家、文學家叫張說,他撰寫了一篇不到兩百字的《錢本草》,其中就以草藥為喻,說明金錢既不是好東西,也不是壞東西。用好了,就像草藥可以治病一樣,能濟世救人、自利利他;用不好,就像草藥會變成毒一樣,能傷人性命、自害害他。
但可惜的是,如今許多人都沒有把它用好,以至於這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幸福與金錢無關,百分之八十的痛苦卻與金錢息息相關。
有些人擁有的錢越多,痛苦就越大。正如巴楚仁波切所說:「有一條茶葉,就會有一條茶葉的痛苦;有一匹馬,就會有一匹馬的痛苦。」
佛陀在《大寶積經》中也說:「財物如幻亦如夢,愚癡眾生被誑惑,剎那時得剎那失,何有智者生愛心?」錢財的本質如夢如幻、極其虛妄,愚癡的眾生沒有認識到,就容易被它欺惑。其實,錢財可以很快得到,也能很快就失去,看清了這一點後,智者又豈會拼命地貪執它?
唐朝有一位龐蘊居士,將家中的金銀細軟用船裝著,全部扔到了湘江裡。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龐蘊唱了一首偈子:「世人多重金,我愛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
當然,完全看破金錢,對大多數人來講,是根本不現實的。所以,佛陀在經中說,通過正當的途徑積累財富,也是允許的。
比如,《雜阿含經》、《善生子經》中都提到了,我們所賺的錢應該分為四份:一份用於衣食溫飽;兩份用於投資營利;還有一份要儲蓄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可見,佛陀並沒有要求把所有錢財全部拋棄,因為我們不可能像蚯蚓一樣,天天吃土就可以了。
尤其是作為在家人,若不賺錢養家餬口,生活就沒辦法過下去。
但即便如此,對金錢也不能過於崇拜。其實,金錢不像有些人想得那樣「無所不能」。世人也說:「錢可以買到房屋,卻買不到溫暖;錢可以買到藥品,卻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書本,卻買不到智慧;錢可以買到床鋪,卻買不到睡眠……」
當然,金錢也並非一無是處。法國作家小仲馬在《茶花女》中,就曾說:「錢財是好奴僕、壞主人。」如果把錢僅僅視為一種工具,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多也可以、少也可以,自己會活得非常自在;但若把錢當成人生的全部,明明已經衣食無憂,卻仍不知滿足、欲壑難填,這樣絕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然而遺憾的是,現在很多人卻偏偏選擇後者,把金錢當成「主人」,自己成了金錢的奴隸。他們有一棟房子,還想再買一棟;有一輛轎車,還想再買一輛……為了這些可有可無的東西,耗盡了自己的一生,也錯過了本該擁有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