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場顛覆常識的金融創新,還是被迫出場的實驗政策?
※ 以歷史數據圖表呈現「負利率」政策的前因與影響
※ 用金融與經濟理論爬梳貨幣的本質與效應
創投銀行家深入研究、完整解讀:
負利率的真正意義為何?
負利率對下一階段的全球經濟形勢會帶來哪些新的不確定?
隨著資訊技術和互聯網發展,貨幣及其價值傳遞方式又將出現什麼根本性的轉變?
2009年8月,瑞典中央銀行對銀行存款首次突破「零利率」下限,實施名義負利率後,「從此進入了一片未知領域」……
2014年,丹麥與瑞士央行先後跟進實施負利率;
2016年初,日本央行以5:4的多數票贊成通過了負利率政策,「負利率」經濟體已接近全球經濟總量的1/4。
「負利率」經濟眼下已涉及全球幾十億人口,它不再是一場「小實驗」:以全球範圍觀察,當前主要工業化國家也整體性出現了負利率趨勢,這一大規模現象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經濟挑戰。
本書主張:在脆弱的企業和悲觀的消費者眼前,負利率絕非解決困境的最終手段。長期來看,社會只有找到真正的內生動力,企業只有專注於生產的效率革新,才能在低迷的環境下突圍,負利率不過是為這場突圍爭取多一點的時間和空間。
這種看似違背常識的實踐,已列入不少國家貨幣政策考慮範圍之中。
負利率這種新型非常規貨幣政策工具,對於現在全球低增長經濟究竟是挑戰還是機遇?
古典經濟學家們從未設想「負利率」會在自然經濟中存在。
作為貨幣資金價格的「利率」一旦為負,借出資金就意味著要被扣除本金,直接挑戰佔用資金便要支付利息的經濟活動常識。「存款越豐所獲越細、借債越多應償越少。」本書作者從2015年起關注和研究負利率,他總結負利率時代的「怪現狀」指出:「就連黃金的價值也會自我消減。」
在本書出版前夕,全球債務總額已高達225億美元,各國的財政赤字常態化、這些紛紛陷入巨債泥沼的經濟體很容易將負利率視為「救星」。
例如,日本這種陷入到低增長、低利率、低通脹停滯之中的經濟體,負利率作為央行的極端貨幣手段,成為了挽救實體經濟黔驢技窮時最後的猛藥。
負利率的總體經濟環境究竟有沒有未來?每一位企業家、金融專業人士等在讀完這本書之後,都可以結合巨額債務、通貨膨脹和低增長的形勢區進行理解和思考,在貨幣狂潮之前,選好自己的策略和避險之道。
對負利率做「好」或「壞」的簡單評價目前為時過早,但對金融從業者來說,理解負利率政策及實施細節,分析其邏輯,觀察其利弊,有助於啟發我們對形勢做出客觀判斷;對政策制定者來說,追蹤負利率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考量利率正負之間的調整變化,提高決策和調控能力,更需要對此問題加以重視和研究。
本書將通過貨幣政策和金融分析,對負利率的本質與未來試圖做答。全書結合理論和實踐,分別研究了負利率對於儲蓄、增長、消費、資產、投資、匯率、社會平等問題的影響和作用機制,長期來看,社會只有找到真正的內生動力,企業只有專注於生產的效率革新,才能在低迷的環境下突圍,負利率不過是為這場突圍爭取多一點的時間和空間。同時,這也為下一種人類貨幣的技術革命埋頭了伏筆。
本書將以更客觀的方式研究負利率,讓我們對負利率這個新鮮事物有一個完整的認識,書中包含了巨額債務、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等現實問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出發,分別介紹了負利率對於儲蓄、消費、資產、投資、匯率方面的影響機制和作用關係,同時對未來的全球經濟環境做出了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