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經驗的中心要素
在構成完整風味經驗的所有要素裡,口感很可能是最不引人注意的。我們很少注意進食時如機械化的重複動作,自然就忽略了做為口感基礎的「觸感」。除非吃進食物的感覺和我們預期的大不相同,否則咬嚼、舌頭攪動和感覺食物、呼吸和吞嚥,多多少少都是在不知不覺間自動進行。這個層面很重要,因為口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們預期會接收到的視覺、嗅覺和觸覺感受所驅動。我們會認為蘋果很脆,辣椒醬很辣,冒著熱氣的湯很燙,或粗磨黑麥麵包的質地粗礪。食物一入口,我們就會評估實際的感官印象是否符合預期,而有些時候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讓我們更仔細地探討「感覺系統」守護脆弱人體內部的警衛角色。每次要開始吃或喝東西,系統就開始運作。首先,視覺和嗅覺啟動,經由鼻前通路評估應否讓食物或飲料更靠近嘴巴。除了視覺和嗅覺,我們也藉由將食物拿在手上,或借助刀叉湯匙來偵測食物的觸感,這些訊息統合在一起傳送到大腦;結合我們的預期、經驗、記憶和其他心理因素,構成是否繼續下一步的初步評估結果。
如果大腦接收到「肯定」的訊號,食物會進入口腔並停留其中,但在入口之前,食物要先接觸嘴唇,由嘴唇來判定冷熱和粗礪程度等其他特質。一切都沒問題的話,我們才會把食物送入嘴裡,而舌頭和嘴巴內部蓄勢待發,一連串與口感有關的感覺即將產生。這些感覺有助於避開不適合入口的食物,例如太燙或太冰、似乎有毒,太硬咬不動或無法消化的東西。接著要評判的是,食物的冷熱、大小和形狀,以及食物表面的感覺;如果是液體,就會評判冷熱和黏稠度。
食物一進入口中,呈味物質就會經由鼻後通路進入鼻腔,形成的嗅覺印象比只經由鼻前通路嗅聞到的更為強烈。如果發現不對勁,在吞下食物或飲料之前都還來得及吐掉,以避免可能的傷害。但有時候這些防護機制失誤,所以很多人會有吃披薩燙到嘴,或吃了太燙的馬鈴薯而嘴巴痛的經驗。食物入口後,就由重複的進食動作接續處理,同時間,唾液也開始分泌。如果入口的是液體,會在嘴裡混攪幾次之後吞下去。如果食物很硬,上下顎和牙齒會將食物咬嚼成小塊,而舌頭則靈活轉扭混合食物和唾液。同時,有更多呈味物質釋放出來並溶解在唾液裡,分布口腔四處並由味蕾接收,而揮發性物質也向上飄進鼻腔,啟動氣味受體,尤其是在吸氣的時候。我們接收到的味道更加濃烈。舌頭和下顎移動時震動產生的聲響,經由下顎骨和顱骨傳入耳中。
大腦在這些化學和物理過程發生時全神貫注,進行十分複雜的判斷、評估完整的風味印象,以及這個印象如何發出訊號通知食物是否可食、有沒有營養、能否滿足胃口和應該吃下多少,而意識和潛意識的生理和心理機制都參與其中。這些判斷結果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記憶、經驗和對於該種食物的瞭解。
口與鼻:一切就從這裡開始
基本上所有我們賴以維生的物質,都從嘴巴或鼻子進入體內。口鼻是身體內部與外在世界之間的主要通道:嘴巴吃進食物和飲料,鼻子吸進包含各種懸浮微粒的空氣和氣味物質。口鼻的獨特構造,讓我們能夠一方面吸進最多對身體有益的物質,另一方面儘量避免吞入或吸進疑似有害物質。
我們生活的環境危機四伏,周圍存在大量可能致命的微生物及人工或天然物質,這就是為什麼人體皮膚的最外層,是組織堅密、難以穿透的角質層。
身體內部的表面,包括口腔、鼻腔、空氣進出身體的通道,甚至消化系統的內壁表面,就沒有皮膚那麼強壯。這些區域表面覆蓋著一層由上皮細胞組成的黏膜,可以有效阻擋一些物質進入,但仍會讓其他物質通過。例如肺部內壁黏膜的功能,是讓氧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而腸管內壁的黏膜則可從食物吸收養分。不妙的是,不管是毒物、有毒氣體或細菌和植物所含毒素,都能通過黏膜,並經由血液送往體內各個器官。
這就是為什麼口鼻做為人體主要門戶,由為數極多的感測器嚴加看守。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發展出這些感測器,來幫忙篩選維生所需的物質並讓它們通過,同時防堵那些可能有害或有毒的物質進入體內。這些感測器會發出訊號,將味覺、嗅覺和口感的資訊傳入大腦,與口鼻內化學反應引發的視覺和聽覺資訊相互整合,形成整體的感官印象。這個印象決定了是否要讓某種東西進入比較脆弱的身體內部,而口感在這個決定中扮演要角。
而風味印象牽涉的層面繁多,複雜程度十分驚人。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味蕾辨識的呈味物質,鼻子嗅聞到的氣味物質,食物在口中嚐起來的感覺,以及「化學感知」,亦即黏膜上生成的化學反應。這些不同的感覺都和神經系統息息相關。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一樣,與大腦或腦幹互相連接。連接兩者的是十二對腦神經,以及由神經細胞集合構成的神經節,其中有感覺神經,負責將感官接收到的訊息傳到大腦,也有運動神經,負責將訊息從大腦傳到肌肉和器官。
口感大探索
無論在自家廚房或食品工廠,每次烹煮食物,都是在食物上留下獨特的個人印記,讓食物具備特定質地及口感。而改變食物最明顯的作法就是利用熱,畢竟加熱是所有烹飪技藝的基礎。然而,想要改變生鮮食材的性質,調製出理想的質地,並維持直到食物入口之前,可能都是極大的挑戰。不管在什麼狀況下,食物入口後的變化和帶來的口感都是很重要的考量,而溫度、唾液、酵素和咀嚼方式都可能影響食物的質地。
這時候,探索液體和軟固體流動性質的流變學就派上用場了。我們可以感覺到食物本身,或在經過舌頭、硬顎和牙齒咀嚼之後,如何開始在口腔裡流動。
與其他感官印象的交互作用
目前人們對於視覺、聽覺和觸覺統合的研究,已有相當進展,但是對化學的感官印象和口感之間的交互作用,所知卻相對有限,且大部分著重在現象學,仍未發現背後的神經學原理。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實際運用這樣的交互作用,來加強或抑制特定味道或口感。
要在實驗中激發五種基本味道的味覺印象,一般會使用以下幾種加味用的典型添加物:糖(蔗糖)帶來甜味,食鹽(氯化鈉)帶來鹹味,奎寧或咖啡因帶來苦味,檸檬酸帶來酸味,味精(麩胺酸鈉)帶來鮮味。辣椒素或胡椒鹼通常用來引發刺激性和疼痛感。至於口感,可以藉由改變食物黏稠度、直接接觸食物,或者舌頭在口中的反覆動作來引發。
◎味道→觸感。味道會影響人們感受到食物的黏稠度。越甜的食物感覺越黏稠,越酸的食物則相反,苦味不影響,目前尚不清楚鹹味是否會造成影響。
◎溫度→味道。溫度在22∼37℃時,蔗糖和其他呈味分子的味覺閾值較低,所以這也是食物最適合品嚐的溫度範圍。而這個範圍似乎取決於舌頭的溫度,而非食物的溫度。有實驗發現只要改變舌頭上一小塊區域的溫度,就能引發不同的味覺感受。例如幫舌頭本來涼掉的區域加溫,會帶來甜味,而幫舌頭降溫至 10∼15℃,會帶來酸味和鹹味,但效果因人而異。加溫舌尖,會對蔗糖的甜味更加敏感,但對其他味道的敏感度不變;因為甜味來
自分布在舌尖的受體,所以其他味覺如酸味、鹹味,相較之下就不受影響。
◎味道→刺激性。甜(蔗糖)可以減緩胡椒鹼和辣椒素引起的灼燒感,而酸(檸檬酸)和水只能稍微減緩,至於鹹(食鹽)和苦(奎寧)沒有任何效果。注意如食鹽和奎寧等物質濃度高時,本身就帶有刺激性。
◎刺激性→味道。辣椒素造成的刺激性和疼痛,會讓甜、苦和鮮味變淡,但是幾乎或完全不影響酸和鹹味。如果是胡椒鹼造成的刺激性,會讓酸、甜、鹹和苦味都變淡,而對鮮味是否有影響則尚待探究。碳酸飲料引起的特殊刺激性和刺刺麻麻的感覺,可以減弱苦味、增強酸味。研究得到的結果很複雜,因為有些受試者覺得辣椒素嚐起來有頗強烈的苦味,而在水裡加入二氧化碳形成的碳酸是酸的。
◎氣味→觸感。根據現有極少的研究結果,氣味會影響接收到質地上的感官印象,例如食物的綿軟程度、密實與否和融化狀態。例如香草的香氣濃烈,會讓人聯想到綿軟,加在布丁裡就會讓人覺得更加綿軟。
◎刺激性→氣味。刺激性會抑制味道,例如辣椒素會讓橙橘和香草的味道變弱。另外也有研究結果顯示,鼻子受刺激時會影響接收到的氣味。
◎觸感→溫度。研究發現嘴唇受到震動之後,比較不容易感覺冷熱,或者說對溫度的敏感度下降了。即使溫度維持不變,增加黏稠度(例如提高脂肪含量),也會讓冷的物質感覺熱些;原因之一是脂肪具有隔絕溫度的效果。另一項探究同樣效應的研究發現,脂肪含量高、溫度低的食物,感覺起來和溫度相同、但脂肪含量相對較低的食物比起來就沒那麼冷。反之,脂肪含量高、溫度高的食物,感覺就沒有脂肪含量低的食物那麼「熱」。
◎溫度→觸感。溫度冷熱對黏膜和舌頭,以及對食物的物理性質如粗礪程度和質地,都會造成顯著影響。因此,溫度對於口感的影響,主要可能是物理化學作用,而非神經作用。
◎觸感→澀味感。將葡萄籽裡的單寧溶解於媒介物中,媒介物越黏稠,單寧造成的澀味感就越弱。這與其他科學家發現潤滑劑如炒菜用油,可減緩澀味感的結果一致,原因很可能在於潤滑劑能減少伴隨澀味感的摩擦和阻力。
◎澀味感→刺激性。熱會增強辣椒素、胡椒鹼、酸和酒精等造成的刺激性和疼痛感,而冷的效果則相反。
◎刺激性→溫度。刺激性的效果有時候會用「熱燙」、「燒灼」和「很烈」等詞語來形容。辣椒素造成的刺激性讓人感覺暖熱,因此有助於抑制冰冷的感覺。
所有結果都顯示:味道絕不只是一種化學印象,而體感覺接收到的訊號在味道知覺中扮演重要且複雜的角色。再者,上述結果也呈現出,應將對味道的整體評估視為動態的過程,其中牽涉包括觸碰、觸覺動作和其他物理和物理化學因素,如黏稠度和溫度冷熱。從五感如何相互作用可知,我們對味道的直覺理解,很大程度上會因口感而改變。只要改變食物的質地,就有可能刺激其他感官,進而回過頭來改變其他能影響口感的感官印象。
澱粉──特殊增稠劑
澱粉是廚房裡的經典材料,最常用的增稠劑之一。在植物體內,澱粉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儲存能量,主要集中在種子和可食根部,例如稻米、小麥、玉米和馬鈴薯。在全人類攝入的總熱量中,澱粉佔了約 50%。澱粉由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這兩種多醣類構成,兩者整齊緊密地聚結在一起,在植物組織裡形成小的澱粉粒。不同種類植物裡的澱粉粒大小和形狀各異,稻米裡的通常很小(直徑約 5 微米),小麥裡的大些(20 微米),馬鈴薯的澱粉粒則更大(30∼50 微米)。
澱粉粒外圍包覆著多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以和水結合,而它們的性質決定了澱粉的吸水力和抵抗酵素作用的能力。低溫環境中,蛋白質含量高的澱粉比含量較低的容易吸水。蛋白質與水結合之後,澱粉粒之間會相互黏結,澱粉就沒辦法再吸收更多水,這就是為什麼蛋白質含量高的澱粉特別容易結塊。
澱粉形成的凝膠靜置冷卻一段時間之後,會變硬且具彈性,開始有水滲出。其中不溶於冷水的直鏈澱粉分子,就會開始重新組成類似晶體的結構,但本質上和原本澱粉粒的緊密結構是不同的,這個過程稱為「回凝」。這也就是為什麼不應該將麵包放在冰箱冷藏的原因。雖然大家常說這樣可以防止麵包變得乾而無味,但其實沒弄清楚問題癥結。麵包放久會變得索然無味,不是因為流失水分,是因為澱粉回凝。而直鏈澱粉分子結晶化的時候會排出水分,就可能造成水分滲出,在此情況下稱為離水現象。用澱粉增稠的肉汁醬也可能發生同樣的狀況:肉汁醬靜置放涼一段時間之後會變硬,裡頭的水分可能滲出並累積於肉汁醬表面。
將充滿澱粉的凝膠體如麵團加以烘烤乾燥,可能會讓澱粉形成玻璃態,這也是為什麼新鮮現烤的麵包脆皮、餅乾和洋芋片會具有特殊的酥脆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