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烹調只分成兩種。
There are only two ways to cook.
乾式(dry cooking)是直接讓食物接觸熱源──透過熱輻射、熱對流或油直接加熱,作法包括煎、炒、炸、火烤、烘烤、爐烤和烘培,食物的表面通常會焦化。
溼式(moist cooking)是將食物浸入水中,或牛奶、酒、高湯等液體中導熱,作法包括大火快煮、小火慢燉和蒸,煮熟的食物不會焦化,仍保持軟嫩。
舒肥(sous vide,即法文的「真空」)是將食物密封在塑膠袋或玻璃中,用熱水加熱很長的時間,這種方法介於乾式和溼式兩者之間,食物沒有接觸到水,但是透過水來導熱。燉或熬通常都是結合乾式和溼式,先乾煎肉,然後放入液體中小火慢燉。
15 如何煮水
How to boil water
1. 在大小適當的鍋中裝入大量的水,過多比過少好。有些食材,像是米、蛋和根莖類蔬菜,一開始用冷水煮受熱會比較均勻。
2. 蓋上鍋蓋置於爐上,火焰不要大於鍋子,節省能源。
3. 水開始滾之後,加鹽可以防止鋁鍋或鑄鐵鍋留下斑痕,在放入食物前加鹽,也可更好溶解及入味。煮義大利麵、馬鈴薯和蔬菜時,應該在水中加入很多鹽 (約一公升的水一茶匙的鹽),只有少部分的鹽會被這類食材吸收,大部分都是倒掉。但是煮米、豆類和縠類,則不能放太多鹽,因為這食材很會吸收鹽分。
17 大膽假設:外酥內嫩是大家最愛的口感
Random hypothesis: the most universal texture preference is a crisp outside and tender inside.
在遠古時代,我們打獵和採集,依本能尋找、接觸、征服和享受,大自然中許多我們喜愛的食物都有一層保護,讓我們無法立即享受:堅果的殻、水果的皮、動物的巢穴,這些保護讓我們得費一番功夫,但也增加了食用的樂趣。
我們現在與食物之間的關係,仍在重現這種費功夫取得之後享受的過程,無論是烤麵包、炒青菜、煎牛排,或是烤布蕾表面的焦糖,都是在滿足我們自古以來對食物的渴望。
20 鍋的守則
Pan rules
1. 煎或炒時,先熱鍋,再倒油。油若太早下鍋,會太快變質,失去潤滑的物質。油煎或油炸因為是大量的油,不需先熱鍋。
2. 鍋子熱了之後才加油。油的冒煙點至少要比鍋的溫度高 25°F/14°C,冒煙點是指油開始變質及沸騰的溫度,奶油和特級初榨橄㰖油的冒煙點很低,使用時必須特別注意溫度。
3. 加入食材之前若油已冒煙或變色,表示溫度太高了,請將油倒掉並將鍋具洗淨,重新來過,因為過熱的油會釋放致癌物質,而且可能會起火燃燒。
4. 食材要瀝乾並放至室溫。
5. 鍋中不要放入過多的食材。
6. 為避免蛋白質(肉類、蛋、魚)沾鍋,不要太快翻面,完全煎透的蛋白質自然不會沾鍋。
41 什麼時候可以或不可以加鹽
Salt: when and when not to add
用鹽來醃肉,要在煮之前一到四小時。
汆燙時,在預煮階段就先加鹽,而不是等到完成料理時的重新加熱階段才加。
在烹煮的過程中就加鹽,不要等到最後,因為鹽有助於提味,一開始便加鹽,讓你有機會調整味道。
如果是使用鋁鍋或鑄鐵鍋煮水,在水滾後、放入食材前加鹽,以免在鍋子上留下疤痕。
油炸時不要馬上加鹽,因為鹽會在油炸時消失,不會依附在食物表面。
製作高湯時不需加鹽,湯汁收乾後會變得太鹹,做醬汁時加鹽也要小心,避免在裝盤前收乾變得太鹹。
烘焙時不要減少鹽的分量,因為鹽不僅是調味,也會讓糕點發得比較好。
63 五的力量
The power of five
每道菜五種食材:你可以用更多食材,但如果做不出一道成功的料理,那可能就是太多了,通常是混雜太多味道。試試使用少一點食材,這樣你可以買比較好的食材,並減少浪費。用最好的食材做出簡單的食物基本上就是最好的食物。
每盤五種元素:重點、互補、配菜、對比、盤飾,一個盤子中超過五種元素會讓人眼花撩亂。
每種菜單五個選擇:在較好的餐廳,菜單上每個類別(前菜、主菜、義大利麵等)通常不會超過五種選擇,七種是上限,超過的話已有正式研究顯示會讓顧客沮喪而且花太多時間選擇,也會模糊了餐廳的強項,並讓人懷疑這麼多選擇如何做好品管。
83 冰凍。
Chill.
餅乾:烤之前先將麵團放入冷凍庫三十分鐘,這能讓餅乾的油脂在進烤箱後,較其他材料慢溶化,這樣才能做出美味厚片餅乾,而不是扁平變形的餅乾。
酥皮麵團:溫度較高的奶油會吸附太多麵粉,讓麵團變得太扎實。將切成丁的奶油冰凍二十到三十分鐘,再加入麵粉中,便可以輕易地將奶油分開,烤出酥脆有層次的餅皮。
生牛肉:冰凍三十到六十分鐘後較易切成適合用來炒的薄片,或做成義式薄片生牛肉(carpaccio)這道開胃菜。培根冰凍十五到二十分鐘後,也會比較容易切薄片。
生蠔等貝類:冰凍十到十五分鐘後較易打開。
義式千層麵:預煮後將整盤放進冰箱中,就可以切成整齊的塊狀,再進一次烤箱,完成攞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