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八個字是什麼意思?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人們簡稱為《金剛經》,經名的意思是說這部經「像金剛般堅固」?還是說這部經「能斬斷金剛」?
◉ 鳩摩羅什和玄奘兩位譯經家的譯法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個經名是五世紀譯經家鳩摩羅什所譯。這部經梵語原典的經名為《Vajracchedika Prajnaparamita-sutra》,首先把鳩摩羅什翻譯的經名做正確斷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再來看七世紀另一位偉大譯經師玄奘所譯出的經名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我們也把玄奘翻譯的經名正確斷讀:「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追根究柢來說,玄奘譯得較為貼切、正確。怎麼說呢?從梵語看來,Vajracchedika(能斷金剛)意思是可以斷金剛或碎金剛,這是用來說明Prajnaparamita-sutra這部經「能斬斷金剛」,而非這部經「堅固「如金剛一般」。
◉ 近代學者孔茲的譯法
近代研究般若經典最著名的德國學者孔茲(E.Conze)則把此經翻譯為The Diamond Cutter(切斷金剛者),同樣說明了這部經能斬斷堅固的金剛,而不是這部經如金剛般堅固,這點與玄奘的譯法相近。當年,玄奘是這樣稱讚《金剛經》的,他說:「菩薩以分別為煩惱,而分別煩惱類如金剛。唯此經所詮無分別慧,乃欲明能除斷,故云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2《金剛經》是為誰說的?
《金剛經》是為誰說的?由須菩提的第一句提問,答案就已經揭曉了。
◉ 發菩薩乘者
須菩提問說:「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如何才能讓發起的心安住不退失?如何才能降伏妄想的心,讓它不生起?」
由上文可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顯然就是《金剛經》講說的對象。但這裡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似乎還可以找到更理想的譯法。在梵本《金剛經》裡,此處經句是bodhisattva-yanasamprasthitena,bodhisattva是「菩薩」,yana是「乘」,samprasthitena是「趣向、趨近」,完整意思即為「發心追求菩薩乘的人」。這段經文七世紀的玄奘翻譯成「諸有發趣菩薩乘者」,而二十世紀的西方般若專家孔茲則英譯為set out in the Bodhisattva-vehicle。所以《金剛經》是為誰說的?謎底揭曉,答案是「菩薩乘者」。
◉ Part 1 從善男善女到大菩薩 (第1-16分)
《金剛經》是為菩薩乘者所寫的,於是一開始便以善男信女為對象,循序誘導他們發菩提心,繼而成為菩薩、大菩薩。所以,在《金剛經》的前半段,即前16分,就是為初發菩薩乘的善男子善女人而說,並指導不同階段的菩薩如何成為大菩薩,從孔茲所做的《金剛經》結構分析裡,可以看到這樣的鋪陳方法:
➊ 菩薩的修行歷程(第3~8分)
➋ 心靈生命的變化(第9~12分)
➌ 超越到彼岸(第13~16分)
➍ 終於達到菩薩的境界(第16分)
◉ Part 2 從不退轉大菩薩到未達圓滿境界的大菩薩(第17-29分)發菩薩乘者經過漫長追求智慧的學習,便來到了《金剛經》的後半段。在第17分起,須菩提拋出了第二句相同的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這是《金剛經》的關鍵性轉折,由此開始,雖然也有善男子善女人,但主要對象是大菩薩與未達圓滿境界的大菩薩。當菩薩行者具備足夠空性的證悟能量,可以由「自覺」的境界,提昇為「自覺」與「覺他」同時進行的境界,這便是智慧(般若)與慈悲(方便)的結合。
讓我們作個比喻,前面的十六個單元就好比小學一直到大學的學習課程,來到第17單元,是大學部的「大四」關鍵時刻,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邁向研究所做準備。我們可以再次透過孔茲所做的《金剛經》結構分析裡,看到《金剛經》後半段的主要內容:
➊ 認真地說明菩薩的誓願、菩薩最終的歷程,以及菩薩對任務秉持的態度(第17分)
➋ 如何達到佛陀的境界(第18-29分)
◉ 菩薩乘者的兩把關鍵鑰匙(第30-32分)
結尾的時刻,《金剛經》給了未達圓滿境界大菩薩最後的提醒,這些忠告(第30-32分)是:對於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應該秉持的態度與見解,以及開啟智慧的鑰匙。那把給菩薩乘者的關鍵鑰匙是:
➊ 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3《金剛經》的核心概念是什麼?
《金剛經》卷末的四句偈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全經的精髓之處,可直指《金剛經》的核心。
◉「離相」、「無住相」
這句經文裡的「有為法」是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現象理法,這一切有為法就如同夢、幻、泡、影、露、電,是空虛而不真實的。那麼,這句經文的真正意涵是什麼呢?意思是說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實,「實相」者則是「非相」,所以應「離一切諸相而無所住」,對現實世界不執著或留戀。
所謂「離一切諸相」即是「離相」,離代表「遠離」或「超越」,但非全然否定一切諸相。而「無所住」的「無住」代表「無所執著」,對於一切相狀無所執著,包括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無所執著。綜觀全經,對於離相、無住相的教導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追求空性的體悟(般若道)。以佛陀與須菩提的對答指導修行者如何到達「涅槃境界」。此階段是透過「離相」與「無所住」來證悟空性,以這樣的修行方式達到「自覺」的狀態。
第二階段,則是實踐菩薩行(方便道),指導菩薩如何自由自在於「輪迴世界」,在「離相」與「無所住」的心境下進行「菩薩行」,以這樣的修行方式達到「覺他」的實踐。
最後階段,菩薩繼續展開上述自覺與覺他的實踐,以無所求的心態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成就,完成覺他與自覺完美融合的「覺滿」境界。
◉ 聖嚴法師的精采見解
法鼓山聖嚴法師對離相、無住相的分析清楚而精采,在此提出來給讀者參考。聖嚴法師認為《金剛經》的要義有二:➊ 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➋ 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意思是說:當心有所執著,無論你是執著於色相,或是執著於聲相、香相、味相、觸相、法相,都將遠離無上菩提之心。反之,心若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關於降伏其心,佛陀於《金剛經》第3分曾開示須菩提,即使是大菩薩,也必須心無所住,菩薩要能滅度眾生,但是沒有「眾生可滅度」的念頭。菩薩如有「四相」的分別概念,即指自我相狀(我相)、他人的相狀(人相)、眾生的相狀(眾生相)、有限的一期壽命相狀(壽者相)的分別概念,即不是真正的菩薩。
心有所住➲即離無上菩提之心
心能降伏➲即是無上菩提之心
◉ 讀《金剛經》的目的
《金剛經》全經的目的是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此問題的概念看似複雜,但聖嚴法師解釋得很清楚明白:如何發?如何成?答案是「必先將心降伏」,又說如何降伏?答案則是「必先無所住」。所以我們將聖嚴法師上述觀點整理起來,便可呈現《金剛經》的清楚輪廓了,請見右頁圖解。
4 釋迦牟尼在經裡,為何要有三種稱呼?
釋迦牟尼是《金剛經》的主角,經文一開始便指出「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個佛,指的就是那位在菩提樹下證悟生命真相的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是梵語Sakyamuni的音譯,中文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此外他有個俗名是悉達多(Siddhartha Goutama)。這位生於西元前六世紀印度釋迦國的太子,在一次夜晚的禪修中經歷了禪那的四種境界。接著他繼續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後稱為佛陀(Buddha)。
在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經》,提到這位釋迦牟尼,會出現三種不同稱謂,分別是佛(Buddha)、如來(Tathagata)與世尊(Lokanath、Bhagavat)。出現次數不一,使用時機有別。
◉ 使用時機有別
佛:當經中稱釋迦牟尼為「佛」時,是為了強調「正覺」和「遍知」的特質。遍知是說對於宇宙事理無所不知覺,正覺是說所知正確真實而無外道那樣邪見妄執的錯誤。當經文描述釋迦牟尼出現在某個場景過程中,便以「佛」來稱呼。全經出現43次。
如來:經中稱釋迦牟尼為「如來」,則是強調佛陀「乘真如之道而來,成正等正覺,垂化三界」。全經出現87次。
世尊:強調釋迦牟尼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尊者,「為一切世間、出世間所尊重」,通常出現在佛陀弟子當面尊稱釋迦牟尼時。全經出現52次。
有時《金剛經》在同一段落會同時出現世尊、佛、如來等不同稱謂,其實都是指釋迦牟尼一人,而非指其他成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