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輪迴
科幻小說的流行主題之一是這種英雄:他會回到過去,改變哪些對人類歷史造成嚴重後果的事件。故事開頭,一列火車沿著鐵軌飛馳,車上有一位瘋狂炸彈客。在火車駛經一座巨大水壩時,炸彈客炸毀了火車,引發洪水淹沒了整個城市。幸好,政府秘密部門研發了把人送回過去時空的方式,並讓身為英雄的特務得以在火車離站前搭上了火車,讓他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找出炸彈客,拆除炸彈。這個特務及時完成任務,拯救了城市。
我們多數人都希望能回到過去,刪掉某條訊息或克制一時的衝動,以免傷害別人,或讓自己不快樂。不過,一切都是因果法則說了算,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我們無法擺脫所作所為的結果。
印度教稱上述的因果關係為「業報」或行為法則,但它涉及的範圍可不僅僅是你這一輩子。根據印度教教義,你的靈魂在進入今世之前已經輪迴了許多世,這一世結束後,未來你還將經歷許多世。每一世都取決於你在前世的行為,並追溯至朦朧模糊的遠古,而你這一世的行為方式,會影響輪迴的下一世。
當印度的先知聖哲遙望遠方,想知道人們死後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得到一個了不起的答案:人們並未死亡。人們並非完全不復存在,而是繼續邁入來生。對,他們靠著業力所決定的另一種生命形式,再次重回塵世,而且可能不是轉世為人類。整個存在就是一座巨大的回收工廠,穿過死亡之門的生命素質,影響了靈魂穿過另一側重生之門後的狀態。這間工廠名為「samsāra」(意為「漫遊」),因為靈魂被運送穿越此處,成為下一個生命形式。無論是好是壞,他們此生的一舉一動都影響了下一世的品質。此外,受困於輪迴的不僅是人類,世界也受到相同的死亡與重生法則限制,當目前的存在週期結束,它將陷入靜止狀態,等到時機成熟,它會受到召喚,恢復存在,因此存在之輪轉了又轉。
不過,他們不認為業報是某個超自然的靈魂督察員所設計的懲罰。業報是一種類似引力的自然法則,某件事引發了另一件事,就像原因導致了結果;就像輕輕推倒一張骨牌,然後看著其他骨牌倒下。靈魂在輪迴中漫遊可能經歷多達八百萬次轉世,最終才達到「解脫」,也就是擺脫輪迴,全心投入永恆,就像落入大海的雨滴。至於如何擺脫無盡的生命輪迴,獲得解脫,則是印度教的最終目的。
描述死後發生之事的專門用語是「轉世」,許多人都相信轉世,但印度教最相信這件事。我用來定義印度教的所有術語皆來自古老的梵文,包括業報、行為法則、輪迴,以及為求解脫的「靈魂漫遊」。當時來自北方的粗野入侵者將梵文帶入印度,正因為他們在約西元前二○○○年突然進入印度,我們才能確定印度教開始的時間。
印度北部有一片綿延的草原,稱為中亞草原,這是未經開墾的大草原地區,非常適合那些擅於騎術的牧牛者。他們隨著放牧的牛群持續尋找最佳牧場。由於種種我們不太知道的原因,接近西元前二○○○年時,這些人離開了草原,去尋求更好的生活。其中一群人騎馬南下進入印度,自稱為「同胞」,或其語言所稱的「雅利安人」。他們非常好戰,駕著快速行進的戰車,一批批闖進這塊次大陸西北角的印度河流域。
當地早已存在著複雜文明、先進的藝術、建築和宗教制度,具備了一個發達社會的優缺點。這些雅利安入侵者進入這個地區和文化,無疑補足當地人在精緻文明之外所缺乏的活力與勇氣。要區分入侵者與本地人的要素之一,是雅利安人膚色較白。膚色差異代表了許多含意,歷經數千年之後造成不小的影響,為「雅利安」一詞帶來了負面的意思。不過,入侵者不僅將淺膚色帶進印度,還帶來了神靈及非凡的宗教文學《吠陀》的一部分。
書面形式的《吠陀》寫於西元前一二○○至一○○○一千年間,當時雅利安人已經在印度紮根,主宰印度人的生活。《吠陀》被稱為「須魯提」(Shruti),亦即聽見的事物。人們從兩種迥異卻相關的意義來理解《吠陀》,最初是由過去的聖哲聽出要旨,並等待另一個世界向他們揭示存在的意義。
這些聖哲是最初的聽眾,是聆聽那些聲音的人。他們反覆為門徒講述他們所聽見的內容,而門徒則一次次聆聽,《吠陀》藉由這種方式流了傳數千年。至今,人們仍偏好藉由朗讀來學習《吠陀》這套經典,因此你不會在印度教寺廟找到某種《聖經》或《古蘭經》,但會在廟裡的儀式中聽到人們講述類似內容。
吠陀意為「知識」,這個詞與英語「才智」(wit)及智慧(wisdom)擁有相同的字根。《吠陀》共有四部經典,包括《梨俱吠陀》、《夜柔吠陀》、《娑摩吠陀》和《阿闥婆吠陀》,每部包含了四個部分:《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奧義書》。以下簡短說明:《梨俱吠陀》是四部吠陀經中最古老的一部,包含一千多首讚頌諸神的讚美詩,這種活動在宗教上稱為「敬拜」,我們可以把它想成是強大的統治者應該享有的恭維之語,類似英國女王被尊稱為「陛下」,而人們遇到女王時應該鞠躬或行屈膝禮。以下是《梨俱吠陀》的例子:
萬物創造者、超智者、超能者
創造者、主宰者、最高典範……
你知道的,就是過度恭維。人間的君主喜歡收到禮物,喜歡受到讚美,神靈也一樣。如果讚美詩是我們奉獻給神靈的恭維,那麼祭品就是伴隨的禮物。祭品必須透過慎重的儀式來敬獻,這些儀式由熟練的專業人員執行。在印度教傳統,執行祭祀的祭司稱為「婆羅門」,而他們編寫的使用說明書則稱《梵書》。
對多數人來說,這種使用手冊很無聊,但篤信宗教的人可能對它們深感興趣。在年輕求學時期,我想成為一名神父,當時不同基督宗教傳統的儀式與禮儀指南就深深令我著迷。《描述羅馬禮的儀式》(The Ceremonies of the Roman Rite Described)是一本有如門前臺階的大部頭著作,而英國國教版本的《禮儀註解》(Ritual Notes)則相形失色。我曾興奮翻閱這兩本書,想像成群的主教列隊緩緩走進瀰漫薰香的寬敞大教堂。這些書是天主教的《梵書》,但喜愛盛裝打扮與執行複雜儀式的可不僅是神職人員,許多私人俱樂部和學生兄弟會都有各自的秘密傳統,說明了人們對於象徵之運用與儀式的需求。
如果你像我一樣對宗教的內在信念比對其外部儀式更感興趣,那麼《吠陀》發展的最後階段應該會吸引你的注意。它出現在《奧義書》,這部著作花費了三百年書寫,於西元前三○○年完成。《奧義書》(意為「坐在導師旁邊」)將人們的興趣從印度教的展演或儀式層面,轉移到哲學與神學層面。我們在本章開頭所提及的教義「業力」與「輪迴」,就在《奧義書》之中。
我們將在下一章探討這些獨特印度教教義的產生及其詮釋方式,但我想以印度教回應另一個宗教的大哉問,為本章劃下句點。我們已經看到印度教回答關於死後會發生什麼事的問題,《奧義書》的答案是值得注意的轉世論。至於宗教總是質問的另一個問題是,在宇宙以外的黑暗之中,到底存在著什麼(如果有的話)?其他宗教通常會說出回答這些問題的先知姓名,並以他們的名字為該宗教命名。但印度教不是如此。印度教沒有以其姓名命名的創立者,也沒回顧某個人物作為啟發靈感的代表人物。印度教源自印度久遠前的不知名夢想家,儘管這些早期夢想家湮沒無聞,卻留下了他們的話語。
《梨俱吠陀》開始回答宗教「那裡有什麼」的問題。為了聽到回答,我們必須想像自己在星光熠熠、北印度天空下的篝火旁,身旁有位不知名聖哲穿越了時間,來到世界的伊始與更遠之處。他全神貫注凝視夜色,然後高聲吟誦:
彼時既無無,亦無有。既無天界,亦無其外的天空。
該物事於無風中自行呼吸,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諸神晚於這個世界形成的時間,那麼誰知道這個世界最早出於何方?
他,此創造之初始,無論他是否創造一切,
他在最高天以眼控制此世界,他確實知道它,或者可能不知道!
他吟誦的內容令人訝異,他告訴我們,「諸神」是存在的,但祂們的出現晚於這個世界形成的時間,意味著祂們就像我們一樣,是被製造出來的東西,也受制於時間之輪的運轉,會像我們一樣來來去去。不過,這位夢想家暗示,在一切物換星移的背後,有某個東西不曾改變,他稱為「那個東西」。彷彿歷史及其產物就像霧一樣掩蓋並扭曲了一座大山的存在:那個東西!然而,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做為其代理者的諸神,又是何人?